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心思

一望無際的曠野,有支千餘人的隊伍緩緩行進着,東一撮一西堆的看似散亂,但精通兵法者細察之下就可發現這支隊伍成兩個五花陣,前後則成兩儀之勢相互呼應。

這便是楚錚麾下的精銳營了。他並非不想加快行程,可冬雪初融,地面泥濘不堪,稍有不慎便馬失前蹄摔成泥猴兒一般,楚錚無奈之下只好命衆人放緩腳步慢慢前行。

武媚娘是此行中唯一的女子,一身簡單的青衣打扮反而更增幾分俏麗。策馬走在楚錚身旁,突然出聲抱怨道:“久聞塞外風光如何壯觀秀麗,今日得見怎麼只有荒涼之感?”

楚錚無言,這丫頭當這趟是遊行觀光來着?

他不答別人總要接上口,齊伍早就看出此女與楚錚關係不一般,笑道:“陸姑娘有所不知,塞外風光只有在羊歡草長之時方能看得出來,屆時草原一眼望去如同碧波萬里,點綴着星星羊羣,如珍珠撒落其間,令人望之神醉。”

武媚娘上下打量了齊伍一番,懷疑地說道:“這番話真是你說的?”

齊伍臉色一紅,偷偷瞥了眼一旁的秋仲伊,道:“姑娘明見,這些都是秋先生剛來北疆時所說的。”

秋仲伊輕哼了一聲,經過這段日子他早看出來了,若說灰鬍兒有趙軍的耳目,非這齊伍莫屬。雖說自己也沒什麼資格指責他了。但心中總有芥蒂,一路上兩人從不搭話。

馮遠突然感嘆道:“胡蠻才那麼丁點人,佔着這麼大一塊地盤,種點什麼不行啊,爲何還我中原江山念念不忘?”

楚錚忍俊不禁,一聽這小子地口氣出生肯定是地主階級。笑道:“如果胡蠻有你這般想法那就天下太平了,可你聽說過有願意種地的胡蠻麼?”

“這是爲何?”馮遠頗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這倒沒把楚錚給問住,自從得知突厥來犯,他對北方遊牧民族也下了番苦功進行研究,便道:“小馮,你別看草原如此廣闊,如真正適合於耕種的地方少之又少,況且這裡地勢平坦,春夏暴風雨之強勁定是你生平所未見,辛苦種下的莊稼又能收穫幾成?因此他們的飲食只能以牛羊肉和奶類爲主。甚少食用用穀物類,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習俗,可這習俗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他們只能以部落方式羣居才能確保有足夠地牛羊,哪裡的水草肥美就移居到哪裡。幾大部落時常爲了一片好的草地爭得你死我活。而我們漢人早在夏商時代便已拋棄這種部落居住方式。遷移四方開墾荒地,數千年下來積累的財富豈是這些蠻族所能比擬的,據我所知,草原各部蠻族大都以狼爲圖騰,對其頂禮膜拜。因此掠奪成性,我中原如此富饒當然會引來他們覷視。”

馮遠不禁咒罵道:“當年後漢太宗出兵塞外,爲何不把這些胡蠻斬草除根。我等也就不必來北疆了。”

“斬草除根?談何容易啊。”楚錚淡淡說道,“平心而論,後漢太宗已經盡能所能,斬殺蠻族數十萬,掠奪良駒牛羊無數,鮮卑匈奴幾乎被誅殺殆盡。可那又如何?殘餘蠻族不到百年便又恢復元氣。塞外的疆土如此廣闊,我漢人既然無法在此久留,自然成爲蠻族的天下,如今的蠻族大都是柔然族人。而突厥更是由千里之外遷徙到此。這些蠻族如這裡的野草一般一茬茬地冒出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哪。”

“那就沒有解決之道了?”許唯義忍不住問道。

“難啊。自先秦以來,北疆異族始終是歷朝的心腹大患。若有真有解決之道歷代先賢又怎會無動於衷?”楚錚想了想道:“據說後漢太宗平定北疆後,曾打算移民百萬戶到這草原來,只是隨着太宗暴亡此事便沒了消息。這或許是一條良策,但仍有諸多難處,這百萬戶移居到此,無論是如蠻族一般以放牧爲生,還是放火燒原化草原爲耕地都決非短期所能見其效,而在此之前朝廷需揹負這麼多百姓地衣食,就算每戶僅以四口人計算,這百萬戶便是四百萬人,在太平年間不出二十年,這四百萬人就可增爲兩千萬甚至數更多,試想哪個朝廷能負擔得起?這條國策無疾而終恐怕就是爲此。”

