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

這次內亂,整個鄭國混亂不堪,人心離散。良、馳兩家第一次爭鬥之後,子產就想出走,被子皮罕虎勸阻,第二次又面臨被攻擊的危險,他真決心出逃了。但還沒出門,就被子皮攔下。

子產的事不是唯一,當月,另一位賢臣遊吉子大叔縱晉國“聘問。返回,途中聽說國內發生火併,馬上準備流亡晉國,他走到酸棗在今河南省延津縣西南,被馳帶追上並勸回。

內亂與外患往往如影隨形小良氏被滅後,良霄的死黨,鄭國司馬國防部長羽領羽氏出奔晉國,晉國執政府任命其爲任佐今河北省任縣東南大夫

自此,他成爲中國任姓始祖,

任羽領時時醞釀報仇,就任任大夫後,他獻上的第一條建議就是:攻擊鄭國,討伐鄭國的不恭。

此建議當即被執政府駁回,恰好此時,早先出逃的鄭國大夫樂成,奉趙武的召喚準備動身前往河間小任羽頜馬上要求樂成帶他同行。他要面見趙武,請求伐鄭。

樂成是衝趙武而來晉國的,他現在是趙氏家臣而不是晉臣。任羽頜丟下現任官職,一心想趕到河間。這讓執政府很惱火,於是,執政府通過快船傳訊,要求女齊責令任羽領返回任城,立刻上任。女齊這一耽擱,齊國人追上了。

趕來的不是齊國大軍,晏嬰很瞭解趙武,知道此人表面憨厚,骨子裡奸詐。所謂表面憨厚,那就是說:趙武從不做有可能引起別人指責的事,但你如果手腳慢了,等他把事情幹完,那麼,趙武做的事就挑不出一點毛病,絕對的“偉光正”讓你有苦難言,只能自認到黴。

因此,齊國大軍在動員的時候,晏嬰就派出人手,用飛一般的速度向晉國遞交出兵請求。緊接着,不等晉人的答覆返回,他又派人冒險穿過冰凍的黃河南支流,趕往河間通知女齊,,女齊也就在路上一猶豫,齊國人到了。他們立刻義正詞嚴地要求伐燕。並組成聯軍護送燕簡公回國。

幸好幸好,趙武手腳快。齊國人堵上了女齊,沒堵上趙武,等女齊無奈的領着齊人趕到博野,趙武已帶着大軍一路不回頭地奔到了恆山腳下。

博野之主投靠的效應,在這次行軍中呈現無遺。沿着易水河上溯,河岸附近的農場主們,要麼曾是博野之主的附庸,要麼以前認識,甚至是親戚,當然,晉國人的拳頭也夠硬,所以,常常是博兼上前一吆喝,堡寨的大門打開了,搞軍的牛馬豬羊要多少有多少,還唯恐晉國人不滿意。

搞軍之後,聽說晉人正在博野點校當地領主,並建立晉國的統治後,當地農場主立刻奉上質子,自己吐着舌頭一路,一路煙塵地向博野狂奔而去,”

因爲有沿途土著接應,趙武的行軍隊列也變換了,前鋒改爲輕騎兵,戰狗隊收縮,步兵集上戰車,整隊行軍速度大大提高。

恆山,《舜典》稱“北嶽”;《禹貢》稱“太行恆讓??”;《周禮》曰:“正北幷州,其山鎮曰恆山”恆山在春秋時也稱常山,因爲那時“恆”與“常”是通用詞,“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管子也曾曰:“恆者,天道之有常

燕由指點着前方的山嶽,給趙武講解的起勁,這一刻他頗有點子產範旬的感覺

其實他指點的的山嶽是太白山,不過,這也沒什麼,春秋時恆山是泛指,大約這一帶的山嶽都可以稱之爲“恆山”。這一點趙武並不知道,當然,他也不知道自己進入的山谷,其實是太白山附近的小盆地靈丘縣。趙武只是露出一臉崇敬的表情,看着燕由口若懸河。

“博學哈

哦,我其實一直想問你。你在燕國是什麼身份?。

趙武突兀的問話一下子把燕由噎住了,燕由蠕動嘴脣想說,趙武微笑着補充:“我們商定完畢後,我問你是否回國

在我想來,這麼大的事,你總要回國說一聲吧,燕國貴族那麼多,萬一有不同意見怎麼辦?但你卻不以爲然,直接決定去接子離回國,你憑什麼有那麼大的把握。讓燕國貴族都聽你的?”

