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浪子回頭

三哥?”

楚原搖了搖腦袋,感覺有些暈沉沉的,隱隱約約記得方纔自己正想起身,不知爲何突然眼前一黑,接着便似摔倒了。

楚原扭扭脖子,嗞牙咧嘴了一會兒,見楚錚蹲在自己身旁,沒好氣地哼哼了一聲:“叫什麼叫,還不拉哥哥我起來?”

楚錚笑道將他扶起,道:“三哥去了趟北疆,怎麼就變得弱不禁風了?”

武媚娘在一旁輕笑道:“三公子或許是跪得久了,體內氣血不暢所致。”

楚原看了武媚娘一眼,見此女姿色平庸,頓時沒了興趣,對楚錚翻了個白眼:“你哪找來這丫環,怎麼這般不懂規矩?”

楚錚笑道:“這位可不是小弟身邊的丫環,她叫陸媚,乃家師在南齊所收的弟子,小弟還要稱一聲師姐……對了,前次回平原城,師姐與巧彤可說形影不離,三哥應見過的。”

楚原想了想,依稀記得當時蘇巧彤身邊的確有一女子陪伴,可自己卻一點印象亦無,大概當時只關注那位蘇姑娘了。

不過這名字怎麼聽來似有些熟悉……

“陸媚?”楚原奇道,“莫非她就是那位柔然族聖女?”

“正是,”楚錚道,“沒想到三哥亦知師姐之名。”

當然知道了。楚原悶聲不響,在回京的路上外公王老侯爺就說過此事,訓斥自己的時候還經常帶上一句“你連小五的丫環都不如”,怎能不記憶深刻。

“不對。”楚原忽道,“吳先生來我平原楚府至少已經十餘年了。這位姑娘拜師時纔多大?”

楚錚笑得很開心:“三哥。師姐已經二十有七了。不過莫說是你,就連父親也看走眼了。”

“二十七?”楚原奇道,仔細打量了武媚娘一番,覺得說此女不滿二十亦可。二十有七也有點象。不由撓了撓頭,“既是都已二十七了,怎麼還做少女裝束?”

“三哥……”楚錚忙叫道。這丫頭也是可隨意得罪地?何況他二人還要在北疆共事,媚娘若真懷恨在心。稍施些小手段老三就得脫層皮。

見武媚娘面若寒冰,楚原也覺得自己問得有些唐突了。乾笑數聲,將一旁的食盒拎了過來。打開蓋子看了下。頓時兩眼放光:“……呀呀呀。居然還有這等好東西。”

看着那隻一頭鮑魚。楚原饞涎欲滴。拔出插在食盒地筷子就準備大塊朵頤。楚錚一個巴掌將他筷子拍開:“在祖宗靈位前吃吃喝喝。世上哪有你這種不肖子孫。”

楚原想想也是,起身向列祖列宗地靈牌做了揖。小心翼翼地捧着食盒出了祠堂。見拐角處還放着兩壇貢酒,楚原更是喜笑顏開:“行。小五。哥哥我領你這份情。”

“小弟受不起。”楚錚哼了一聲,從袖中取出把銀刀。

楚原不由抱緊了食盒。眼神有些警惕:“幹嘛?”

“一人一半。”楚錚邊挽袖子邊道。

“休想!”楚原斷然道拒絕。

楚錚怒了:“今日父親在府中宴客。小弟好不容易纔從廚房搶了這隻鮑魚,若非顧着兄弟之情,你連這味都聞不到。”

楚原毫不相讓:“哥哥我這一路餐風宿露。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又被父親罰跪在此。從正午跪到現在滴米未沾,你眼中若真有我這個三哥。

就別與我搶。”

“這與兄弟之情無關,”楚錚睜眼說瞎話,“何況小弟今晚亦還未用飯。三哥你就不知體恤?”

兩兄弟在這邊爭執不下。武媚娘在一旁看得直好笑,只是心中有些不明白,楚錚分明是想勸解楚原。爲何爲這點小事做意氣之爭?

