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虯髯客的頓悟

崔海英想想說道:“我們這次去不是討要,而是去購買!”

虯髯客苦笑道:“你不是不知道這金耳城有多窮,那些繳獲,分給獎賞們已經所剩無幾了。”

崔海英皺皺眉頭:“我們和瀋陽做生意?”

虯髯客:“我們這裡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什麼東西瀋陽沒有的?”

崔海英想想:“珍珠,還有就是象牙,我們這次作戰繳獲幾千支象牙,這可是好東西,可以在中原換好多錢。”

虯髯客:“也只能如此了。”

兩人在商量的時候,一個士兵跑進來,氣喘吁吁的稟報道:“報吳王,港口來了一支大大大……艦隊!”

虯髯客臉色頓時白了起來,他不會去想瀋陽的人。這周圍除了敵人還是敵人,所以他立刻站起來說道:“走!去迎戰!”

士兵喘回氣說道:“是瀋陽的艦隊,他們不像是來打戰的。”

虯髯客非常的驚訝:“瀋陽的艦隊?”

士兵:“回稟大王,是的,上面掛着的是燕字期。”

虯髯客坐會王位,手抵着下顎,苦苦的思索瀋陽爲什麼派艦隊萬里迢迢的過來!

崔海英說道:“大王!我們是不是要去迎一下?”

虯髯客搖搖頭說道:“去迎什麼?再怎麼樣也不是他吳歡來,我們沒有必要放低身段。我不出面,你去迎接一下吧,看看對方是來幹什麼的?”

崔海英:“是!”

崔海英出城,看到河面上的艦隊,突然明白了那個士兵爲什麼會用大大大艦隊來了的話。中間的旗艦真的大,起碼有上萬擔。邊上的船像孩子玩的玩具一樣,不值得一曬。

吳德明看到城門來了一個將官,回頭對魏和說道:“我們下去見見人?”

魏和搖搖頭說道:“虯髯客帶的都是山東綠林道上的匪寇,天知道,他們看到我們的船,沒有他們想象中的武器會做什麼我要留在船上戒備。”

吳德明想想點點頭說道:“這樣也好!”

吳德明帶着衛隊帶着甲冑武器,工具的樣品,上了岸。

崔海英上來問道:“你們是瀋陽來的呢?是使節?還是……”

使節是國家的代表,所以要相等的規格來接待。如果怠慢了,就會產生隔閡,甚至引發戰爭。

吳德明身上還真有使節的任務,所以直接說道:“我是使節,也是商隊的領隊!”

崔海英自動把使節忽略掉,只注意到商隊,問道:“商隊,你們來販賣什麼?”

吳德明看着崔海英,他沒有想到崔海英會這樣直接,連互相問姓名的禮節都忘記了。

崔海英見吳德明看着自己,他意識到自己太過唐突,自我介紹道:“敝人是吳國大將軍,兵部尚書,渤海侯崔海英。”

吳德明聽了一連串高的不能在高的職位,底氣不是很足,輕輕的說道:“敝人瀋陽外貿公司總裁,商隊統領吳德明!”

崔海英聽到吳德明的介紹,上面的官階都是他聞所未聞的,他不知道大小,但有一點他知道,就是他是來做生意的,手上上面貨物纔是最重要的。

崔海英看到吳德明後面的衛隊都每人都拿着不一樣的武器和甲冑,他知道這是樣品。他朝手捧苗刀的戰士走過去,拿過苗刀,仔細的看了起來,問道:“這是賣給我們的武器麼?”

吳德明點點頭說道:“是的!這些甲冑,武器,工具,農具都是!”

崔海英問道:“這刀的價錢?”

吳德明考慮到銅錢只是中原的貨幣,而天竺未必有這些,於是說道:“50貫,或者相同價值的物品。”

崔海英彈彈苗刀,點點頭說道:“好刀!只是價格貴了點!”

吳德明笑問道:“大將軍,你真的覺得貴麼?你要知道,你手上這刀,在長安300貫還是有價無市!”

崔海英笑道:“總裁你也說了,那是在長安!而這裡是窮鄉僻壤的金耳城!”

吳德明笑道:“你知道這把刀在這南洋可以換多少東西麼?我一把柴刀換過200多兩黃金。你說,我拿着這刀去天竺諸國能賣多少?

這50貫是燕郡王爲照顧你們大王訂的價格,如果你還覺得貴!那我最多拿着他們多走幾個國家,換的錢,看看值多少!”