燕由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嘿嘿,人都說晉國的趙氏孤兒是絕頂聰慧”當然了《百器譜》的作者,天下匠師之祖,趙城學宮的祭酒,能不是聰明人嘛?可惜,我跟你處的久了,如人之入炮魚之肆,久處而不聞其臭

我忘了這茬了”嘿嘿,嘿嘿嘿,執政以爲我是何人?我能是何人?”

趙武也嘿嘿笑了起來:“你不會是燕國貴族動逐君的,不會以你爲首

我這麼說,不是說首領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會輕身來跟我會談。首領嘛,責任重大,在這個關鍵時刻,他肯定不能離開燕國。但你也決不會是首領的謀主,因爲謀主不擅長做決定,總是習慣於提出建議,等待別人做主。

所以,你是燕國貴族羣裡的第二?還是第三?”再不能低了,再低就不敢當我的面作決定了。應該是第二,而且是舉足輕重的“第二”你做,連首領都不敢輕易否決嗎,是吧。,

燕由大笑:“沒錯,我是孫由!”

不是春秋人不明白燕由這回答的意思。燕由是說,他是燕國公孫後裔,但因爲與當今燕國國君血緣遠了,所以稱之爲“孫由”一貴族中的貴族!

燕國公孫由報出姓名,期待的等了一會兒,但可惜,趙武沒有表示出驚訝,或者久仰的表情,他只是輕輕點點頭,彷彿第一次聽說這名字一樣一

他卻是第一次聽說這名字。

春秋時代,大多數人對燕國都不瞭解,而燕國正好是春秋唯一沒有自己史官的國度,於是,連當時的歷史記述都對燕國聊聊無語。而且,當時存在兩個燕國,因爲春秋時代是單音節時代,詞彙量貧乏,人們說到南燕北燕時沒有相應詞彙特別區分,於是,連《左傳》中對燕國的記述,都被認爲有時說的是南燕,有時說的是北燕,無法分辨。

所以,孫由是何人,趙武聽了這名字,感覺跟他家東郭賣布的沒啥兩樣

一那位賣布的是孫林父遠支。

燕由等了片刻,沒等到趙武的,“久仰幸好,斥候趕來報告,解除了燕由的尷尬。

“前方發現敵軍哨探,士卒已趕去追逐!”

趙武解脫了,他正不知該做出什麼刺言迎接燕由的坦白,現在順水推舟,下令:“輕騎兵上馬,前驅,武力搜索;步兵披甲,準備戰鬥

前方,幾名趙軍遊哨行過一個山坡,劈面與陌生數名騎兵相逢,雙方都愣了一下,到是趙兵練有素,他們搶先將長戟放平,衝着對方奔了過去。

對面的騎兵有點反應遲鈍,他們剛想說點什麼,趙軍的馬已經衝到了跟前,這些人當中的聰明着撥馬就逃,遲鈍的還想彼此試探一下。他們剛剛抽出長矛,放平矛杆,眼前便出現了長戟的鋒尖,反應過來的士兵奮力扭身躲避戟尖”他們可不想趙軍騎兵一樣鞍鏤齊全。

刺過來得戟來勢兇猛,士兵們不得不全力扭動身子,一不小心,他們身子在光滑的馬背上坐不穩,摔落到馬下,,當然,他們要不躲的話。也會被打落馬下。

僅僅一個衝突,對面已沒有騎在馬上的士兵。

馬蹄奔騰。出戰礙手的趙軍並沒有停步,兩名騎兵轉身而去,通知後續部隊,現場留下五名士卒,模悠悠爬下馬來,追被捆綁俘虜,收拾戰利品。剩下的三名騎兵則繼續催動戰馬,四個馬蹄翻飛地追逐逃走的敵軍。

對面的騎兵沒有像樣的馬鞍,追逐當中,他們的身體在馬上坐不穩,不敢全力奔馳,趙軍無所顧忌,他們將馬的速度提至最高,從背後追上敵騎,毫不客氣地用戟尖勾啄。一名敵騎被戟尖勾住了胳膊,他長聲慘叫着,奮力一掙扎,一股噴涌的血線冒出,敵騎胳膊上的衣物被扯開,白生生的骨骼翻露在外,鮮血狂涌,慘呼着墜落馬下。

