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

哨探立刻回答:“說不上打不打……嗯,算是打了吧,但規模不大,現在雙方還在對峙。”

一直側耳傾聽的子蕩趕緊搶上前去,插嘴:“怎麼回事?”

哨探全不理會子蕩的問話,直到趙武也問了一句:“這算怎麼回事?”

“楚軍派出一個旅逼近我軍營寨,答詞曰:‘寡君欲盟會諸侯,請上卿讓開道路。’

下軍佐(智盈)回答:‘盟誓臺在西,我在南,楚軍恐怕走錯的了方向。盈不敢用我的錯誤誤導楚軍。若楚軍繼續南向,爲了自衛,盈不得不拔出刀劍。’

楚軍不以爲然,下軍佐答話後,那一旅楚軍繼續逼進我方營寨,下軍佐下令全體射殺。而後向楚軍獻捷,稱:‘有(楚軍)二三子欲南逃回家,這點小事我不敢讓楚君擔憂,已經依照軍中之法替楚君處理完了。現在獻捷楚君,不敢期望楚君的賞賜。’”

趙武憋不住的樂,好一個智盈,他現在已呈現出一代執政多具備的智慧,他如同趙武一樣假惺惺,一樣無恥,但比趙武還要狠辣,還有果斷……趙武從中嗅到了濃濃的田蘇味道。

田蘇,總有辦法把“卑鄙”的事情做的興趣盎然——我喜歡。

“然後吶……”趙武催促。

“楚君回答:‘寡人新娶的夫人想吃新鄭的麥子,那隊楚人只是遵守寡人的命令前往鄭國,怎敢勞動上卿執行軍法,請上卿交出執法人,寡人不追究他們冒犯,只是想索要新鄭的麥子(暗指晉國執法人貪墨了楚軍的麥子)。’

下軍佐回答:‘新鄭在東我在南,那隊楚軍既然南向,他們便違背了楚君的命令。我平生最恨違背軍令者,一時衝動替楚君執行了軍法,這是出於本能,不敢指望楚君的獎賞。’”

稍停,哨探補充:“如今上方使者往來,彼此脣刀舌劍,正在糾纏。”

趙武考慮了一下,轉身向魏舒下令:“你帶領本軍繼續前進,我去面見鄭君。”

魏舒搖頭:“元帥,我國會盟天下,這次會盟是要做天下典範,鄭國君臣郊迎在外,我們怎能過新鄭而不入……南下接應智盈的事,還是等一會吧,我們既然來了,也不差這一兩天時間。”

趙武毫不考慮身邊的子蕩,無所顧忌地說:“阿盈在我家長大,他出力出汗替楚君效勞,卻沒得到應有的報償,我這個姨夫怎能不替小兒輩主持公道。鄭國的事情,放一放沒關係,你帶領魏氏軍隊當先南下,指導楚君入宋的道路。”

子蕩臉紅脖子粗:“且慢——伯夙是從哪裡來的,他的軍隊不在宋國的方向,不在鄭國的方向,難道他從楚國而來?”

伯夙是智盈的字,春秋末,當時人有感於單音節人“名”過度重複,於是,“字”開始興起。比如子產,名僑,國氏,子產是他的“字”。

趙武前一陣子壓迫子蕩,其實就是想讓子蕩趕緊向楚靈公傳遞晉軍抵達的消息。如今趙武的打算依舊,他臉不紅心不跳回答:“沒錯,阿盈從楚國而來,他帶領的軍隊是留守郢都的晉國戎軍。楚君北上忘了通知他們,我只好另外派人接他們回來。”

子蕩噎了一下,馬上追問:“可是範氏那支軍隊?”

趙武坦白:“範氏那支軍隊我還沒聯繫上,如果聯繫上的話……我給他們的命令是東進,接應齊國的監誓人晏嬰入宋。”

子蕩火騰的一下冒上來:“那麼,這支軍隊應該是駐紮在宋國、由副帥韓起率領的那支戎宋軍隊——他們應該從宋國來,怎麼到了南方,從楚國方向而來?”

