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悔意

天灰濛濛的,但肆虐數日的寒風卻是停了。曠野之中一片寧靜,一隻灰色的野兔從樹洞裡鑽了出來,四下尋找着食物。

忽傳來陣陣沙沙聲響,一行十餘人遠遠走來。那野兔頓時有所警覺,正想躲回自己的老剿去,一聲箭矢破空聲過後,那隻野兔被釘在了雪地上。

“何將軍好箭法。”

一個年輕軍官面有得色,卻偷偷看了眼旁邊的老者。

那老者點點頭:“百尺之外仍能這般精淮,確實難得。”

那何將軍躬身道:“多謝薛元帥誇獎。”

另一人說道:“大帥,我等就到此地爲止吧,再向前走的話沈將軍非嚴懲未將不可。”

這老者便是秦國兵馬元帥薛方仲了,聞言有些無奈點點頭:“好吧。”

薛方仲跳下馬來,從馬側鞍袋中取出一根尺子,直插入雪地之中。

“兩尺一分,”薛方仲喃喃說道,“騎兵在這般雪地中疾馳,速度最多隻有平時一至二成,想要施以奇襲,難啊。”

姓何的年輕將軍頗不甘心的問道:“大帥,那百里外一萬五突厥就任由他們逍遙?”

另一個年長一些的將軍說道:“何將軍,大帥也在爲難啊,若要出兵則求一擊必中。但這些突厥既敢深入至此地,防備定是甚嚴,恐怕我方大軍出營不到二十里,他們已經得到消息了。他們若是就此退去,我等是否跟進?若不跟進,我軍退兵之後他們又會捲土重來,若是跟進的話。在這雪地中你追我趕,能不能追上尚且難說,萬一中了埋伏我軍定會損失慘重。”

薛方仲點點頭道:“袁將軍說得不錯,若是出兵定要全殲這部突厥,看來他們也是在爲開春的戰事做準備了。當年胡蠻亦是這般,秋季出兵,冬季蟄伏尋找戰機,春季過後無論勝敗都退入草原深處放牧去了。這些突厥是遠道而來,在塞外尚未站穩腳跟。故此次定要擊潰其主力,使其無法在此立足,若讓其安然退去,日後便如附骨之蛆,我北方大營將永無寧日。”

幾位將領肅然領命。

那袁將軍俯首道:“大帥,請准許末將率所部兩萬兵馬迂迴斷此部突厥後路.而後我軍再大舉出擊。”

“不必如此心急。”薛方仲轉身說道,“何將軍。回去後集中你部和譚將軍部所有馬伕和戰馬於今晚二更出營。”

袁將軍若有所悟:“大帥是想用擾敵之計?”

薛方仲道:“不錯。命你等所部士兵在每騎上扎一草人,並令斥侯嚴密監視突厥動向,若突厥按兵不動,讓那些馬伕出營五十里後便返回。”

“末將遵命。”

薛方仲對那袁將軍說道:“這幾日命你部將士好好休息,三日後若無意外,出擊包抄突厥後路!”

袁將軍興奮地說道:“遵命!”

“大帥,沈將軍來了。”

薛方仲回首望去,只見千餘騎人馬疾馳而來。爲將一人四十餘歲,長臉短鬚,膚色黝黑。胯下一匹棗紅色的駿馬,正是秦國北疆大將沈從放。

一行人馬來到跟前,沈從放翻身下馬,有些不滿地說道:“大帥怎麼帶着這幾人跑到這裡來了?突厥一部已經距此不過百里.若有何差錯,叫末將如何向皇上交待。”

薛方笑道:“從放,老夫當年在北疆時。你不也常與老夫離營觀察敵情麼?何況此地離大營不過數裡,若有突厥潛入了這裡,老夫真要唯你沈從放是問。”

沈從放臉色徽紅。向薛方仲身邊幾個將領瞪了一眼,這幾人也識趣,遠遠的走開了。

沈從放輕聲抱怨着:“大帥,如今末將亦是帶着數十萬大軍地人了。在這些人面前這麼說,讓末將以後如何管教他們。”

薛方仲看着沈從放,心中微生感慨,他長年征戰在外,對家事自然關心少了,兩個兒子由於缺乏管教竟成了京城中有名的紈絝子弟,薛方仲對他二人已心灰意冷。這沈從放跟隨他二十餘年,從一小兵到如今的北疆大將,薛方仲是看着他長大的,兩人情如父子,在泰國軍中也只有沈從放纔敢在他面前這般說話。

“是老夫失言了,”薛方仲道,“你這麼急着來到此地,莫非有何軍情?”