崔海英怎麼會不知道,這些武器甲冑的價格已經非常的便宜,他不想因爲自己想立功心切,而想砍價人這些人不賣自己武器,於是看看艦隊說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裡面請!”

崔海英一一驗看過樣品,都是上好的武器甲冑和工具,而這些工具,農具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改成兵器,連重新打造都不用。

他滿意的帶着報價單回到王宮,卻沒有找到虯髯客,詢問侍衛,侍衛說虯髯客上城牆了。

虯髯客站在城牆上,城牆和中原有很大的不同,中原的城牆大部分都是有條石和夯土築就。而這裡的城牆是由大顆樹木築造的。當然這是各地的自然條件差異造成的,虯髯客也見怪不怪了。

好在這木頭建造的城牆還算牢靠,高度也2丈左右,防禦是綽綽有餘了。

不過現在的虯髯客心中的滋味無法說!爲什麼?那蘇武號的甲板都有他的城牆高了,這讓他怎麼高興的起來。

崔海英看到虯髯客盯着大船,知道他在想事情,走到虯髯客身後,靜靜的站着。

好一會兒,虯髯客回頭看到崔海英:“他們是使節還是商隊?”

沒等崔海英回答,虯髯客自己說了:“有軍隊護衛,自然是使節。如果是使節,那麼用不到這樣多的船隻,他們是使節帶着貨物來的。他們帶了很多兵器?”

崔海英點點頭說道:“5千套一流的武器甲冑。還有數量不少的農具,工具,很多可以直接當做武器使用。

虯髯客吃驚的問道:“多少農具,工具?”

崔海英:“都是數以萬計啊!聽他說好幾船!”

虯髯客嘆了口氣說道:“我還不如一個孩子,孩子都知道休養生息,而我們一年多都在幹嘛?除了打仗還打仗,還好,這裡土地肥沃,胡亂撒些種子都會有收成。”

第258章遼陽城謀劃第76章新的目標,穿上棉衣褲第264章這些都是我們的?第101章被搶了一隻雞第695章利誘下的結果第336章兗州城下第718章與教廷的協議第230章險峻的新城第647章搶小娘第692章佈局金融體系第519章火熱的女人第324章被改變的志向地567章李元吉和謝叔方第645章堪比車同軌,書同文第424章宴席開始第757章重要的是他們聽不聽話!第462章進一步合作第113章戰地傷兵營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36章佛堂的消息第5章荒野求生之獵鱷魚第68章吳歡的漁事第109章天譴第689章錢第65章啓程北上第9章箭矢中的迷霧第84章棉紡的方略第612章紅糖帶來的鉅額財富第641章紈絝子弟第173章周之翎的如願以償第706章趙英蔓之死第246章決鬥第458章癲狂的平陽公主第616章討打第99章準備幫李世民一把第434章小心翼翼的高雅賢第199章臨走前的畫大餅第308章李淵的牡丹花第380章婚姻背後的利益與爭鬥第26章何龜的回鄉路第732章朱鳳巡北第456章棄城第318章搗亂的李世民第402章韓孝基的舉動第614章紅糖衍生品第494章割韭菜的人第288章讓功第747章你要做我的金日磾第757章重要的是他們聽不聽話!第335章投名狀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484章酒肆第630章下注了第241章破城之財第33 章 森林喋血後事第129章酒席交鋒第327章吃味的平陽公主第41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412章道德綁架第252章各方反應第212章罵人境界第432章男人就要自己闖第434章小心翼翼的高雅賢第563章掏馬蜂窩第148章受到重創的皇家炮兵第一師第741章突變第451章柚木價格第500章誘惑與守密第499章深入誘惑第221章不謀而合第174章薛安回家第82章白疊子種子第357章大澤山第98章賜名薛禮第657章紀律與對峙第281章各自的利益第200章高開道奔襲第229章毀掉他們的農業第678章最賺錢的生意第588章3年後再給第240章二鬼子第386章君子不奪人之好第380章婚姻背後的利益與爭鬥第675章三菱刺風波第691章長孫無忌的感覺第23章處理傷口和臆想第429章新時代的來臨第652章長遠的圖謀第660章不留後患第296章錯綜複雜的海盜關係第740章暗流涌動第44章杭州的初印象第776章挖牆腳第201章殲滅高開道第22章射腿,攻心第132章謀劃不想被人魚肉的日子第87章吳歡的婚姻觀第428章成見日盛第720章君士但丁堡第187章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