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求戰篇

韓琦求戰篇

面臨這樣的局勢,換做夏竦、範雍會怎樣?他們最大的能耐就是調集所有兵將去增援去拼命,希望再次涌現像郭遵、劉平那樣的英烈,去抵消李元昊的侵略胃口。但韓琦不是這樣,他要的是進攻!堅信只有攻擊,才能挽回頹勢,振作軍威國威!他一面調集涇原路各部火速增援鎮戎軍,同時把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悄悄調了過來,我給你涇原路的兵,同時帶上你環慶路的兵,去偷襲慶州東北方200裡外的西夏軍鎮要地白豹城!

那是西夏人的鎮戎軍,戰略位置險要,兵力配備充足,一直是大宋西北邊疆的眼中釘肉中刺,但韓琦就要在這種時刻把它拔下來!

說一下白豹城。它在環慶路的定邊軍,嚴格的說已出了韓琦的防區,但西北一盤棋,對手都是李元昊,也管不了那麼許多了。白豹城是在6年前就丟了的。在宋朝一系列軍事據點裡契進這麼個鐵釘子,隨時都會掐斷西北四路之間的聯絡。而西夏人在這裡構築了完整的軍事體系。再加上依山而建,攻打它不僅要克服自然條件的惡劣,還要隨時防備西夏人的增援。

任福在9月18日晚來到了白豹城南面的柔遠寨。19日晚,柔遠寨裡來了大批客人,除任福召集的各路人馬外,還有當地各蕃族首領。大開宴席,喝到高興時,任福突然間宣佈了攻擊命令,就在席間把每個人攻擊方向確定。攻城任務則交給了柔遠寨主武英。他有經驗,上一次殺進西夏,把後橋寨燒得一乾二淨就有他的功勞。

20日凌晨,各軍到達各自攻擊點,圍攻白豹城。至於那些蕃族首領,酒席留着,哪個也不許走。等我回來,接着喝!

天亮時分,白豹城被攻克。之後的事是後橋寨的翻版,武英衝進去活捉了西夏軍的張團練,然後放火燒城…

宋軍殺了對方7個首領,斬首250級,抓獲蕃官5人,麻魁(西夏女官)7人,馬牛羊駱駝7180匹,器械303件。外加官印6枚,還有一大片焦臭難聞的地窖。那裡面躲了不知多少個西夏人,都燒死了,沒法查。帶着這一大堆戰利品往回走,半路上西夏人援軍到了,沒趕上救城,但敢於追擊。碰巧任福他們帶着俘虜走不快,真的被他們追上了。這些西夏人鼓足了勁殺過去,卻不料突然間中了埋伏。又死了400多人,比來時更快地跑了回去。

面對鎮戎軍久攻不克,白豹城又已失守,李元昊半個字都沒敢多說:撤。馬上走人!

西夏軍撤了,別的人在慶幸,在請功,可韓琦卻開始給皇帝寫信:我們應集結西北所有軍隊。五路發兵,征討西夏,這樣才能一勞永逸。掃平隱患,重振國威!

豪情壯志,本應舉國喝彩,但換來的卻是一大片白眼——你狂什麼?什麼五路進討,難道你比當年的太宗皇帝還強?想想那時是什麼結果吧!然後就是一大堆困難、危險、必將失敗的理由羅列。甚至更有人說,韓琦這時提議進攻完全是別有居心,是挑逗皇帝對三川口慘敗的憤怒情緒,以達到他個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韓琦強壓怒火,轉向了西北軍政一把手夏竦:別的人我不理會了,您說是進攻還是防守?聽我的,還是聽范仲淹的?

夏大人真的很忙,經常下地方去實地考查,只不過每次都帶着他的歌女美妾,走一路玩一路,都快整出兵變了!這時面對韓琦的戰略選擇性問題,他沉思了一會,非常誠懇地說:韓琦,你和尹洙兩人去京城吧,直接把話對皇帝說。

12月,400萬貫軍費已經到位。而韓琦也歡天喜地進京去了,身後的夏大人搖了搖頭:這年頭的年輕人,還蠻天真的嘛!我讓你這時候進京,一來符合了聖意,二來脫離了主要責任。以後贏了,我是主管我有大功,失敗了…進攻是你們定的,關我何事?就算小有處罰,我正好藉機脫離邊疆,回到我溫暖可愛的京城大宅裡去了…多好!怎麼想都是上策!

