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起程返京

銀針方刺入眉心肌膚,趙敏頓時渾身一顫。徐老太道:“五公子,掌心貼於長公主百合穴,以四成功力輸入內息。”

楚錚當下依徐老太醫之言,將內息從趙敏百合穴輸入。徐老太醫拈動銀針,越刺越深,趙敏顫抖亦愈發加劇,突然衝脈三處大穴所扎的銀針竟離體飛出。徐老太醫似早有準備,右手以攬月之勢,將三枝銀針盡控於掌心,如蜻蜓點水一般將銀針重扎回原先穴位,整個過程圓轉如意,毫無澀滯之感。

另幾路經脈亦不時有銀針飛出,徐老太醫只是伸手一扣一紮,無論認穴精度還是銀針入穴深淺均是絲毫不差。楚錚看得分明,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傳說中的金針刺穴啊,先前還以爲他武功不在大內四聖衛之下,如今看來還是將這老頭低估了。

當硃紅頂的銀針過半沒入眉心,趙敏漸漸平靜下來,雙目周圍殘留的淡青色也慢慢消失。徐老太醫長長鬆了口氣,對楚錚道:“五公子收手吧,長公主體內氣息已近平穩,但之後如何還得由大長公主出手。”

楚錚起身向徐老太醫長施一禮:“多謝老太醫。”

徐老太醫一笑:“老朽有何可謝的,說來還是五公子之功居首。若非你推斷出長公主氣息走向,老朽又怎敢下針。”

“如非老太醫刺穴之術這般高明,晚輩再怎麼推斷亦是無用。”楚錚一顆心總算放了下來,“晚輩即刻派人回京,請大長公主火速趕來北疆。”

徐老太醫卻搖了搖頭:“京城距北疆快馬亦需七天七夜,大長公主武功再高,連着數天晝夜疾馳還不如快馬。而長公主終究可支撐多久老朽心中亦無定數。不如派人回京城之時,我等亦乘坐馬車起程,在途中與大長公主會合。”

楚錚看了似沉睡着的趙敏一眼,不無憂慮地說道:“長公主這般情形,不知能否承受顛簸之苦。”

徐老太醫道:“長公主所刺銀針除眉心那根外,其餘稍後便可取下,乘座馬車應無大礙。”

楚錚斷然道:“既是如此,我等今日便起程。”

楚錚命葉扶風和葉摘星去準備回程所需之事,並召來許唯義等人,命其速請外公王老侯爺等各位文武大臣至此。隨後回到所住別院。將趙敏情形與蘇巧彤和武媚娘說了,並讓蘇巧彤整理行裝隨行一同回京。

“就這麼回去了?”蘇巧彤問道,“那你父親交待的北疆諸事怎麼辦?”

楚錚道:“就都交於成奉之吧,他畢竟是當朝吏部尚書,背後又有家父支持,誰都不敢輕視於他。至於安撫西秦殘餘世家由他出面亦更爲妥當。其餘封賞之事終究還是要上呈朝廷後纔可定論,家父人在京城。對北疆之事只可通過戰報瞭解,有我在更易助他老人家定奪。”

蘇巧彤亦覺有理,便不再有異議。

武媚娘坐在一旁悶悶不樂,心想楚錚這一回京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見她這般神情,楚錚亦心感歉疚,等蘇巧彤出去了,走到她身邊,柔聲道:“媚娘,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相信我,在不久的將來,你我還會再見。”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武媚娘喃喃念數遍,心神全被這兩句打動了,忽擡頭道:“是蘇丫頭寫的詩嗎?”

楚錚頓感面目無光:“怎會是她寫地,我就算再不成器,也不至於用她的詩句對你表白心意。”

武媚娘楚錚外表隨和,內心確是甚有傲氣,便不再生疑,靠在楚錚胸口笑道:“媚娘真沒想到你竟是文武雙全,隨口兩句就比蘇丫頭這位京城才女的詩強多了。”

楚錚汗顏,想了想道:“媚娘。我離開後北疆有些事還需你相助。”

“何事啊?”武媚娘懶懶問道。

楚錚凝神聽了片刻,確定屋外四下無人,低聲道:“魔門以門主刑無舫爲首數百人寄居於灰鬍兒駐地。你抽空代我去安撫一下,讓他們暫且留在那裡,一年之後我再安排他們離開。”

“什麼?刑門主也在北疆?”武媚娘嚇了一跳,離開楚錚胸膛,看着他道,“你膽子也大了。”

楚錚輕笑一聲:“我膽子何曾小過。”

“那倒也是。”武媚娘想起楚錚所作所爲,不得不承認。

“至於柔然諸部,你若遇何難事可請教我外公,我會將陸鳴留在北疆,還有那位成奉之成大人,你也儘可信。”

“成奉之?”武媚娘冷笑一聲,對此人她可說決無好感,“連我儲妃娘娘之事也不用瞞他嗎?”

