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

稍後,史官又問:“難以置信,如此靈巧的東西,怎麼會是一口井呢?我聽說這石蟾噴出來的水,剛好漫到自己的爪上,就不再噴水。洗浴時,人躺進去,水也不會溢上蛤蟆腳背,有這事吧?”

趙武笑了,他招手呼喚侍女:“拿水壺來。”

水壺來了,趙武順手從水池裡舀滿一壺水,他一手傾斜水壺,另一手堵住壺嘴,當水壺傾斜的幾乎超過三十度時,壺嘴依舊沒有噴出一滴水。

“你看到了什麼?”趙武問。

史官不愧是認死理的老實人,他老實的回答:“我看到一隻水壺,又看到你把水壺傾斜了。”

趙武堵住壺嘴的手微微一鬆,壺水從指縫中漏出來,他又問:“你看到了什麼?”

史官不說話了,他似乎在思考。趙武不再難爲對方,繼續解釋:“我說它是水井,你拿它當水井來思考,水井裡的水貌似不多,然而我們常年累月從井裡提水,爲什麼水井裡的水不見少?”

史官皺着眉頭想了半天,低頭認輸:“常聽說趙氏的武子心思靈巧,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本官愚蠢,怎麼想都想不通這個道理,請武子解釋清楚。”

趙武笑着回答:“其實我剛纔向你演示的就是井水的道理,你知道,水是有重量的,人對此的感覺是:大水桶的重量大,小水桶的重量小;桶裡的水裝的越多,水越重。這就好比我壓在壺嘴上的那隻手,壓的力量重,壺嘴倒不出一滴水,手略微鬆一鬆,壺嘴又開始噴水了。

水井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能出水的地方都有泉眼,史官大人,你看過泉眼向外噴水嗎,你可曾用手按住泉眼,試試阻止泉眼噴水……我試過,昔年我在山中閒的無聊,一口噴泉也成了我的玩具。就是仔細觀察了那口噴泉,所以纔有了今日這座浴池。

這浴池上面的水就好比我那隻堵住泉眼的手,這支手需要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剛好堵住泉眼,對每隻泉眼來說這重量是固定的,壓在上面的水取走一桶,就好比壓住泉眼的力量減少了一分,所以泉眼又往外噴水了,就好比水井,無論你取多少桶水,井裡面的水還保持原來的高低。

同樣的道理,人掉到井裡,井水並不上漲,是因爲堵住泉眼的力量突然加上了人的體重,多餘的泉水會被壓回泉眼裡,所以……”

史官閉門想了想,感慨說:“好聰慧的心思,這水井我日日接觸,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道理……等等,你是說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隨處建造出類似的浴池?”

其實,這一切沒什麼特別。只是生活的壓力下,人不得不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而已。

趙武伸手在胸前畫了個圈,略有點得意的說:“我這四個院子就有四座這樣的浴池。你現在知道了,它們也沒多麼神奇,就是一個敞口水井而已——這院子水池雕的是金蟾,後院浴池噴水口雕的是鯉魚;西園是趙城官員辦公的地方,那口水池如今是官員們洗浴的場所,噴水的獸是一頭牛,牛背就是石牀。”

這一刻,史官活像一個好奇寶寶,他又問:“前院呢?前院水池裡雕的是什麼?”

趙武看了對方一眼,沒有回答。

前院浴池在趙武的主屋附近,它與主屋相連,因爲趕工,什麼雕像都沒雕,只是放置了一張石牀,水從石牀的枕頭部位流出——趙武總不能說“我前院水池,噴水嘴雕刻的是一個枕頭”……那也太丟人了。

史官由細細打量了一番浴池,問:“當日的情形是怎樣的?”

趙武回答:“要重新佈置當日的情景,恐怕得需要一段時間,史官大人,你能等嗎?”

史官看了看浴室,輕輕的點點頭,趙武一擺手,宮娥們趕過去生火燒石頭,史官打量了碳爐、石炭,以及那些鵝暖石,問:“當日在浴室做事的,就是這羣宮娥嗎?”