韓琦進京,就像諸葛亮過江,真正的舌戰羣儒。具體的辯論實在不想多講,只說一細節,就知道他被刁難到什麼程度——5萬頭驢。

“請問韓公,進攻西夏要走遠路,且敵人營帳轉移不定,我們要追的話,曠日持久,怎麼辦”“簡單,我們要‘倍道兼程’就是玩命的趕路”

“很好。人可以玩命的走,可糧食總得吃吧?怎麼接濟”

“更簡單,我己計算好了。把開封府、京東路、京西路、河東路一共5萬頭驢集結起來,用它們運糧。驢走得快,能跟上行軍。萬一深入草原沙漠,沒吃的了,就殺了它們,一樣是口糧”韓琦非常認真地回答着,雖他說得比較…那個新穎。對方沒樂,同樣也很認真“嗯,是啊,把驢當獎品也是不錯的”

韓琦大怒!自己一意出兵,也是欲爲國分憂,這幫鐘鳴鼎食之徒挑刺之餘居然還取笑他!且這人姓楚,還是尹洙推薦給他的。連朋友的朋友都這樣混帳,其他人可想而知。

於是24日,聖旨下來了。計劃大大的縮了水:五路出征變成了兩路,由他的涇原路和范仲淹的鄜延路聯合出兵,其它三路都被以各種理由砍掉。26日,下詔前線徵集5萬頭驢。韓琦落寞的離開了京城,趕回邊疆。這個新年真是難過。終於可出兵了,但兵力少了一半還多,這仗得怎麼打呢?

大戰即將開打!再來關注下宋軍當時最強的武器、那位西北第一戰鬥力,狄青,他在哪?

狄青剛剛出獄,正慶幸自己還能活着。他犯事了,什麼罪名歷史沒記載,但已到了砍頭的程度。很幸運,那時還是範雍在站最後一班崗。範老夫子別的好處沒,心還是很善良的,以狄青之勇武,還是留着不殺吧…

11月16日。狄青當上了涇州都監。尹洙曾與他徹夜談兵,對他很是器重。把他推薦給了韓琦、范仲淹兩人。他們也對狄青高看一眼。范仲淹還送《左傳》給狄青“爲將不知古今,不過匹夫之勇”從此狄青努力讀書,精研秦漢以來的將帥兵法,終於成長爲一代名將。

康定2年(1041)1月8日,新年剛過,韓琦就接到了皇帝的新命令、一個差點讓他昏過去的命令:5路變1路,要打你自己打吧!

原因就在他的好朋友范仲淹。要說范文正公的文采就是好。韓琦得親自進京,才能爭取到點什麼。可范仲淹身在外地,一封奏章就能起到同樣作用。

原本定下的就是正月上旬出兵。就是今天了!可范仲淹如此推三阻四,定要嚴防死守。還要留下鄜延路給李元昊做什麼改過自新之路,說什麼鄜延路從前就是党項人進貢的道路。狗屁!韓琦爲了盡力挽回,他讓自己好友,也是范仲淹的好友尹洙去延州,務必要勸說希文兄改變主意,助我出兵北伐,掃平西夏!國事至此,唯有一戰!

尹洙到了延州。范仲淹熱情接待,不過要求一概拒絕。說來說去,他仍希望韓琦放棄軍事冒險主義,跟着他的步調走。他說鄜延路這大半年來不僅青澗城己聲勢浩大。我還修建了承平、永平等12砦,安置漢、羌移民,在鞏固邊防的前提下,陣地都開始前移。

這樣雖慢。但極其穩妥。

問題就在這“穩妥”二字上,無論尹洙怎樣勸說,范仲淹都不接受沒必勝把握的出兵。最後尹洙長嘆一聲“韓公曾言‘用兵須勝負置之度外’範公今日過慎。看來真不如韓公”

范仲淹冷笑“大軍一發,萬命皆懸。士卒之命,國運之交,都可置之度外?我不知這種論調高在何處”

當天不歡而散,尹洙返回,輪到韓琦仰天長嘆。他把最後的希望轉向了龐籍,未來的龐太師這時是陝西都轉運使。所有的軍需錢糧都要由他轉手分配。韓琦既已決心出兵,便要請龐籍盡一切可能幫助他!

龐籍答應了,但西北四路都要錢糧,話說在明裡:沒法只供你一個人!

這就是大宋在宋夏第二場大戰前所做的準備,韓琦一個人的戰爭顯得是那麼的孤獨,未開戰就己決定了戰爭的結果——宋朝根本就沒有全力爭勝!就這樣,歷史讓韓琦與李元昊再次對決。但李元昊可代表西夏,韓琦能代表大宋嗎?一方是西夏起傾國之兵,皇帝御駕親征。一方是韓琦遇到了這樣的待遇,這一戰要怎樣打?

開戰之前,李元昊又玩了詐降的這一招。不僅派人去涇原路見韓琦求和,又派被俘的塞門寨寨主高延德去鄜延路見范仲淹求和。這正是范仲淹所盼望的,他拒絕韓琦就是爲了給李元昊留下改過自新的道路。當然,范仲淹並非範雍,他當即回書一封,提出八條李元昊稱臣求和的條件,派韓周帶着此信與高延德一起回見李元昊…

韓琦理都不理,范仲淹玩了個官面文章。李元昊苦笑:看來只有再戰!這一次在天都山集結軍隊,目標直指涇原路的首府渭州,我御駕親征!

