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子嗣的象徵

吳歡第一句話就讓百姓失去控制了,哪個當權的人會對普通百姓說謝謝?

那些官老爺們,只會趾高氣揚的使勁使喚他們,那管他們死活?服徭役還要自己帶糧食,沒有就餓死。累死也是活該,沒有人管。

那像在這裡,沒有徭役,自發的修堤壩,還有人來登記,說是到時候算工錢,還運來糧食和肉品,派來廚娘,還有郎中來看病。

這是做工麼?這當老爺也沒有這樣好的條件啊。現在燕國公居然說父老鄉親,說謝謝!這是他們能夠承受的麼?他們齊齊的跪在地上,大喊:“國公爺啊!我們當不起啊!”

吳歡知道百姓無論時候時候都是非常知足的一羣人,只要給他們一點恩惠,他們就會用命來償還。所以吳歡格外珍惜百姓的心,不願意輕易的傷害他們。

吳歡在松樹上,上上下下不容易,他拿着喇叭說道:“都給我起來,起來,你們這是折煞我啊!你們小的可以做我哥哥,大的可以做我爺爺,你們這樣一跪,我哪消受的起啊!起來,起來,都起來!”

吳歡見那些人還不動,對王菡娘說道:“菡娘,英娘!我上下不方便,你幫我扶起他們!”

王菡娘,崔英娘上前去扶起那些百姓,這樣百姓們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

一個眼尖的老人看到王菡娘又身孕,站起來喊道:“燕國公有後啦!燕國公有後啦!”

王菡娘羞紅着臉喜滋滋的。

而百姓更加瘋狂了,他們喊着:“燕國公有後了,燕國公有後了,我們的好日子更加長久了。”

百姓們徹底忘記了還在松樹的吳歡,圍着王菡娘問幾個月了,什麼時候生!看樣子是個男孩拉。

吳歡站在松樹上饒有興致的看着這一切。平陽公主靠近吳歡仰頭說道:“你的媳婦比你要深得民心啊!”

吳歡已經明白這時候,一個嫡子對一個家族,一個王朝的重要性,他也明白百姓們爲什麼看重嫡子的重要性,因爲這意味着,他們的一切都有保障。

吳歡笑道:“母憑子貴,聽說過吧!沒有呢?就多看看書!”

平陽公主知道吳歡在挖苦她讀書少,也不生氣,而是笑道:“你這動作,讓瀋陽的百姓對你死心塌地了!”

吳歡覺得喊什麼都沒有用了,下了松樹,說道:“但凡楊廣對百姓稍微好點,也不會身死江都。我只是看清楚了,怎麼說來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平陽公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沒有錯!”

吳歡心說:“這是你弟弟的名言,不過從今天開始是我的。”

吳歡得意完,立刻說道:“當然沒有錯!從秦至今,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是意味着這個王朝就要崩塌了。”

平陽公主想想說道:“是啊!天災人禍,百姓活不下去,就只能揭竿而起。”

吳歡並不回答平陽公主,和她談這個,很煞風景,他拿起帶來的鐵鍬,爬到河堤底部,開始幹活。

吳歡是農村人出身,乾點農活還是有板有眼的。平陽公主不知道幹什麼,只好呆呆在邊上,騷擾吳歡!

吳歡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應付平陽公主。那些百姓看到吳歡下去幹活了,死活不讓吳歡幹,說吳歡再幹,他們就要死在吳歡的面前。

這些人都是燕趙之地的人,說到做到,這可把吳歡嚇壞了,放下鐵鍬,不知所措。

還是那個年紀大的老人,來到吳歡面前說道:“燕國公,讓你幹這粗活,你讓我們這瀋陽的百姓擱在何地?我們知道您是想做點事情,您在宮殿裡看着我們,別讓人欺負我們就好。您實在是沒有必要來幹這樣的活。”

吳歡苦笑一下說道:“我要幹一下,我才能體會你們的辛勞,我制定政策的時候,爲你們多傾斜點。”

老人:“現在的政策就狠好,真的3年後才收稅麼?”

吳歡笑道:“是啊!”

老人說道:“我們幾個村子商量了一下,都同意2明年交稅!”

