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四方雲涌(下)

?東突厥點燃的並非只是火把,更多的卻是弓箭手弦上的箭矢。程浩然看着華長風,神態頗爲急切,華長風微微一笑,喝道:“投石車,發射!?

身後數十名號角手齊吹出一陣急促地連音,兩千架投石車幾乎發射,機簧聲震耳欲聾。正指揮西突厥列陣的大將東吉亦被嚇了一跳,藉着營外的火光,擡頭看到一羣黑壓壓的球狀物向已方飛來,忙策馬速向後退去,可前邊那些普通士兵就沒那麼幸運了,驚叫聲呼痛聲一片。?

東吉剛鬆了口氣,忽聞到一股嗆鼻的味道,前邊也傳來罵聲:“這是鬼東西,溼呼呼的,還這麼難聞。”?

東吉突然靈光一閃,驚恐大叫道:“那是火油,快快退後。”?

可惜爲時已晚,程浩然一聲今下,數萬枝點燃的箭矢如炫目的流星雨,在空中劃出道道美麗的弧線。趙軍投石車發射的是用瓦罐裝好的火油,雖說數量不多,而且落點分散,但數萬枝火箭落入西突厥陣中,仍有近各千士兵身上燃燒起來,四處亂奔,剛列好的陣形頓時略顯鬆動。?

火箭剛離弦,東突厥和趙國聯軍已開始向前推進。趙國五千士兵操縱八百輛武鋼車衝在最前,這武鋼車相傳是衛青所創,用堅實的圓木拼造而成,車體外部釘着一層鐵皮,車體長二丈,闊一丈四,車身前側與左方兩側綁着長矛,車內側斜置有大型的盾牌,因此西突厥雖箭如亂雨,卻根本無法阻止趙軍前進的步伐。東突厥兩萬步兵借武鋼車掩護緊跟其後,突厥雖以騎兵爲主,但步兵亦佔全軍三成左右。這兩萬人是更是其中精銳,而弓箭手走在最後,仍不停射出點燃的長箭。?

這不到一里的距離轉眼即至。五千趙軍齊聲大吼,八百輛武剛車成錐形之勢,如一道鋼鐵洪流般瞬間衝入西突厥陣中,每輛武鋼車上突然又站起兩名渾身鐵甲的重裝軍士。手持一把巨型長刀,刀杆長達丈二,而刀身中間微厚兩側開鋒,竟也有五尺多長,西突厥正好陣形密集,每一刀下去至少砍倒翻兩三人。如果楚錚在,說不定又要感慨了,這種長刀明顯是從唐軍的陌刀演化而來地,不過楚錚也亦慚漸見怪不怪了,趙軍中除了沒有火器外。其他超越這時代的東西太多了,沙盤、旗語、斥侯的運用等等,反正與那劉禪脫不了干係。?

西突厥之前從未與漢人交戰過,根本不知武鋼車爲何物。而秦趙兩國百年來一直與胡蠻征戰不休,突厥與胡蠻同爲遊牧民族,戰法大同小異。因此兩軍方一接觸,西突厥便已人仰馬翻。幸得華長風先前有令,趙軍武鋼車隊深入敵陣後便就地停下,跟在車後的東突厥步兵衝上前去。揮舞手中彎刀,與西突厥展開肉搏。?

程浩然坐鎮中軍。見西突厥已是陣腳大亂。令旗一揮,左右各三萬騎兵斜刺裡殺出。直奔西突厥兩翼而去。程浩然待左右兩路軍接近敵陣,又命沙鉢略可汗之子都藍率四萬騎從正面跟進。東突厥上下都明白,今夜已是最後的決戰,能否再回故里就看這一仗了,因此三軍用命,無論步兵騎兵個個悍不畏死,而西突厥突然三面遭襲,因此在正營也只勉強聚集了七萬餘人,面對傾巢而出的東突厥,漸漸顯露敗相。?

