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北伐篇

首輪北伐篇

在這種情況下勸降,效果只有一個:60歲的耶律淳大怒!宋朝共派去2個使者,被耶律淳殺了一對…

到這時,童貫纔算執行完趙佶的前兩項政策。5月,帶着超過15萬人的大軍正式北伐!

全軍分東西兩路:東路軍種師道,從白溝發起攻勢;西路軍辛興宗,從範村進攻。東路軍無論兵力還是目標,都是主力軍!於是戰爭最初焦點,集中在白溝河!這是宋遼兩國的界河,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追溯源頭,當年荊軻刺秦,請燕太子丹以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地圖爲禮物入秦,那張地圖所繪,就是白溝區域!

這回童貫北伐,本應突然襲擊,瞬間越過國境線,卻搞來搞去仍還是在白溝這裡和遼軍相遇!

儘管鬧情緒,但真正開戰了,种師道還是非常認真的。他派出手裡王牌戰將、號稱萬人敵的前軍統制楊可世去搶佔陣地——白溝界河的橋!這是重中之重,現在宋遼兩軍隔着河都能看着了,作爲攻擊方,這座橋至關重要,如被遼軍搶先毀了,現搭起來一座能承載近10萬大軍的橋簡直是開玩笑!

楊可世行動神速,他帶着幾千輕騎兵衝了出去,儘管是客場作戰,但他一路狂飆,居然直接衝到了橋北岸。這等於是把白溝河拋在了身後,進入到遼國國境?天險變通途,這時他心情大好,從懷裡拿出宋朝的特殊武器——勸降榜。上面封官許願,只要北遼軍肯投降,官位、待遇?好商量!

到這一刻,宋朝頂級官場仍在做美夢。這也難怪,他們怎知這時對面的人是誰呢?對面的北遼軍元帥叫耶律大石!這位大遼的末代狀元、開國太祖皇帝的8世孫,文武雙全,就像命中註定一樣,沒在天祚帝身邊當官。而是留在了北遼。從這時起,他走上了歷史舞臺!

楊可世送來的勸降榜被他撕得粉碎、扔到地上,他接下來的動作讓楊可世大吃一驚,他沒命令遼軍衝擊。而是派出大股騎兵衝向白溝河下游。這意味着什麼?楊可世瞬間明白,他之所以能一路衝過白溝橋,不是因他速度快,而是耶律大石根本就不跟他搶!

下游定有淺灘!遼國騎兵要涉水過河,抄宋軍後路!

意識到這點,楊可世馬上分兵尾隨遼軍,隔着河盯住,遼軍在哪過河,就在哪設防!正巧這時种師道派來後援部隊,領軍的是老將趙德。楊可世讓他向河下游增援。他本人仍佔據白河界橋…無論怎樣分析,這都是當時最佳方案。既守住了既得利益,還防住了遼軍暗算,剩下的就是用實力說話。兩軍對衝,楊可世非常渴望!

他是萬人敵。這不是空話,是他在西北戰場上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楊可世算到了開頭,沒算到結尾;他算對了自己,卻沒算清楚趙德。趙德是個老西軍了,按理說混到這位置,哪個西軍將領都是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哪怕不能常勝。至少不是個膽小鬼?但萬事都有意外!

只有極少數勇士,是從不膽怯、決不妥協的人,更多的是一會勇敢一會怯懦,得看當天遇上了什麼敵人!趙德就是這樣,他沿河岸追向下游,速度很快了。可惜他是增援來的,啓動就比耶律大石慢了些。他趕到時,遼軍先鋒已從淺灘渡過了河。他憑經驗立即斷定這些遼國騎兵兇狠度超過了他的勇敢值!

這些契丹人是來拼命的!他們建國200多年了,從沒像現在這樣狼狽,五京已丟了4個。偌大帝國只剩下幽燕這一塊,還被宋朝逼上了門!這時的契丹人可用剛纔耶律大石撕碎勸降榜時的話來形容“無多言,有死而已”

未來西遼的開國皇帝都拼命了,手下大兵們還不拼命?他們只想和這夥趁火打劫、撿現成便宜的宋朝人同歸於盡!

趙德轉身就跑!把楊可世、白溝橋北的幾千宋軍輕騎都扔在界河對岸,這等於是人爲的把之前火速突進的楊可世部變成孤軍。只要讓從淺灘處渡河的遼軍再兜回來,就全落進包圍圈裡!

危急中楊可世大怒,他大罵趙德“老匹夫,奈何一戰就跑,拿什麼報效國恩”罵歸罵,趙老匹夫跑得跟兔子似的,根本不可能因臉紅回來幫他…

耶律大石指揮軍隊迅速合攏包圍圈,要吃掉宋軍先鋒。這是他軍事生涯第一戰,說實話真是很不錯的開端,從理論上講,他必將大獲全勝?可惜他遇到的是不講理的楊可世!這世上有種人是沒法靠人多就壓死的,多少人都不行,在契丹戰史上就有過先例…

五代時,以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戰力,率30萬鐵騎包圍了後唐莊宗李存勖在內的1000餘名騎兵,結果居然是李存勖突出重圍,匯合10萬步卒,追殺耶律阿保機100餘里!後唐莊宗單以武功值計算,絕對是公認的五代第一強人!楊可世當然沒逆天到李存勖的程度,但他仍不是末代遼軍能包圍得住的!