趙武顯露出足夠的驚愕:“啊呀,子蕩提醒的對呀,他們怎麼跑到了南方……一定是使用了錯誤的地圖。懲辦,軍司馬(司法官),記下:回國後一定要懲辦製作地圖的那幫人,看看這幫人都幹了什麼?……司空(魏舒),怎麼還不動身?”

這這這……這能怪製作地圖的人嗎?只要不是傻子,順着宋國的大路北上,就能與楚君匯合在宋國邊境,那樣的話,楚軍位於東方,來的晉軍位於西方,兩軍形成東西對峙——怎麼會有南北對峙的情況出現?

魏舒拱拱手,子蕩一見,顧不得再糾纏下去,趕緊插話:“既然我已經到了鄭國,怎能不通知寡君……請執政容許我派出使者,隨司空前往鄭國邊境。”

魏舒一旦抵達,對楚軍就形成了南北夾擊的姿態。子蕩現在不想糾纏誰對誰錯,只想警告楚軍不要輕舉妄動——“天下第一將”帶領諸侯聯軍,浩浩蕩蕩來了,而且意圖不善,楚軍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惹怒晉國人的好。

魏舒板起臉,一本正經的解釋:“子蕩,你忘了新智位於何方……哦,當然了,楚君真有可能不知道新智的存在,你們入鄭的時候,不是也沒經過新智嗎?……新智呀,就在南方,位於宋鄭之間。這肯定是伯夙先召集宋國軍隊在他的領地集結,而後才舉軍北上的。”

魏舒說的是:我們晉國恪守了禮法,我們沒有任何錯誤,我們不是針對楚軍。我們的軍隊從南方出現,純屬自然而然,因爲領軍將領是智盈,他召集戎宋的軍隊前往自家領地集結,然後北上,這很正常嘛。

遺憾的是,魏舒說話的語氣不對。他特意指出:楚軍進入鄭國的時候,很小心避開了新智領地——你們知道智盈的存在,只是把他當做小孩,有意識忽略了。現在,被你們忽視的那個小孩發脾氣了,這是你們的錯!

相比趙武,魏舒做事的貴族風度更加濃郁。他要不是語氣裡包含譏諷,子蕩可能相信了魏舒。但現在,他的語氣起了反效果,晉軍已對楚軍形成了包圍態勢,子蕩愈發相信晉軍動了殺機。

“我……算了吧,我親自陪司空走一趟,面見寡君”,子蕩覺得別人無法將他的情報完整表達給楚靈公,他要親自走一趟。

魏舒告辭而去,趙武也揮軍前行——如果子蕩這時還在,他會發覺晉軍的行軍隊列再度調整,藉助魏軍的離開,趙軍也調到了全軍前方,聯軍行軍隊列變爲趙軍在前,四國聯軍尾隨,魯軍殿後的艮卦。

艮卦,兵勢如山,純防守陣型。

這年秋,童年孔子聽說魯國執政大夫季孫氏“饗士”——招待有文化的知識精英。他腰間繫着服喪的麻繩帶子趕去參加宴會,結果被季孫氏的家臣擋了回來,季孫氏家臣說:“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

季氏招待有文化的人,不招待文盲。

這使孔子意識到了自己地位的低下,改變命運的方法唯有知識,從此,孔子開始發奮讀書。

就在這時候,趙武帶領參加弭兵大會的天下諸侯抵達新鄭。

這次,趙武的隊伍裡有六位國君,加上一位王室成員——劉定公。因此鄭國“郊迎”的場面非常壯觀,鄭簡公引領着現任執政子產,前任執政子皮,行人(外交官)子羽,鄭國第二執政遊吉,以及動亂過後剩餘的“七穆”成員,與鄭國西郊迎候聯軍。

開場是一段盛大的歌舞,雄壯的舞者高唱《詩經簡兮》,整整一個軍,將近一萬的青壯舞者跳起了萬人舞(萬舞),用洪亮的嗓門唱道:“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詩歌大意是:

