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6-EP4:歌利亞(3)

OR6-EP4:歌利亞(3)

彼得·伯頓躺在遮陽傘下,無精打采地抽着煙。看到他這副懶散的模樣,其他忙碌着的人們也不自覺地感受到了更多的疲憊,他們想要坐下來像伯頓那樣休息,然而他們肩上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允許他們那樣做:比起專門測試AS機甲性能的測試駕駛員,維護AS機甲的機械師、工人還有需要時刻根據測試數據調整進度的技術人員們的頭腦和軀體一刻都不能鬆懈下來。也許有些機械師同時還是水平相當優秀的駕駛員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測試者的工作,反過來的情況倒是很少成立。

“來休息一陣吧。”伯頓懶洋洋地向舒勒打招呼,“這麼熱的天氣……你們也不怕把自己熱得脫水。”

“託您的福,我們最近的趕工速度以驚人的比例下降着。”埃貢·舒勒抱着一大摞文件,他那顆光頭上涌出的汗水幾乎能給他洗個澡,“根據我們的專業管理人員的分析,你本人的懶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喂,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啊。”伯頓愣住了,“像麥克尼爾那樣的工作狂難道就能讓你們全都活躍起來嗎?得了,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的研究項目都是在科學原理指導下運作的,那麼還有個基本原理是……人總是會累的。”說着,他把右手食指和中指夾着的香菸又遞到嘴邊,“適當放鬆一下,不會耽誤工作的。而且,你是這裡最勤奮的人,我覺得你可以不必花那麼多時間改進你新研發出來的那個雷達……”

光頭的瑞士學者搖了搖頭,只顧抱着文件回到在野外搭建的工作平臺旁。伯頓是一個合格的駕駛員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彼得·伯頓在作爲軍人的各項戰鬥技能上表現出的實際水平即便略遜於麥克尼爾一籌,他相較其他同事而言仍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精銳戰士。真正造成工期受到影響的因素,正如舒勒所說的那樣,並非是伯頓的個人能力不足,而是伯頓本人給項目團隊帶來了一種負面影響。

“我不能閒下來。”舒勒重複道,用左手食指指着悠閒自在的伯頓,“敵人的隱形部隊無處不在,如果我們不能研究出反制光學迷彩的設備,一切反擊都無從談起。”

“你說得對,我承認。”伯頓嘆了一口氣,“那……我該怎麼做?幫你計算數據還是研究模型?老兄,我做不了這些,那我總不能在你做研究的時候一直到你身邊練舉重來證明我很用心吧?”

“你躺在這裡就是對其他人最大的影響。”舒勒嚴肅地咳嗽了兩聲,“站起來。”

這些日子裡,他們將一切可能同安布雷拉有關的武裝人員列爲了目標。不管是信仰衛士團,還是那些態度模糊不清的部落武裝,誰擋在他們的道路上,誰就是他們的敵人。吉歐特隆公司樂見其成,而且哈羅德·布朗也認爲這樣大動干戈或許能夠將一直活躍在陰影中的安布雷拉更早地揪出來。

如果舒勒和伯頓的工作僅僅是爲吉歐特隆公司完成新型AS機甲的測試,那他們不僅可以像現在的伯頓一樣躺在遮陽傘下,甚至能夠直接丟下手頭的工作並返回安全的後方基地中直接給自己放個長假。論項目本身的進度,即便再耽擱一些也不會給舒勒造成影響,然而他們還要在多方關注之下尋找麥克尼爾的下落,這就爲兩人出了個難題。此外,疑似爲安布雷拉服務的博尚沒法給他們提供任何情報,而卡薩德干脆自拉馬迪水壩一戰後銷聲匿跡,這一切都令伯頓的情緒越來越低沉,他不得不依靠一些誇張的作派掩飾自己的不安並讓那些因他取代麥克尼爾而感到不滿的傢伙放鬆下來。

麥克尼爾失蹤了,而且一個多月來杳無音信。同卡薩德一起執行任務的島田真司回憶說,麥克尼爾那時正打算帶隊伏擊一支運送着可疑貨物的伊拉克部隊。結果,麥克尼爾和被派去的黎凡特旅士兵全部人間蒸發,同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那些伊拉克士兵。美伊聯軍更願意將事件定性爲信仰衛士團的襲擊,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構思其他理由去解釋大量士兵的失蹤了。反正,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信仰衛士團更可能成爲伊拉克境內一切可疑事件的幕後主使。

“要是我那時候沒有要求僱傭兵支援戰場,卡薩德和島田也死定了。”舒勒每次回想當時的突發狀況時仍然感到後怕,“……情報在敵人內部的流通速度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快,以這個爲前提,我們才能解釋他們是怎麼在事發後不久就將痕跡掩蓋住的。”

“卡薩德這傢伙,被我們救了一次卻什麼都不說就自己躲起來了。”伯頓感到十分鬱悶,他以爲自己和卡薩德之間的交情足以擺平雙方之間的誤會和根深蒂固的反感,不過現在他沒有心思去思考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不管他了,這事就算沒他也不是沒法解決。舒勒,我們的下一個測試場地在哪裡?”