楚錚沉吟片刻,又道:“細觀史書我倒覺得後漢亡國乃咎由自取,想那太宗創下如此宏基偉業,可到了後漢未年皇帝昏庸奸臣擋道,朝綱混亂民不聊生,這樣的朝廷何以爲繼?即便沒有外敵入侵也會有陳勝吳廣再度出世。歸根結底,弱肉強食乃是這世界最基本的法則,小至人與人,大到國與國皆不例外,只是在國與國之間更爲明顯。若我中原強盛,那些蠻族自然俯首稱臣,依附於我大漢天威之下,反之我中原贏弱,這些胡蠻便揮兵南下大肆搶掠,後漢亡國就是前車之鑑。朝中那幫大儒們提倡的仁義並沒有錯,卻不想想若沒有強悍實力爲後盾,空談仁義不過徒惹笑柄而已。而且只有強者纔有資格施仁義之舉,不想趕盡殺絕饒恕了弱者便可稱之爲仁義,而弱者鼓吹仁義只不過是希望他人對其仁義罷了。”

楚錚看了身邊衆人一眼,只見除了馮遠之外,其餘幾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輕嘆了口氣不再往下說了,暗想再說下去就有些驚世駭俗了,自己羽翼未非,言行舉止還是謹慎些爲好。

武媚娘癡癡地望着楚錚,心中卻有些黯然神傷。她原本天性聰慧,又經過皇宮三年磨練,對楚錚之言地領悟遠超在場諸人。不禁暗想若能得此夫君又復何求,只可惜自己今生即使能陪伴在他身邊,恐怕只能隱身於暗處,連求一名分都不可得。

突然間,武媚娘靈光一閃,楚錚如果一直對趙稱臣自己當然永無出頭之日。但如果世間沒有了趙國了呢?

武媚娘不由雙拳緊握。手心全是冷汗。此事看似荒謬,但未必不可行,據自己所知楚錚與楚名棠不同,楚名棠此人甚爲念舊,趙王昔日對其有大恩,他雖大權在握,但對皇室仍是較爲忠心,只是不喜被他人左右而已。而楚錚則不同了,根本就不把趙國皇室放在眼裡,連對敏公主也是說翻臉就翻臉。別人還以爲他是年少輕狂。但武媚娘卻知這少年心機深沉地很,十三歲便已設下連環計安排自己進宮,隱忍了三年多才刺殺了儲君,讓自己背上這天大的罪名。假以時日他執掌了朝中大權,除非以後的皇帝一直對他唯唯諾諾。否則廢帝另立新君的事他絕對做得出來。況且如今皇家之中並無傑出之仕,新皇趙應在平原城時也不過是個浪蕩公子,又怎會是楚錚的對手。宮中那位長公主武功雖已臻天道之境,但國之大事豈可以武功來定奪,何況不出十年。自己“媚惑衆生”和楚錚地“龍象伏魔功”聯手足以與之相抗……

“陸媚,快些走吧。”楚錚喚道。

武媚娘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停了下來,忙策馬趕上。只是從此心頭卻多了一番心思。

一行人走了三四日,秋仲伊忽覺得有些不對,路邊草叢內馬。糞牛屎逐漸多了起來。正想向楚錚提醒一聲,只聽齊伍說道:“楚將軍,我等已到了赤勒部的境內了。”

馮遠有些擔心的說道:“將軍,胡蠻兇殘狡猾,我等還是小心爲上。”

楚錚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這不全廢話嘛。

齊伍在一旁笑道:“馮校尉請放心,這赤勒部原本是草原最大地部落。平時居住於秦境,突厥東來赤勒部首當其衝,族內青壯年死傷過半,因此對突厥恨之骨。何況他們的族長圖穆爾汗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不會做那暗箭傷人之事。”

展仲羣凝思片刻,道:“圖穆爾之名我在大營裡也聽人提到過幾次,還有個綽號叫草原上飛的最高的鷹,是否就是他?”

齊伍點頭道:“正是。”

馮遠卻捧腹大笑:“草原上飛得最高的鷹?這綽號也未免太長了吧”

齊伍解釋道:“馮校尉有所不知,這綽號在柔然語中只有三字,用中原話來說確是繁瑣了些。此人智勇雙全,在胡蠻中威望甚高,而且他對中原文化極爲仰慕,平時最愛看的便是漢人地書,還爲自己取了個漢名,叫穆遠山。”

楚錚輕哼了一聲,蠻族中這等人物纔是最可怕的,如果生逢其時,這圖穆爾說不定就是一個忽必烈或者皇太極。

展仲羣道:“聽說這圖穆爾當年就是胡蠻可汗麾下西路軍地一名主將,與西秦薛方仲部對陣,在得知胡蠻可汗被郭大人斬殺後,自知事不可爲,便帶着族人突破秦軍包圍逃入了沙漠之中。此人能在薛方仲陣前仍全身而退,當真了不起。”

齊伍嘆道:“是啊。當年一戰,胡蠻各部元氣大傷,這赤勒族原本只是一個小部落,其族人常被別族掠奪爲奴,如今卻已是北疆四大部落之一,全仗圖穆爾之功啊。”

“將軍小心!”

