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冰釋前嫌

見到楚錚,程秀眼眶微紅,襝衽一禮:“阿秀見過楚公子。”

“程姑娘免禮。”楚錚輕嘆一聲,還是問了一句,“怎麼不見童兄?”

程秀淚眩欲滴:“他……他已經戰死沙場了。”

楚錚暗想果然不出所料,只好安慰道:“沙場之上刀箭無眼,馬革裹屍亦是在所難免,還請程姑娘節哀。”

程秀哽咽着說道:“可是聽父親說,連他的屍首都未曾找到。”

找到纔怪呢。楚錚又說了句節哀順變,對一旁程允聞微微拱手:“這位是允聞世兄吧?”

程允聞作揖道:“正是,沒想五公子還記得在下。”

楚錚笑了笑,道:“程先生可好?”

“多謝五公子關心,伯父已隨可汗回阿爾泰山了,只是放心不下小妹,因此命在下留下。”程允聞從懷中掏了封信函,雙手呈上:“這是伯父寫給五公子的信,請五公子過目。”

楚錚接了過來,打開一看,上面大都是些客套話,只是在最後數句程浩然懇請楚錚代爲照顧女兒程秀,說什麼永銘恩德沒齒難忘,看得直人反胃。

又是個大包袱啊。楚錚將信合上,考慮了下,道:“兩位,請稍候片刻,在下去去就回。”

程允聞忙道:“五公子請便。”

蘇巧彤和趙敏就坐在客廳內間,見楚錚來了,蘇巧彤輕笑道:“方纔你不是說來的是一對夫『婦』麼?看似不象啊。”

“這回真是兄妹了。”楚錚『揉』了『揉』額頭,苦笑道,“我也是沒想到,程浩然不顧兒女之情,居然當真能下此狠手。”

趙敏不大明白,楚錚就將童毅與程秀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趙敏聽完問道:“你覺得童毅之死確與那程浩然有關?”

楚錚道:“那童毅武功不弱,程浩然只需稍有袒護之意,以他的武功在沙場上足以自保,怎會死得不明不白。就算不是程浩然下的手,恐怕也與其脫不了干係。

趙敏嘆了口氣,道:“這阿秀姑娘真是個可憐人。”

“你同情她還不如同情我。”楚錚沒好氣的說道,“從程家的角度來說,童毅身爲下人引誘族族中大小姐出逃,就是依我大趙律亦可定其死罪,現在倒好,程浩然徑直拜託我來照顧他女兒了。長公主真若憐惜此女,不如將其認爲義妹,也好過不明不白留在我楚府內。”

趙敏並沒有反駁,皺眉沉思了片刻,道:“這倒也是個辦法,聽你說過此次北疆戰事程家也算爲我大趙立下大功,而程家在東突厥勢力亦是非同小可,日後恐怕還大有可利用之處……待我回京後稟明姑姑和皇兄後再做定奪。在此之前先這對兄妹就先留在你們楚府好了。”

楚錚暗叫不妙,自己只不過是隨口一說,也好光明正大將程家兄妹留下,沒想到趙敏當真應下了,這豈不是爲他人作嫁衣。程家在東突厥地位舉足輕重,怎能讓其投向皇室?

楚錚心思急轉,可一時想不出有何化解之策,只好道:“暫且如此吧。”

楚錚回到客廳,滿面關切之『色』,對程家兄妹好生撫慰,並親自將他二人安排在一間小別院內。程秀和程允聞感激不已,這些時日王明泰出於顧忌對他們頗爲冷淡,把二人扔在武朔城就不聞不問,若不是程允聞隨身帶了不少金錢珍寶,恐怕日常生活都難以維持了。

晚間爲趙敏所設的洗塵宴可說是場小型的慶功宴。除宣撫使團內幾位朝廷重臣,北疆大營出身三大世家的將領幾乎全部到齊,郭懷坐在趙敏右側下首,與王老侯爺迎面相對,一眼掃過,頓時鬱悶不已。

樊兆彥將此次戰果口頭向趙敏作了稟報,不僅令趙敏和楚錚驚喜交集,連郭懷亦是動容不已。這三城七鎮真不愧爲西秦北方糧倉,所繳獲的輜重糧草足夠北疆大營兩年所需,約合趙國爲此戰所支出的兩倍有餘。至於錢財等物由於楚名棠和方令信聯名下令,不得擅動當地士紳家產,因此聽來並不豐厚。

成奉之適時站起身來,對趙敏俯首一禮:“啓稟長公主,吏部已派人至各地安撫,由於路途較遠,尚未傳回詳情。但以這武朔城爲例,原西秦官員雖有不少冥頑不化者,不過官府內多數差役願意投誠,爲我大趙效力。目前政令已基本暢通,所抄沒的官銀雖不算多,但維持一年支出已經足夠,無需我大趙戶部另行調撥庫銀。由此推斷,另幾城鎮情形亦應大同小異。”

趙敏不由問道:“那一年之後呢?”

