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

差一百五十四章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夾以:求票,懇請讀者投月票支持本書,拜謝了!

韓頭,荀偃厲聲問:“我們的軍械是否充足?”

韓起搖搖頭:“討伐一個千乘之國。沒有百萬箭矢哪裡夠,還要準備十萬以上的武器,五萬的鎧甲。兩三千的兵車,這些東西一年時間能夠生產出來嗎,你我光着急沒有用。只能耐心等待?”

荀偃扭頭問趙武:“我們出動三軍,糧草夠嗎?”

趙武掃了一眼範日,發現範自眼珠轉動。似乎在推敲棋盤上的棋。那副棋局已經被荀偃踢亂,他正在推敲棋原來的位置。

趙武輕輕搖頭:“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已經頒佈命令,明年開春,我的領地取消專利法,取消戰時經濟,這是當初先君答應他們的,也是我答應他們的。至於我們儲存的糧食。我應該出的那份糧食能夠拿出來。但其他人呢,據我所知大家都在慢慢的恢復元氣,但還不夠恢復到原先的水平。如果元帥非要出戰。勉強個個領主拿出士兵與糧食來,也是可能的,但我們的承諾怎麼算?難道我們不能給百姓應許的和平嗎?我們已經稱霸了,連先君下葬,新君登位的年份裡我們還要戰鬥,百姓怎麼看?”

荀偃搖搖頭:“我們對百姓有承諾,但同樣的是:我們對魯國也有承諾。”

荀偃這句話鏗鏘有力,叔孫豹感動的都要哭出來了。但向來與魯國最親近的趙武神色波瀾不驚他盯着叔孫豹,反問:“魯國難道要年年求告我們嗎?難道魯國今後打算永遠仰仗晉國芶延殘喘嗎?”

範創聽出了趙武話的意思,機敏的插嘴:小武有什麼想法?”

趙武一擺手,吩咐武士們打掃棋盤,同時,平靜的說:“我聽說一個人家裡着火了,鄰居揹着柴草趕來救火,有人責罵說:“你怎能負薪滅火呢?滅火,應該抽掉燃燒的柴草,然後向火焰上澆水,揚沙,這纔是根本之道。

魯國與齊國之間,現在就是個大火堆,齊國借燃燒魯國,不停的來撩撥我晉國的霸權,我們該怎麼滅火。是每次魯國報告危急,我們就向火苗上潑一瓢水,還是永遠把助燃的柴草撤走?

如果是前者,那我們可以勉強出兵。哪怕國內因此有怨氣,我們也可以向百姓詳細解釋,但如果想一勞永逸,使齊國永不危害,我們就要找到齊國的柴草。”

叔孫豹一驚,他試探的問:“武是想滅了魯國嗎?”

趙武搖頭:“我滅魯國幹什麼,魯國在黃河南邊,我們晉國新佔的領土已經夠大了,短時間裡頭,消化這些新佔的領土都來不及,誰有閒工夫去魯國經營?”

範田馬上追問:“那麼。什麼是魯國的柴草呢?”

趙武反問苟偃:“元帥怎麼認爲?”

荀偃回答:“領土齊國不停的侵佔魯國的領土,所以領土就是齊國的柴草。”

範田眼睛一亮,馬上補充:“說的對呀,齊國以前對我們很恭順,自從它滅了萊國、苔國,領土面積擴大之後,齊國便越來越不遜,齊國不遜的柴草就是領土。”

荀偃馬上問:“萊國與苔國的公族還在嗎?我們是否可以重新扶持這兩個國家復國?”