“正是。”沈從放道,“孟德起派人送信過來,約我等七天後在秦趙邊境會面,商談開春後與突厥作戰事宜。”

薛方仲想了想道:“是該坐下來談談了。回覆孟德起,七日後我方在十里坡恭候大駕。”

沈從放應了聲走,招手將一親兵叫了過來吩咐了幾句,那親兵俯首

一禮後離去。

薛方仲輕嘆一聲道:“可惜此次郭懷沒來,不然相隔十餘年後,老夫能再度與他聯手禦敵,那是何等快事,孟德起較之終究還是差了一籌。”

沈從放點了點頭:“是啊,孟德起善於打硬仗,用堂堂正正之師殲滅來敵,當年與胡蠻決戰他在郭懷麾下任左將軍,所屬五萬兵馬自始至終秩序井然,絲毫不亂,雖說最後只剩下萬餘人,但也全殲胡蠻單于的三萬親衛,戰功卓著。但此人不善於用奇兵,與他對陣.只要兵力不落下風,末將一無所懼。”

“話雖如此,但從放你也未必能勝過他。孟德起進取或是不足,但守成卻是綽綽有餘,郭懷任命他爲趙國北疆大營統領,也算是慧眼識才了。”

薛方仲忽似想起一事,道:“從放,另派一人回大營,給孟德起的信上再加上一句,就說老夫想見見那名叫楚錚的參將。”

沈從放一愣。他不明白薛方仲爲何對一個小小的參將如此在意。自從在細作的密報中發現趙國北疆大營新增一名叫楚錚地參將,薛方仲就似對此人極感興趣,不斷下令命細作收集此人信息。沈從放身爲統領十幾萬兵馬的大將,原本也無暇關心此事,但今日薛方仲特意提出要見這人,不由感到奇怪了。

“大帥,那楚錚究竟何許人也,能得大帥如此看重?”

薛方仲看了他一眼道:“他是當年趙國北疆統領王烈的外孫,也是如今朝中太尉楚名棠之子。”

“那又如何。”沈從放道,“末將素知趙國北疆大營那些將領個個桀驁不馴,是以就算楚名棠親至恐怕也要讓他們三分。”

薛方仲嘆了口氣,道:“從放,你還記得老夫義女蘇巧彤嗎?”

沈從放笑道:“自然記得了。末將雖只是見過她寥寥數面,但對其印象極深,記得她十餘歲時便對天下大勢侃侃而談,而且頗有見地。若不是一女子,末將早向大帥將她討要至軍中來了。後來聽說她深得皇上寵信,末將也就斷了這心思了。”

薛方仲淡淡說道:“她已於數月前背叛我大秦,投靠的就是這楚錚。”

沈從放有些明白了,見薛方仲臉色不善,安慰道:“反正平日大帥對這女子也頗爲不喜,她既是如此忘恩負義,那就由她去吧。”

薛方仲搖頭苦笑道:“從放,你若知道這幾年來我朝天機閣一直由她掌管,就不會說得這麼輕鬆了。”

沈從放如若雷殛:“什麼?那我大秦在趙國的密探……”

“已被盡數剷除。”薛方仲緩緩說道,“就連我兵部的人也是所剩無幾。”

沈從放喃喃說道:“怎麼會這般?大帥,那爲何放任她投向趙國,應早日殺了纔是啊。”

薛方仲沉默不語,心中忽有了一絲悔意。這些年來他在朝中可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朝中百官無不對他唯唯諾諾,就連秦王也是言聽計從。唯有這蘇巧彤常與他爭執。當時薛方仲只覺得她仗着皇上的寵愛,連自己這義父也不放在眼裡了,又見皇上對她迷戀漸深。此女又頗有野心,他擔心後宮亂政纔對蘇巧彤起了殺機,想借她去趙國之時將之除去。可如今想來,蘇巧彤與他爭執之事多數有自己考慮不周之處。在秦王的調解下,二人合力所辦地事幾乎盡善盡美,而這幾年來剷除世家餘孽、圍剿趙國密探,蘇巧彤也可說居功至偉,可這樣一個女子竟硬讓自己逼得投奔了趙國。

若巧彤真是自己女兒有多好啊。薛方仲默默想道,那自己定會對她疼愛有加無比憐惜。有時想想真是可嘆可笑,幾個親生子女無一成器,而義女和如義子一般的沈從放卻都是如此的出色。

沈從放忽斷然說道:“大帥,那些密探折了也就折了,但她既是掌控天機閣好幾年,對我大秦狀況肯定了如指掌,決不能容她再留在世上,就算動用寇家、佛魔二門一齊出手,也定要置她於死地。”

“談何容易啊,從放。”薛方仲輕嘆一聲,“巧彤臨陣倒戈,以致魔門實力大損,佛門已經不問世事,僅靠寇家難以成事。何況據報巧彤已長住在楚家,若輕易就能入內將她殺了,那殺楚名棠亦非難事了。若僅靠江湖中人便能成事,還要我等這等爲將者作甚?試想從放你身處十萬大軍之中,就算寇家和佛魔二門聯手,能取走你性命嗎?”