楚原第一次體會到自己這兄弟非但武功了得,連嘴皮子上地功夫也是非同小可。漸漸理屈詞窮,不由惱羞成怒,對着食盒呸呸了數口。往楚錚一推,惡聲道:“還你!”

楚錚被楚原這番超越時代的無賴舉動驚得目瞪口呆,真不知應該誇他急中生智還是罵其狗急跳牆。

“算了。”楚錚無力地揮了揮手,“長幼有序。小弟理應孝敬三哥。”

“這可是你說的,”楚原咧着嘴地把食盒抱了回來,“莫要再說哥哥我是以大欺小。”

楚原風捲殘雲一般先將食盒內的飯菜吃了大半,爾後才端起那盤鮑魚,笑呵呵地說道:“這等美味就該留到後面吃,若上來就吃了,其它菜餚就索然無味了。”

裝鮑魚地盤子是特製地,底下還有一個小鐵盒,裡面放着木炭用來保溫。楚錚聞着一股濃郁的香氣,不由食指大動,可想想方纔老三雖並未當真往裡面吐口水,但吐沫星子肯定濺了不少,想想還是罷了。

楚原似乎亦覺得自己有些過分,搬過一罈酒拍去封泥遞給楚錚:“小五,喝酒。”

楚錚無聲接過,舉壇向楚原示意,一口氣喝了近半,且滴酒未濺。楚原一撇嘴:“你別用激將之法,哥哥我有自知之明,一不與你動手,二與你不拼酒,這兩樣純粹是自找沒趣。”

楚錚一笑,也不再相迫。

填飽了肚子,楚原拎着酒罈也喝了起來,不過他並不象楚錚那般牛飲,就這麼慢慢喝着,只是越喝越沉默,越喝越快,到最後他那壇酒幾乎與楚錚的同時見底。

“啪!”

楚原將已空的酒罈甩了出去,黑暗中不知碰在什麼堅硬之物上,撞得粉碎。祠堂院外地家將顯然亦聽到了,頓時一陣騷動。

“小五,”楚原隨手拔了根草莖剔着牙,“哥哥我吃飽喝足了,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楚錚不答,對武媚娘使了個眼色。武媚娘會意。微微躬身,也見她有何動作。悄無聲息向後飄去。轉

入黑暗之中。

楚原心中一寒,暗想小五身邊果然藏龍臥虎,連一女子都如此了得,僅此一點,大哥就已很難與小五相爭了。

不一會兒遠處傳來幾聲低沉的號令聲。在外守衛地家將開始撤離。這些家將大都是鷹堂子弟。方纔楚錚與楚原吵鬧聲音頗大,他們早已知是五公子在裡面,可無人敢入內。兩位公子之間地過結豈是自己所能聽聞地?因此武媚娘一出去傳命,爲首之人趕緊將衆家將帶得遠遠地。

楚原冷冷說道:“怎麼,你有何事不可入他人耳。要將那些下人趕走?”

楚錚笑道:“似我們這等人。總有些事不可讓他人得知地。”

楚原似嘲似諷:“譬如……成奉之、蘇巧彤之事?”

楚錚呵呵一笑:“成尚書怎麼了,三哥所指的是何事?”

楚原放聲大笑:“小五。你就裝吧。”

“小弟的確不知。還望三哥解惑。”

楚錚仍是一臉迷惑地模樣,可眼中寒意愈甚。楚原漸漸笑不出來了,他亦知成奉之與蘇巧彤地身份來歷已不僅僅是楚錚一人之事。而是事關整個楚家,當下不敢再多言,只得重重地哼了一聲了事。

兩兄弟沉默片刻,楚錚緩緩說道:“小弟今晚地來意。三哥想必也已猜到了。”

楚原沒好氣地說道:“還不是來看哥哥我的倒黴模樣。”

楚錚雙眉微揚:“三哥,你這般說法就沒道理了,你我乃嫡親兄弟……”

楚原打斷道:“你若真把我當哥哥看,在北疆就不會事事都把我矇在鼓裡了。”

