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慧極不傷(月票加更)

1983年,5月。

北方剛剛褪去寒冷,暑氣初生,陽光下的灰塵混着舊時代的斑駁味道,輕悠悠落在一棵嫩綠的大柳樹上。

柳樹挨着道邊,繁密的枝條罩着後面一棟二層樓的門口,門口掛着兩塊牌子:鞍城曲藝團、鞍城曲藝工作者協會。

樓上是辦公區,樓下是大堂,弦鼓擊板、咿咿呀呀、驚堂拍案的聲音隱隱從裡面傳出。

“馬走懸崖失了一跤,馬上的君子擡頭瞧,見石人石馬還有石丞相,有石豬和石羊呀石頭吊橋,頂天柱望天犼分在了左右……”

禮堂空間寬敞,人羣錯落。在東南角,一個年歲頗大的女先生左手持板,右手拿鼓鍵子擊扁鼓,鼓板配合,磕打有聲。

這是西河大鼓《楊家將》的著名選段,叫《潘楊訟》。另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在旁彈着三絃伴奏,跟前坐着四五個徒弟,認認真真的聽着。

而在不遠處的舞臺上,四個穿花衣服的傢伙排演着一出地方戲。舞臺斜下方,則是兩個說快板的男子,旁邊還有幾位藝人對着老書樑子……

書曲說唱,分門別類,但都控制着響動,儘量不打擾到別人。

許非就坐在窗根底下,屁股壓着小馬紮,捧着本《大衆電視》看的津津有味。

今年的第三期,封面是女演員肖雄,封底是剛播出的八集電視劇《華羅庚》劇照,文字、設計、印刷都帶着這個年代特有的審美色彩。

藍天白雲,大朵鮮花,姑娘梳着卷頭抹着紅臉蛋,又土又清新。

“《靜靜的白鵝灣》《黑十字架》《新妹》《亞瑟王》,這都沒看過啊……咦?”

“祝延平的《武松》,原來是今年播的。”

他翻了半本書,忽地眼睛一亮,盯在一幅隱約有記憶的行者劇照上。

那張大臉和那隻好像白羊座聖鬥士似的頭箍,讓一絲久違的熨帖感自心底涌出,隨即又消失不見。

許非輕輕嘆了口氣,擡眼瞧着熱鬧場面,總是有幾分疏離。不知不覺,自己已經適應一個多月了,但一切仍是那麼陌生。

沒錯,他重生了。

上輩子,自己是一家傳媒公司的中層骨幹,有房有車,收入可觀。結果頭天晚上跟同事喝得爛醉,眼睛一閉一睜就到了這裡。

1983年啊!

若是在兩千年左右,他可以大搞互聯網和房地產;若是在九十年代,他也能弄個鄉鎮企業家當當;哪怕再晚幾年重生,社會環境和開放程度也完全不同。

可現在能幹什麼呢?上頭的政策還沒穩定,距人道洪流結束才僅僅五年。

“真是糟心的年頭。”

許非合上雜誌,莫名覺得有些熱,裡面的背心黏着襯衫,慢慢捂出了一層細汗。他扯開釦子,把袖子挽起,露出緊實修長的小臂。

沒辦法,的確良就是差勁,不吸汗不透氣,但爽滑易洗,價格親民,遂成了80年代初的時尚風潮。

比如他這一身,便是年輕人的標準裝扮:分頭,的確良白襯衫,襯衫塞在褲子裡,踩着一雙包腳面的破涼鞋,然後一定要穿襪子。

至於蛤蟆鏡、喇叭褲、蝙蝠衫之類,要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能成爲大衆潮流,目前只有首都偶爾見到,並且會被一些專家狂噴傷風敗俗。

嘖嘖,若是讓這幫人知道,再過三十年還會有人光着半拉屁股上街,怕是要被嚇死……

“小許,幫忙把道具擡一下。”

“來了!”

他正胡亂想着,地方戲已經排演完畢,一位大姐招着手,這貨蹭蹭跑到臺上,擡桌搬凳,極爲熟練。

臨近下班時間,這邊剛完事,那邊也差不多了。他又幫着各隊收拾,一起塞到舞臺旁邊的小倉庫裡。

許非年齡最小,但衆人都挺客氣,再不濟也能道聲謝謝。當然不是給他的,是給背後的老爹和那位大爺的。

不過他也無所謂,老鐘的指針一到,哧溜就鑽出禮堂,從車棚裡推出一輛嶄新的大鳳凰。兩條腿倒騰幾步,斜身往上一跨,那叫一瀟灑。

行吧,這年頭能騎輛鳳凰滿街跑的,確實很瀟灑。

…………

關於一個時代的印象,從電視裡看跟自己親眼見到,完全是兩碼事。

天空灰濛濛的,到處飄散着工業灰塵,街道特別寬闊,自行車就堂而皇之的行在中間,因爲極少有汽車,只有電車的軌道筆直鋪設。

兩側建築大多低矮老舊,密密麻麻布滿了電線杆和電線。高大的樓必在大路,大路必有治安崗亭,立着穿白色制服的警察叔叔。

放眼望去,人羣也是一片沉暗,藍的灰的黑的白的,少有鮮亮色彩。

許非騎着車回家,只覺走進了一幀幀老照片裡,看什麼都像蒙上了一層磨砂質,不清晰,更不真實。

他拐過幾條街道,又鑽進一條衚衕,這一溜都是雜院,兩三家、三四家同住。

他停在一戶人家門口,把車推進門洞似的窄道,再往裡走,擡眼是公用廚房,左右各有兩間屋。左邊姓張,右邊姓許,都在曲藝團工作。

“媽,我回來了!”

