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耿直的柴紹

下面還有寫着:買了10門巨炮,此炮一炮能毀一城,方圓百丈皆爲平地。 6萬貫一門,炮彈800貫一發。買了10門,2000枚炮彈。總價160萬貫,可用錢,茶葉,布匹支付。

李淵看到這軍報,差點吐出一口老血。奪了遼東城,這是好事,大好事。但你李世民的腦袋是被被吳歡灌了迷魂湯了?怎麼可能有一炮毀一城的武器?

就算,有買個2門,3門就好了,幹什麼要10門?還有2千發炮彈,按照你的說法,這些炮彈都可以毀掉整個大唐的所有城池了,你讓我我當光桿皇帝?

160萬貫?國庫一年纔多少收入,你要3成?日子還過不過了?這大唐的不只是你二郎一個人的天下。

李淵問道:“現在什麼時辰了?”

太監:“回稟陛下,寅時四刻!”

李淵:“還有多久上朝?”

太監:“還有2個時辰!”

李淵:“行吧,早朝的時候叫醒我!”

李淵人躺下去了,但心卻飛到遼東,想着那一炮一城的巨炮。也不知道這巨炮要多少人拉繩,才能拋的的動和城一樣大的石頭,多少人才能搬的動。

這也不怪李淵,這時候還沒有炮這個字,用的時候,都是砲,所以李淵自然而然想到類似七梢砲這類拋石武器。

當然李淵也是想當然了,他也看到不少對於炮的奏報,一直沒有概念。

早朝李淵把李世民奪下遼東城,準備厚葬京觀裡的隋軍,以及敕建一座道觀和一座寺廟的事情擺了出來。至於什麼臼炮,李淵決定派人摸清楚再做決定,他相信李二,但這事關重大,不得不謹慎!

朝堂上鬧紛紛的,他們都想不明白,還在山東剿劉黑闥叛亂的人,怎麼出現在遼東,還把高句麗的重鎮攻下來了。

在邊上的李建成和裴寂更加的摸不到頭腦,秦王不是去瀋陽麼?怎麼轉頭就攻下遼東城了?

兩人相視一眼,然後同時想到一個人,吳歡,對,只有吳歡纔有這樣的能力。兩人猜到卻不能說,這事關大唐的臉面。繼承大隋後,如果不能不在某種程度上超過大隋,會被人詬病。

遼東城隋朝吃了大虧,現在大唐攻下遼東,這說明大唐比大隋強。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大唐替代隋朝是天道使然,這給了大唐很大的道義上的正當性。

這根本就沒有什麼好議論的,在一片稱頌中,李淵下令赦建道觀和寺廟。一個清風觀,一個叫廣佑寺,由國庫撥付全部費用。

赦建道觀和寺廟的事情就定了下來,至於其他,李淵不願意多說,宣佈退朝。

李淵把柴紹留下,李淵來到昨天耕掉的牡丹花圃,一邊擺弄着土地,一邊說道:“嗣昌,你怎麼看二郎攻下遼東城?”

柴紹想不明白李淵爲什麼這樣問,但他一貫的老實,他很耿直的說了出來:“遼東城被二郎攻下,我看是瀋陽出大力氣了!”

李淵:“哦?怎麼說?”

柴紹說道:“據我所知,二郎追劉黑闥只帶了玄甲軍,我承認這支軍隊很強大,但沒有強大到,能攻下遼東城。所以,我估計吳歡協助了二郎!”

李淵點點頭說道:“我想也是如此,這樣,我讓閻立德,隨你去遼東。由他督造清風慣,天佑寺。”

柴紹:“那規模呢?”

李淵想想說道:“按玄都觀,崇福寺的規格造!”

柴紹:“那裡是遼東,這工匠,民工?”

李淵:“從幽州,雲州,營州徵調。嗣昌,此去遼東,你不僅是赦建清風觀,廣佑寺!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這是二郎的八百里加急,你看一下。”

柴紹看了一眼:“一炮一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錢值得。只是,這10門是不是他擡多了?”

李淵想想說道:“10門並不多,我們大唐地域廣大,這要緊的地域設放上兩門,可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我的意思的讓你看看,這威力是不是和二郎說的一樣!”

李淵想了一夜,也算想清楚了,160萬貫就160萬貫,真有李世民說的那麼神的話,也算值得。

柴紹:“是!”