沈從放無言,良久才道:“巧彤姑娘爲何投奔趙國?皇上對她如此寵愛,女子所能擁有的一切她都唾手可得,趙國又能給予她什麼。

薛方仲最不明白的也是此事。蘇巧彤在薛府十年,薛方仲對她極爲了解,此女雖處事圓滑世故,但內心極爲剛烈。五年前薛方仲長子酒後欲對她非禮,蘇巧彤抵死不從,見無路可走之下舉匕自盡,幸虧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小命,秦王爲此事雷霆大怒,只是看在薛方仲面子上才只將其子打了五十棍了事,蘇巧彤自此便搬到了瀟湘別院居住。正因如此,薛方仲聽聞她要去趙國不但未曾阻止,反而在一旁推波助瀾,認爲似這等女子決不會屈於強勢之下,何況一女子落入敵手,所受的屈辱更是數倍於男子,以她的才智到了緊要關頭總能找到機會自盡。可萬萬沒有想到蘇巧彤竟似主動投誠,正如沈從放所說的,她這般做又有何好處了?若見事不可爲,大可逃回秦國。但據他所知,蘇巧彤一點想逃離地舉措都沒有,完全是心甘情願留在趙國。但更爲奇怪地是,楚名棠竟然也同意她與其幼子楚錚的婚事,或許此事還有可能楚名棠認爲一女子不足爲慮,但將化名成奉之的韓之楓提拔爲吏部尚書則讓薛方仲真的瞠目結舌!得到此訊後,他一人獨自在書房內思索至天明也沒想清楚其中緣由,難道楚名棠會如此信任兩個他國奸細,一點猜忌心都沒有?薛方仲頭暈腦漲之下一度還曾猜測莫非蘇巧彤效仿西施委身侍吳王,暗中仍爲故國效力?但往深裡一想自己都覺得可笑,且不說別的,就算她日後爲大秦立下不世奇功,皇上後宮也不可能再有她一席之地,蘇巧彤何許人也,豈會做如此傻事。

“從放,老夫此番要見那楚錚就是因爲巧彤。老夫平日雖對她頗爲不喜,但亦承認此女才華之高我大秦無幾人可及。何況巧彤眼高於頂,即便對皇上亦是忽冷忽熱,如今竟委身於還小他兩歲少年,只能兩種可能,一是那少年不過是碌碌無爲之人,巧彤用美色迷惑他而另有圖謀,再則這少年乃天縱奇材,連巧彤都爲之心折。若是後者,這楚錚又是楚名棠之子,日後定是我大趙頭號勁敵,老夫與他即然都到了北疆豈能不見。”

薛方仲開玩笑地道:“再說了.巧彤雖去了趙國,但在名份上還是老夫義女,這楚錚想要迎娶巧彤,總要問問老夫的意思吧。”

沈從放也不禁笑了起來:“只怕未必吧,大帥,這楚錚既想娶巧彤,定會對她來歷諱言莫深,想讓他向您行晚輩之禮,,恐怕難啊。末將猜想他還不一定敢來。”

“不來?”薛方仲冷笑一聲,“從放,你去準備兩張請帖,一張給孟德起,另一張便給這楚錚。如此他再不來,趙國北疆大營恐怕流言四起了。”

第3章 心生疑竇第22章 天賜良機第57章 臨別託孤第45章 別有用心第31章 使詐第15章 要戰則戰第85章 遇人不淑第23章 蛛絲馬跡第13章 功成名就第3章 家門醜事第4章 上京風雲第31章 是你所爲第5章 萬事具備第8章 黑騎雄風第14章 佳人已去第7章 五絕狂生第48章 有苦難言第12章 恃強凌弱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26章 出征誓師第26章 再度相遇第15章 軍師第86章 葉門之迷第4章 無可奈何第124章 同心避諱第9章 利之所趨第13章 功成名就第59章 四方雲涌(中)第100章 章 前朝密室(下)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24章 排除異己第30章 整肅第3章 東山再起第8章 坦承相告第31章 是你所爲第11章 迷惘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105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8章 後悔莫及第5章 認祖歸宗第15章 再度入宮第1章 西秦咸陽第1章 北疆首戰(上)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90章 李代桃僵第91章 不死不休第44章 出謀劃策第6章 一敗塗地第13章 舉手之勞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67章 趁勝追擊第136章 班師回朝第15章 重返上京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28章 大功告成第28章 諜影第36章 意外之舉第15章 重返上京第14章 火狐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127章 勢在必行第53章 三方會盟(下)第4章 三箭懾敵(下)第3章 吏部侍郎第20章 亡羊補牢第4章 上京風雲第21章 夜探第29章 栽贓嫁禍第65章 天意人心第75章 皇室風範第30章 餘波未平第9章 重返大營第33章 春宵第56章 別無選擇第13章 火燒山莊第102章 宮中巧遇第2章 北疆首戰(下)第16章 皇儲之位第29章 救駕之功第80章 以和爲貴第36章 楚府大婚第67章 趁勝追擊第2章 相逢無常第98章 一線生機第16章 大趙一葉第74章 長公主敏第21章 一親方澤第49章 棋逢對手第90章 李代桃僵第5章 冤家路窄第1章 西秦咸陽第18章 後悔莫及第112章 論功行賞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107章 聖女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