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

師偃舉起鼓錘懸在空中,反問:“全軍排列多少徹,做一旌?”

趙武腦海裡轉動着臨行前智罌的交代與韓厥的叮嚀,反覆權衡着這兩種建議的優劣性,該聽誰的?我該聽智罌的,奮勇搏殺、爭取出彩;還是聽韓厥的,堅持中規中矩,絕不出格?

韓厥的話沒錯,但他是對趙氏孤兒說的,我若不是趙氏孤兒,那麼……;至於智罌所說的——此人心中國家的分量比韓厥更重……

爲了我自己,那麼——趙武回答:“五徹爲一旌!”

齊策插話:“不,十徹!”

“旌”就是一面軍旗(旌旗)。戰鬥中,這面軍旗下所有士兵隨旗幟前進或後退,通常軍旗車上還有戰鼓與罄,會根據指揮官的命令用聲音指示士兵進攻,或者改變進攻方向的行動。

師偃剛纔問的是:在一個進攻方陣中,士兵該排列幾個戰鬥橫行。

趙武的回答是:按通常慣例,用五個徹行組成一個攻擊波次。

一卒排列爲一徹,五徹爲旌,意味着用一個旅的兵力組成一個攻擊方陣,作爲一個攻擊波次向前推進。而齊策的建議是:一面旌旗下列出十個徹行——也就是用兩個旅的兵力組成一個攻擊方陣。另種不同排列法,分別代表緩攻陣型或狂攻陣型。

趙武的建議是一種平衡打發,因爲在春秋時,各國慣例都是用一個旅的兵力作爲“一旌”,如此一來,趙武的攻擊兵力與對方相等,那麼這場戰鬥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持久戰。而齊策的建議是下軍左矩應該擺出狂攻陣型,一個攻擊波次投入兩個旅的兵力。戰鬥時,一個攻擊波次包含十條戰鬥散兵線,也就是十徹。

趙武輕輕點頭,同意了齊策的建議,因爲這是他初次上陣,不瞭解自己該做什麼,又不好在這時候要求齊策解釋,只能不懂裝懂的表示贊同。

師偃又問:“誰來擔當徹頭?誰來擔當徹尾?”

趙武正對林虎一肚子氣,他一指林虎:“林虎去做徹頭,派武清擔當徹尾。”

齊策拍手:“主上這一調配,一步之間,‘徹頭徹尾’躍入智將的行列。”

趙武裝深沉,含蓄的點點頭。

所謂“徹頭”就是帶領“第一徹行”前進的將領,而“徹尾”則指第一攻擊波次中、最後一條“徹行”的統帥將領。

趙武的幾個家將都各有特色,林虎爲人莽撞,彷彿狂暴戰士一樣,見到熱血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立即進入狂化狀態,而後……任何命令對他都無效了。

趙武此前曾想修正林虎這種脾氣,但齊策勸止,他認爲應該鼓勵林虎的莽勇,而後針對性的加以使用。齊策的建議倒讓趙武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許褚,於是,他聽從了齊策的建議。

其餘幾名家將中,武清曾經做過戰俘,不願再當俘虜的他性格謹慎而穩重;武鮒是趙氏留下的老人,他的能力倒不太突出,唯獨值得稱讚的是那種“死忠”精神;剩下新來的衛敏年輕氣盛,仗着箭術了得,有點急於表現。

師偃剛纔詢問誰爲“徹頭”誰爲“徹尾”,是在問趙武對攻擊節奏的控制——林虎因爲性格魯莽,而且衝殺起來奮不顧身,讓他擔任“徹尾”,則意味着整個攻擊陣列將難以撤下來,而第一攻擊方陣也將受他拖累,陷入敵軍陣中,與敵人持久糾纏。同時,爲了避免林虎陣亡,趙武將不得不迅速投入第二攻擊方陣……如此一來,趙軍的攻擊頻率將不得不加快,一個攻擊波與下一攻擊波之間的間距,必須緊湊而快速。

而讓林虎來擔任“徹頭”武清擔任“徹尾”——那麼,這場戰鬥就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受到精密控制節奏的、收發由心的戰鬥。因爲林虎做“徹頭”,當武清的“徹尾”進入時,他已經拼光了力氣,並恢復了冷靜,可以聽從武清的命令,隨時撤出戰場。這樣,趙武就可以根據需要,決定下一攻擊方陣何時投入。

一般來說,敵對方看不清本方徹頭、徹尾之間的微妙差異,他們只能看到對面擺出的是狂攻陣型還是穩攻陣型。知道利用將領性格差異分配隊列,以此控制攻擊節奏——這就是智將與猛將的差異。

齊策一開始要求擺出“十徹”狂攻陣型,趙武又安排最勇猛的林虎作爲“徹頭”衝鋒將,面對着敵軍一定以爲趙武的軍隊將狂攻不止,但趙武對武清的安排卻又使武清成了趙軍的制動閥。使得趙軍可以根據戰場情況,隨時變換攻擊節奏,所以齊策稱他爲“一步躍升智將”。

看到趙武那裡已經商量好了,大家毫無異議,師偃敲響了戰鼓。下軍左矩開始向左右展開,慢慢的向前推進,進入自己的攻擊位置——此時,晉軍右軍位置的軍鼓也響了,新軍所屬的郤家兵發動了他們的攻擊。

整個新軍是郤氏的天下,郤犨是新軍將,郤至是新軍佐,所以新軍完全由郤傢俬兵組成。

只聽軍鼓響亮,郤家兵不慌不忙的隨着軍鼓向前推進,而郤至穿着一身火紅的鎧甲,傲然的站在自己的戰車上,手持戰戈目視前方,驕傲的像一隻孔雀。

楚兵動了,他們不甘心站在那裡捱打,其右軍也空羣而出,向郤家兵方向衝擊。在楚國的部隊中,楚王的戰車也赫然在列,他用一根白色的絹布包扎着眼睛,那隻眼睛還在滴血,滲出的鮮血將白絹染的通紅,戰車上,楚王揮舞着戰戈,嚎叫着,離的太遠,聽不清他的叫聲。

楚王的戰車上,養由基站在車右的位置上,他箭壺已經空了。不過沒有箭的養由基依舊可怕,他一手持着盾,用盾牌遮擋楚王,一手持着三米多長的戰戈,腳下戰車雖然顛簸,這廝兩手沒有抓住車上的任何東西,卻站的筆直,給人的感覺彷彿一座泰山。

楚王的御戎是“天下第二”潘黨。

ps:求票,拜謝了!

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下)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下)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下)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189章 他來了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