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字謎

吳歡的回答並未打消崔鑑的疑惑,但不好再追問下去。崔英娘卻非常好奇:“師哥,你會抓魚?掏鳥?”

吳歡看着這個從小生長在深深宅院裡的女孩子,對抓魚,掏鳥抓魚有興趣!於是問道:“怎麼了?”

崔英娘:“那是野孩子做的事情,師兄你是野孩子?”

吳歡差點被崔英娘一句話噎死,慌忙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露出笑容:“是啊!差不多是野孩子了,還多虧了恩師收留。否則這時候,還在哪裡摸魚都不知道呢!”

王菡娘見吳歡又胡說了,笑道:“別聽師哥胡說,我聽說過他在義烏一個殺過熊,還在杭州買了房子!”

崔英娘露出滿眼的星星問道:“你獵了熊?那熊大嗎?怎麼樣的熊?”

吳歡看了一眼王菡娘心中罵道,這女人都一樣,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八卦不休。吳歡無奈的說道:“不大,就一兩百斤。賣了他的錢,剛好在杭州買了一個院子。”

崔英娘大叫起來:“一兩百斤的熊還不大?師哥你好厲害!”

崔鑑:“你怎麼獵殺熊的,聽他們說,一熊二豬三老虎,那熊出名的難獵!”

吳歡回想一下獵熊經過,涉及到弓箭,於是隨口敷衍說道:“我挖了一個陷阱,熊掉進去,死在裡面了。”

崔鑑失望的說道:“原來是陷阱啊!”

王崔氏經過幾天的奔波,身體非常疲憊,所以吃了點東西,就想休息,於是就告退。

崔運州見天色不早,明天還是正月十五,於是說道:“早點休息也好,明天是元宵,晚上看花燈!”

王崔氏點點頭。

王崔氏離去,吳歡,王菡娘,王嗣禮自然也要離去。不過崔鑑和崔英娘以送送爲藉口,直接跟王崔氏到安排給王崔氏的院子裡。

吳歡是累了,回到院子後,問王供奉自己的房間,直接回房間。

揚州不復以前的繁華,但戰亂之中的人也會尋找壓抑的突破口,這正月十五鬧元宵,就是百姓和官員們的情緒突破口。

吳歡一大早就被王崔氏叫起來了,說是糊燈籠。吳歡見過大紅燈籠,但其他的燈籠真沒有見過。

不過也不用吳歡出設計,王崔氏自己就是一把好手。什麼十二生肖燈,走馬燈,字形燈,等等在她的手上顯露出來,吳歡能做的就是往上面糊紙,填色。

崔運州派人過來說,出兩個謎語燈,或者字燈,說是要掛到府外,讓別人猜。

王崔氏學識好,對猜字燈還是有心得的,但出什麼,心中總是不滿意。

王崔氏:“樂之,有字謎嗎?出一個如何?”

吳歡想到西湖邊那個蟲二碑,於是在紙上寫下了蟲二兩字。蟲字寫的非常潦草。似有一撇,又似沒有一撇。

王崔氏看到這兩字,想想總不對於是問道:“就這兩字麼?”

吳歡點點頭說道:“是的,就這兩字!”

王崔氏:“這是字謎麼?”

吳歡點點頭!王崔氏開始猜,沒有提示,又沒有見過蟲二碑,不知道背後的故事,哪裡這樣容易猜?

吳歡見王崔氏猜的困難想提醒一下:“師母,我提示一下!”

王崔氏:“不,不能提示,這不能告訴別人答案,否則,就沒有樂趣了。這個都這樣難了,你再出一個,相對比較容易的。如果還是這樣難的話,我們想走就難了!”

王崔氏說的沒有錯,這時候對文化的崇拜到變態的程度,如果寫一首好詩,很快就會在士林流傳,成爲名人。而且這時代和後世一樣,追星是非常瘋狂的。

王崔氏意料到蟲二兩字一定會震動江都,如果再來一個難了,那些文人還不把這崔府拆了?

吳歡搖搖頭說道:“師孃你就別爲難我了,我只會這一個。”

王崔氏:“你又在藏拙?”

吳歡苦笑:“師母,我真沒有藏拙,這兩字我只是隨手寫的。”

王崔氏:“隨手寫的?有謎底嗎?”

吳歡:“有啊!……”

王崔氏截住吳歡的後面的話:“有就好,別說出來!”

王崔氏在另外一個燈籠上寫下:“霧中樓臺半隱現”

吳歡看的雲裡霧裡,問道:“這是字謎?”

王崔氏:“你出了字謎,我自然也要跟一個!”

