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浮出水面

餘額不足

不知過了多久,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紫娟都已進房來加過兩次燈油了。楚錚擡起頭,見柳輕如仍在仔細翻閱着,不由得心有不忍,道:“輕如姐,你先去睡吧,這邊所剩已不多了,我一人就行了。”

柳輕如搖了搖頭,道:“公子有事,妾身又怎能睡得着。況且妾平日也幫不上公子什麼,就讓妾身把這些看完吧。”

楚錚無奈,此時他心中越來越失望,僅從這些書卷上很難找出什麼可疑之處,看來明日只好與赤堂的高手們一一到這些官員府上偷偷查看了。

柳輕如突然說道:“公子,你快過來看,這名官員有點蹊蹺。”

楚錚登時精神一振,忙走到柳輕如身邊。

柳輕如指着那書卷道:“公子你看,此人名叫唐甘江,是西線嶺東府的知府,年齡不到四十歲,平日裡性情孤僻,甚少與同僚來往。據前面記載,去年,此人在嶺東府生了一個幼子,平日對他極爲寵愛。可到了京城後,關於此子書卷上就隻字未提,就如憑空消失了一般。唐甘平在嶺東府並無親屬,根本不可能將自己的兒子寄放在他人家裡。”

楚錚接過來仔細看了下,果然如此,對一旁紫娟說道:“你去把楚芳華叫來。”

楚芳華進屋後向楚錚行了一禮,道:“堂主找小婢不知有何事。”

楚錚道:“速去告知陳振鍾和尉仕,命他們派人在戶部令吏唐甘江府外嚴加監控,絲毫小事也不得放過,全報到本堂主這邊來。另,提醒他們要小心行事,切不可讓唐府中人發覺。”

楚錚等楚芳華出去,對柳輕如道:“輕如姐,此事甚爲緊急,我需速向家父稟報此事。”

柳輕如看了看窗外,不由道:“已經這麼晚了,老爺和夫人也都休息了吧。”

楚錚搖搖頭道:“今日出了這般大事,父親能睡得着纔怪。”

楚錚走在路上心中尋思,這些官員是由藍堂和紫堂負責監控,看來這兩堂之中大有可用之人,那楚名佐和宣祖和是更不能放了,還是早日控制在手爲好。

楚名棠果然尚未入睡,書房中燈火通明,不時有楚府的下人領着各級官員進進出出。那些官員離開時大都神色凝重,顯然是對楚名棠交代之事並無把握。楚錚暗暗慶幸,幸虧那青衣人一時不察,居然身着官府下人的服飾來行刺自己,不然自己對此事也毫無頭緒,不過這青衣人恐怕也是無奈之舉,若身着平民的衣服,禁衛軍已實行城禁,非被處處盤查不可。要怪只怪他本事不行,沒能殺了自己,若不是吳安然手下留情,這青衣人反倒爲自己所擒了。

楚名棠臉色顯得頗爲疲憊。今日趙王將他和方令信召去,借題發揮把他們二人狠狠痛罵一頓,似乎把積累多年的怨氣全都發泄了出來。楚名棠和方令信只得默默忍受,怎麼說樑上允之死他們也有責在身。趙王直至罵得實在沒有力氣了,才責令二人必需限期破案,可如果破不了將要怎樣趙王卻沒說一句,畢竟他知道自己這皇帝根本就奈何不了眼前二人。

楚名棠和方令信卻不敢怠慢,立刻調集手上所有力量去查找那批黑衣人。兩人雖都不相信對方會刺殺樑上允,但凡事不可絕對,而且對方也在懷疑自己,此案如果拖延下去,對楚方兩家都無好處。

楚名棠見楚錚進來,強展笑顏道:“錚兒,你怎麼來了,還沒睡啊。”

楚錚拜見過父親,將手中那本書卷遞給父親,道:“這人父親可否熟悉。”

楚名棠接過書卷,眉頭微微一皺,道:“這不是鷹堂之物嗎,你怎麼隨便就把它拿出來了?”

楚錚道:“事情緊急,孩兒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楚名棠打開看了看,沉思道:“唐甘江?居然還是吏部的官員,我怎麼毫無印象?他來京城已多久了?”

楚錚道:“據此書卷上記載,到今日剛滿一個月。”

“此人也姓唐,”楚名棠喃喃說道,突然向楚錚問道:“你查詢此人做甚?”