趙武嘿嘿一笑:“我們是霸主,裁判權在我們手裡,我們讓誰繼承萊國與苔國,只要他能照常祭祀萊國與苕國的祖先,他就是這兩國的公族。”

範創拍手稱讚:“不錯。我們可以從諸侯國挑選忠誠於我們的家族。承繼萊國與苔國的祭祀,而後扶持這兩國重新復國,復國之後,這兩國就是我們的附庸,齊國如果膽敢侵犯他們,只管打,打服爲止。”

“這還不夠”趙武搖頭:“即使萊國、苕國復國,依舊不是魯國可以抗衡的,我們還要把步邁的更大一點,進一步削弱齊國,壯大魯國,讓魯國有力量憑藉自身的能力抗衡齊國。”

叔孫豹聽的目瞪口呆,他鄭重的向趙武行禮:“我本來以爲武不體恤我們魯國的艱難,沒想到武深謀遠慮,打算一舉削弱我們魯國的災禍,豹魯莽,體會不到武的深情厚誼,慚愧啊。”

荀偃沉思片刻,他走上大堂,找了個座位坐下,沉思的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打一場大戰,這場戰鬥幾乎相當於一場滅國之戰,以我們現在的準備,還遠遠不夠,,現在該怎麼辦?”

範田建議:“敲打齊國的附屬國郜、小郜,這兩國不聽我們的安排。擅自進攻我們晉國的盟友魯國。我們可以派人去斥責這兩國國君一明年新君登位,總要召集一場盟會重申盟約,那兩國國君如果來。我們就拘禁這兩國國君,以此警告齊國。”

趙武的家臣齊策走出來,他拉了拉叔孫豹的袖,說:“請魯國使者隨我來,你風塵撲撲,來沒有安歇,如今晉國四位正卿一起答應出兵救援魯國,你們可以把這好消息通知你們國君,等我們在此商議好了。再給你詳細方案。”

叔孫豹知道,這是晉國的公卿不願意他聽到下面的內容,他趕緊恭敬告辭,當他走出大堂時,聽到荀偃詢問趙武:“雜犀之雜盈賢能。用他代替父親,作爲下軍將,你覺得怎樣。”

叔孫,豹這次徹底鬆了口氣,原先他還害怕晉國因爲爭奪雜糜留下聯卿位而陷入內鬥,如今聽到孿盈頂替父親的建議毫無異議的通過,他心再無憂患,仰天嘆息說:“晉國新君順利上位,諸卿配置齊全這下我們魯國可以安心了。

他沒有聽到,大廳內,趙武望着叔孫豹遠去的背影,搖着頭說:“魯國還不能讓人安心啊!”

荀偃愣了一下,他看了看範自,範臼默默想了一下,詫異的問:“我們扶持萊國、苕國,再把從齊國佔領的土地增添給魯國,以獎勵魯國的忠誠,這樣削弱齊國壯大魯國,難道還不能夠使我們的東線安寧?”

趙武回答:“我的家臣跟我討論了魯國的情況,齊策把叔孫,豹領走。就是不想讓魯國人聽到我下面的話一魯國人太墨守成規了他們拘泥於古禮,因循守舊,而且魯國內部的憂患也很厲害,三桓早晚成爲魯國的禍亂猛洲。所以我們無論怎麼樣扶持魯國。也沒有用。因爲齊圃的四口理念要比魯國先進,即使被削弱,被削弱的齊國終究會一天一天超越因循守舊的魯國,而魯國終究會墨守陳規而衰弱下去,這是令人無可奈何的事。”

範田眼睛一眨:“衛國一孫林父父對我們忠心耿耿,齊國又收容了衛國出奔的國居,我們不如把齊國的領土出出一部分來,獎賞給衛國,而後讓衛國國君增加孫林父的封地,以壯大盟友的力量。”

荀偃坐到那裡,慢慢的,一字一頓的說:“你們討論這些,一切都建立在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甚至要推進到齊國國都臨淄之下進行心

範田笑着補充:“豈止要在齊國國都之下決戰,我看至少要佔領齊國國都才行。”

趙武一臉憨厚的補充:“佔領齊國國都臨淄還不夠,齊國新增加了萊國、營國,他們的國君即使退入苔國,國土依然有原先的一半。”

荀偃點頭:“那麼,就是要進行一場滅國之戰了?齊國人重商,魯國人輕視商業,即使把佔領的齊國土地交給魯國治理,魯國人也籠絡不住那裡的人心,他們終將失去原屬齊國的土地,所以,我們無論給魯國多大的好處,他們也守不住。”