楚錚怒道:“老三,北疆之事都過去好幾月了。我還以爲你多少有些想開了,沒想到卻仍是固執己見,你是豬腦子啊?我若不把你當哥哥。你逃婚到北疆就不會收留你。若不把你當哥哥,就不會絞盡腦汁替你設法在郭帥面前開脫……”

“閉嘴。”楚原惱羞成怒,“收留我。就是將哥哥我關在帳篷裡關了十日十夜?在郭帥面前開脫,那是……”楚原說不下去了。這件事上小五地確仁盡義至,自己不能眜着良心說瞎話。

楚錚斜眼看着楚原,三哥性情耿直,把話放在明面上來說反而簡單,若換成大哥,兄弟倆非兜個十七八圈才能講到正題上來。

“北疆之事,小弟確有對不起三哥之處,”楚錚放緩了語氣,“不過此事可說極爲兇險,小弟至今回想起來仍是冷汗不已。尤其是將大帥軍令篡改之後,小弟就此走上一條不歸路,稍有差池便會身敗名裂,小弟不想三哥也牽扯其中……”

“說得好聽。”楚原翻了個白眼。

楚錚輕笑了聲,道:“這不過只是其一。你我做了近二十年的兄弟,三哥的性子小弟甚爲了解,這件事若早告知於三哥,你定不會贊同,即便小弟能夠說服三哥,也絕非數日之功。而此事若想功成,最緊要之處便是隱秘,因此索性從頭至尾未對三哥透露半字。”

楚原悶聲道:“那你可曾想過,這般做法對得起郭帥嗎?”

“這是遲早的事。”楚錚無奈地說道,“先皇對郭帥有知遇之恩,他也一心爲皇室效忠,而我楚家……嘿嘿,兩者之間根本就是路不同,父親與郭帥幾十年情同手足,最後仍以割袍斷義告終。不過細想下來,小弟地確有些愧對郭帥,他平日待我親如子侄,在禁衛軍這幾年,小弟得其指點亦是受益良多……”

楚原冷笑道:“大帥對你何止親如子侄,聽說他原本有意將穎兒許配給你,後因父親和孃親極力反對,才……”

“絕無此事!”楚錚一驚,騰地站了起來,“哪來地謠言?”

“不是謠言,”楚原一副淡然的神情,“是父親與大帥在你出征北疆誓師大會上,聯袂晉見大長公主時所說的,幾個太監宮女親耳所聞,不過你隨後便率師起程,自然不知此事。”

聽楚原說出有鼻子有眼,楚錚亦有幾分信了,可這事也太過胡鬧了。

“三哥,”楚錚忽覺得有些不對勁,“你不會因此而怪我吧?那小弟也冤了。”

“你胡說些什麼。”楚原矢口否認,“哥哥我哪有此意。”

楚錚盯着楚原,見他目光閃爍,頓時滿臉鄙夷:“你就裝吧,嘿嘿,平日裡一直聽旁人道楚三豪爽仗義,今日小弟才知三哥居然也是這般小心眼。”

楚原心裡也清楚。此事與楚錚根本毫無干系。真要怪也只能怪大帥一時異想天開,只是一想起這事自己總有幾分不舒服,但聽楚錚言語這般刻薄。

臉上也掛不住了,惱羞成怒:“你若再言,哥哥我可就翻臉了。”

見楚原真急了。楚錚亦有幾分顧忌。便不再語帶刺,想了想道:“三哥。是何人告知你此事地。此人恐怕用心叵測啊。”

“還用你說,哥哥我又不是傻子”楚原悻悻說道,“那個工部小吏費盡心思來巴結我。正巧那段時日我在京城也太過無聊,有人請吃請喝請玩也就沒推託,夜夜笙歌了大半月,這廝在萬花樓借酒裝瘋。將這事說了出來,當場就被哥哥我暴打一頓。其後之事更是昭然若揭,這廝怎麼說也是個四品官員,被我打成那副慘狀,居然無人追究。我借你地手下打探了一番,原來此人雖是工部盧尚書一手提拔的官員,卻早已拜在了方家門下……他奶奶地。方令信這老王八蛋一天到晚老是琢磨着如何搬弄是非。就不能消停消停?”

