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紅糖飄香

搬回一城,怎麼搬?這裡面太多的條條框框和禁忌,稍一不慎,就大禍臨頭。大殿裡安靜了下來,各自苦苦思索。

杜如晦:“我看此事只能等了!現在做什麼都於事無補,而且做什麼都是代表我們心虛。”

長孫無忌點點頭說道:“是啊!我們做什麼都是心虛!做不如不做,靜觀其變的好。”

於是出現一個奇觀,東宮在出售各種物品,就差把鍋砸了賣鐵。而秦王府如同沒有事情一樣,安靜的出奇。

這個世界最不能測量的就是人心,李淵收到李建成30萬貫錢財的時候,感覺李建成還藏了很多的。而李世民就送來1萬貫,加上那些從瀋陽得來的物品,他反而覺得李世民是真的沒有錢。

眼看中秋已過,隨着榨糖季來臨,蔗糖作爲這此環球旅行的第4大貨物,也可以開榨了。

大琉球的甘蔗種植並不多,大約在2千畝。但這兩千畝的意義非凡,如果成功,不僅給大琉球,杜伏威這些人找了一條過好生活的路。也讓吳歡打造一個糖帝國,成爲現實。

這是大事,所以吳歡認爲要親自往大琉球走一趟,順便去看看馮盎。重要的是到海南島看看三亞,三亞的天涯海角他關注了幾年,一直想去看看。

當然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把海南島做爲自己的行營之一。畢竟瀋陽的冬天太冷,吳歡不太適應,而瀋陽的重心朝海洋發展,海南島必定成爲舉足輕重的地方。

吳歡把這次當做旅遊,所以把王菡娘母子,崔英娘,以及孫思邈夫妻,周之翎夫妻,駱履元夫妻都通知了一遍。

他安排好政事,就上了蘇武號,直接到臺灣。

杜伏威落腳在淡水河邊,現在的臺北這一帶。這是吳歡替杜伏威選的,當然也是杜伏威首肯的。

他在淡水河邊建了一座城ꓹ 命名爲齊州,以紀念自己故鄉齊州。人都是這樣ꓹ 出了海,就是把落腳的地方,取名故鄉的名字ꓹ 當做自己沒有在他鄉漂泊。

他的發展相當的好,在吳歡的全力支持下ꓹ 在淡水河邊開墾了十多萬畝土地,加上吳歡提供的紅薯ꓹ 玉米ꓹ 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糧食完全能自給自足。

沒有強大的敵人,只有當地少數的中原逃來的部族,還有當地的高山族,不用太大的力氣就降服了。沒有打打殺殺,日子過的相當的安逸。

吳歡的艦隊抵達齊州城外,杜伏威以爲是日常過來交易的沒有太在意。和幾個義子商議在距離齊州城南面60裡的平原上再建一城ꓹ 承擔一部分移民。

吳歡也沒有注意杜伏威沒有來出迎,他只注意到空氣中充斥着紅糖的糖香。這對吳歡這個從紅糖之鄉出來的人來說ꓹ 誘惑是非常大的。

他遠遠的看到大大的水車帶動齒輪在飛轉ꓹ 遠處幾個人正在把甘蔗放到機器裡ꓹ 壓榨出糖水。邊上的稻草搭的房子裡ꓹ 正在冒着白色的蒸汽。紅糖的熬熟的香味正在充斥着整個空氣中。

船隻靠岸,他抱着孩子ꓹ 拉着王菡孃的手ꓹ 一邊下船一邊說道:“快下船ꓹ 這鍋糖快出鍋了,我們去打個糖勾!”

王菡娘:“糖勾?那是什麼東西?好吃麼?”

吳歡寵溺的說道:“當然好吃ꓹ 走!快點!”

吳歡下船了,其他人也跟着吳歡下船,一起朝簡陋的榨糖廠走去。

岸上是有江淮軍的,他們看到吳歡他們朝榨糖廠走去,而不是進城,這讓他們非常驚訝,城門官知道輕重,派了一個懂事的人過來詢問。

聽到是瀋陽王吳歡來了,就親自跑到杜伏威的府邸報告去了。

吳歡來到榨糖廠,看到甘蔗非常矮,也非常的細,和野生的沒有多少區別。和他種過的那種2,3米高的和竹竿差不多的甘蔗區別太大了。

他還想着有2千畝甘蔗,怎麼也能弄出個一兩百萬斤紅糖來,現在看來,有個幾萬斤糖就算不錯了。

他拿起一根甘蔗,想掰斷,嘗一下味道,誰知道怎麼掰有掰不斷,他無奈的苦笑一下,好硬啊。

一個幹活的老農看到吳歡的囧樣,抽出插在背後的鐮刀,挑了一根相對節與節較長的甘蔗,一邊砍一邊說道:“郎君,這甘蔗很硬一定要挑這節長,才咬的動。不過,這甘蔗很甜。”