趙武點點頭:“當然,東園整個封閉了,別的人來不了,東園的人也出不去——當時,東園裡沒有其他人。”

史官衝趙武擺擺手:“武子,你有事可以先去忙,我要坐在這裡等。”

長魚矯尾隨着趙武走了出來,他望着浴室若有所思的問:“武子,這浴室如此精巧,你能爲咱君上也建造一座嗎?”

趙武搖頭拒絕的很堅決:“不能,我母親洗浴時發生了這樣的事,你看,連史官都來了,我豈敢再給國君建造浴室?萬一國君也發生了類似情況,我豈不有弒君的嫌疑?”

長魚矯輕輕點頭,他不再堅持,尾隨着趙武默默在院子裡踱着步。

趙武離開浴室,是因爲心懷坦蕩,他知道史官要詢問那些宮娥,理論上,如果他在場的話,宮娥也許不敢說真話,所以史官纔要求他迴避。

走了一會兒,長魚矯悶悶的開口:“武子,你知道嗎,我是替國王試菜的人,每次廚房做好了飯,我都要首先嚐試,以保證菜裡沒有毒。”

趙武羨慕的用舌頭舔了舔嘴脣,誇獎說:“好職業啊,國君吃的每道菜上都有你的口水,有什麼好吃的你先嚐到——這樣做就能拿錢,好職業啊!我羨慕你。”

長魚矯沉下臉來:“武子是在嘲笑我嗎?”

趙武揹着手繼續踱步:“你不知道我最喜歡研究美食嗎?相信現在國都裡都在賣我家的鍋鏟,火爐、石炭,你難道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我研究美食的附產品。”

長魚矯側臉看了下趙武,感覺趙武不像在騙他,他也笑了:“武子是貴人,沒想到你這貴人居然與我一個嬖人說真話,武子知道嗎,你這話傳到國都裡,不知道多少人要以頭撞牆。”

趙武不解的反問:“沒事他們幹嘛要用腦袋撞牆?是在佩服我嗎?”

長魚矯站住了,他沒有回答趙武的話,斜眼望着不遠處……

長魚矯看的方向是後院,從他站的方位,恰好可以從門縫看見趙武用來鍛鍊手臂力量的兩隻大鐵砣。長魚矯凝神估摸了一下那鐵砣的分量,確認自己的眼光沒有錯,他又回身看了一眼趙武,發覺趙武對自己的偷窺恍若未覺,萬事無憂的揹着雙手踱步。長魚矯笑了。

“趙武子,你的家臣與莊姬夫人不合,這是京城早有耳聞的,我今天來這裡,也是擔心,剛纔在門口也曾聽到宮娥們竊竊私語,也曾聽到莊姬夫人的夢魘……現在我可以確認,莊姬夫人確實是撞到鬼了,她不可能是被你家臣毒害的。”

趙武停了一下,頭也不回的說:“我確實心懷坦蕩,所以不怕人猜疑——你以爲我不知道你跟到浴室是爲什麼嗎。我母親病了,派出一名御醫已經夠慎重的了,何必讓史官到場呢?對於別人的猜忌,我明白的。”

長魚矯點頭:“沒錯,如果是你家臣毒害夫人,等我們趕到的時候,莊姬夫人的屍體早已經冰涼了,豈容得她對我們說出那些話來。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你是否會按照莊姬夫人的要求,讓你的家臣殉葬、”

趙武笑了:“你說的什麼話——不過是洗浴時浴室昏倒,小事而已;現在,也不過是驚魂未定,等我母親情緒平定下來,自然就恢復了,我哪用考慮這個問題?”

長魚矯堅持:“我真想知道答案。”

趙武反問:“你說呢——我是說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說我會怎麼做?”

