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

剛入山的時候,原先那一千魏府家丁被分到了一批鐵戰斧。但在他們砍伐過程中,手中的鐵斧不斷損壞,而後,新的戰斧源源不斷送來,新來的戰斧製作越來越精美,斧刃越來越鋒利,簡直成了工藝品,讓武士們愛不釋手。

這些武士回城前,又接到一批新戰斧。這批戰斧是按照人體動力學設計的消防斧款式。武士們不知道人體動力學,但他們知道手中的斧子用起來十分順手,部分斧面還鎏上了金(銅),令砍柴斧顯得極其華美,原先的魏府家丁對此喜愛極了,許多人紛紛抱着斧子睡覺,急不可耐地想在第二天試試新斧子的性能。接着,他們接到緊急回城的命令。

這命令也意味着伐木工作的結束,許多武士對手上的戰斧依依不捨,一心回城的師偃乾脆就命令他們拎着斧子做武器,用慢跑速度回城。現在回城了,貌似趙氏壓根沒收回戰斧的打算,提心吊膽的魏兵又拎着戰斧走入趙府。他們當中,多數人是第一次進入趙府。

剛入趙城之後,這些人已發現,這短短几日,趙城已經變了樣,城北部位,新出現了一個新建的小院,小院外牆依舊是夯土舊牆。但等這些魏兵進入院內,才發現院內原來是另一個世界,裡面的屋子多是用木板一片片搭建而成,少數木板房外塗上了新漆,令整個院落飄蕩着一股油漆的芳香。

魏兵們被引入後院。後院,中心部位是一座水池,水池背後遍栽垂柳與果樹。冬天了,樹葉凋謝,枝條稀疏,可以透過枝條望見背後一座精巧的圓形月亮門,那後面還掩映着一種院落。

後面的建築看不清楚,但僅僅看到的那少數建築,已經讓魏兵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個神話世界。傳說中的主人,趙氏家主趙武正如同神仙一樣坐在垂柳下——他不是席地而坐,而是坐在一把奇怪的,叫做椅子的木器上。

魏兵們被分成一隊一隊走過趙武面前,師偃捧着花名冊,一個個評點着武士們這段時間的勞動表現,趙武根據評點給予對方不同的賞賜,其中表現佳者,竟然在獲得寶劍之外,還擁有了一套昂貴的金縷鐵甲,這鐵甲表面鍍着銀色的金屬,整副鐵甲亮閃閃的,比戰斧更令人垂涎欲滴、愛不釋手。

趙武在遞上鐵甲與寶劍的時候,按照慣例鄭重招呼:“今後,我的安全就託付你了。”

得到招呼的武士頓時淚流滿面,跪地連連磕頭。

其實,趙武在遞上寶劍與鎧甲的時候還在納悶,怎麼這儀式,與西方世界冊封騎士的儀式極度相像——但趙武不知道,他正在進行的這一“封臣禮”確實是正宗中國禮節。在日本,天皇在21世紀依舊用這套禮節冊封皇宮衛士,而韓國是在二戰後,隨着國王統治的終結,終結這套禮節的。

據日本人說,他們這套禮節是由遣唐使從中原帶回來的“春秋禮節”。只可惜的是,現代中國人已不記得自己有這麼一套禮節了。而韓國人則說,這套禮節是他們的祖先萁子從春秋帶過來的。

按周禮,一輛戰車配備三名甲士,其中包括主將官,其餘的隨車步兵則僅有一身葛衣。因此,分到鐵甲的武士們感動的涕淚交加,他們以爲自己已升到“甲士”待遇,這意味着他們不再是普通士兵,而是:“士”了……不過,隨後的冬季訓練裡,那些“幸運者”又發現,原來,這種鐵甲人人有份。

魏家贈送的一千名武士,最終只篩選出八百多名合格者。加上趙氏原來的五百人,趙武終於湊足了一千三百人的“領主武裝”。

被挑選上的武士個個興高采烈,他們拿着新發的鎧甲與武器,興高采烈的尾隨師偃去授田,師偃將分配給他們耕作的土地,也將按照農村軍事單位,安排他們結伴而居。另一方面,被淘汰下來的武士們對此很不滿意,他們聚集在趙武的莊園,遲遲不肯離去。

在這時代,武士也屬於特權階層,他們是有資格一言不合當街殺人的低等貴族。他們不交納稅賦,只要隨時等待着,響應軍事集結的號召就行。現在,那些被淘汰的武士成爲黎人(農夫)、國人(市民)、野人(沒有武士資格的城郊農民),他們不僅要交納各種賦稅,原先所享用的各種特權也取消了。

趙武對現在這種狀況早有所料,他翻開師偃記錄的名冊,指點着一個個名字,大聲說出他們淘汰的理由,而後緩和臉色,輕聲說:“我趙氏與別家不同,最近三五年內,我已經打算寬減農稅——你們都知道,我祖(祖爺爺趙衰)曾爲趙國確立律法,制定了富國六策,我如今打算一一實施,其中,首先執行的就是:三年之內免除農稅,至於三年之後,我將情況予以減免。

此外就是刑律,武士當街殺人的特權在趙城不存在,今後武士過去的種種特權也將逐步改變,會讓武士階層變的更加親和,所以,身爲武士,也不見得比諸位有更多榮耀……

好吧,我們直說吧,各位被淘汰都是有原因的,現在我安排諸位前去各地居住,爲黎人,爲國人,各位不願意,可以向我提出,我回頭向魏氏家主求情,請他重新容納各位,如何?”

一名被淘汰武士鼓足勇氣,大聲問:“家主,你剛纔說的是真的嗎?如果趙城沒有農稅,或者此地可以安居——無論如何,我們被趙氏淘汰,回到魏家,面子上也沒有光彩,如果還有最後一條活路,我們寧願在此安居。”

趙武招招手,讓那名淘汰武士走到身邊,他微笑的說:“你可以去找附近百姓打聽打聽,在當們在山中伐木的時候,我趙城給庶民發放過多少福利——趙城雖小,雖然窮困,但對待領地屬民上,我自認爲,不能算刻薄……”

ps:週一衝榜啊,懇請各位書友多多投票支持,拜謝了——今日三更,若投票多,則再加更一次。多謝書友支持!

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341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82章 看我的家族報復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下)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297章 賞你,是因爲你乖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299章 明明是個牛人嘛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