每一次實戰測試都需要真正的戰場才能開始,如果附近沒有已知的正在進行的戰鬥,那麼吉歐特隆公司就必須自行選擇目標。通常來說,他們不會直接進攻信仰衛士團,而是在信仰衛士團周邊區域緩慢地削弱敵人的勢力。當然,若是碰上合適的場合,吉歐特隆公司也不介意和美軍一起挑戰安布雷拉的其中一個合作伙伴。

作爲項目的負責人,舒勒有權在軍事顧問的建議下選擇合適的地點。跟麥克尼爾一起被侯賽因空軍基地地下發生的大爆炸給炸進了醫院的米哈伊洛夫前幾天纔出院,他同樣爲自己近乎毫髮無損感到驚訝——在得知麥克尼爾已經失蹤後,米哈伊洛夫把自己的奇遇歸功於麥克尼爾並同樣熱切地盼望着能夠找到麥克尼爾本人以問清當時的真實情況。因此,他和伯頓之間無意中達成了共識,雙方都希望早日找到下落不明的麥克尼爾。

舒勒思考了好一陣也沒決定如何行動,正當他舉棋不定時,米哈伊洛夫駕駛的M9型AS機甲出現在了不遠處。於是,他耐心地等待着米哈伊洛夫將AS機甲歸位,這才用手邊的通訊器通知對方趕快來商議下一個測試任務的所在地。

“我建議去拉馬迪水壩。”米哈伊洛夫不假思索地答道,“最近美伊聯軍和信仰衛士團圍繞着那地方開始了對峙,這個平衡正需要有人來打破。”

“那裡難道還會保留下一些值得我們在乎的東西嗎?”伯頓撓了撓頭,“想一想那些無聲無息地消失的可憐人,那肯定是安布雷拉的手筆。他們把事情做得如此周密,以至於我們就是去事發地附近尋找線索,也只能招來一羣瘋狂的信仰衛士團自殺部隊。”

“……我可沒這麼說。”米哈伊洛夫糾正道,“我們不是去調查,而是去測試AS機甲的作戰性能,得把後者當成主要工作。然後呢,如果我們在半路上【不小心】發現了什麼,那就再好不過了。”

“說起拉馬迪水壩……”舒勒皺起眉頭,“最近那周圍的信仰衛士團控制區似乎也爆發了食人症,據稱是水源被污染所致。目前我還不清楚這事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總之我盼望着食人症趕快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今年簡直是一個瘟疫之年,不僅這裡出現了我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食人症,美國本土那邊的流感和肺炎也越來越嚴重了。”

按照米哈伊洛夫的建議,彼得·伯頓和他一起到拉馬迪水壩周邊區域巡邏,嘗試着尋找合適的目標。一般來說,如果恰好有落單的信仰衛士團AS機甲通過這附近,那麼他們就又有機會爲項目積累一次精彩的戰鬥記錄並證明第三代AS機甲在性能上對第二代AS機甲的全方位超越。

抱着這種心思,他們在兩人一致認爲比較容易發生戰鬥的地區徘徊着,結果遲遲也沒有等來信仰衛士團的作戰人員。主動進攻信仰衛士團控制區則會影響美軍的總體方針,那不是他們能負責的事情。

“奇怪,信仰衛士團和伊拉克軍都採取了防守姿態。”一無所獲的伯頓仍然駕駛着AS機甲繼續在附近遛彎,他猜測雙方的保守態度可能同各自控制區的食人症有關,“安巴爾省的那個疫區現在總算是平靜下來了,可是靠近科威特的那個還在呢。”

“我聽說你在解決安巴爾省北部瘟疫源的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米哈伊洛夫的聲音從耳機裡傳來,“爲什麼不嘗試用同樣的辦法把南部的疫區也消滅呢?”