一名趙兵追逐到敵騎的身後,這名敵騎身手非常靈活,他抱住馬脖子,身材靈巧地翻到馬的一側,藉助馬身擋住趙軍刺來的戟,趙兵馬略一減速,讓過對方馬身,繞到另一側,對手一見趙兵出現在自己同方向,他再度翻身,身體扭到了另一側,”

追逐的趙兵幾次伸手,沒能礙手,暴怒的趙兵不管了,他挺戟刺向馬脖子,想刺傷對方摟抱的手。敵騎一見,立刻爽快地鬆開抱住馬脖的手臂一

這傢伙靈活地跳到了地上,然後甩開大腳片,竄向了附近的山林。

追她的那名趙兵又氣又急,一擡手,從馬鞍上取下弩弓,放上一支弩箭,瞄向了對方的背影。正在這時,跑在前方的一名趙兵氣急敗壞的返回,大呼:“萬騎,前方有萬騎列陣!”

這一愣神,那名身材靈活的敵騎已逃入山林。

追他的趙兵只好遺憾地收起弩弓,仰臉向剛纔喊叫的趙兵發出質詢的目光。

“我追一名敵騎跑過山坡。猛然發覺,山坡下,約萬騎正在緩緩移動,見到我追逐而至,他們立刻停下腳步列陣,被我追趕的那人馬上跑進對方陣中

他們是一夥的!”

“去看看”收起弩弓的趙兵尾隨着兩個同伴跑上坡頂,頓時,吸了口冷氣。

萬騎,趙武一直尋找的代國騎兵,就在坡下。

這夥騎兵隊伍很雜亂,服色很不統一。大多數人就一身羊皮襖,五色雜亂的,很少有配置鎧甲的”當然。在這方面,晉軍其實沒資格嘲笑代人,他們自己統一軍服與鎧甲,纔是多久的事。

趙軍認爲他們很雜亂,是因爲這夥人連武器都不統一,代人隊伍裡有拿木棍的、有拿長斧的,還有木棍上綁一塊石頭充當流星錘的。

他們的鞍鞘也很不統一,有一部分人明顯配備着繳獲趙人的馬鞍與馬鐙,這部分人武器配置很齊全,明顯身份高貴。但顯然,狼多肉少,隊伍中更多的人只是在馬上披一塊毯子,很多人連毯子下繩索做成的單邊馬鐙都沒有。就那樣七倒八歪的騎在馬上。

這就是讓趙獲來不及反應,便被快速擊敗的代人騎兵嗎?趙獲怎麼”二兇都是趙氏別宗的武十,晉人向講究紀律性,趙氏以咒處別宗,騎兵技術也長於列國,竟被這樣一羣散兵遊勇擊潰?

沒錯,這羣人當中裝備着不少繳獲物,證明了他們以往的戰績”顯然,繳獲物還不足以分配給所有人,另一方面,代人的工藝水平顯然也達不到趙氏平均水平,即使有繳獲物作爲樣本,因爲缺乏相應工具,冉們也仿製不出來。所以,除了他們當中的身份高貴者之外,連那些貴人的侍從,都沒配置齊全鞍鞘,以及鐵器。

眨眼間,坡下的騎兵也發覺了坡頂窺伺的趙軍。他們吹響了牛角號,開始整隊。亂糟糟的代人騎兵竭力想擺出嚴正以待的隊形,緊接着,一支約百人的騎隊來開大部隊,趕過來驅逐趙氏哨探。這夥趕來追逐的百騎是白種人,金髮碧眼者居多,也有些紅髮者。

坡頂上的趙兵取下了弓箭,稀稀落落地射出幾隻箭來,且戰且走。就在他們將要走下坡頂時,代人騎兵隊伍後方響起了一聲牛角號,隨着這聲號角,一支軍旗從林中探出頭來,緊隨軍旗的出現,一隊步兵散漫地走出叢林,接着,越來越多的步兵出現了,人山人海。