楚錚笑道:“看在二姐的份上,三哥還是留點口德吧。”自己三兄弟沒一個是等閒之輩,這老三平日裡雖似大大咧咧。卻亦是聰明人,早已看出那個工部官

敢來挑撥自家兄弟之情,方令信定是知曉此事。且反對。

楚原想了想覺得也是,若說方令信是老王八蛋。二姐嫁給了他兒子,自己這做弟弟地也沒什麼光彩。便恨恨道:“那就喚他老不死吧。”

“方令信這般做法不是第一次了,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楚錚慢條斯理地說道,“站在方家地立場來說,他當然不願看到我楚家愈漸強盛,這麼做無可厚非。而在朝堂之上。有父親大人在,方令信奈何他老人家不得。只好把主意打到我們小一輩頭上。三哥,或許你也聽說了,大哥在南線有些舉動,其中就是方家在推波助瀾,幸虧父親覺察得早,將方中誠調至西線爲官……不過近期這小子就要回京了,他奶奶地,父債子還,奈何不了方令信,難道還對付不了他方中誠?”

楚原精神大振:“正是。小五,到時可別忘了叫上哥哥我。”

楚錚啞然失笑:“三哥,你還是先想想如何應對眼下這一關吧。”

楚原頓時不吭聲了。他也知道父親這次真地震怒了,更令楚原心驚膽顫的是自己逃出京城前,曾藉着酒興撒瘋強闖踏青園,想再見寧小仙一面,卻不想被楚芳華姐妹打了出來。楚原如今想來簡直後悔莫及,父親與孃親都是何等精明,恐怕早已經察覺其中有異,否則小仙也不會被遣回平原城。

叔嫂有私情,父親若不顧父子之情追究地話……楚原看了看燭光搖曳中地楚氏祠堂,不由打了個寒戰,暗想裡面就要多個牌位了。

見楚原突然色變,楚錚隱約猜到他是爲何,心中暗笑,便給他吃顆定心丸:“三哥不必過於擔心,據小弟所知,父親並未打算嚴懲於你。”

楚原搖了搖頭,道;“小五,哥哥我那些破事你都是知道地,父親能輕饒了我纔怪呢。”

“三哥且聽小弟道來,你與……”

一陣細微的輕風掠過,武媚娘轉了回來,站到了楚原身後,楚原卻懵懂不覺,楚錚不禁有些頭疼,雖說這件破事武媚娘是最早知曉地幾人之一,可有她在此,當真不大好開口,想了一會兒才含含糊糊說道:“三哥,你與……她只是有心,並無越規之舉,父親定不會挑明此事,即便執行家法亦不會以此事之名,只要三哥你擺出誠心悔過地模樣,父親木杖自會高高舉起,不輕不重地落下,當然一番皮肉之苦還是免不了地。”

“這麼容易?”楚原有些懷疑。

“父親面冷心慈,何況畢竟血濃於水,三哥儘可放心。”楚錚道,“再者,這段時日我楚家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卻是四下暗流涌動,父親身邊急需可用並可信任之人……”

“小五,你在說些什麼?”楚原打斷道,“想我楚家乃三大世家之首,無論在朝在野都根基深厚,怎會如此?”