鼓聲咚咚擂得響, 舞師將要演萬舞。

日頭高照正當頂, 舞師正在排前頭。

身材高大又魁梧, 公庭裡面當衆舞。

強壯有力如猛虎, 手執繮繩真英武。

左手拿着六孔笛, 右手揮動雉尾毛。

面色通紅如褐土, 國君賜他一杯酒。

榛樹生長在山上, 苦苓長在低溼地。

心裡思念是誰人, 正是西方那美人。

西方美人真英俊, 他是西方來的人。

這裡所說的“西方之人”指的是王室成員,西周王庭當時位於中原諸侯西方。

歌聲中,鄭簡公引領前後兩任執政上前,他手中舉着一杯酒,深深鞠躬,而後將酒杯舉過頭頂,雙手捧杯敬獻劉定公。劉定公激動的熱淚盈眶——衰微的周王室很久沒有享受這樣的禮節了。

在歡呼聲中,劉定公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歡呼聲再度響起。

鄭國人真的有資格舉國歡騰,身處晉楚爭霸前沿的鄭國,朝晉暮楚許多年了,他們被折騰的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用自殘的方式投靠了晉國,但楚國人的侵略依舊沒有停止,鄭國人還必須苦戰。現在突然間,有人告訴他們戰爭結束了,天下和平了。從此他們在田間務農,再也不用擔心早晨出去,晚上卻被掠到晉國楚國……

這該是怎麼樣的興奮?!

在一片歡騰中,聯軍被引入新鄭城——如果楚君在此,看到這番情景,他肯定要抱怨:咱當初求聘的時候,鄭國幾番刁難,非要我們“垂囊而入”,現在鄭國人遇到晉國人,居然二話不說,任晉人刀槍明亮,鎧甲鮮明的昂然而入,這是什麼道理?

或許,曾經的晉國逃臣伯州犁勸解楚王的話,可以解釋楚國人所受的待遇:“意願靠言語來發出,言語一出口,就要以信用來保障,有了足夠信用,意願才能實現。背信棄義,就等於拋棄了令諸侯順服的法寶啊!”

伯州犁是中原人,他忘了魯國季文子評價楚人的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楚國人跟炎黃人道德觀念不一樣,“背信棄義”在他們看來是絕頂聰明的表現。所以楚人被天下諸侯防範,也不足爲奇。

趙武在新鄭城享受了鄭國人的熱情招待,因爲魏氏目前孤軍在外,趙武不敢多停留,兩日後,看到軍隊得到休整,趙武再度揮軍——全軍轉向西方,朝楚人的臨時軍營撲去。

因爲要參加盟會,鄭國君臣全體隨行,不過,鄭國已經拿不出太多的軍隊,鄭簡公向趙武訴苦:“寡人接到上卿伯夙的命令,蒐集兵車五百乘隨行,真的是羅掘殆盡啊。楚軍駐紮在鄭國,我們豈敢不防範,但楚軍勢大,我們又不敢惹怒他們,所以只好把軍隊分散在邊境城市,遙遙監控楚軍。

上卿伯夙索要軍隊,我們不敢從邊境抽軍,只好從新鄭,從新鄭北方悄悄集結兵車五百乘。因此,我新鄭的防守力量都抽空了,寡人待在空虛的新鄭,真是旦夕驚慌,元帥再晚點到的話,寡人就要瘋了。”

趙武安慰了鄭簡公,又問:“聽說楚軍曾垂囊而入新鄭,他們有多少兵力。”

鄭簡公苦惱的回答:“楚君說是來求聘,他們來了兵車一千乘——一千乘啊,哪有人攜帶千乘兵車來結婚?”

趙武再度安慰鄭簡公一番,還問:“楚君這個人怎麼樣?”

楚靈公這個人真不好形容,鄭簡公思考了半晌,用了一個很別緻的詞:“閃亮,非常閃亮。”

趙武都快笑噴了,有這樣形容人的嗎?

一旁的行人(外交官)子羽趕緊解釋:“這位楚君似乎非常……非常喜好華美的裝束,他身上穿的蜀錦,亮閃閃的晃花人眼;腰上佩戴的玉佩琳琅滿目,走起路來叮噹響,整個人彷彿一個大號鈴鐺;頭上戴的冠帽高聳入雲,而且帽子是黃金做的耶,擦得鋥亮,令人不可正視。

他的腰帶也非常華麗,是赤紅耀眼的紅玉製作,打磨的非常光滑……整個人看起來,彷彿是一枚新鮮出爐的金幣,非常閃亮。”

老牌貴族子皮皺着眉,厭惡的補充:“還薰着香粉,氣味大的,離他太近都喘不過氣來。”

子產咳嗽一聲:“厚道,做人要厚道!”

