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面對中山國將領的咆哮,趙武笑眯眯的看着對方:“早說嘛,早說這話兒我們還用那麼麻煩嗎?這就對了,我帶着人浩浩蕩蕩來到此地,可不是爲了旅遊的,明知道你我必有一戰,說那麼多廢話幹嘛?”

對面的中山國將領不再囉嗦,他轉身回車而去。

等他走遠,趙武問左右:“這個人是誰,有他的情報嗎?”

田蘇歪着頭想了想,回答:“沒有,看他身上的官服,似乎是中山國的左師(國防部部長)——小國家的小人物而已,沒什麼可在意的。”??趙武不滿的搖搖頭:“人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方是中山國統軍大將,我們卻不瞭解他的性格癖好,以及作戰風格,這怎麼能行?”

田蘇笑着解釋:“我們已經知道中山國的兵力狀況、士兵的練情況、武器裝備情況、士兵組成情況,以及中山國的兵弈部署,地理山川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我們無須在細節上耗費過多的精力。此戰,哪怕中山國左師是天神靈魂附身。對戰局也沒有絲毫影響。”

這話趙武贊同

螞蟻挑戰大象,無論這隻螞蟻多麼神勇、多麼勤奮努力,都不能改變結局。

“下令修造營地吧

中山國想要集結軍隊,怎麼也需要三五天的時間,讓我們先把自己的窩安置好。”

當夜,滿天星斗;滿地火把。

滿地火把都是趙兵乾的,掉隊的趙兵爲了趕上隊伍,他們肆無忌憚的在敵國的領土上打着火把連夜行軍。他們經過的城市,看到星星點點的火把佈滿了秋後的原野,都不敢罕然出擊。他們關緊了城門,躲在城裡屏住了呼吸。

這個世界,最令人憤恨的是一名貴族只要出身好,他不努力也可以完全不用爲生活瑣事擔心一??譬如戰前紮營這種事,趙武只要下命令就行了,自會有一大羣家臣忙前忙後。把具體工作做好。

根據趙武以前總結的《兵策》,在敵佔區進行野外宿營,需要在營壘外挖三道壕溝。其中,第一道壕溝剛好位於弩弓的最大射程邊緣,中間的壕溝恰好是射程中央。

這三道壕溝都留着通行缺口。但通行缺口卻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轉折曲回的巷道。

春秋時代戰車轉向笨拙,常常需要趕車人跳下戰車,奮力推動車輪讓車很調整方向”可以想象,在趙武如此設計的壕溝下,戰鬥人員始終暴露在弓箭射程中,每一次調整方向都要面臨重大損失。

三道壕溝挖出來的土堆積在大營邊緣,形成一道土壘。這道半截土牆每隔一人的寬度,就埋設了一根斜斜沖天的尖木樁。這道木樁圍成的籬笆牆後,是晉軍整齊劃一的營塞。晉國軍隊以一個旅爲一面軍旗(一旌),組成一個小攻擊方陣。軍旗豎立在方陣中央。士兵們以“兩(二十五人至七十五人)”爲單位。每一“兩”擁有一個帳篷宿營。

一向嚴整的晉人喜歡圍繞着軍旗佈設營地。軍旗中央是大塊空地。這空地也是士兵集合的操場。或者吃飯時就餐的露天食堂。

晉軍體制,五“兩”爲一卒,五卒爲一旅。五五排列的帳篷四四方方佈設起來,總會有一面豁口,這個豁口的朝向深有講究,一般豁口朝向師部。士兵們在操場集合後,拔起自己的軍旗,通過豁口行軍前往本師師部,一個師便組織好了進攻陣型一師部那裡,有一面更大的軍旗:師軍旗。

士兵在師部集合之後,連隊形都不用整理,就能直接開向戰場五個師爲一個軍;晉軍經常排列的陣型是“五陣”陣,羣也。五陣,古代人詞彙簡單,意思就是“五個攻擊羣”現代人發音都是雙音節詞,因此“五陣,被通常稱爲“五陣”比如現代人通常最熟悉的叫法是:五行(陣)、五花(陣)……