範創笑盈盈的補充:“所以,與其把好處都給魯國,不如留一點給我們晉國武的領地在極東端。與齊國隔一條黃河,我們可以在黃河南岸,與趙氏領地隔河相望的地方。戈出一片專屬晉國的領地,這片領地雖然孤懸黃河南岸,但有衛國與魯國的照料,想必還能保得住。”

趙武的領地、與齊國相連的地方已經接近海邊,如果在那裡劃集一塊晉國直屬領地,那麼齊國就處在魯國、衛國、晉國的三面包圍之下。

韓起一直沒有插嘴,聽到這裡,他拍着手說:“這樣一來,齊國的災禍就永遠消除了。”

“然而,這樣一來,這場戰鬥的規模將超出你我的想象,我們不免要在齊國境內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城戰,那時候,萬一秦國與楚國再度動手,我們將陷入三面作戰。”

範田毫不在意的擺手:“明年新君盟會諸侯,我們可以聯絡吳國的國君,並送給吳國鎧甲兵器,讓他加大騷擾楚國的力量,使楚國不能輕舉妄動,而後,我們在國內留下魏修與集盈的下軍,讓他們防備秦國。如此一來,國內應該不會有什麼憂患。”

荀偃皺了皺眉頭:“魏氏的軍隊不去,我們攻擊齊國的力量未免薄弱。”

範田大笑:“元帥是小看了趙氏的攻擊能力,趙氏、韓氏所在的上軍。加上新軍的智氏,我看攻擊齊國的力量足夠了,我們甚至可以留下士富統率的新軍二部,以充實國內的力量。”

範田提到智氏,荀偃馬上盯着趙武問:“我聽說你按照刮練自己軍隊的方法在練智氏的軍隊,智盈現在還等他長大了,你可要把智家的武裝完整的還給智盈,不要打私下侵吞的主意。”

趙武不滿的抽了抽鼻:“我經營智家,投入了多少錢財與精力,享受部分收益,那是應當的,那是我的經營所得。等智盈長大,我不能保證將原先智家的力量完整的還給他。但我可以保證,我交給智盈的力量,絕對比岳父(智罌)留下的力量要強大,這樣總行了吧?”

荀偃點頭:“我若不死,會親眼看看你兌現承諾。”

範田眼珠轉了轉,插嘴說:“雜犀去世後,我們晉國的後續力量似乎不足,八卿之已經出現了一個小孩,我們不能不考慮後繼人才的培養啊。”

趙武聞絃歌而知雅意,順勢說:“雜犀去世後,範鞍回國的障礙也不存在了,副帥不妨召回範鞍,作爲卿大夫的後繼力量培養。”

荀偃想了想,提議說:“我看程鄭不錯,他現在是軍司馬。熟悉軍務,我看可以作爲後繼官員培養。”

程鄭是誰,他的原名叫“荀鄭”跟荀偃是同一個家族出來的,因爲獲得一塊封地“程”別出爲“程氏”但依舊跟荀偃一樣,屬於荀氏的小宗。

元帥、副元帥一起推舉自家親戚。趙武也不客氣了,他立刻補充:“我的長趙成也很賢能吧,雖然他比荀盈年歲還但我看他很能幹。可以作爲後繼人才培養。”

韓起伸過臉來,補充說:“沒錯。我們的兒都很賢能,當然,我的兒也一樣。

同樣的話題也在宮城進行。新繼位的晉平公覺得要任命幾個自己人。以顯示國君的權威,他招來祈奚一就是那位在下宮之亂後短暫的獲得趙氏封地,把趙氏的人口席捲一空,使得趙城回到趙武手顯得破敗不堪的晉國大夫。