新出現的情況讓趙氏哨探不肯就此罷休,他們兜着圈子與來騎遊戰着,來騎似乎頗有點晉人的風采小他們不慌不忙地展開寬大的正面,然後向趙兵兜裹而來,,可惜,他們單兵作戰能力不強,兵力散佈開了,雖然侷限了趙兵的活動範圍,但兵勢單薄。趙兵往來衝突,對方的陣型一捅而穿,沒有一人能將與他們的戰鬥拖到第二回合。

代人百騎隊的覺了這點缺憾,他用趙兵聽不懂的語言大聲吼叫着,他的叫喊引來趙兵的集中射擊。但此人不慌不忙,連續擋下數支弩箭,與此同時,代人騎兵隊伍也在他的呼喊下收縮,變成“兩徹。隊形。他們陣型變厚了,也變得更加難纏,但這時,代人步兵依舊在源源不斷步出叢林,趙兵遊騎見糾纏下去沒便宜可佔,一聲嗯哨,轉身奔向來路。

代人百騎隊似乎被激怒了,他們緊追不捨,數百隻馬蹄隆隆地蹬踏着地面,發出類似春雷般連綿不絕的響聲,趙軍遊騎且戰且走,依靠精準的弩弓,他們不時把靠近的追擊者射落馬下,但追兵依舊不依不饒。三名遊騎在途中匯合了其餘遊騎,因爲追兵跟得緊,他們丟棄了大部分俘虜,只留下一名,捆在馬上一路奔跑。

再轉過一個山腳,趙軍大部隊豁然出現,這時,趙軍正在趙武的指揮下展開兩翼,見到敗退回來的遊騎,百餘名騎兵上前接應,趙武則在陣型中央下令:“重騎兵披甲!輻重隊就地紮營,準備駐防

這會兒,輪到敵騎站在遠處觀察趙軍了。趙軍着急着展開隊列??顧不上驅逐這夥敵軍。趙武接回了遊哨,緊着詢問:,“敵軍多少?兵力分配如何?敵軍所在位置怎樣?”

車戰最講究地形,當然,重騎突擊也非常講究地形配合。

“騎兵萬餘人,步兵不計其數”遊哨頓了頓,帶着回憶的神情答:“開闊,敵軍所在的位置恰好是一片疏林,疏林前方約有五里縱身的開闊地,寬度約二十里小轉過兩個山坡,就是那片開闊地,現在敵軍正在那裡列陣,騎兵在前,步兵在後。”

趙武咧嘴一笑,轉向燕由:“看來,子離是不肯輕易認輸啊

燕由

孫由嘿嘿一笑,笑而不答。

遊騎等趙武說完話,又帶着猶豫的神情,欲芊又止:“主,這夥代人不一般,他們似乎很有組織性小比如追來的代人百騎隊,驅逐我們的時候,竟然知道佈陣

趙武淡然一笑:“子離手下親衛,理應如此!”

說罷,趙武一揮馬鞭:“輕騎第一旅,給我驅逐那夥代人百騎隊。”

話音剛落,隆隆的戰車聲響起,趙丹揮舞着短小的童劍,帶着浩浩蕩蕩的侍從出現,他揮舞着短劍吆喝:“父親,我爲頭陣,才百十個人,我來我來!”

趙武一伸手,拎着趙丹的脖領子,把他拎下戰車:“此地山勢起伏,不適合戰車衝擊”再說,乘坐戰車,戰敗了連跑路都跑不快,下來下來,騎上戰馬”。

因爲山路崎嶇趙軍隊伍裡只有三乘戰車,一輛是趙武

人元帥,貴族就要在貴族面前擺譜。所以一輛戰車趙武自己乘坐,一輛是燕由乘坐,最後一輛是趙丹的戰車。

說話間,趙氏輕騎已越陣而出,衝向了觀察他們的代人百騎隊”奇詭的是,代人百騎隊似乎沒有逃跑的意識,他們對着趙軍的旗幟竊竊私語,等到趙軍騎兵突出,百騎隊的首領反而跑出隊列,白馬、銀槍,很有點“恆山趙子龍”一

哦,“常山趙子龍”的風采,大聲呼喊:“對面是晉國趙氏嗎?可是趙盾的血裔,

我魄氏啊!”

胡人也敢稱魄氏,打招呼還很親熱?!

你誰啊?

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232章 拒絕回家的潘黨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85章 七城之主很牛氣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上)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259章 乖,你要有妾室心理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121章 畫蛇添足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181章 是何物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上)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第330章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