春秋之後的古人之所以把“五陣”稱爲“五行”或“五花”是望文生義??爲了方便指揮,五個師都用不同顏色的軍旗進行標識,需要調動軍隊的時候,主帥在高處命令人揮動“師軍旗”該師會根據軍旗的信號,做出衝鋒、就地固守、徐徐撤退,等相應軍事動作。這五色旗最後演化成了五行、五花的說法。

春秋時代沒有五行的說法,“五行”說法是後人根據這種軍事指揮狀態,而生編硬造出來的。而戰爭中予育的兵種相剋理論,又逐漸發展成五行相剋的說法。

趙武在巢車上搖動五色旗幟。麾下五個師依次走出卓地,在戰場上排列陣型

這已經是趙軍紮營十天後了。

十天來,中山國人不停的要求舉行會戰,趙武總是想盡各種理由推託。春秋人講究堂堂正正之師,所以趙武不應戰,中山國的人只能憂心仲仲的看着趙氏援兵不斷趕到。看着趙軍的營地逐漸變得堅固 卻沒有絲毫攻打趙軍營寨的意思一??那時候不流行偷營劫寨滴。

十天後,韓起最先趕到了趙武的營寥,他抱怨說:“武子,你不厚道啊,國中的大小貴族都知道你出兵消息,我卻是最後知道的 如果不是齊策手腳快,我現在連軍隊都集結不起來啊。”

趙武不好意思的笑笑:“這場戰爭原本是家族報復,我豈能爲趙氏家族的事情麻煩韓氏。”

韓起問:“你接到國君的命令了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韓起補充:“那麼,現在這場戰爭就不是家族戰爭了,它是一場國戰。趙氏參加國戰,怎能不拉上我韓氏,更何況這場戰爭明明是在分豬肉,國中的貴族都動員起來了,你卻不給我送一個信。武子你不厚道啊。”

趙武反問:“國中的領主都動員了?”

韓起理所當然的回答:“我來的時候,一路上都是往甲氏趕路的武士。許多領主來不及集結領主武裝,只好命令手下武士直接甲氏集結。我能夠後發先至,那是因爲齊策的功勞,他來我韓氏後,重修了道路,便於傳達領主命令。另外,他還仿照趙氏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一我這次就是帶着常備部隊來的,齊策還在後面整理韓式的參戰武士”

趙武憤恨的仰望甲氏:“我舊…衣了羣螟蟲啊。聽說他們擊過的地面寸草不生。不行知水比耽擱了。明天我們就全軍決戰。”

韓起驚愕的問:“你來到城下多日,竟然沒有跟中山國的人交過手?”

趙武回答:“我的士兵長途奔波,體力還沒有調整過來,再說,我得重裝備還在插重部隊那裡,至今仍在半路跋涉,我的士兵很寶貴,花費了很多錢練與裝備,所以我必須讓士兵用最佳面貌走上戰場,以保證他們的最傷亡。”

韓起點點頭,總結說:“你真無恥!”

韓起話音剛落,中山國的人又來要求會戰。韓起很不好意思的反問:“這十多天來,你頓兵於城下,怎麼好真思連續拒絕別人的求戰?”,你比我想象的還要無恥。”

趙武平婦勺回答:“勝利者有權書寫歷史,失敗者永遠沒有開口的機會。”

說罷,趙武轉向中山國的使者。彬彬有禮的回答:“晉國件臣趙武致意中山國寡君:請整修你們的戈矛,我軍明日出戰。”

現在,戰爭逐漸拉開了帷幕,在秋末、清晨和煦的陽光下,晉國軍隊一個個攻擊方陣隨着軍鼓聲,隨着軍旗整齊前進

整齊,晉國軍隊的特色就是整齊而不慌不忙。

隨着軍鼓的鼓點,首排士兵高舉着盾牆,像一條涌動的海浪緩緩向前推進;盾兵背後。慣例是兩徹行長戟兵;再然後是三徹弓弩兵一趙武排出的是一個十徹行的狂攻陣型。後面五徹分佈的順序與前五徹剛好