楚錚緩緩說道:“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恰恰來自我楚家自身。”

楚原有些迷惑,撓了撓頭,道:“小五,給三哥說說其中道理吧。”

“三哥有所不知,父親以一旁系子弟,一躍爲我楚家宗主,族內心存不服者大有人在……”

楚錚將這幾年楚天放在暗中相助壓制楚氏族人地一一講來,最後道:“今年堂爺爺七十大壽,分散各地楚氏族人首腦將齊聚京城,父親爲此謀劃已久,屆時會有些小風波,你我身爲人子,理應爲他老人家分憂。”

楚原一時間心亂如麻,這些事情以前均聞所未聞,不由暗想自家三兄弟中,小五就不用說了,大哥雖說有些心術不正,但他用了不到兩年就將平原郡掌控在手,足可見其才,難怪他有心與小五一爭。

楚原突然冷汗淋漓。相比之下,自己這些年幾乎完全虛度,在南線大營整日一衆軍官飲酒作樂,甚至與當今皇帝在青樓爭風吃醋,到了京城沒幫上父親半點忙,事卻惹了一大堆……

恨鐵不成鋼,楚原終於明白了父親平日爲何總用那種眼神看自己了。

…………

…………

楚原突然起身,走到祠堂內再度跪下。

楚錚不明所以,叫道:“三哥?”

“哥哥我想通了”楚原頭也不回道,“小五你不必再說了,回去吧。”

楚錚一躍而入:“三哥想通了當真可喜可賀,不過還有一事切需謹記。”

“何事?”

“明日父親至此,你絕不再有絲毫觸怒父親他老人家之處,尤其是與穎姐成親這事上……”

“什麼?”楚原叫了起來,“這門親事還能成?”

楚錚笑了起來:“老三,你也太小瞧父親了,他老人家決意要做地事,有哪件無功而返的?至於郭帥,他根本無力阻止。”

聽了這番話,楚原卻愁容更甚,楚錚不快,道:“三哥,無論相貌人品,穎姐在京城都是屈指可數地,配你難道還差了?”

“沒說她有何不好,”楚原垂頭喪氣地說道,“可訂親之日她都已到我們楚府了,可哥哥我卻跑了,你叫我哪還有臉再見她。”

“說得也是,”楚錚想了想忽笑道,“不過這番道理對父親講沒用,再者,你二人地婚事滿京城都傳遍了,除了你楚三少,京城裡還有哪家地公子敢娶穎姐。若三哥你覺得對不起她,成婚之後好好善待她就是了。”

“好了,”楚錚拍拍楚原肩膀,“小弟就不打擾三哥就在此思過,告辭了。”

“滾!”

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6章 有心無力第11章 大出風頭第13章 舉手之勞第9章 重返大營第17章 暗流第98章 一線生機第47章 步步爲營第26章 前塵往事第36章 楚府大婚第41章 由你作主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17章 將罪折功第3章 東山再起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16章 柔情第1章 春意濃濃第8章 有心投效第90章 李代桃僵第23章 梨園祖師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91章 不死不休第75章 皇室風範第36章 楚府大婚第7章 京城突變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8章 坦承相告第5章 火雲神駒第39章 程氏一族第5章 酒樓相聚第32章 初上青樓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河東獅吼第12章 威逼誘降第5章 冤家路窄第21章 各取所需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6章 一敗塗地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19章 三家聯盟第2章 自投羅網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5章 火雲神駒第8章 坦承相告第13章 火燒山莊第3章 吏部侍郎第58章 四方雲涌第74章 長公主敏第9章 佛魔二門第92章 世事無常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7章 後世名人第6章 斬除羽翼第71章 夫唱婦隨第2章 針鋒相對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8章 有心投效第17章 後世名人第73章 逃出生天第24章 排除異己第一百三十章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7章 京城突變第1章 西秦咸陽第25章 浮出水面第37章 亡命鴛鴦第89章 佳人重現第14章 太平展家第67章 趁勝追擊第35章 暗下伏子第16章 大趙一葉第25章 大德高僧第70章 北疆宣撫第33章 三度進宮第1章 一石二鳥第15章 要戰則戰第26章 前塵往事第47章 步步爲營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21章 夜探第8章 軍中侍女第36章 楚府大婚第1章 北趙楚氏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7章 恩將仇報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9章 皇上駕崩第31章 走馬上任第62章 臨陣傳令第35章 暗下伏子第17章 羿之神弓第22章 鶯鶯燕燕第40章 離家出走第10章 馬到成功第11章 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