東突厥這般拼命有些出乎華長風意料,難道沙鉢略與程浩然真對趙秦聯軍一點戒心也沒有?華長風撓了撓頭,忍不住看了程浩然一眼,只見他緊緊盯着前方戰場,神色冷峻不怒自威,與在北疆大營時地舉止謙恭簡直判若兩人。?

此人掩飾功夫倒是了得。華長風心中凜然,暗想程浩然祖父本是北疆大營將領,對趙秦聯軍定是知之甚深,東突厥既是以他爲主將……看來應速派人稟報大帥纔是。?

西突厥正營門戰事慘烈、薛方仲和沈從放卻頗爲悠閒,只是不時派遣步兵持盾上前騷擾,放上幾排冷箭就此折回,兩萬大軍直到現在才傷亡數十人。?

“啓稟大帥,”一名親兵上前稟報,“顧將軍前方來報,西突厥營內隱約可見火光沖天,我軍陣前約有萬騎突厥正向後退卻,似要有所動作。”?

“大帥,這不是好事麼。他們自相殘殺越狠,我軍後邊就越省力。”沈從放也笑道,“大帥,不如讓雪狼騎也參與佯攻吧,現在就讓西突厥動用援軍有些爲時過早了。”?

“嗯,也好。”薛方仲對那親兵道,“傳令何緯、袁宗紹兩位將軍,其部暫時歸顧明道將軍麾下,聽其號令。”?

那親兵剛走,又有人來稟報:“大帥,我軍陣前有一人自稱西突厥使臣,前來求見。”?

薛方仲有些遲疑,雖說自己原本就是與西突厥虛與委蛇,但若被人光明正大的質問,總覺得有些難堪,一時難以拿定主意。?

沈從放跟隨薛方仲多年,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輕聲道:“大帥,這使臣不見也罷,讓明道將他逐走就是了。”?

薛方仲搖了搖頭,道:“算了,還是見上一見吧,或許可從那使臣口中套出些西突厥動向來也尚不可知。”?

親兵將那突厥使臣帶了過來。到了跟前,那突厥人俯首一禮,以極其生澀的中原話語說道:“西突厥使臣木哈桑見過大秦國薛元帥,祝薛元帥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言一出,秦軍衆人無不色變,薛方仲更是驚怒交加,厲聲喝道:“大膽!鼠輩膽敢陷本帥於欺君之境,來人,將此蠻人拿下。”?

話音未落,十餘個親兵同時撲向那突厥人木哈桑,將他死死捺倒在地。木哈桑渾然不知自己到底說錯了什麼,西突厥內精通中原話的人原本不多,僅有幾個先前都已隨程浩繁出使秦趙兩軍,木哈桑連個半吊子都算不上,可西突厥營內已實在找不出人來了,達頭可汗只好將派他前來。這一路上木哈桑都在琢磨着,突然想起程浩繁曾說過中原最尊敬的敬語便是萬歲萬歲萬萬歲,當初還因爲這話,西突厥人都驚訝於中原最長命之人竟然有萬歲,大鬧了大個笑話。因此木哈桑一見薛方仲趕緊將萬歲奉上,沒想到對方不但沒有以之爲喜,反而勃然大怒。?

此時木哈桑對程浩繁已是恨之入骨,但眼下最緊要的還是自己的小命,也不顧口中滿嘴泥沙,連連叫道:“薛元帥,薛元帥……”只是這元帥二字唸到後來竟成“軟塞軟塞”了,不少秦軍將士忍不住笑了起來。?

沈從放藉機道:“這等蠻人連話都說不清,想必根本不知萬歲究竟何意,大帥不必放在心上。”?

“情有可原,但其罪難恕!”薛方仲道,“來人,掌嘴二十。”?

旁邊親兵都是薛方仲府中老人,對這胡說八道的突厥人惱怒之極,手下自然不會留情。二十個巴掌下來。木哈桑兩邊臉頰已是高高腫起,嘴角鮮血直流。?

親兵將他拖到薛方仲面前。薛方仲冷冷道:“念你是使臣本帥且不殺你,說吧,此行意欲何爲?”?