十徹行過後又是一個攻擊方陣”趙武把最雄厚的兵力佈設在中央陣型,右翼則是附庸家族組成的雜牌軍,左翼是韓起帶來的驁兵,以及趙氏的全部騎兵力量。

“沒有戰車,竟然沒有一輛戰車?!”中山國左師驚愕的看着趙兵走向預設戰場。

此時,中山國城門大開,一輛輛戰車魚貫使出城門,在軍官的指揮下步入戰場”與晉國軍隊的整齊有序相比,中山國的軍隊簡直像一羣羔羊,亂哄哄的,絲毫見不到任何組織性。

日進中午,趙兵最後一面軍旗進入戰場預定位置,中山國的軍隊還沒有排列好隊伍,中山國左師懊惱、憤怒、無奈的招呼自己的御戎(車伕)上前,他單車來到兩軍陣前。大聲宣讀着精心準備許久的戰爭宣言:“我秋人長久以來生活在這片土的上,諸神可以作證,我們的祖父出生於此,我們的父兄在此勞作耕耘。這片土地是諸神賜予我們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

晉軍沒有仁義,他們從遠方而來,在我們的村莊附近搭起了簡陋的棚子,我的兄弟姐妹可憐他們孤苦,送給他們食物與柴草,讓他們渡過寒冷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又容許他們在我們祖先的土地上播下種子。但秋天裡他們收穫了,我們的兄弟姐妹趕過去祝賀。他們竟然說我們騷擾到他們了,所以他們要拆毀我父兄的家園,把曾經好心幫助他們的鄰居變作自己的奴隸。

他們忘了,當初是誰賙濟他們的。他們忘了,當初是誰容許他們播下種子的?

今日,晉軍抵達我們城下,居然想對我們問罪??是可忍,孰不可忍?”

背後,中山國的軍隊山呼海嘯般憤怒狂叫:“是可忍,孰不可忍

戰!戰!戰!”

在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趙武帶着溫文爾雅的微笑走出晉軍陣線

這次他騎着馬,取得了居高臨下的優勢,不過他依舊忘不了左潘黨、右英觸的嚴密保護,而他的態度平緩而低調。

趙武衝中山國左師鞠躬,優雅的回答:“人的生命不過數十年,天地卻可以永存。在人出生之前,這片土地已經存在,在人去世之後,這片山川依舊永恆。所以這天地是屬於永恆的,屬於神靈的,神靈並沒有特地把斯土賜給某全部族,神靈是愛護百姓的,他容許賢能的人、容許勤奮而勇敢的民族發展壯大,這就是天地之道。

你說神靈把這片土地賜給了你們祖不要代替神靈說話,如果神靈真的這麼說了,請讓他出來。對我再說一遍。

昔日,我晉文公逃難,中山人收容了他,所以我晉國人一直對中止。國感恩。但每年秋季,我們的農民都要受到秋人的劫掠,我們的農夫被你們變做奴隸踐踏,但我們總是忍耐,希望通過交涉讓你們歸還被劫走的晉國野人(城市外生活的人)。但我們說的言詞秋人聽不明白,他們似乎只能聽懂劍戈下的招呼,所以有了我晉國討伐甲氏,滅其國佔其地的舉動,從那時起,甲氏屬於我們晉經地義。

外臣不幸,因爲屢立戰功被國君增封甲氏作爲領地,得以與秋人鄰而居。我身上流着秋人的血,先祖趙盾公曾娶了秋人。生下我的祖父。故此,甲氏的赤秋、白秋人尊敬我爲戎子(戎秋人首領)。甲氏是我的領地,我在我的領地上行使我的領權,既符合我國的法律,也理所當然符合中山國的法律。

你剛纔說你的父兄容許我的領民在我的領地上生存、耕在豈有此理!容許誰不容許誰在我的領地上耕耘,那是我的領權,誰給他們的權力,讓他們在我的領地上行使屬於我的權利?