祈奚又名祈黃羊,他是比趙武還小的小領主,其家族一直是大夫階層。從未登上卿位。這年,祈奚已經十歲了,他來窖城是找平公請求退休(請老)的,正好被平公逮住。年幼的平公不知道官職任命應該經由元帥,他只問白髮蒼蒼的祈奚:“上軍缺了一個司馬,元帥打算要程鄭去擔任,程鄭走後,軍尉又空缺了,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軍尉是大夫的官職,祈奚眼睛也不眨,馬上回答:“這官職啊,我覺得解狐可以,他畢業於趙城學宮,對軍事指揮技巧非常擅長,足夠勝任這個官職。”

平公很詫異,問:“解氏和祈氏不是仇敵嗎,你跟解狐平常見個面前不說話,怎麼你推薦自己的仇人做軍尉?”

祈奚眯起眼睛,一板一眼的回答:“君上問我誰可以擔任軍尉,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君上怎麼問。我怎麼回答而已。”

平公又問:“還有一個官職。上軍那裡還缺一個候本(後勤裝備部長),你覺得誰很合適?”

祈奚回答:“祈午可以。”

平公更驚訝了:“祈午不是你的兒嗎?”

祈奚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君上是問誰可以擔任上軍侯奄,沒有問誰是我的兒。”

平公更納悶了:“我聽說你跟趙氏關係也並不和睦,趙武在先君

(悼公)那裡,說起你擄走趙氏的農夫,恨得牙癢癢,你怎麼推薦自己兒去擔任上軍侯奄,讓他

祈奚淡淡而笑:“當初,趙城是國君賞我的,與趙武有什麼關係。我哪裡是拿走趙氏的農夫,那是國君(景公)賞賜給我祈氏的農夫。而我只不過讓他們搬了個家而已一從趙城搬到祁城。”

平公依舊不肯罷休,他繼續問:“趙氏的裝備從來都是自成一家,向來不允許別人插手,你兒去擔任上軍侯奄,能勝任嗎?我怕他因爲與趙氏的私仇,而影響上軍的戰鬥力。”

祈奚表情淡漆“如果上軍今後依舊讓自己的後勤供應自成一家,君上何必問上軍侯奄這個官職呢?君上既然問了,說明上軍不再由自己家族把持後勤裝備。

趙武是個什麼人,他的家臣賢能,他本人一心爲公,所以我不怕他爲難我兒,而我兒這些年鑽研《百器譜》,完全能夠勝任侯奄這個職位。我祈氏本來就想緩和與趙氏的關係,所以君上不用擔心我兒會爲難趙氏。”

平公若有所思:“祈大夫且退下吧,這個事我還要跟武商議一下。”

祈奚出了宮城,正好遇見來拜見晉國國君的叔孫豹,兩人在門口閒聊了一陣。魯國人正在感激晉國,聽到祈奚介紹的這段軼聞,他們將故事稍稍修飾了一下,稱讚晉國卿大夫“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以此來誇讚晉國內部的團結由此,一個新成語誕生了。

此刻,趙武府邸內,商量完的荀偃轉身回家,範自卻知道趙武府上美食走出名的,他本想跟隨荀偃混上一頓,但荀偃二話不說走了,範自知道,光憑自己是無法獲得趙武招待的。他想了想,遺憾的告辭而去。

其實,趙武府上已經準備好了飯菜。但趙氏向來有不招待外客的習慣一除了韓氏。所以範自告辭。趙武沒有挽留的意思,等範臼走後。趙武邀請韓起:“飯做好了。一起吃了飯吧。”

韓起跟趙氏從來不客氣,他點名:“有沒有鹿肉,我家的廚在你府上學了幾個月,回去做的鹿肉依舊不如你府上美味,氣得我都想殺了他。”

趙武隨口說:“我最近有點扛事,需要五百名弓手,明天你給我調過來

韓點頭:“你直接跟田蘇說一聲就行了,何必告訴我,五百名弓手,又不是啥大事。”

趙武也沒有解釋他要五百名弓手的用途,只管領着韓起向門外走”門口處,齊策攔住了趙武:“魯欲姬來了。”

韓起聳了聳鼻,不以爲然的說:“肯定又是爲了魯國的事來的。你只管接待她,我噢到飯菜的香味,肚裡的饞蟲無法遏制,我先去飯堂吃飯,你不用等我。”

趙武停住腳步,問:“叔孫豹見過國君了?”