楊可世率軍突圍,剛剛起步,就遇到了最大凶險。耶律大石是狀元,他太聰明瞭,根本就不給宋軍機會,他集結軍隊裡的弓箭手,守住南端,向宋軍密集攢射!非常準確的命中楊可世,楊可世的血瞬間就流了下來,流量之大,很快就灌滿了他的戰靴。他中的不是普通的箭,是遼國特製的鐵蒺藜箭。這樣的創傷,足以讓人失去戰力。但楊可世卻越傷越勇,他讓遼人知道什麼叫做“萬人敵”他怒發裂眥、突入敵陣,連殺百餘名敵騎,率人馬衝出重圍,回到營寨!

真是神勇,足以讓耶律大石和北遼軍目瞪口呆!可回顧戰況,無論如何都是宋軍敗了。哪怕沒損失多少士卒,沒丟掉陣地,仍輸掉了第一回合!且楊可世重傷。

出師不利,東軍主帥种師道意興闌珊,這仗他本就不願打,出了這事,更是懶懶散散。當夜。耶律大石夜襲,他坐擁優勢兵力,卻沒出擊,只是命全軍各營金鼓齊鳴。遼人不知虛實,只好退走。第二天耶律大石又來挑戰,這回光線良好,他居然想衝進來踹營?這胃口大得讓种師道惱火,只是個前軍小接觸,你佔了點優勢嘛,居然猖狂到這地步了?他下令全軍準備大木棒,把營門口打開,放耶律大石進來!

結果契丹人滿頭大包的往回跑,沒法證明耶律大石的狀元腦袋上是不是也紅腫一片?有了這種教訓後。東線戰場上短暫清靜了一小會。無論种師道還是耶律大石,都把目光投向了西方…

範村,宋軍西路軍主將辛興宗在這裡遇到了一大堆國際聯軍。他左看右看,憑着多年外戰經驗,認出對面敵人居然共有4個種族。分別是契丹、漢、渤海、奚。這讓他心情大好,遼國已沒落到這步田地了,全國精銳喪失殆盡,居然拿不出純本族的軍隊?辛興宗抱着這樣的看法走上戰場,註定了要被撞得頭破血流。範村等待他的北遼軍的確是支雜牌軍,但要看掌握在誰手裡!

主帥叫蕭幹,他家祖傳的雜牌手藝。可說是大遼國世襲的雜牌軍領導!蕭幹這一支世襲奚王,專門做少數民族工作,到他這輩都是第6代了。關於怎樣整合不同民族,捏合成集中的戰鬥力,他是如今北遼國中的不二人選!

戰鬥開始,宋軍紀律性得到了完美體現。從趙光義開始。直到趙佶共7位皇帝,每一代皇帝都要求宋朝將軍們聽指揮、守紀律,按事先佈置好的陣圖打架。於是乎,每場戰鬥都是樣板戲,從頭到尾。都像流水線一樣的規範劃一…

和東路軍一樣,西路軍也先是派出前軍去挑戰。舉國決戰嘛,怎麼的也得試探下,知道對方虛實不是?

結果也一樣,他們也落進重重包圍。原因很簡單,他們是仗着人多勢衆來佔便宜,心理很輕鬆。遼軍卻是在拼命,尤其是人少。那麼除一擁而上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於是又到了宋將表現英勇的時刻!落進重圍、殺出重圍,真是可歌可泣的壯舉!只不過“萬人敵”實在太少,西路軍裡暫時缺貨,他們一路被蕭幹糾纏着敗向大營,眼看着要把西路軍營寨衝開!

關鍵時刻,辛興宗站了出來,主帥親自上陣,以上將節鉞督戰,才把蕭幹擋了回去!戰後盤點:他的大營沒丟,還能挺在前線。但前軍統制王淵和東路軍的前軍統制楊可世一模一樣,也歇菜了,這人全身浴血,幾乎是被人扶着回到營地…

最重要的是士氣一落千丈。宋軍集體懵了,不是說遼國馬上就滅亡了嗎?軍隊都死光了嗎?個個嚇得要死,分別只是死在宋人還是金人手裡嗎?怎會還這麼野蠻?

但最懵的還是童貫!他坐鎮後方,等來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傷亡報告,這和預料相差的太遠了!他比誰都想跳腳罵人,他很想對蒼天怒吼——這還是大宋最精銳的西軍嗎?還是戰無不勝、破過城、滅過國的西軍嗎?宋遼百年無戰事,兩國在邊境上力量基本持平,那麼宋朝河北地區已是軍事真空地帶,爲什麼遼國燕雲地區還有這樣的軍隊?當時的童貫是想不清楚這些問題的,不光他,只有全盤掌握宋、遼、金3國同時期的歷史進程資料,才能分析清楚,給出答案!