“嘿,我什麼都沒有解決掉,我們所有人只是徒勞地到那裡做了一次演出。”伯頓登時警覺起來,他從安巴爾省北部疫區返回後守口如瓶,沒有對任何人提起自己在那裡的真實經歷,儘管他猜測卡薩德一聲不響地帶隊逃跑並且拒絕最近和他恢復聯繫與此有關,“……只是製造瘟疫的人自己達成目的後撤退罷了。安布雷拉,這些牲口……喂,跟你說,我喜歡錢,喜歡享受生活,但是我的錢都是我靠着自己的本事保衛合衆國和合衆國的海外利益從而賺來的,花起來也算是心安理得……不像某些人,非得用着帶血的錢才能安心。”

雖說伯頓利用舒勒的個人財產獲取了不少利益,他卻沒法直接使用這些資源來協助他們當前的工作,而且他料想一個普通的美軍士官從事這類活動也很容易引起懷疑。有時候僅僅有錢還不夠,因此,相當一部分交易都是通過卡薩德才完成的,這其中包括情報蒐集工作也包括暗中僱傭其他武裝人員襲擊疑似安布雷拉據點的目標,一切能給安布雷拉添堵的行動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斯捷潘·伊里奇·米哈伊洛夫的真實身份也讓伯頓感到有些好奇。他曾經從多方蒐集情報,嘗試着瞭解這個之前供職於安布雷拉的俄羅斯僱傭兵頭目的經歷,但他所獲得的最終是千篇一律的答案:沒人知道米哈伊洛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爲安布雷拉服務的,自然也沒人能瞭解他爲安布雷拉做了哪些工作。平心而論,自從上次麥克尼爾身邊的助手阿南達實爲馬卡洛夫的臥底一事被揭露後,伯頓本能地不信任任何一個曾經爲敵人效力的【同伴】。若不是吉歐特隆公司無人可用,他是一定要建議把米哈伊洛夫換掉的。

兩個小時過後,他們仍然在原地打轉。有些不耐煩的伯頓勸米哈伊洛夫要麼就此返回,要麼趕快找到附近的一處信仰衛士團據點開始戰鬥。

“我以爲你會比我更着急地尋找麥克尼爾。”米哈伊洛夫啼笑皆非,“沒想到他最好的朋友居然不怎麼在乎他的死活。”

“夥計,我很在乎——有什麼用呢?”伯頓一遍一遍地翻閱着舒勒給他們寫好的新版手冊,這其中更新了一些關於舒勒所設計的新型裝備的內容,“他會因爲我很在乎他,就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嗎?如果他現在已經遇害了,那難道他會因爲咱們兩個發瘋似的到處搜索就能活過來嗎?事情不是這麼回事,老弟。我……”他深吸了一口氣,“……挑敵人防禦比較薄弱的地段吧。”

伯頓這樣說着,自己也動手操作AS機甲離開。這時,他的顯示屏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光電,但這轉瞬即逝的變化沒有騙過伯頓的眼睛。幾乎光頭、只在頭頂留着一撮莫西幹人式髮型的金毛的青年馬上改變了手上的動作,他記錄下了光點出現的方向,隨即朝着相同的角度疾馳而去。一旁的米哈伊洛夫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他方纔還在發呆,沒注意到自己的屏幕上在對應位置出現了同樣的光點。以爲伯頓找到了目標的米哈伊洛夫也跟在伯頓身後,兩架AS機甲一前一後沿着沙地旁破損的公路離開,在這平日只有拖拉機行駛的破舊道路上疾行着。

以令人難以想象的敏捷動作調出了光學觀測裝置所拍攝到的畫面,彼得·伯頓目不轉睛地盯着屏幕,想從萬里無雲的碧藍天空中找出哪怕半個黑點。當他確認自己什麼都沒有看到時,他讓AS機甲沿着一條相對平整的道路保持原來的前進速度,自己則接通了還在後方的舒勒的通訊頻道。

“舒勒……我需要衛星圖像!”他結結巴巴地說道,“馬上就要!”

“延遲很大。”埃貢·舒勒推了推眼鏡,平淡地答道,“你發現了什麼?”

“說不準。”伯頓的心臟劇烈地跳動着,他認爲自己已經有所收穫,“我收回那些話——你的新發明實在是太管用了!如果這是真的……哦不,現在還不能這麼說。快一點!”

