第二零六章 建設

深城的建設正如火如荼。

沈光林帶着大劉兩個人離開了讓自己心情不爽的香江,回到了他也並不熟悉的深城。

他一定要拉大劉來看一看,看一看祖國的發展,最好是能夠帶他一起享受祖國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大劉這個人的人品還不錯,就是將來,除了腎有點不好,別人還真沒說過他在其他方面有什麼毛病。

其實,兩年前大劉曾經跟着考察團來過一次內地,當事的感覺就是貧窮。

這從再來,他感覺到這裡的世界已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少就深城來講,他都已經不認識了。

上次他來的時候,這裡還是荒野漁村,連條正經大路都沒有,這次再過來,世界大有不同。

別說大劉了,就連沈光林,他都感覺這次過來南方,跟去年相比,變化也着實不小。

深城畢竟是個大工地,有空閒的人不多。

尤其對於京城和羊城兩地做對比來看,區別更明顯一些。

對於羊城人民來講,他們臉上的笑容更多一些,身上穿着的也比京城人更加洋氣,商店裡的貨品也更加豐富,尤其是電器類的產品。

在京城,通常商店裡擺上去一些電器,很快就被人買走了,在羊城,電器雖然也緊俏,但還是能夠看到。

這就說明了,現在,搞電器肯定是大有可爲的。

大劉卻不解,問道:“你看那麼多兜售賣電子錶的,你怎麼不建設一個生產電子錶的工廠呢?”

這話沈光林不是沒法回答,而是不想回答。

這是表像,電子錶這個小玩意門檻太低,做這個早晚會死掉的。

這有點像倖存者偏差,那些冰箱洗衣機早就被賣掉了,電子錶之所以那麼多人兜售,說明不好賣呀。

除了家用電器,就是在精神面貌上,羊城和北方的大多數的城市相比,開放的精神也更加熱烈一些。

在北方,如果婦女的髮型燙成了捲髮,往往是被認爲是作風有問題,內心具有腐朽的資產階級思想;

而在這裡,街上燙髮的男女青年數不勝數,有人還拿着錄音機在大街上隨時隨地就跳起舞來。

沈光林又發現了商機。

錄音機都能扛着走,隨身聽也是個大市場啊。

不說別人,就連他沈光林自己,上次去扶桑,他自己還帶了幾個wolkman回來呢。

在播放器的市場上,除了隨身聽,後來還有MP3,就是家庭放映方面,VCD和DVD的市場也廣闊的很。

這些都是方向!

這麼一想,沈光林瞬間覺得,郭家也就那樣,能賺錢的地方多的是,想超過他們,一點都不難。

真正具體到這個年代,大家最渴求的,還是家裡能夠有一兩件現代化的電器。

哪怕就是錄音機之類的也行呀。

沈光林他們上次出海釣魚時,看到的就是往內地運送家電的小貨船,雖然未必合法,但是這說明了市場需求的旺盛。

而且,所有去香江探親的人們,也會一大包一大包的東西往內地帶;一些香江人回內地探親,最拿得出手的禮物也是冰箱電視機。

沈光林帶着大劉在深城逛了兩天,但是仍然沒有改變大劉的慣性思維。

“沈老師,我與您不一樣,我生產的電風扇屬於昂貴的高端貨,在內地根本沒有市場,我想不到在這裡建廠能夠給我帶來什麼。”

想不到那就不要想了!

沈光林簡直恨鐵不成鋼!

你難道沒有看到那一羣羣的“打工仔”和“打工妹”涌進這裡嗎?

你難道沒看到一個接着一個的工地在順利開工嗎?

三沙一水都已經興起了,大家起早貪黑勤奮鬥,怎麼可能會沒有前途。

沈光林決定不理他了。

“劉兄,我覺得你的前途可能不在於實業,而在於金融。現在兩伊戰爭還在持續,石油危機爆發之後,油價暴漲了也有段時間了。我覺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油價會回覆平穩,你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我行嗎?國際油價那是美蘇博弈的結果,我們這種小帆板怎麼抗的過大軍艦呀。”大劉果然有這個方面的思維,看樣子他真的考慮過金融方面的事情,只是還沒有入手而已。

“我相信你行的!咱們換個思路,我再給你透漏點消息:中英兩國就要開啓香江回收談判了,而華夏收回香江是勢在必行的措施,但是這會造成香江經濟震盪,是上下其手的黃金時機呀。”

“這種事你是怎麼知道?”大劉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畢竟港督訪華的事情在香江還是個秘密。