楚錚躬身道:“孩兒懷疑那些黑衣人與這唐甘江有關,甚至可能就藏匿於唐府內。”

楚名棠聞言一震,他知道楚錚平日雖嘻嘻哈哈,但極少出虛言,急忙問道:“何以見得?”

楚錚將他與柳輕如的推測一一說了。楚名棠聽到那些刺客居然還想刺殺自己的兒子,不禁大怒道:“這些賊子實是膽大包天。”話雖如此,楚名棠心中卻暗暗膽寒不已,這些人果然毒辣,還好楚錚有一身武功,不然若是出了什麼意外,自己非心神大亂不可。

楚錚道:“正是,這些人若不早日伏法,可能會在京中揭起更大風波。”

楚名棠來回踱了幾步,道:“錚兒你所想極是。難怪禁衛軍和刑部在京城裡搜查了一整天,也沒找到任何線索,誰又會想到一位已在京多日的吏部官員府的下人就是那些刺客。”

楚名棠想了想,突然向門外說道:“來人,到前廳請吏部尚書唐大人來此一趟。”

楚錚奇道:“父親,唐大人也在府中?”

楚名棠道:“正是。今晚方令信坐鎮刑部,爲父只好在府內辦事,樑上允一死,楚方兩家頓生嫌隙,府中也有不少人認爲此事是方家所爲。爲父和方令信都認爲還是暫時避開些,分頭行事爲好。”

沒過多久,吏部尚書唐孝康快步走了進來。見過了楚名棠,唐孝康見楚錚也站在一旁,笑道:“沒想到五公子也在。名棠兄,這孩子這麼小就能爲你分憂,真是羨煞唐某了。”

唐孝康這些時日與楚府走得很近,爲了他女兒和楚原之事時常來府中拜訪楚名棠,兩人已頗爲相熟。楚錚前些日子受傷臥牀時他也曾來探望過幾次,楚錚對他也並不陌生。

楚名棠客套了兩句,道:“唐兄,吏部中有一官員叫唐甘江的,你可知曉?”

唐孝康一怔,道:“此人可是近期內調來朝中的?”

楚名棠點頭道:“正是。”

唐孝康想了想,臉色微紅,道:“這人是唐某的一個遠房兄弟,唐某見他爲人幹練,政績也還可以,便將他調入吏部協助唐某。”唐孝康所言並不盡實,當時楚名棠將數十名楚氏族人外放出京,朝中留下了不少空缺,唐孝康見有機可乘,便利用手中之權大肆調族人入京,可惜他唐家人丁稀少,唐孝康只好按着族譜,也不管是否認識,只要是現今爲官的,一古腦統統調入朝中。

楚名棠問道:“那唐兄是否與他相熟?”

唐孝康有些不自然,道:“此人進京時間不長。而且據說入京途中偶染風寒,一直臥病在牀,也未到過唐某府中,只是派下人到唐某處告罪了一番。”

楚名棠和楚錚對視一眼,這唐甘江果然疑點多多。

唐孝康心中疑惑,不由得咳嗽一聲道:“名棠兄爲何問及此人?”

楚名棠遲疑了一下,料想這唐孝康也無膽與那些刺客勾結,道:“爲兄懷疑那些刺客可能就藏於那唐甘江府中。”

唐孝康嚇得臉色煞白,連聲道:“這怎麼可能,他也是一朝廷命官,怎會與這些大逆不道的刺客有關聯?”

楚名棠將楚錚所發現的疑點一一道來,只是隱去了鷹堂和楚錚之名。

唐孝康越聽越心驚,冷汗涔涔,雙手不住顫抖,若此事屬實,他唐孝康絕對脫不了干係,弄不好這剛當沒幾天的吏部尚書就得卸任,忙道:“我們唐家世居臨海府,此人離家至西線爲官已多年,下官也並不認識他,只是見他政績尚可纔將他調入京中。”

楚名棠知道唐孝康想急於撇清關係,暫且安慰他道:“唐大人,本官也知道那段時日中朝廷中下級官員變動較大,此事也怪不了你。到時皇上若怪罪下來,本官自當爲你開脫。”口中說得漂亮,楚名棠心裡卻在暗中搖頭,這唐孝康急功近利,爲人又頗爲貪婪,與他前任湯受望相比除了能幹一些外,其實只是一路貨色。這吏部交於他之手實在有些不放心,楚原與他女兒的親事暫且還是不要提了。

唐孝康稍稍鬆了口氣,躬身行禮道:“多謝太尉大人,下官馬上去調集兵馬,到那唐甘江府中去搜捕賊人。”