光頭的瑞士人平靜地點了點頭,把伯頓的請求轉接給了專門負責這項工作的吉歐特隆公司技術人員。他放下手裡的通訊裝置,繼續翻着自己還在編寫中的另一本手冊。

“……我的方向是正確的。”舒勒喃喃自語,“利用電磁迷彩系統的現有重大缺陷……它已經不再是神秘的隱身衣了。”

伯頓有多麼惶恐不安,舒勒就有同等程度的猶豫和抽搐。激光武器在這個平行世界看上去更像是幻想,歷經過多次挫折的舒勒早就不再奢求着能夠重現自己最完美的作品。哪怕能稍微打破呈現出一潭死水之態的現狀,他也會因此而感到滿足。這份喜悅,旁人是領會不到的,就連島田真司也不一定能。如果說島田真司更多地沉迷於對特定【作品】的儘可能完美化的打造,那麼導向這些作品的真理本身才是舒勒一直執着追尋的東西。

如果坐在那架AS機甲裡的是麥克尼爾,這時舒勒或許還會在等待圖像傳送的過程中說幾句安慰的話並同對方談一談自己的最新發現。然而,彼得·伯頓卻是個腦袋裡只裝着女人——如果不是全部的話——的名副其實的享樂大師,單憑這一點,更重視事業需求的舒勒就不可能和對方說什麼客套話。要是麥克尼爾在這裡就好了,舒勒不由自主地想着。

“米哈伊洛夫,我懷疑我們上空有一架隱形的敵方運輸機正在飛往他們的某個據點。”確認自己沒跟丟後,彼得·伯頓喘着粗氣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同伴,“要不是我們手裡還有舒勒博士的新發明,他們這一次又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我們頭頂溜走。”

“……我也看到了。”米哈伊洛夫疑惑地打開光學探測設備,觀察上方的天空,“但是……你能確定上空沒有任何可見飛行物嗎?就算是一架普通的運輸機飛行在上面,我們也不一定能輕易看得到。”

“所以我才需要更有效的偵察手段,免得我們一眼看錯結果釀成慘劇。”伯頓謹慎地說道,“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頭一次真正找到敵人的行動軌跡。”

很不巧的是,舒勒製造的新型有源探測設備僅安裝在了少數AS機甲上,也就是說一旦伯頓離開現場,事後別人再無其他辦法鎖定那個神秘飛行物的去向。他以前還沒料到自己有機會承擔如此重任,過去當麥克尼爾不聲不響地指揮着全局行動時,彼得·伯頓只需要按照麥克尼爾的囑咐行事,就像他過去以合衆國的命令完美地編織着自己的臥底身份那樣。時過境遷,別人給他發號施令的日子居然也有結束的時候,現在輪到他自己憑着自覺去尋找突破口了。麥克尼爾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這可不是由着他躺在遮陽傘下睡大覺的時候。

爲了緊緊地跟隨不明飛行物的飛行軌跡,彼得·伯頓放棄了原本小心謹慎地行動的方針。現在,他和米哈伊洛夫只顧着沿飛行路線追逐屏幕上的光點,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麼曲折,他們都沒有迴避的理由。這大張旗鼓的行動很快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幾發由遠至近的火箭彈讓原地打轉大半天都沒碰到敵人的兩人無奈地意識到這裡畢竟還是戰場。附近的卡車正在向他們包圍過來,信仰衛士團的老舊俄式AS機甲也用幾乎生鏽的柴油發動機咆哮着向他們前進。

擋住了他的不是預想中橫亙道路中央的山脈或是裂谷,而是一大羣信仰衛士團士兵。這些狂熱的薩拉菲戰士裹着白色的頭巾,虎視眈眈地望着入侵自己領地的異端魔鬼。他們的土地還在被食人症折磨,一切趁火打劫前來挑戰他們的異教徒都不得好死。

“伯頓中士,我們最好從這裡撤退。”米哈伊洛夫冷靜地判斷着形勢,“憑着AS機甲的機動性,也許我們能穿過他們的封鎖線,但是一旦我們稍微慢一點,就連撤退的機會都得丟掉。而且……”

“說那麼多廢話做什麼?”彼得·伯頓勃然大怒,“好哇,老子找了這麼久,剛有點線索就要被這羣畜生攔着……都滾開!”

他一面咆哮着,一面讓AS機甲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敵人防線的缺口衝去。見此情景,米哈伊洛夫不敢阻攔,只是跟在伯頓後方向着沿途的敵方目標開火。有一架Rk-91型AS機甲試圖阻攔伯頓,結果被伯頓順勢用單分子切割刀從中間攔腰斬斷,這一手把餘下的敵方AS機甲嚇得都不敢靠近了。幸虧AS機甲沒法隨便使用自爆功能,不然伯頓難免看到信仰衛士團的駕駛員成羣結隊地衝上來做自殺式攻擊。當伯頓衝鋒在前時,後方的米哈伊洛夫頻頻向兩側的敵方卡車開火,以免這成羣的火箭炮發射車把他們瞬間淹沒在火海之中。