老農說完,也砍好了,遞給吳歡。

吳歡接過甘蔗,看看樣子,和他看到的最古老品種差不多。這種甘蔗白色的,節很密,很硬,當然它也有非常強大繁殖能力,一段種種下去,會長出幾十根甘蔗。

這種甘蔗產量很低,因爲糖分都用來繁殖了。這品種,在吳歡的那個時代已經被淘汰了。

吳歡問道:“這甘蔗一畝能產多少?”

老農沉吟了一下說道:“回這位郎君的話,一畝地大約在2000斤上下吧,水肥好點的田裡能出個3000斤。”

這和吳歡那個時候,動輒畝產5噸,10噸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看來是要派人研究培育甘蔗的新品種,不要求5噸,10噸的,只要有個2,3噸也就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吳歡想到這裡,對周之翎說道:“你環球航行的時候,注意收集各地的甘蔗,把它們埋在沙子裡或者用溼麻布稻草包裹都可以,不要運到瀋陽,直接運到海南島種植,到時候,我派人研究甘蔗。”

周之翎:“是!”

吳歡自顧自的說道:“這品種太差了,一定要培育更好的甘蔗種出來。”

ωwш✿т tκa n✿C〇

他說完轉頭,抓一把甘蔗渣,感覺手上有點溼漉漉,知道這是沒有榨乾的表現,於是對老農問道:“這一百斤甘蔗能出多少斤糖啊?”

老農知道吳歡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對他還是平易近人,非常的開心說道:“回郎君,這一百斤能榨出7.8斤糖得樣子,一畝地能產出2百多斤糖呢!”

在畝產糧食不過3.4擔的年代裡,能產出2,3百斤糖,這產量是了不得的事情,畢竟這時候的糖,動輒就是一斤幾十上百文的,而糧食不過一二百文一擔。

第772章攤牌也攤不開第465章想起來的爬犁第733章你們道門能給我瀋陽什麼?第738章身不由己第106章薛家娘子的安全感第798章2年第454章楊川之死第804章骯髒的政治第568章殺還是不殺第795章平陽公主的眼淚第257章種花,種樹,哪有種仇恨好第557章王李氏應聘第308章李淵的牡丹花第442章他就是那個二愣子第243章徹底的堅壁清野第786章狼煙滾滾第662章你自焚,他們會被自焚!第120章對李世績的忌憚第161章找刺史賣鋼錠第61章吳歡的新年第195章一石二鳥第8章荒野求生之建窩進行時第600章歪頭山下第478章周之翎的要求第306章李家兄弟第317章對崔家的待遇第744章東突厥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424章宴席開始第785章風雲前奏第355章200萬貫第450章年輕人成熟過程第152章要有自己海船第36章佛堂的消息第123章超重型配重投石機第338章討價還價第351章倭國複雜的國情第756章算計不到者死第563章掏馬蜂窩第242章埋伏與反埋伏第371章子嗣的象徵第173章周之翎的如願以償第702章沙赫巴勒茲的謀算第359章摸到馬山第693章攻守同盟第411送別亭第714章草原戰略方針第420章宴會準備第580章商場也是戰場第532章 意外的刀第238章不能洗城第536章說服輔公佑第337章攻下兗州第656章曲女城第299章背後致命的一刀第163章要備戰了第159章推拒賜婚第543章唐軍來了第359章淡馬錫中轉港第381章做回婦科泰斗第343章兔死狗烹第542章搶座宮殿回去第193章起草條約第558章李傳清第324章被改變的志向第49章匠作營第243章徹底的堅壁清野第437章第14章當鋪裡挑衣服第260章攪局的兩發炮彈第737章混流第688章賣武器的誘惑第382章鐵路與開墾軍團第110章 潛出洛陽城第233章冰河作戰第156章找吳歡的程家徵第128章殺豬準備過大年第119章狂懟孫思邈第583章我們缺的是對付戰象的武器帶694章李淵的無可奈何第173章周之翎的如願以償第321章蘇定方兵臨萊州第502章各自的條件第554章知識是第一戰鬥力第288章讓功第274章天雷陣陣第259章打成一團第382章鐵路與開墾軍團第655章戰後處理第186章目標吳歡第635章趙英蔓的揹包第74章崔府家宴第33 章 森林喋血後事第138章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557章王李氏應聘第627章留的一絲情意第61章吳歡的新年第543章唐軍來了第801章把李世民帶來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