看來,多年以來秋人依舊沒有絲毫改變,他們依然聽得懂劍戈傳來的聲音,聽不懂人間道理,即然這樣。羅嗦什麼,只管動手吧。”

趙武話音才落,田蘇不管中山國左師還沒有回自己本陣這一事實,立刻發令催動了軍隊。

韓起覺得很丟臉,他斥責田蘇:“敵軍將領還沒有回本陣,你這樣就催動軍隊,太不符合禮儀了。”

田蘇滿臉得意的笑,他指了指日頭,提醒:“馬上就要正午了,我軍已經列陣許久,中山國的軍隊還沒有排列好陣型,再站下去,正午的陽光強烈,我們面朝太陽進攻。吃虧的是我們啊??,再說,發動這場戰爭我們已經夠無恥了,何必在意“更無恥。吶。趁中山國的軍隊還沒有列好陣型,現在攻擊過去,那叫“乘虛而入”

韓起擔心的看了看兩軍陣前:“武子還在與敵將交談,現在發動了。武子不危險嗎?”

明蘇奇怪的看了韓起一眼:“主,你

據山二知道趙武身邊的都是誰我現在不擔心他妥人欺負,心。匕他冒失的欺負別人,那樣的話,我們這次就丟人丟盡了??發動戰爭無恥,不等敵人列陣發動攻擊“更無恥”但人世間哪有比雙方戰前宣戰中,翻臉下手擒人還無恥?”

在當時,趙武確實想下手欺負人。聽到自己身後軍隊推進的消息,他揚了揚手,摸到了自己的戰戟上,準備扣下對方的戰車,但潘黨冷哼一聲,英觸手腳快,他因爲無需雙手持弓戒備,所以趕緊用空的那隻手按在趙武的手上,難堪的勸解:“主。雙方戰前相互宣讀宣戰詞,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雙方答話後扣留使者,而且使者還是敵方主將一這種行爲可是無恥的極限與頂點。您這麼年輕就達到了頂點,今後還怎麼生活?”

怎麼說話呢?有這麼勸人的嗎?

貌似,斬殺戰爭使者的行爲。周瑜幹過,曹操幹過,此後無數名將典範幹過,“我大清”更是幹過不老少,憑啥我不能幹捏?

趙武訕訕放下了手,中山國將領聽出了趙武車右的意思,露出了鄙視的目光,他們故意不理晉軍的推進。慢慢的跳下車,悠閒地推動車轅調整方向。

趙武撥轉馬頭,一邊快速向本陣跑。一邊憨憨的說:“你不着急走啊”既然你中山國這麼客氣。那我就不客氣了:全軍加快腳步,生擒中山國左師。”

按規矩,如果對方真的被晉軍包圍,陷在軍陣中被擒,那麼不管對方是否走出來說宣戰詞的,士兵們都有權活捉他,並可以在事後指責這人耍無賴,宣讀完戰爭誓詞後賴在戰場不走,以拖延開戰時間”

聽到趙武這命令,中山國的將領再也不顧憤怒了,他們慌慌張張的調轉車轅,不顧形象的往回奔跑。

晉軍軍鼓再變,聽到軍鼓變化後。頭徹行的士兵放慢了腳步 與此同時,攻擊方陣尾部的盾兵加快腳步往前奔跑。稍停,長戟兵開始向方陣兩側移動,弓弩兵向方陣中央集中。

晉軍的軍鼓聲再變,此時,一層盾牌已經搭在頭徹盾牌之上,形成一個階梯型的斜坡。無數閃亮的的戟尖從盾牌的縫隙中伸出一烏龜流大師趙武使出了自己的慣常伎倆:刺蝟大戰。

晉軍原地踏步片刻,整理好隊伍繼續推進,此時,對面的中山國軍隊更加混亂了。有些中山國勇士忍受不了晉軍帶給他們的巨大壓迫感。他們鬼叫一聲,不顧軍令衝出自己的陣型,義無反顧的向晉軍發起絕望衝擊。