“有你這樣的朋友,那還真是麥克尼爾的幸運。”米哈伊洛夫沒忘了調侃伯頓,他有信心在這般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有時間的話,不妨和我講講你們過去一起在伊拉克戰鬥的故事。”

伯頓皺了皺眉頭,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麥克尼爾怒氣衝衝地砸開酒店的房門並把他揪出來、告知他博尚險些遇害的消息時那怒髮衝冠的恐怖表情。

“……如果相同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待到敵人的炮火稍微減弱了一些,伯頓當機立斷衝出了包圍圈,繼續搜索不明飛行物所在方向,“他也會這麼做的。”

TBC

OR7-EP5:龍之子(5)OR7-EP3:所羅門納(14)OR1-EPXF:神愛世人OR2-EP4:旭日東昇(2)OR5-EP5:共榮(7)OR2-EP2:先輩子弟(2)OR4-EP5:復活(2)OR8B-EP2:棕櫚樹下(20)OR4-EP5:復活(6)OR1-EP1:彩虹之國(8)OR6-EP5:朝覲(3)OR8A-EP1:圓滿時(10)OR6-EP2:尼布甲尼撒(5)OR5-EP5:共榮(12)OR8A-EP5:迦樂季(19)OR1-EP4:千禧年前奏(19)OR3-EP1:釜山行(13)OR9-EP2:天鵝湖(8)OR7-EP4:布拉吉尼(10)OR3-EP4:血海沸騰(17)OR1-EP5:大橋讚歌(7)OR8B-EP3:進取(7)OR1-EP4:千禧年前奏(7)OR1-EP3:血之紋章(2)OR8B-EP1:咖啡園(9)OR9-EP2:天鵝湖(2)OR7-EP2:穿刺公(8)OR7-EP4:布拉吉尼(17)OR3-EP4:血海沸騰(10)OR8A-EP1:圓滿時(10)OR2-EP4:旭日東昇(18)OR5-EP5:共榮(15)OR6-EP4:歌利亞(15)OR3-EP1:釜山行(5)OR8B-EP5:整合(6)OR8B-EP4:三色(15)OR7-EP2:穿刺公(18)OR1-EP1:彩虹之國(2)OR5-EP2:坦途(15)OR8A-EP2:三分時(5)OR2-EP2:先輩子弟(18)OR7-EP3:所羅門納(16)OR3-EP3:白頭(5)OR4-EP2:威廉·退爾(10)OR8A-EP5:迦樂季(7)OR5-EP4:戡亂(13)OR8B-EP3:進取(6)OR6-EP3:巴比倫之囚(20)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4)OR7-EP3:所羅門納(5)OR2-EPXF:自白OR8A-EP1:圓滿時(9)OR3-EP1:釜山行(1)OR1-EP5:大橋讚歌(4)OR9-EP2:天鵝湖(12)OR1-EP5:大橋讚歌(18)OR1-EP4:千禧年前奏(11)OR5-EP3:圍剿(2)OR1-EP2:羅德西亞戰記(9)OR8A-EP4:爭鬥時(15)OR1-EP4:千禧年前奏(10)OR8B-EPXF:魑魅魍魎OR6-EP2:尼布甲尼撒(7)OR9-EP1:鐵幕(7)OR8A-EPXC:人狼OR2-EP5:地獄樂(14)OR1-EP4:千禧年前奏(17)OR6-EP3:巴比倫之囚(17)OR4-EP1:皇家煙火(12)OR6-EP5:朝覲(7)OR2-EP2:先輩子弟(15)OR8A-EP2:三分時(19)OR6-EP3:巴比倫之囚(15)OR7-EP4:布拉吉尼(20)OR5-EP2:坦途(11)OR7-EPXD:常態OR8B-EPXA:惡疾OR8B-EP1:咖啡園(14)OR4-EP1:皇家煙火(14)OR7-EP1:地堡(8)OR8A-EP1:圓滿時(20)OR7-EP1:地堡(9)OR4-EP3:馬太受難曲(20)OR3-EP5:八爪蜘蛛(20)OR8B-EP4:三色(7)OR2-EP5:地獄樂(13)OR7-EP5:龍之子(20)OR4-EP5:復活(6)OR7-EP1:地堡(6)OR5-EP4:戡亂(17)OR2-EP1:佩倫覺醒(20)OR2-EP3:末日鍾(19)OR6-EP1:羣山之巔(15)OR2-EP3:末日鍾(13)OR5-EP2:坦途(1)OR8B-EP1:咖啡園(12)OR1-EP1:彩虹之國(1)OR1-EP4:千禧年前奏(3)OR7-EP1:地堡(20)OR8A-EP5:迦樂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