楚錚卻道:“唐大人且慢。”

楚名棠心中一動,想到那些刺客不是尋常之人,都是些江湖人士,官府中人上門搜查未必就能一網打盡,還是聽聽這兒子的想法爲好。

楚錚道:“父親、唐大人,對這唐甘江如今我們還只是推測之辭,而且如今夜已深,就這麼貿然闖到他府上去,恐怕有些不妥吧。”

唐孝康道:“五公子過慮了,那唐甘江只是吏部一小小令吏,即使搞錯了又何妨,諒他也無膽張揚半句。”

楚錚笑道:“唐大人,小侄並不是顧慮此事,小侄認爲刺客藏身於官員家中是極有可能之事,只是擔心萬一我們推測有錯,這麼大張旗鼓地闖進唐甘江府中會不會驚動那些刺客;如果那些刺客真在唐甘江府內,他們都是些江湖高手,尋常的差人根本奈何不了他們,反而讓他們趁着夜色四處逃躥於京中,倘若如此,再想一一追捕可就難了。故孩兒認爲明日一早行事較爲可行。”

楚名棠點頭道:“錚兒說得不錯,唐大人,此事還得事先安排妥當。”

唐孝康也覺得自己太急躁了些,點頭稱是。

“錚兒,你師父吳先生呢,他怎麼沒與你一同前來?”楚名棠這纔想起怎麼沒見吳安然,平時這師徒二人都是形影不離的。

楚錚道:“今日孩兒與師父分頭行事,師父一直在外搜尋這些刺客下落,可能尚未回府吧。”楚錚未曾與父親說吳安然因魔門而不願插手此事,他不想讓師父和父親之間因此而產生隔閡,一聽父親問起,忙替吳安然遮掩。

楚名棠也未生疑,對唐孝康說道:“唐大人,你先下去準備明日之事,並告知禮部侍郎楚名南之子楚慎安,命他明日一早帶二千名禁衛軍到府外等候,與你我一同前往。”

唐孝康道:“這等兇險之事,太尉大人就不必親自去了吧,由下官前往就可以了。”

楚名棠笑道:“無妨。本官府中還有些通曉武藝的家將,足以護衛本官。”

唐孝康見楚名棠心意已決,便不再勸阻,告辭出去了。

楚名棠見唐孝康出了門,對楚錚道:“錚兒,你去調集鷹堂所有高手,換上楚府家將的衣服,明日一早隨爲父一同前往,若你覺得人手尚還不夠的話去找你娘,叫高先生和他門下弟子一同前去,務求明日不可放走一人。”

楚錚躬身道:“父親放心,鷹堂中人孩兒早已準備完畢。不過孩兒想刺客最多不過三十來人,鷹堂加上二千禁衛軍,人手應該足夠。何況據孩兒所知,高老總管是外公家狼堂的首腦人物,鷹狼兩堂素來不和,就不用麻煩他們了吧。”

楚名棠哼了一聲,道:“你懂什麼,照爲父所說的去做。”

楚錚見父親非要狼堂中人蔘與此事,不由得心中生疑,想了想突然笑道:“父親恐怕是另有用意吧?”

楚名棠瞪了他一眼,道:“多嘴,還不出去辦事!”

楚錚呵呵一笑轉身離去,暗想母親手下那些狼堂中人已跟隨父親多年,父親看來是想學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了。

鷹堂在京城的高手大部分都隸屬赤堂,陳振鍾早已將他們集中到一起整裝待發,鷹堂三大供奉接到楚錚手諭後也已應允此事,楚錚對此毫不擔心,因此出了書房門徑直就向楚夫人房中去了。

楚夫人還未入睡,她深知樑上允被殺一事對楚名棠影響很大,已命狼堂中人出去四處打探。聽楚錚說已基本確定那些刺客所在何處,不由得大爲高興,將楚錚大大地誇獎了一番。楚錚趁機提出請高老總管相助一事,楚夫人馬上就答應了下來,似一點都未想到自己丈夫是別有用心。

楚錚離開楚夫人的房間,卻並未回踏青園,反而走到一隱密之處,看了看四下無人,身形一展便從牆上越了出去。

一路上楚錚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不時走來的巡邏軍士。自己身份不同,若給人發現楚家五公子不顧宵禁,深夜偷偷摸摸地溜出府,定會讓一些人浮想聯翩,何況自己要去的地方更是不好說出口的。