此言一出,宣撫使團內的一些官員臉『色』顯得有些古怪。成奉之嘴角亦是微帶笑意:“回長公主,朝廷即便免去本地百姓納糧,但城內諸般稅源仍在,一年之後當有盈餘,自給自足應不足爲慮。”

趙敏輕輕哦了一聲,有些明白了。

樊兆彥向成奉之點了點頭以示謝意,心想這成尚書比起他當侍郎時大爲改觀啊,看來回頭應再備上份厚禮,畢竟他是吏部尚書,以後樊家子弟還多有仰仗他之處。

不過此人是屬楚家一系,樊兆彥想了想,對趙敏道:“啓稟長公主,此次三城七鎮中,以武朔城收穫最豐,並非只因它是西秦北方第一重鎮,更是有賴於北疆灰鬍兒大力相助。其首領呂問天之妻何勝男親率二千餘人事先潛入城中,待我大軍到來時,裡應外合,令城內守軍措手不及,不到半個時辰城門便告失守,可說立下首功。”

樊兆彥明白灰鬍兒之功就算自己不說,楚錚和王明泰亦會提及,更別說與呂問天親如手足的華長風了,索『性』就此賣個順水人情。何況三大世家家主對自己的功勞均已明瞭,除軍職升遷外,自已憑此戰功亦極有可能晉升爲二等侯,那可是可以世襲的爵位,雖仍比不上楚王兩家,但與世代從文的方家已是平起平坐,在此時刻更應小心謹慎,否則楚王兩家若是從中作梗,僅憑方家肯定難以應對。

趙敏一聽什麼灰鬍兒的領兵之人居然是一女子,大感興趣,問道:“那何勝男現在何處?”

樊兆彥答道:“回長公主,這何勝男與其夫君呂問天在偏廳就坐。”

“宣他夫『婦』二人覲見。”

呂問天和何勝男兩人走了進來,到了近前長揖至地:“草民呂問天(何勝男)拜見長公主殿下。”

“免禮。”

呂氏夫『婦』謝過。趙敏打量着他二人,只見呂問天身材偉岸虯髯虎目,何勝男看似嬌小可人,眉宇間卻是英氣勃勃,不由暗贊果然是一良配。

聽呂問天道出自己率軍至楓林渡,燒燬西秦船隻截斷薛方仲退路,趙敏連聲讚許,並許諾回京後定爲其請功。可詢問到他夫『婦』其出身,呂問天直言不諱自己是馬賊,並將當年刺殺樊兆彥親舅並反出北疆大營之事全盤托出,躬身向趙敏請罪。

趙敏真沒想到此次北疆戰事內情除了涉及三大世家之處,其餘之事也是如此錯綜複雜,牽涉面如此廣泛,一時竟無話可說。

見場面陷入尷尬之境,王老侯爺忽道:“兆彥。”

樊兆彥俯首道:“末將在。”

“呂問天叛出北疆大營,當時老夫正任大營統領,其中內情在坐很多人都清楚。老夫問你一句,私仇與國事何爲重?”

樊兆彥苦笑一聲:“自當以國事爲重。”

王老侯爺點點頭,道:“呂問天雖有罪,但此番他夫『婦』二人亦是立下赫赫戰功,如今我大趙正是用人之際,兆彥啊,能否賣老夫一個薄面,只要呂問天誠心爲我大趙效命,你與他之間往日恩怨可否一筆勾消?”

樊兆彥低頭故作猶豫,過了片刻才斷然道:“老侯爺有命,樊某豈敢不從。”

“好!”王老侯爺對呂問天道,“問天,你當年是老夫帳前四虎尉之一,老夫現命你斟酒,向兆彥陪罪。”

呂問天與何勝男取過酒盞,雙雙斟滿,走到樊兆彥身前,呂問天爲他倒上酒,道:“樊副統領胸懷寬廣,呂某謝過,在此陪罪了。”

樊兆彥並未開口,只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王老侯爺呵呵大笑,對一旁方令白道:“方大人,兆彥既已不再追究,你們刑部呂問天的海捕文書可否撤消了?”

方令白笑道:“謹遵老侯爺之命。”

趙敏見這些人等自說自話就將一朝廷要犯的罪名就此勾消,根本就未提及皇室,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第20章 及時行樂第26章 再度相遇第14章 聯手伏擊第89章 佳人重現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24章 弄巧成拙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1章 兩權擇利第12章 威逼誘降第6章 斬除羽翼第15章 竟是故人第63章 兵變奪權第26章 指點第57章 臨別託孤第18章 合議第133章 魔門伏子第35章 暗下伏子第22章 天賜良機第14章 佳人已去第16章 大趙一葉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3章 河東獅吼第14章 火狐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110章 試探之舉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7章 恩將仇報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8章 大功告成第20章 內亂(下)第31章 走馬上任第4章 太平不平第4章 鎮北侯府第2章 自投羅網第26章 指點第16章 皇儲之位第63章 兵變奪權第9章 利之所趨第16章 大趙一葉第25章 咬文嚼字第95章 起程返京第33章 三度進宮第19章 內亂(上)第4章 上京風雲第8章 有心投效第26章 前塵往事第35章 一見鍾情第16章 柔情第10章 流言蜚語第49章 棋逢對手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44章 出謀劃策第3章 顛倒乾坤第4章 轉道太平第24章 弄巧成拙第92章 世事無常第9章 未妻先妾第21章 一親方澤第28章 大功告成第27章 熊耳山賊第70章 北疆宣撫第46章 暗渡陳倉第12章 威逼誘降第62章 臨陣傳令第13章 河東獅吼第44章 出謀劃策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40章 天道之徑第1章 春意濃濃第6章 大趙儲君第10章 綿裡藏針第32章 夜襲第6章 大趙儲君第27章 一網打盡第2章 北疆首戰(下)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54章 大秦寇家第81章 文中巧喻第75章 皇室風範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10章 兄弟重聚第15章 竟是故人第14章 聯手伏擊第20章 及時行樂第60章 四方雲涌(下)第16章 魔門血祭第25章 浮出水面第11章 大出風頭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24章 排除異己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2章 針鋒相對第14章 聯手伏擊第39章 程氏一族第14章 聯手伏擊第5章 認祖歸宗第30章 餘波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