長魚矯笑得很憨厚:“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當然,我只會執行母親清醒時的命令,至於臨終亂命麼……”趙武拉長聲調,嘎然而止。

稍停,長魚矯又說:“武子,我剛纔說我是爲國君嘗菜的,昔日我曾聽到一個傳聞,說是神農嘗百草的時候,有許多草木使他昏迷,屢次險些被毒死,事後,他把那些有益的農物記錄下來,編爲《神農百草經》;而那些有毒的草木,神農也沒有落下,他同時一一記錄下來了。

傳說神農寫過兩本書,前一本書就是傳說中的《神農經》,或者叫《神農百草經》,後一本書則被稱爲《神農百毒經》……可惜這兩本書大家都沒見過,只是傳聞而已。”

長魚矯口氣不停,馬上又說:“傳聞黃帝曾得到了《神農百草經》,據之進行農耕勞作,因此有了現在的華夏,而《神農百毒經》也有人看過,傳說當時的黃帝重臣,也是現在的各大家族後裔,他們曾閱讀過《百毒經》,並將《百毒經》的內容口口相傳下來,隱隱當做家族秘密。

我還聽說,直到今天,各大家族仍常使用《百毒經》書裡的知識進行暗殺,期望能隱秘地消除自己的敵人。”

趙武猛然止步,他回身望着長魚矯,問:“你什麼意思?”

長魚矯打了個哈哈:“我這個賤人職責攸關,所以就多打聽了一些傳聞——武子,我絕不是懷疑你,我剛也打聽了一下,武子這幾天擔心母親受惡鬼騷擾,持劍衛護在母親房門,連宮娥看了也覺得感動。

再說,武子你是由家臣養大,家族過去的東西都被毀了,便是趙氏家族曾藏有這種百毒知識,也不是武子你就能學到的。”

趙武沉下臉來:“我信任我的家臣,我相信這是一場意外——請你不要說了,你的話讓我感到噁心。”

趙武感到噁心,是突然想起他名義上的父親趙朔的離奇死亡,對於這事,家臣們不說,韓厥也不說,但他們都在反覆提醒趙武,讓他注意自己的飲食,絕不要吃趙莊姬送來的東西。

這說明:如果趙氏擁有那本毒經的話,這本書流傳到趙莊姬手上的嫌疑最大——很可能趙莊姬之前用過,而趙氏蒙難後,趙氏秘藏書籍也到了她這個唯一倖存者手裡。

要不,趙莊姬爲什麼一口咬定是家臣毒害了她,卻又不說出她這樣猜測的證據?

難道……

長魚矯側身,向趙武鄭重行禮道歉:“我本粗鄙下人,原不該胡言亂語,可是莊姬夫人於我有恩,我不免胡思亂想了一下——據聞,神農嘗百草時曾講過:麻的種子(大麻或者麻黃)‘吃多了能見到鬼,興奮的狂走不停,吃久了則可以跟神靈溝通,身體輕飄飄的像飛起來(多食令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

這段話都記錄在周室典藏裡,可見,‘有些人能瞭解毒物’的說法或許是真事……現在莊姬夫人又白日見鬼,想起這段話來,由不得我這個賤人胡思亂想。”

趙武擺了擺手:“傳說中的東西豈能可信,你若不信我的坦蕩,只管去調查——我母親剛剛抵達趙城,據我所知,她還沒有吃過一頓飯,空腹洗浴,在浴室暈倒,我認爲是平常事。便是真有人投毒,他也要有投毒的機會啊,夫人沒吃飯,他怎麼投毒?所以……”

趙武沉下臉來:“所以我已經厭煩了你的瞎猜忌,我認爲,這一切讓史官作判斷吧,而且我堅信母親會恢復的,不久之後,你們就會看到……”

長魚矯行禮,鞠躬退下,他微笑着閃到一邊,不再說話。

趙武最後的話中,已經不自覺的帶上了一點貴族那種居高臨下的口氣——趙武的意思,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長魚矯如此疑神疑鬼,讓趙武深度懷疑他的人品。

然而,趙武下的斷語終究是過早了,他認爲母親能痊癒,趙莊姬的病卻越來越嚴重,並逐漸走向了歇斯底里症,當然,她說的胡話當中,有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看到家臣們越來越兇狠的目光,趙武越來越無奈——女姬們知道這麼多,還能活嗎?