楚錚熟門熟路地來到京城四大青樓之一的萬花樓前,他也覺得有些奇怪,自己不過纔來過一次,怎麼就把路記得那麼清楚。

可能是由於宵禁的關係,萬花樓比平日更爲清靜。楚錚走進大門,可能是沒想到這時候還有客人來,都沒有人出來相迎。楚錚臉皮有點薄,對青樓的規矩又不熟悉,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楚錚連着咳嗽了好幾聲,總算有一人走了過來,輕笑道:“這位公子,怎麼這麼晚也想到我們萬花樓來,不知是哪位姑娘讓公子如此念念不忘……”

楚錚轉過身來,笑道:“當然是姬夫人你了。”

來人正是與他有着數面之緣的天魅門長老姬夫人。

姬夫人不由得一愣,看了楚錚數眼突然一驚,道:“原來是公子大駕光臨,妾身有失遠迎,還請公子恕罪。”

楚錚不由得笑道:“在下昨日才與夫人作別,怎麼夫人好像就不認識我了?”

姬夫人神色複雜,緩緩說道:“是妾身之錯,還請公子見諒。”

楚錚並不知道,昨日這姬夫人離開時,他的龍象伏魔功尚停留在第四重。後來他爲武媚娘療傷,因禍得福之下居然突破了第五重的境界。龍象伏魔功進境極爲緩慢,每練至一層雖不能說真添了一龍一像之力,但楚錚內力至少增強了一倍,連當時在一旁的吳安然也頗爲心驚。

楚錚第五重初成,尚不知如何收斂,氣息外溢。還好龍象伏魔功渾厚平和,尋常人還察覺不出,可天魅門的內功心法與之天生相剋,方纔楚錚一進門萬花樓中一些身負武功的弟子便感覺到了。幾個負責迎賓的弟子武功稍差,竟不敢靠近楚錚身邊,幾人大驚之下忙去稟報幾位長老。幾位長老還以爲是對頭上門了,便讓姬夫人先出來應付,其餘急忙商量對策。

姬夫人見來人是楚錚,稍稍鬆了口氣,說道:“吳先生怎麼沒和公子一起來,妾身那師侄女琴兒對他可是頗爲掛念。”

楚錚暗笑,吳安然爲了這琴兒已經吃了不少苦頭,今日就是叫他也未必會來。口中卻笑道:“師父他老人家另有要事在身,不便前來,請夫人轉告琴兒姑娘,請她恕罪。”

姬夫人道:“那公子此次前來又是所爲何事?”

楚錚道:“在下有事想求見徐門主,還請夫人通報一聲。”

姬夫人當下不敢怠慢,道:“請公子稍候。”

第7章 各懷心機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22章 一國民心第1章 西秦咸陽第24章 史書之迷第3章 家門醜事第17章 羿之神弓第11章 處心積慮第44章 出謀劃策第32章 善後之事第83章 乘勢而來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3章 火燒山莊第32章 善後之事第62章 臨陣傳令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1章 北趙楚氏第10章 馬到成功第21章 夜探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8章 登門拜訪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32章 善後之事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20章 內亂(下)第80章 以和爲貴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13章 悔意第11章 處心積慮第6章 斬除羽翼第87章 禁忌所在第10章 流言蜚語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7章 京城突變第70章 北疆宣撫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5章 酒樓相聚第25章 食殺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22章 一國民心第17章 暗流第38章 四足鼎立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4章 太平展家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18章 權力重組第22章 一國民心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7章 去蕪存精第21章 夜探第30章 賞罰分明第2章 北疆首戰(下)第2章 風雨飄搖第69章 京城暗流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2章 當斷則斷第9章 利之所趨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章 北趙楚氏第16章 大趙一葉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18章 重回京城第48章 有苦難言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2章 針鋒相對第35章 一見鍾情第11章 兩權擇利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19章 初登朝堂(上)第64章 蓄勢待發第12章 當斷則斷第32章 夜襲第18章 重回京城第28章 大功告成第142章 終身大事第89章 佳人重現第43章 北疆大帥第85章 遇人不淑第13章 悔意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2章 廢長立幼第79章 何去何從第30章 餘波未平第11章 迷惘第5章 酒樓相聚第26章 前塵往事第84章 一唱一和第18章 合議第10章 馬到成功第29章 栽贓嫁禍第9章 重返大營第70章 北疆宣撫第6章 離家出走第76章 楚錚迴歸第138章 楚家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