2月10日,得到消息的韓琦馬上趕往涇原路中最重要的軍事據點鎮戎軍。這行動意味着他迎頭攔住了李元昊,把自己處於戰場最前沿!他緊急召來了任福,把鎮戎軍裡所有精銳都交給了他,再招募18000義勇,還將涇原路里的各名將:王珪、武英、朱觀、桑懌,還有文官參軍事耿傅,統統都派出去配合任福。目的是迎敵,不是迎戰。迎戰是我韓琦本人的任務!來吧!李元昊,我們對決吧!

韓琦命任福從鎮戎軍出發,先向西行軍,第一站懷遠寨,然後轉向南,也就是向自身腹地前進,經得勝砦,最後的目的地是羊牧隆城,這樣就基本與西夏軍的侵犯態勢平行。你們要時刻隱蔽自己,不讓敵人發現。這一路上每隔40餘里,就有一處軍寨接應。你們不用擔心後勤保障。要一直等到李元昊攻城不克,精疲力盡之時,就是你們出戰的時候!

倉促之間,韓琦已爲這場大戰定下了一儘可能完美的佈局。以己方之險城如鎮戎軍來消耗西夏軍的銳氣,同時自己身處最前線,來鼓舞本方鬥志,再安排任福等全部機動力量遊走在戰場邊緣,在外線等待機會。從開始就爲最後的勝利一擊隱藏了實力。但很可惜,世上不存在絕對的完美…韓琦忽略的是任福的性格與勇氣…

任福率幾千騎兵,以桑懌爲前鋒,11日,他到達了懷遠寨,就在這裡,他得知了一最新戰報:附近東南方的張家堡正發生激戰,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劉肅與西夏人遇上了。這一消息就此成了這場大戰整個勝負的轉折點。任福做出了一勇將的選擇,他想都沒想就率軍衝了上去,把韓琦的軍令扔到了腦後“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如你不聽命令,沒按我事先安排的方式去作戰,就算勝利了,我也砍你的頭!

張家堡激戰,任福所部是大宋精銳,毫無懸念的獲勝,西夏人扔下幾百具屍體,無數牛馬駱駝開始逃命,任福下令追擊!

這又是個勇敢的決定,他們居然一口氣追逐了3天。三天之後,人困馬乏,口糧也早已吃完。所有史書寫到這,都要嘲笑任福的好勝及短視。追擊也是戰鬥,連口糧都成問題,難道還想打勝仗嗎?但有兩個問題他們可能忽略了:

第一,之所以一直追下去,是因這股西夏逃兵的逃跑方向與韓琦原定的遊走路線暗合。任福是既追擊又趕路,方向都是羊牧隆城,反正都要走,爲何不殺敵?

第二,這一路就像韓琦所安排的那樣,每隔40多里路就有軍寨接應。軍糧本不成問題。之所以會餓肚子,那是殺敵心切,沒顧上吃!

遍地烽火篇邊疆烽火篇舊黨罷免篇第一 英主篇侂胄權臣篇澶州兵變篇秦檜之死篇向氏登場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五路伐夏篇議和前奏篇開封陷落篇符家三女篇太原陷落篇西夏內亂篇隆興和議篇新黨成員篇號令天下篇李煜歸降篇澶淵前奏篇海陵登場篇戰和紛紛篇章楶守邊篇智高造反篇耿京起義篇岳飛轉戰篇平定荊湖篇呂範之爭篇秦檜入朝篇李璮叛亂篇皇帝親征篇曲端貶職篇災難前奏篇皇統和議篇二次南征篇寇準之死篇伯顏出兵篇太子冊立篇杜杲守城篇北伐大勝篇仲淹三光篇黨派紛爭篇蒙古伐金篇川陝再戰篇岳飛出生篇國之少年篇司馬復出篇靈素登場篇老人宰執篇綱運花石篇局勢透析篇繼遷輝煌篇仁宗駕崩篇海上之盟篇寇準回朝篇雪夜定策篇外族內亂篇元佐發瘋篇戰局轉折篇北伐開始篇蒙哥之死篇彌遠之死篇蔡州終點篇吳曦被誅篇初使契丹篇宋金議和篇鵝湖之會篇遼夏交戰篇太原陷落篇元佑黨人篇轉移視線篇趙佶轉型篇蒙古草原篇太宗駕崩篇最高國策篇夏竦回京篇似道之死篇符家三女篇蘇氏遭難篇狄青罷官篇太祖流浪篇仙人之戰篇滁州大捷篇天眷和議篇李綱罷相篇德昭之死篇孟珙救宋篇司馬復出篇鳳娘出場篇趁火打劫篇熙河開邊篇陳橋兵變之密謀篇澶淵前奏篇鵝湖之會篇柴榮託孤篇封賞天下篇趙曙胡鬧篇太宗駕崩篇風捲殘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