最終,在初冬的第一場雪中,她因徹夜過度驚悚,悄然離世。

數日後,回到國都彙報的巫師下了最終結論:作爲兒子,趙武已經盡了力。

與此同時,史官真實的記錄了趙武爲母親憂心的神情,他的最終結論是:趙莊姬死於浴室跌倒,隨後被厲鬼纏身。

算起來,趙莊姬的父親晉景公的死亡也很突然,他是在廁所裡淹死的。當年,他病重的時候,也曾遇到厲鬼索命,是韓厥勸解他,說:趙氏有大功,國君滅了趙氏的祭祀,所以厲鬼來索命。晉景公隨後恢復了趙氏的領地,由趙武繼承趙氏家族,但他的病情依然沉重,占卜師對他說:你吃不到今年的新麥了。

占卜師說這話的時候正是春天,晉景公四處求醫,秦國派來的醫師(扁鵲?)看了他的病,說出了一段話,這段話就是“病在膏肓”的成語出處。然而,晉景公終於熬到了秋收,他看着新麥,命令殺了占卜師,但他剛打算品嚐新麥時,一陣肚子疼讓他決定先上廁所,結果他在廁所失足跌倒,“被惡鬼纏身”,淹死在糞坑裡。

他終究沒有吃到當年的新麥。

晉景公死後,繼位的就是現在的國君、趙莊姬的哥哥。

莊姬如此一死,倒讓人想起晉景公當年的死亡。二者同樣離奇,同樣是跌倒後遭受惡鬼纏身,如果人們質疑趙莊姬的死,不免就要重新追查晉景公的死……因此,趙莊姬的死亡必須與景公的死亡同樣無可置疑。

所以,史官的結論也完全相同:失足跌死。

趙莊姬去世後,趙武按照禮節四處發放告哀使者,可惜這時候與他關係好的卿大夫們都在鍾離參加盟會,唯一留在國都的韓厥,在目前緊張的局勢下韓厥根本不敢離開,因此,莊姬的葬禮比較冷清,相熟的公卿大夫基本上都沒來,而趙城的百姓看在趙武的面子上參加了送葬,卻又在下葬結束後悄悄慶祝……

趙莊姬下葬後,也許是受到長魚矯的影響,趙武總有點疑神疑鬼,他發覺師偃、師修似乎有點解脫了的輕鬆感,而齊策似乎顯得很得意——當然,這一切都是趙武的猜測,因爲身爲現代人,他根本無法理解春秋人的細微肢體語言。

師偃、師修確實感覺到解脫,落葬儀式結束後,趙武先走一步,沒看到師偃師修兩人在莊姬墓上彼此祝賀,師偃說:“好了,我趙氏內憂已去。”

師修附和:“好了,我趙氏從此無憂了!”

齊策不知從哪裡竄出來,幽幽地回答:“豈能無憂,如今內院裡智氏獨大,且主上對她們過於縱容,我怕趙氏還有獻公之難!”

晉獻公寵愛姬妾,這纔有晉國繼承權之爭,晉文公因此出奔十多年。齊策這是提醒兩位家臣,內院裡的爭鬥,似乎女人佔了上風,這隊趙氏可不好,萬一將來發生繼承權鬥爭,趙氏又將有大禍,因爲智姬背後的智氏可不是善茬。

師修老實,反駁:“智姬雖貪,可智氏終究是大族,世家大族教養出的女子,不是那麼分不清輕重,你看,除了錢財問題,智姬可曾在其他事情上插手?”

齊策冷笑:“世家大族裡就不會出小女人?莊姬還是國君的妹妹呢!”

師偃沉思一會,插嘴:“策,你做事過於急切,主上雖然性子軟,卻也不是任人擺佈的人。至少,到現在爲止他的主意還是拿的正,智姬性貪,主上卻不曾讓智姬插手趙城的內務……

不過,如今內院唯有智氏一支,主上又對她們百依百順,作爲家臣,我等替主上未雨綢繆,也必須考慮到——我們必須提早消除趙氏的內憂。

現在智氏有孕,卻是個好機會,她生養與撫育孩子期間,主上內室恰好空缺,這正是個好機會——我建議馬上問問韓伯,看韓伯(韓厥)打算選誰家女子,只要韓伯點頭,那我們馬上替主上出面,娶她回來做側室,來分薄智氏所受的寵愛……”

ps:今天網絡出了問題,上傳萬了,抱歉了!這是在網吧上傳的,因爲不知什麼時間修復,所以今天一更,但加量更新,望讀者多多投票支持,拜謝了!

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110章 七重門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83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將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255章 驚人的秘密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95章 得隴望蜀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下)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