許唯義突然大喝一聲。話音未落,他與馮遠已經手持盾牌擋在了楚錚身前。只見一支烏黑的長箭落在十餘丈外,半截沒入土中,箭尾仍在微微顫抖。

展仲羣和朱通也都抽出兵刃,周圍的武林羣豪雖有些騷動,但隊形仍能保持不變。楚錚看在眼裡暗暗點頭,這些人經過一段時日操練頗見成效,雖在小節上仍有些散漫,但真到對敵時比起禁衛軍已經相差不遠。

一名灰鬍兒縱馬向前,一貓腰拔起那箭,返回交給了齊伍。齊伍看了一眼,對楚錚道:“將軍,是赤勒部地斥侯,在詢問我等是敵是友。”

楚錚點點頭:“回覆他們,大趙北疆大營參將楚錚求見赤勒部圖穆爾汗!”

齊伍應了聲是,向前高聲喊了數聲。只見遠遠的一土堆後冒出一人,與齊伍對答了幾句便轉身離去。

朱通有些漸愧地說道:“楚將軍,許校尉和馮校尉真可謂盡忠盡職。方纔朱某也聽到了箭矢破空之聲,卻只想到自己防身,與許校尉和馮校尉相差甚遠啊。”

楚錚笑道:“朱門主將這二人看得太重了。禁衛軍與北疆大營職責不同,護衛着皇宮大內和朝廷重臣,遇有敵襲決不可後退一步,必要時以身擋箭亦在所不惜。他二人已從軍多年,若這點都做不到,我早將其踢出禁衛軍了。”

等了近一個時辰,忽傳來了陣陣馬蹄聲,只見遠處數百騎向這邊疾馳而來。齊伍咦了一聲:“將軍,看旌旗竟是圖穆爾親自前來相迎了。”

“既是如此,我等也不能失禮了。”楚錚對許唯義道,“傳令下去,列隊相迎。”

那數百騎轉眼便到了百丈以內,也不見有何號令,徒然之間全停了下來,跨下馬匹都不曾發出一聲長鳴。許唯義倒吸了口涼氣:“好騎術。”

楚錚亦是心中凜然,暗道胡蠻騎兵果然精絕天下。臉上卻不動聲色,道:“朱門主和馮遠留在此押陣,秋先生、展兄、齊兄和許唯義隨我去拜會圖穆爾汗。”

赤勒部爲首那人見對方有五人向自己這邊走來,凝神看了看,齊伍是認識的,可他此刻卻跟在一個錦的身後。那人想了想,便也帶了五人迎上前來。

“將軍,爲首那人就是圖穆爾。”齊伍小聲說道。

只見這圖穆爾濃眉細眼,滿臉絡腮鬍子根根如刺,相貌甚是威武。到了跟前圖穆爾目中微露驚訝之色,似楚錚的年紀有些出乎他地意外,呵呵長笑道:“漢人有句話:英雄出少年,想不到楚將軍竟是如此年輕。”

語音雖有些怪異,但圖穆爾說的確實是地地道道的中原話。

第45章 別有用心第11章 手足之情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20章 及時行樂第9章 未雨綢繆第5章 認祖歸宗第28章 大功告成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13章 舉手之勞第7章 各懷心機第24章 文案第6章 大趙儲君第43章 北疆大帥第14章 魔之天魅第7章 各懷心機第10章 馬到成功第139章 浪子回頭第9章 皇上駕崩第10章 綿裡藏針第6章 有心無力第12章 廢長立幼第22章 戒心第7章 恩將仇報第41章 由你作主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17章 暗流第5章 萬事具備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30章 餘波未平第24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趁勝追擊(下)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7章 齊人非福第20章 內亂(下)第22章 一國民心第3章 三箭懾敵(上)第103章 太后楚琳第8章 登門拜訪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85章 遇人不淑第16章 柔情第30章 餘波未平第36章 意外之舉第99章 前朝密室(上)第14章 聯手伏擊第27章 一網打盡第29章 試探第11章 大出風頭第45章 別有用心第27章 一網打盡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4章 無可奈何第49章 棋逢對手第30章 餘波未平第4章 太平不平第15章 再度入宮第1章 一石二鳥第24章 弄巧成拙第91章 不死不休第76章 楚錚迴歸第131章 無言以對第134章 有心無力第28章 大功告成第65章 天意人心第37章 亡命鴛鴦第22章 一國民心第7章 五絕狂生第74章 長公主敏第12章 當斷則斷第137章 班師回朝(下)第115章 母子相見第15章 竟是故人第43章 北疆大帥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120章 初登朝堂(下)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1章 西秦咸陽第26章 指點第32章 初上青樓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20章 亡羊補牢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12章 威逼誘降第11章 兩權擇利第83章 乘勢而來第20章 險象環生第118章 陽奉陰違第95章 起程返京第78章 東奔西顧第21章 各取所需第34章 心思第12章 算計第54章 大秦寇家第36章 楚府大婚第89章 佳人重現第23章 苦肉之計第25章 大德高僧第5章 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