“知道你弟妹是誰嗎?”沈光林不着痕跡的說了一下李蓉的家世。

我擦!有這樣的老婆還不躺平了,還奮鬥做什麼。

大劉立刻就信了。

“沈老師,您說,我做!咱們什麼時候開始操作?哎呀,可以入手的行業和機會真是太多了,就是股市,都可以賺不少錢。”

這種事情還真的可以算作內幕消息,雖然沈光林得來消息的途徑並不是通過李蓉,不過不妨礙他知道歷史發展的必然。

“你現在開始準備資料就好了,明年,肯定就是明年,英國首相鐵娘子大概率就會訪華了,她是攜着戰勝阿根廷的餘威而來,但是我們註定是不受威脅的,因爲我們也剛打了南越。”

“我信你!”大劉興沖沖的回去了。

沈光林也回到自己的工地,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每天都能看到無數的人在工地上幹着活,而廠房的地基已經搭建起來了,一棟一棟的廠房很快就要拔地而起。

沈光林在深城搞建設,李蓉留在香江搞建設。

他覺得這個時代真好,不過香江並不屬於自己,這裡纔是更廣闊的天地。、

這幾天,沈光林和蘇有朋天天碰面,他們一起商量新工廠該怎麼建。

工廠已經快建設好了,但是生產線的影子還沒看到呢。

這就是深城速度。

蘇有朋從香江早就回來了,他看到沈光林再次回到深城,不由的打問新生產線的佈局和建設問題。

這確實是個麻煩事,沈光林的這趟香江之行收穫不大,尤其是二手生產線淘換的一點也不順利。

但是工地的建設不能停啊。

爲了配合工廠的建設,多少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就連政府部門也是非常積極的,甚至還有位副市長專門對接這件事。

蘇有朋組織人員在工廠內部搞建設,政府就在外圍搞配套。

現在的配套越來越高級了,從最開始的“三通一平”逐步過渡到“四通一平”,“五通一平”。

再過些年,“七通一平”都已經有了。

沈光林決定再去扶桑一趟,不爲別的,就是爲了多購置幾條二手生產線。

第四三二章 新單位第七零四章 否決(2)第八五一章 態度(2)第一九四章 新工廠第一八四章 成敗第898章 任命第二七零章 效率第936章 講故事第八三五章 遺傳(1)第四零六章 投誠第六九七章 一面牆(1)第四一六章第八一五章 起訴(2)第四五五章 光第893章 衣錦還鄉第906章 新品發佈(1)第三六八章 虧損性出口第946章 立威第五五五章 看球(2)第三零六章 無心插柳第一二三章 生魚膾第四二五 新進展第三四一章 計算機的時代第一二二章 癡漢第七零七章 籌謀(1)第四八九章 映射第三五八章 奧運會第六二九章 遊行(1)第一五七 起高樓第四九七章 一飯之恩第一九四章 新工廠第七二五章 戰長沙(2)第七一零章 熬(2)第三九四章 儀式第二二一章 滬海行第六九八章 沒完沒了(2)第七五七章 驗資(今天一章,出差中)第三四一章 計算機的時代第七零五章 背刺(1)第二三九章 求賢第六八七 請求一戰(3)第七三八章 階段性成果(1)第六八零章 取消臨牀(3)第917章 見同學第八三四章 外來和尚第六九四 偶遇(2)第七三五章 告狀(1)第六五七章 願望(這章晚點再看)第八零二章 安居(1)第一一六章 招攬(求月票求推薦票)第六八二 雙標(2)第一九三章 辭職第五一九章 開講啦第三五七章 鑑寶第七零四章 否決(2)第九十章 祭祖2第六九二章 募款(2)第一一零章 李莉出國 (3/4)第八一八章 形象(1)第948章 合影第四七三章 她是誰第八九六 撞車(1)第六八七章 借錢(1)第一六二章 證實第七八九章 轉場(2)第八九六 撞車(1)第969章 飯局第一九三章 辭職第七八一章 生活(2)第七十七張 千里尋夫第九一四章 虎頭蛇尾(1)第六四二章 拜節(2)第一七五章 欲擒故縱第六八九章 殺青 (1)第七六六章 變化(今天一更)第五五八章 盤點(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點不舒服)第四二一章 情敵第五五〇章 信了邪(3)第八二二章 拒絕(1)第七七零章 合作第960章 基調第一五九章 評審員第二九八章 廣告第944章 迴歸第四七五章 總部第三零九章 人才第七八零章 推薦(1)第880章 帶薪實習第六八五章 我不同意(1)第一一九章 扶桑來信第五六一章 車(3)第一零四章 散夥(5/8)第八一零章 產業落地(1)第七一八章 開始(2)第二五八章 撿肥皂第二五八章 撿肥皂第942章 口罩第二六四章 項目開啓第三三六章 嫡系第七三四章 香餑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