許非撩簾子進屋,發現人不在,抹身一轉,從廚房裡傳出動靜,“回來了,今天都忙啥了?”

“我能忙啥,跑腿打雜唄。”

他又進到廚房,一個面容溫和,身段苗條的中年女人正在淘米煮飯。

女人叫張桂琴,市歌舞團的舞蹈演員,現在年紀大了就退居二線,很少上臺,主要做教學工作。

“你年紀小又剛轉正,以後慢慢就好了。哎對了,你今天發工資了吧?”

“呃,發了……”

許非一撇嘴,摸出信封遞過去。

張桂琴抽出一小疊錢數了數,三十四塊整。她留下二十塊,剩下的還給兒子,道:“省着點花,以後不知道咋變動呢。你還沒登過臺,就算帶你出去也是看你爸的面子,自己心裡有點數,多長本事纔要緊。”

“嗯嗯,知道了!”

他哼哼兩聲,懶得接茬,見張桂琴淘好了米,倒進大竈,又開始添柴燒火,忍不住道:“媽,咱家買個電飯鍋得了,還有煤氣罐也弄一個。”

“煤氣罐?那東西可不安全,說不定啥時候就炸了。”

“誰跟您說的啊?不安全國家能推出麼,人家一點上就有火,就不用這麼費勁了。”

“那也不行,一罐氣多少錢呢,不值當。”

“……”

行吧,許非閉口不言。

80年代初,煤氣罐還是新鮮玩意,很多人都覺得是炸彈,而且價格比較貴。到了中後期,城市居民纔開始大量使用煤氣罐,甚至衍生出一種新的服務行業。

這貨在廚房轉了轉,嘴裡啃着根黃瓜,隨口問:“我爸呢,怎麼還沒回來?”

“跟你大爺有點事,晚上在這吃飯。”

“那我得打點酒啊。”

“你這孩子,明知道你大爺不喝酒。”

張桂琴敲了他一下,想想道:“不過家裡沒煙了,正好你去買一包。”

說着,她翻了翻口袋,摸出張煙票,白紙黑字極爲簡陋,上面蓋着鞍城商業局的章。

這年頭從大米到精鹽,從毛巾到電池,從鐵鍋到雨傘,從收音機到箱包,基本買什麼都得用票。

尤其是大件商品,比如自行車,首先你得有自行車票,然後還得準備工業券。工業券是按工資比例發的,平均每20塊錢配一張券,適用範圍極廣。

這些票有一定的貨幣價值,但並不完全是貨幣,相當於一種購買憑證,還得額外支付現錢。

許非接過券,直奔最近的一家國營商店買了包香菸。

一路聞着回來,在衚衕裡又剛好撞見兩位,一個白淨高挑,正是原主的老爹,許孝文。

另一個身材不高,頭髮梳的一絲不苟,笑起來表情魔性,一張嘴就先飄過一聲極具特色的公鴨嗓子:

“小子,你這從哪兒來啊?”

(求好心人幫忙做個封面,加羣給我,謝謝!)

第八百七十九章 聽說你是教父2第一百零三章 這才叫副導演2(給項鍇加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西北第二百九十六章 萬無一失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腕兒(月票加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隊伍不好帶啊第五百五十章 影視城1.0第七百六十五章 音樂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守家的陳老闆第一百六十六章 劇本圍讀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枝獨秀第九百零六章 終於結束了第八十四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四百八十五章 白眉大俠第九百六十八章 二選一1第六百八十五章 計算機博覽會第八百二十八章 如日中天1第九百五十四章 以後都是你的2第一百九十五章 臺灣電視業(月票加更)第五百七十章 “順應”形勢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雞百花第五百三十章 邪對邪第九百六十二章 要講文明第四百九十八章 頭條(1)第二百三十二章 京臺崛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這是開端2(這個讀者超弱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這才叫副導演2(給項鍇加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個電工第八百六十三章 2002第八百七十六章 收集癖1第三百四十八章 探湘雲第三十二章 暫別第七百零三章 網絡小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進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他到底來幹什麼第六百六十九章 第一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魔性的大都匯2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規矩第五十七章 改劇本第八百九十八章 獻祭一親哥第六百七十六章 男團成立第四百八十六章 端平端平第九百五十一章 白日飛昇3(栗子n加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慧極不傷(月票加更)第三百章 一個有趣的靈魂第五百九十章 第二部賀歲片第四百零三章 文化自信第五十章 瘋狂的君子蘭第七百八十六章 又出差第五百四十六章 魔性的大都匯1第九百五十五章 夏天結束了第六百九十章 大船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殄天物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所未有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見不散第六百七十三章 東方的魔法師2第九百五十七章 娛樂圈買辦第五百四十六章 魔性的大都匯1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明大義許老師(月票加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開大合第六百一十五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百七十章 這才叫國民劇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明星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變審美第九百五十四章 以後都是你的2第六百一十三章 小姑娘第七百三十四章 五月2第五百五十章 影視城1.0第十一章 拉幫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打響品牌(月票加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我們扛旗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行香港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說他啊2019(終)第五百七十六章 調教思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叫許非(月票加更)第九百一十五章 超能煞姬第五百九十三章 開端1996第四百一十四章 東方風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殄天物第八百五十四章 國運昌隆1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湖事2第一百八十四章 找鋪面(月票加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羣戲第一百二十章 排練(記憶堆加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歌手第一百章 夜話(老白駕校加更3)第二百五十三章 聰明的緊第六百章 大轉折1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海突破1第六十八章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第八十六章 犯愁第九十九章 一無所有(2)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步前進第五十四章 初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羣英薈萃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人物1第一百三十五章 攢第九百五十八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