吳歡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是什麼字,於是搖搖頭說道:“這太難了,我的漿糊都要滾了。”

王崔氏:“漿糊滾了?我們沒有煮漿糊啊?”

吳歡指指自己腦袋!

王崔氏啞然失笑。

燈糊好了,沒有多久王崔氏的嫂子就派人來請王崔氏去吃飯。

崔運州不在,他要和其他大臣在皇宮中陪李子通過元宵。只有女主人來招待王崔氏,所以比崔運州招待更加的自由。

喝酒,吃飯的時候,不免說一些字謎,吳歡真心猜不來,不過王崔氏是解迷高手,幾下子就讓崔鑑精心準備的字謎給解了。也難怪,王崔氏除了相夫教子之外,剩餘的時間就玩弄字謎,謎語的。

崔鑑的母親也是個中高手,和王崔氏你來我往猜字謎,弄的他們的子女無所適從。

兩家人終究不會把自己要掛出來的字謎拿出來猜,畢竟是兩個讀書人家的臉面。別人猜出來自然沒有話說,自己窩裡鬥,那就難堪了。

吃過晚飯,天上還有一絲紅雲,王崔氏見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看花燈。囑咐了幾句,讓侍衛用繩索一人系一個,又讓王嗣禮騎在一個壯碩的侍衛肩上,然後一個人給20文錢,讓他們買吃的。

吳歡並不想出去,他不太喜歡熱鬧,而且這種熱鬧只會給他帶來煩躁。

吳歡對王崔氏說道:“師母,你們去玩吧,我不想出去。”

王崔氏:“你怎麼不想出去?”

吳歡說道:“師母你知道的,我來自荒野,並不喜歡太熱鬧。”

王崔氏:“樂之,你終究要融入人羣中的,總是這樣抗拒不太好。再說,你師弟妹還要你照顧一下。”

吳歡:“師母,有這樣多侍衛大哥陪着,師弟妹應該不會出現問題,我真就不出去了。”

王崔氏:“那就隨你吧!”

第423章兄弟姐妹第761章韓孝基的故地重遊第551章你來自哪裡?第395章處理傷口第517章密林作戰第226章千里迢迢投效程家徵第540章惡毒的罵陣第106章薛家娘子的安全感第805章萬王之皇第757章重要的是他們聽不聽話!第804章骯髒的政治第525章釣魚的魚餌第9章箭矢中的迷霧第69章忽悠師母第12章世界的最初印象第258章遼陽城謀劃第588章3年後再給第455章復仇第801章把李世民帶來談談第13章出售熊膽第564章李太監是誰?第79章古人的智慧第596章永鎮遼東?第98章賜名薛禮第506章試炮是藉口,炸魚纔是目的第222章單方面屠殺第457章回去做好作戰準備吧第74章崔府家宴第132章謀劃不想被人魚肉的日子第39章富春江戰水匪第617章學你的祖宗季札啊?第233章冰河作戰第21章貴人,你想要什麼第165章複雜的婚姻第369章父子之對第383章秋冬戰略方向第701章深深的忌憚第637章程夫人第223章哀莫大於心死第802章來的是三姐第308章李淵的牡丹花第592章蚊香的商機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690章幣制改革的利與弊第804章骯髒的政治第243章徹底的堅壁清野第682章拿港口換第10章一山不容人和熊第414章遼東森林第54章何龜的婚禮第313章第711章準備滅高句麗之戰第224章戰術第238章不能洗城第189章李世民的大軍到了第28章燒木炭第48章調戲小姐姐第528章 相互探底第578章忍下殺子之仇第411送別亭第741章突變第468章李建成與鐵路第582章物以稀爲貴第781章王夔的遐思第667章淵蓋蘇文潛入瀋陽第4章荒野求生之建造營地第792章波瀾第344章剖珍珠第292章安市城投誠第27章 裝神第30章昂貴的宣紙第46章新居第15章打鐵鋪,羊肉湯第2章蘭若寺第802章來的是三姐第530章濟州城10分鐘第202章攻佔漁陽第134章過黃河,入新鄉城第764章軍銜第496章商品展覽會第534章杜伏威的酒宴第266章世家大族的香餑餑第284章遼陽城初戰第510章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第461章參觀中的經濟合作第267章雙二聚首第196章去挖煤,棉花第63章 王崔氏的眼神第274章天雷陣陣第307章太子府的議論第687章羅馬紅衣主教第576章各懷鬼胎第577章燕郡王是何方神聖第85章躲不了的清淨第131章重回洛陽第123章超重型配重投石機第273章破銅爛鐵第120章對李世績的忌憚第451章柚木價格第769章瀋陽的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