木哈桑想了一會兒才明白薛方仲意思,答道“元帥大人,我們突厥來到這裡只爲剿滅叛賊,沒有別的意圖。而且我國曾派使臣偕同一漢人程浩繁前來與元帥議和,希望秦軍和趙軍勿介入其中,薛元帥口頭也已經答應了我們,可今晚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薛方仲先前受了次驚嚇,已經在後悔不應見這勞子西突厥使臣,見他口齒更加不清,語音也不準,索性裝做聽不明白,道“堂堂一突厥汗國,派出的使臣連話都說不明白,簡直有辱國體。來人,將他逐回突厥大營,叫那達頭可汗另尋一會說我中原話地人來。”?

秦軍將士一陣大笑。親兵將木哈桑向外推去。木哈桑掙扎着,回頭道:“薛元帥,我家大汗還說道,只要你們秦軍讓開道路,大汗定有重重謝……”?

這纔是他來此真正要說的話吧。薛方仲笑了笑。故作未聞。?

經過半夜激戰,西突厥正營門早已不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了。主將東吉率餘下不到兩萬人且戰且退,而東突厥除了沙鉢略身邊的三萬王族衛軍外,其餘都已投入戰圈,最初兩萬步兵差不多損夫殆盡,而左右兩路騎兵也因阻截西突厥援軍各傷亡近萬人。?

華長風有些不滿,一手遙指東吉的殘軍,道:“程先生,此部西突厥已是強弩之末,爲何不乘勝追擊?”?

程浩然解釋道:“華將軍,我軍已從深夜戮戰至天明,西突厥至少已傷亡近七萬餘人,可再往前便是達頭可汗的王帳了,他身邊親衛軍乃西突厥最精銳之部,我方將士們已經疲憊不堪,若此時遇上親衛軍恐怕難以力敵,還是暫且休息恢復精神氣力,爾後再戰。”?

程浩然說的合情合理,華長風也不便緊逼,只是心中有些奇怪,西突厥右翼與背後有趙秦兩國大軍牽制,可北方左翼怎麼也沒有大軍來援,難道王明泰竟主動出擊,並以三萬人對陣數倍之敵??

第80章 以和爲貴第32章 夜襲第63章 兵變奪權第2章 自投羅網第7章 去蕪存精第106章 楚家長孫第88章 冰釋前嫌第121章 不明所以第19章 三家聯盟第25章 食殺第32章 善後之事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32章 善後之事第28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三十章第12章 恃強凌弱第15章 再度入宮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26章 再度相遇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9章 未妻先妾第17章 暗流第50章 誓血爲盟第4章 上京風雲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27章 募兵第73章 逃出生天第40章 離家出走第82章 萬夫莫當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60章 四方雲涌(下)第34 兄弟鬩牆第11章 兩權擇利第101章 天意難違第93章 功虧一簣第132章 魔門雙璧第26章 指點第9章 未雨綢繆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內亂(上)第43章 北疆大帥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14章 得寸進尺第32章 夜襲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31章 是你所爲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24章 文案第98章 一線生機第6章 驚喜交集第42章 兩相擇利第一百三十章第30章 餘波未平第104章 重回楚府第6章 有心無力第7章 京城突變第2章 轉世重生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17章 後世名人第107章 聖女媚娘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3章 長談第16章 魔門血祭第14章 聯手伏擊第65章 天意人心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13章 後續之策第15章 竟是故人第58章 四方雲涌第11章 處心積慮第13章 舉手之勞第9章 重返大營第8章 坦承相告第29章 救駕之功第8章 軍中侍女第33章 三度進宮第51章 三方會盟(上)第109章 咸陽城內第43章 北疆大帥第14章 佳人已去第65章 天意人心第3章 東山再起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5章 竟是故人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8章 黑騎雄風第15章 重返上京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98章 一線生機第21章 一親方澤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1章 兩權擇利第22章 一國民心第2章 轉世重生第10章 兄弟重聚第90章 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