齊策回答:“已經出了宮城,不過他沒有直接去驛館,侍從們傳信說他還要來府上拜會。”

趙武下令:“讓魯邵姬進來吧,如果叔孫豹來了,也讓他直接來見我。

魯邵姬進門,衝趙武盈盈一拜:“我聽說魯國危難,不知道你們商議好了沒,該如何救援?”

趙武漫不經心的走到棋盤跟前,隨手拿起一枚巨大的棋,扔到棋盤上,散漫的說:“我就知道你登門拜訪,只會爲了魯國的事情,難道你就不能開口先說點別的事,再慢慢的把話題繞到魯國身上?”

魯佛姬噗哧一笑:“人人都知道我身份尷尬,人人都知道趙氏不接待外面的客人,我登門如履平地。拜訪不先說點正事,別人豈不以爲你我真有點什麼

趙武截斷對方的話:“救援魯國是一場大仗,我們籌備的還不夠。元帥已經商議好了,準備馬上派出使者,斥責齊國的兩位屬國,而後在明年盟會上加以懲罰。與此同時,我們也將加快戰爭準備”

魯邵姬也走到棋盤跟前。撿起一枚棋,在棋盤上滾動着,這時,從人來報叔孫豹拜訪。

既然早有安排,叔孫豹也隨着這份通報走入大廳,他看了一眼魯欲姬,立刻浮現出欣慰的表情,衝後者點點頭,拱手向趙武行禮:“武。寡君已經許可我國的求救,我國正在遭到圍攻,國內情況危急萬分,在這個時候,恐怕我不敢留在新田城玩耍”我是來告辭的,我打算馬上動身回國,整頓士兵與齊國戰鬥。救援的事情,就多多拜託武了。”

趙武又向棋盤上扔了一枚棋。漫不經心的問:“你打算從哪裡回國?”

叔孫豹回答:“自然時先去成州。而後在那裡渡過黃河

趙武輕描淡寫的說:“爲什麼不從甲氏渡河?從甲氏進入衛國,穿過衛國國境後,直接進入魯國,豈不更方便?”

叔孫豹摸不着頭腦,順着趙武的話回答:“武既然如此建議,那我就從甲氏渡河。”

稍停,叔孫豹繼續說:“這次我來的時候,本來還擔心晉國新君更替。卿位空缺引起國內動盪,使得無法救援我們魯國,我在王宮遇到祈奚。聽到他向國君推薦人才,我總算放心了,晉國卿大夫和睦,那是我們這些附屬國的幸運啊,我沒什麼可說的,就打算直接回國備戰,援軍的事情,還請武多多照顧了。”

叔孫豹說完,看了魯欲姬一眼,又向後者鄭重道別。等叔孫豹走後。魯邵姬問:“婉清姑娘還好吧?我聽說她生下的孩長得非常雄壯。能不能讓我探視一番?”

趙武擺了擺手:“你來的目的已經達到,魯國知道你出了力,事後一定會給你更多的活動經費,嗯,你就用這些錢,順便幫我把歌伎的人手再擴大一倍,”

魯佛姬躬身行禮:“送入各府的歌伎已經有很多站住了腳,武現在還不打算啓用她們嗎?或許再等等,等她們掌握更大的權力,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趙武回答:“也好!但最近要多跟範自,以及雜氏府上聯繫,我想。他們兩家族間馬上會鬧出事來”雜犀囂張了一世,怎會平靜地死去?”

魯佛姬笑意盈盈:“我看還需要幾年,至少要等範自當上元帥,他纔會對集氏下手”()

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119章 巨星隕落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216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322章 咦,又弱一個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81章 戰爭的啓動資金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下)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上)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140章 早有準備的“被入侵”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82章 中國的澳洲孤島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344章 我的衣帶不太寬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59章 斷後的又是我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63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