吳歡笑道:“還是3年,今明兩年,我們會按照收成,給你們下訂單,你們留足2年的糧食,然後其他都賣給政府,價格就按市價!市場上賣多少,我們就什麼價收。”

老人:“這樣的話……”

吳歡打斷老人說道:“我之所以3年不收稅,是想你們的身家豐厚點,這樣不會因爲一場天災就餓肚子。”

老人又要下跪,吳歡實在受不了說道:“你們好好的,我的瀋陽就穩固。你們既然不人我幹活,那我就回去了。”

不能再在工地上呆了,呆下去,誰知道這些人跪多少次?自己乾點活,還被自己耽擱掉的多。

回城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好不容易出來一次,索性來到農莊,看看棉花,辣椒,紅薯,紫薯的生產情況。

紅薯已經扦插有段時間了,生長非常的旺盛。他又看看辣椒,辣椒已經開着白色的小花。而棉花已經開始結粉紅色的小花球。

信步在農莊中,大片大片整齊的綠色讓他非常的舒服,他一度想做個農場主過一輩子算了,但他知道現實是他走上了不歸路,離開權利,他會死的很慘。

吳歡和崔英孃的婚期就快要到了,和吳歡有關係的,沒有關係的人陸陸續續的抵達瀋陽,特別是崔家,王家,盧家這三家就一大批人。

還有另外4家派人來瀋陽說是祝賀,實際是想吳歡拉上關係的人。自然,太子,李世民,他們派來使者,就連裴寂,裴世矩,羅藝,有關係,沒有關係的人也派人過來了。

這些是客人,自然要盡心招待,當然還有吳歡不喜歡的人,比如虯髯客,崔海雄這些海盜。也少不了高句麗的暗殺團,還有所謂的山東綠林好漢。

當然還有一些不請自到的人,比如淵蓋蘇文的秘密使者,突厥的執失思力,定襄郡義成公主的使者,契丹人的使者,奚人的使者。一時間瀋陽城成爲整個北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第616章討打第733章你們道門能給我瀋陽什麼?第563章掏馬蜂窩第208章不走了第569章劉文靜的死因第466章不能小看的古人第578章忍下殺子之仇第412章道德綁架第706章趙英蔓之死第573章針對太子來的第730章天師到訪第443章瑪瑙灘第129章酒席交鋒第705章金融攻勢第508章大會前夕第557章王李氏應聘第669章重要的節點薩珊波斯第608章各自算盤第116章不使宣花斧的程咬金第443章瑪瑙灘第701章深深的忌憚第403章裝甲車的設想第185章麥子熟了第702章沙赫巴勒茲的謀算第407章戰車試驗第201章殲滅高開道第470章李建成揩油第643章收學生的背後第321章蘇定方兵臨萊州第74章崔府家宴第470章李建成揩油第317章對崔家的待遇第565章獸行第329章寄生蟲第669章重要的節點薩珊波斯第137章鳳凰血第276章都湊到一起第479章平陽公主對玉璽的態度第305章孟思冶之死第131章重回洛陽第336章爾虞我詐第181章翁婿對第212章罵人境界第657章紀律與對峙第703章經不住唸叨的人第695章利誘下的結果第521章蠢蠢欲動的突厥人第10章一山不容人和熊第46章新居第752章斷尾求生第394章定襄郡第7章荒野求生之栗子樹第316章無奈的婚姻和槍支第665章十年生聚第485章杜伏威第24章磨合第718章與教廷的協議第34章被困平鳳山第517章密林作戰第419章天策府第355章被趕跑的李世民第197章獅子大開口的高開道第741章突變第77章白疊子和字謎風波第295章海盜來襲第149章吳歡的遺澤第778章大布局第14章當鋪裡挑衣服第508章大會前夕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625章大嶼山第494章割韭菜的人第662章你自焚,他們會被自焚!第701章深深的忌憚第553章支援的延伸第126章訓練和製造槍支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267章雙二聚首第210章狼煙起第549章 高價青黴素與醫療保險第476章安置,教育問題第628章一顆又一顆甜棗第550章公開平板電腦第198章高開道造反第463章離開營地的老人第175章薛安的迷茫第555章分種子第450章年輕人成熟過程第62章莫名其妙的拜師第275章知行合一第724章不平等條約第134章討食的文士第74章崔府家宴第377章警告平陽公主第339章從談判到繪眉心第199章臨走前的畫大餅第593章長遠圖謀第426章撲賣帶712章登基的代價第775章工廠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