趙武脣角掛着微笑,說話斷斷續續:“我聽說,子蕩上次從晉國回去後,楚君便開始與我晉軍比賽建築速度,我軍修建盟誓臺,楚君比賽修建章華臺,那座章華臺又被楚人稱之爲‘細腰宮’。楚君蒐羅了許多細腰女子,在那座天下聞明的章華臺上扭動腰肢。據說,她們腰扭得很好看,如細風擺柳……”

“厚道”,子產再度提醒:“君子不出惡語……章華臺那件事我也聽說的,楚君是聽說了虒祁宮的事,才決定修建章華臺。”

行了,五十步別笑百步。晉國既然修建虒祁宮,楚國人一向以爲自己與晉國是相襯的國家,自然要修建一座同等規模的宏偉宮殿來比賽——這件事不能怪楚人。

子產雖然是春秋名相,但他並不清楚趙武在晉國人力緊張的情況下,依舊不停止修建虒祁宮的目的。而一個現代人也許能夠理解,這說穿了不過五個字——消費性經濟。

晉國從戰爭中獲得鉅額財富,但這些財富都被武士階層佔據,趙武通過大規模消費爲導向,靠支付勞力薪酬、購買建築材料等等,把被高等級貴族所佔據的戰爭財富,再分配給國內的手工業者,以及農夫。在短時間看來,大興土木似乎導致勞力不足,但晉國不愁糧食,只要緩過一段時間,財富平均下去,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不過這些,趙武沒必要給子產說。作爲孔夫子敬仰的道德楷模,子產是個正義感十足的人,剛纔的談笑似乎有嘲笑楚人的態度,趙武馬上收起笑臉,一本正經地評價說:“喜歡引人注意,喜歡炫耀自己……如果是個小人物的話,也能平平安安一生,但現在的楚君只是一位‘肘璧’的繼位者,‘當壁’的公子棄疾還在,我怕這位楚君命不長久啊。”

前任楚王埋藏玉璧,以此選擇繼承人的事傳遍列國。公子圍當時在楚國太廟跪拜的時候,肘部擱在玉璧上,所以是“肘璧”,現在,當初在太廟叩首的四位公子當中,還有一位站在玉璧上叩首的(當壁)公子棄疾。喜歡張揚的公子圍,底下還有一位非常隱忍的兄弟存在,他能壽終正寢嗎?

子產聰明,馬上接話:“元帥這是在擔憂:這次我們即使與楚人締結盟約,恐怕用處也不大。楚人一向無信,如果國內再發生點動亂,恐怕繼任君主會無視盟約的存在。”

“是呀——所有的較量都是基於實力,我一路上總打不定主意,是乾脆極大的削弱楚國,讓他們再也無力違抗盟約,還是暫時放過他們,勉強締結盟約,以觀後效?”

這時,晉軍正在從東水平移動。而魏舒已經抵達楚軍的正北方,如果事情順利的話,楚軍北方是魏舒,南方是智盈,東方是趙武帶領的聯軍——楚軍已在包圍之中。

趙武所說的“極大削弱楚軍”,子產能聽明白,無非是挑起事端,乾脆滅了這“千乘”兵力,讓楚國再拿不出士兵戰鬥。

作爲戰爭前沿國家,削弱楚國對鄭國是有利的,鄭國君臣面露喜色,子產暗地考慮。正在這時,先驅軍彙報:“前軍距楚軍十里,已能望見楚軍營寨,魏軍將得到我們抵達的消息,已出營列陣——”

魏舒列陣了,這說明他傾向立刻發動攻擊。趙武把手舉到空中,躊躇着要不要展開攻擊隊形……

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38章 叛亂是種傳染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72章 刺客也瘋狂_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上)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上)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92章 兵臨城下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