楚錚苦着臉道:“這個……媚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你的媚惑衆生,他又怎可能認得你是何人。”

武媚娘沒好氣地說道:“從古至今,當奸細能當至吏部尚書也只有他一人了,楚公子你可真是個好人哪。”

楚錚乾笑一聲,忽臉色微變,扶着武媚娘坐直了,返身回到自己椅子上。

蘇巧彤走了進來,看看二人此時嚴襟正坐,可楚錚胸前衣衫卻是有些起皺,心知這兩人趁自己不在沒幹好事,白了楚錚一眼,道:“王老侯爺已經到了,你快去吧。”

王老侯爺和幾位尚書大人及樊兆彥等一干北疆大營主將均已趕到。三大世家平日雖不將皇室放在眼中,可趙敏若在北疆香消玉殞,那可是件天大的麻煩事,朝廷上下究竟有何變故任何人都難以預料,誰都不願此事當真發生。

因此衆人聽楚錚道長公主已暫無險情,無不暗鬆了口氣。王老侯爺當即命人找來地圖,與樊兆彥王明泰商議了下,對楚錚道:“錚兒,依馬車日夜兼程來看,你與大長公主在清河郡會合較爲合適。清河郡乃河北重鎮,商戶雲集,且城內建有太祖昔日行宮,採購藥材與住行均較爲方便。”

一旁成奉之猶豫了下道:“老侯爺,福安王王府就在清河郡城內,據下官所知,太祖行宮現已被福安王佔據,幾任清河郡太守都曾將此事稟報過先皇,先皇念現福安王乃自家堂弟,兒時又在清河郡居住過一段時日,與其頗爲交好,因此一直未曾追究。”

王老侯爺不耐煩地說道:“這有何難,就以老夫鎮北侯府印,命福安王騰出來就是了。”

王明泰道:“伯父,此事事關福安王,還是小侄親自跑一趟吧。”

王老侯爺斜了他一眼,道:“你若去了,在外人看來,當真是我鎮北侯府仗勢欺人了。”

楚錚笑道:“舅舅前去確實不妥,不如讓孩兒麾下禁衛軍出面吧,這幫免崽子欺負外官與蕃王最爲拿手。”

王老侯爺也笑了起來:“如此甚好。錚兒,你就讓鄧世方持外公印信即刻先行起程。禁衛軍此番功勞也不小,不過事出意外,等回京再爲其表彰吧。”

諸事安排妥當,楚錚借整理行裝之名告退,命陸鳴請成奉之到自己院內。成奉之不敢怠慢,即刻便到了,見蘇巧彤正與一青衣女子正竊竊私語,而這青衣女子看來又甚爲陌生,不由有些奇怪。

“成某拜見五公子。”

“成大人來了,請坐。”楚錚道。

“謝五公子。”

“成大人,本公子爲你引見一人。”楚錚道,“這位便是現柔然族聖女,姓陸,單名一媚字,乃我楚家婢女。本公子回京之後,有關柔然諸部之事你二人多多商議。”

武媚娘頗不情願地站身起來:“小婢拜見成大人。”

“陸姑娘免禮。”成奉之忙道,又說了幾句恭維話,這並非矯情,以一漢人之女在蠻族內被尊稱爲聖女決非輕易之事,成奉之倒是由衷稱讚。

楚錚介紹過武媚娘,又道:“除柔然諸部之事外,還有幾事成大人需謹記。”

成奉之微微躬身:“五公子請講。”

“華長風華將軍這幾日便該回來了,對此人成大人需大力拉攏,並觀其心意,及時報於京城楚府。另,本公子已留下書信一封,其麾下洪文錦部暫由大人掌控,決不可納入北疆大營任何整編序列。此外,巧彤稍後稍後亦有份錦囊給大人,裡面是三城七鎮內西秦殘餘世家分佈詳情,對這些人等謹慎善待,視情提拔……”

楚錚將事情交待完畢後,語重心長地說道:“成大人,你現已是朝中吏部尚書,數人之下,萬人之上,再謹小慎微已不足取。本公子走後,楚家就由你與禮部楚尚書爲主,即便在本公子外公面前,該據理力爭的就要爭,切不可輕易退讓。如此,纔不枉家父與本公子一片苦心。”

成奉之肅然起身:“成某謹記。”

第6章 一敗塗地第98章 一線生機第32章 夜襲第8章 坦承相告第80章 以和爲貴第4章 無可奈何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52章 三方會盟(中)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43章 無語相對第30章 賞罰分明第9章 重返大營第14章 聯手伏擊第1章 西秦咸陽第93章 功虧一簣第8章 坦承相告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9章 皇上駕崩第3章 顛倒乾坤第24章 排除異己第一百三十章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1章 處心積慮第13章 舉手之勞第5章 火雲神駒第14章 佳人已去第6章 斬除羽翼第89章 佳人重現第8章 登門拜訪第48章 有苦難言第17章 暗流第1章 一石二鳥第14章 魔之天魅第24章 史書之迷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0章 馬到成功第26章 出征誓師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97章 大長公主第89章 佳人重現第36章 楚府大婚第95章 起程返京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63章 兵變奪權第15章 再度入宮第19章 內亂(上)第50章 誓血爲盟第22章 戒心第20章 內亂(下)第94章 在此一舉第12章 廢長立幼第96章 巧彤拜師第55章 圍三闋一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11章 處心積慮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19章 一舉兩得第26章 指點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129章 世家之忌第8章 軍中侍女第6章 驚喜交集第17章 齊人非福第11章 處心積慮第11章 手足之情第65章 天意人心第33章 春宵第1章 北趙楚氏第45章 別有用心第98章 一線生機第2章 北疆首戰(下)第1章 一石二鳥第93章 功虧一簣第20章 及時行樂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14章 太平展家第9章 皇上駕崩第86章 葉門之迷第86章 葉門之迷第11章 迷惘第32章 夜襲第111章 朝堂爭執第16章 柔情第93章 功虧一簣第88章 冰釋前嫌第22章 天賜良機第11章 大出風頭第29章 救駕之功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64章 蓄勢待發第16章 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