李淵:“你也許也知道魏玄成和二郎都在瀋陽,我怕他們爲瀋陽鋼鐵的銷售權起膈應。你去那裡是卻協調。

最好,掌握一部分到朝廷手裡。還有想辦法從吳歡手上弄到冶煉鋼鐵的技術,如果不行,就問問吳歡能不能在中原開上了2個鋼廠。

朝廷保證他的利益不受損,除謀逆外,我保證,不受官府挾制,稅收三十稅一。”

柴紹:“這樣!那他們生產的鋼鐵呢?”

李淵:“由朝廷統一收購,價錢三年一議。”

柴紹聽到李淵的話,心裡想,所有的鋼鐵由朝廷統一收購,到時候,價錢說多少就多少,不生產,那這鋼鐵廠就是朝廷的財物,到時候,技術留下,又得了一個鋼鐵廠。忍不住的讚歎道:“泰山的計策高啊!”

李淵知道柴紹想什麼,搖搖頭說道:“殺雞取蛋的事情切不可做,如若我們拿下鋼鐵廠,吳歡會怎麼反應?天下人怎麼反應?

到時候,誰給我們生產鋼鐵?生產其他東西?我想他一定有顧慮。這樣給你一封聖旨,這份聖旨,除他們正造反之外,官府不得騷擾。”

柴紹知道這鋼鐵背後的利益問道:“如果親王,郡王,公主他們要強入股呢?或者……”

李淵:“你想入股?”

柴紹遲疑一下,然後點點頭。

李淵想想說道:“阻止你們入股也不合適,這個你們自己和吳歡去交涉。切不可用權勢壓人!”

柴紹:“是!”

李淵想想說道:“那裡還有10萬多甲冑兵器,就抵3年遼東的稅。”

柴紹:“是!”

李淵說道:“出關的時候,去葦澤關看看平陽,你們夫妻不見已經許久了,好好相處幾天。”

葦澤關就是娘子關,因爲平陽公主的原因,才改成娘子關。去遼東,那裡是必經之路。

柴紹:“那巨炮?”

第741章突變第144章起誓第705章金融攻勢第305章孟思冶之死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36章佛堂的消息第398章執失思力的策略第242章埋伏與反埋伏第64章離開前的準備第515章任務完成一半第752章斷尾求生第79章古人的智慧第563章掏馬蜂窩第518章阿茲特克人都是隱形富豪第423章兄弟姐妹第778章大布局第419章天策府第469章平陽公主的警告第84章棉紡的方略第546章李世勣遊江都城第263章吃不安生的午飯第146章河口的驚天大陷阱第270章魏徵到來第142章畫個大大的餅第62章莫名其妙的拜師第473章更換執政第554章知識是第一戰鬥力第63章 王崔氏的眼神第47章選擇槍械第534章杜伏威的酒宴第228章嚇慘的程家徵第596章永鎮遼東?第273章破銅爛鐵第202章攻佔漁陽第56章送個特別的禮第195章一石二鳥第151章衝壓機和苗刀第489章來得快,去的也快第293章安排樑贏第364章山峰之圍第427章大漠對峙第620章佈局嶺南第243章徹底的堅壁清野第193章起草條約第191章把他吃窮第574章截胡第709章陰謀的開始第720章君士但丁堡第98章賜名薛禮第322章不管男女老幼都要第130章追回吳歡,不,追殺吳歡第559章大琉球的杜伏威第677章250倍的利真是暴利麼?第166章盤點家底第569章劉文靜的死因第250章城門前侃大山第657章紀律與對峙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644章做你老師的老師第441章艦船專家李孝恭第429章新時代的來臨第58章探吳歡的底第756章算計不到者死第254章石灰石第474章怎麼死才背罵名第193章起草條約第225章軍隊現代化第549章 高價青黴素與醫療保險第690章幣制改革的利與弊第439章告誡與溫棚第76章新的目標,穿上棉衣褲第412章道德綁架第552章那女人又瘋了第175章薛安的迷茫第795章平陽公主的眼淚第378章北上路迢迢第103章薛安將出徵第464章反戈第548章我最信任的人是你第670章奇怪的武器第393章參觀印刷廠第161章找刺史賣鋼錠第785章風雲前奏第65章啓程北上第698章查無此人第196章去挖煤,棉花第637章程夫人第477章蕭太后城蕭楊氏第332章駱履元奔遼第325章破銅爛鐵,有用麼第486章闞陵的挑釁第671章喀瓦德第459章蕭太后的立場第223章哀莫大於心死第297章虯髯客的目的第330章接何龜第713章無可奈何第681章大拍賣前奏第665章十年生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