1爲什麼遼軍變強?這是因金國的刺激!百年安寧養得契丹人和宋人一樣肥胖白嫩、不知所謂,但幾年間瀕臨亡國滅種,這是什麼壓力?哪怕是被動應戰,幾年間也會讓戰力升級,更不用說會形成舉國反抗的狂熱情緒!

2爲什麼西軍變弱?老天在上,查下西軍近年來的戰史,答案會自己出來!不算神宗、哲宗時代,就從趙佶即位開始,西軍先是收復河湟、再和西夏開戰,連續不斷打了8年,期間還抽調主力2次南下,一次掃平卜漏、一次平定方臘,接着馬不停蹄進軍燕雲,這樣密集的作戰任務,就算全現代機械化部隊也吃不消吧?何況以步兵爲主的11世紀冷兵器軍隊!更何況,除宋夏之戰互有勝負外,大宋西軍保持着百分百勝率,且從來都是在規定時間裡,乾脆利落打出來的!

所以現在童貫不必無語問蒼天,他該捫心自問:爲什麼要對西軍這樣苛刻?就算宋朝當局總給西軍派任務、就算西軍的確是宋朝唯一一支決勝部隊,哪裡出事都得派它去,可童貫作爲直系領導,是不是得爲屬下爭點喘息時間?現在終於把西軍擠幹榨盡了,惡果從上至下,沒誰能例外,都得嚥下去!

這一刻來得非常快,計算時間,26日,楊可世在白溝被擊敗。30日,辛興宗在範村失利。6月1日,童貫突然接到一讓他心驚肉跳的情報:幽州方向有數萬遼軍快速向邊境運動…北遼增兵了!

當童貫害怕時,這世界變樣了。他害怕之後,他的人生、大宋西軍、北伐成敗,甚至宋朝國運,都突然拐彎,扭向了一誰也想不到的方向!

說童貫,他是李憲的徒弟、太監裡的將軍,給人的一貫印象是硬朗的,哪怕有些地方很招人恨,但把軍隊交給他,讓人放心。此前他做得很好,對內對外無論打誰,都沒讓宋朝吃虧。可這時他只聽到了對方增兵的消息,卻立即嚇慫了!

他腦子裡閃出的公式再簡單不過,在邊境線上,遼軍以少勝多,他手裡已沒什麼底牌。現在對方增兵了,他還能怎麼辦?向開封求援,讓趙佶也給他增兵嗎?舉國精兵都在他手裡,根本無兵可派!

那還等什麼?馬上撤退!他下令前線大軍迅速向後方雄州的方向撤退!定要快,絕不和對方增援部隊接觸!

秦檜入朝篇西征東伐篇年表北宋多苦多難篇吳璘撤軍篇雪夜定策篇宋遼初戰篇寇準歸來篇澤潞平定篇女真獨立篇蒙古內鬥篇蒙古草原篇元昊稱帝篇開封之戰篇戰局轉折篇李邵矛盾篇親征揚州篇風捲殘雲篇宗弼逃生篇陳橋兵變之兩日篇蒙古草原篇彥博罷相篇天聖亂相篇宋軍反擊篇蒙古草原篇劉娥之死篇變法前奏篇柴榮託孤篇天祥之死篇種姚敗亡篇戰和紛紛篇陳橋兵變之兩日篇種姚敗亡篇李筠叛亂篇劉豫瘋狂篇司馬復出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第一 名臣篇採石前奏篇第一 名臣篇風捲殘雲篇宋遼初戰篇開封城破篇戰局轉折篇西夏轉折篇交趾入侵篇侂胄登場篇宋遼爭地篇泰山封禪篇開封之戰篇光宗被廢篇北伐開始篇金軍南征篇議和失敗篇宗弼崩潰篇天聖亂相篇永樂之戰篇彥博罷相篇秦檜專權篇淮西兵變篇親征揚州篇宋金轉型篇宗弼撤軍篇彥博罷相篇杜杲守城篇清明上河篇親征太原篇元昊突襲篇章楶守邊篇曲端貶職篇宋金儲君篇韓琦求戰篇災難臨頭篇宋金轉型篇開封之戰篇金軍退師篇孟氏皇后篇汝愚罷相篇開封城破篇張浚亂搞篇戰局轉折篇平夏大捷篇風捲殘雲篇寇準歸來篇光宗被廢篇二次南征篇處機西行篇神宗駕崩篇耿京起義篇苗劉兵變篇李全反叛篇亡國前奏篇師雄叛亂篇李筠叛亂篇變法起始篇永樂築城篇北伐開始篇宋軍反擊篇宋遼激戰篇黨派紛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