也有些中山國勇士高聲斥責同伴,要求他們聽從號令,整理好自己的隊列一??他們的高聲嚷叫恰好掩蓋了軍令的傳達。

任何軍隊中不乏懦夫,中山國軍隊開戰前鬥志昂揚,但晉國軍隊依靠自己嚴密的組織型、巨大的壓迫感。摧殘過數不勝數的鬥志高昂的軍隊。中山國軍人做的不比別人的差;也沒比別人好多少??在部分勇士向前衝鋒的時候,也有部分人調轉車轅向後方奔跑;還有些人雖然沒有相後跑路,但他們站在原地、眼珠亂轉、面色蒼白、雙手發抖、拿不穩武器

“原來是羣公子哥和農夫”回到自己本陣的趙武不屑揮了揮手,田蘇在戰車上升起的一面旗幟,而後舉起另一面旗幟揮動

隨着他的揮動,一直注視這個方向的軍官大聲下令:“弓弩兵,上箭,張弓”

韓起在趙武身後感慨:“兩支軍隊交戰,不熟悉的人匆匆一看,中山國的軍隊做事禮節周到,他們反而像中原人,而我軍把所有的規矩都打破了,像個蠻夷。”

趙武嗤的一笑:“人不能對牛彈琴一??中原的禮節只能面對中原人。無需面對蠻夷講禮儀。

等回到中原你看看,我保證比貴族還像貴族。”

伴隨着趙武這些話,是萬千弓弦的響聲,無數只箭桿漫天飛舞,像聞到血肉味的禿鷲,烏壓壓一片撲向那些單獨衝鋒的中山國勇士。陡然間,勇士們穿上了一件新衣服:這是件“以鮮血爲經,以箭桿爲緯”仿織出的血肉衣服。

對面的中山國軍隊鴉雀無聲。

晉軍的軍鼓再次響起,晉國武士隨着鼓聲發出了一聲大喝,他們停下了腳步,幾聲拍節過後,晉國軍人隨着鼓聲一步一動的向前推進,鼓聲的間歇裡,士兵們整齊的敲擊着盾牌。或者用戟杆敲擊着地面 或者用力跺腳響應着鼓聲。

啪!啪!啪!,,嗬!嗬!嗬!,,咚!咚!咚!

鼓聲、敲擊聲、吶喊聲輪番響起,這是晉軍慣用的心理戰術。隨着攻擊方陣的推進,晉軍雖然沒有再發一箭,但那一道道聲浪形成了衝擊波。不斷的摧殘着中山國士兵,他們驚慌失措,他們茫然無招,他們目眩神迷,他們站立不定,他們擠成一團,

一聲淒厲的長號響過,晉軍弓弩兵一聲怒喝,射出了手中的弓弩。緊接着晉國軍官大喝:“弓兵急速射;弩兵自由射??射!”

趙氏弓兵的射擊急如暴雨,他們不追求準確率,只追求壓制效果。精準的射擊有弩兵承擔,他們在每徹行徹頭的指揮下,一行行列隊射擊一此時,如果居高臨下看。晉國軍隊彷彿在表演大型團體操:首列盾牆開放,盾兵向兩翼跑動,晉軍的刺蝟方陣像錄開皮的祜子一樣,露出了裡面的果肉。

盾兵移動的同時,戟兵從兩翼向中央集結,等他們排列好陣線後,開始向前方推進,在他們的後方,一列列弓兵涌動,他們奔跑到戟兵後方,隨着軍官的號令整齊的舉起弩,然後射擊。射擊完畢的弩兵留在原地上弦,從他們後方涌上來另一列弩兵超越他們後,跟在戟兵後方發射。

中山國軍隊被趙兵們急速射。射的東倒西歪。頭徹行已經殘破。第二徹行被壓制的擡不起頭來,第三徹行陷入混亂,,中山國左師無奈,下令:“別整理隊形了,晉國人已經衝上來了,等他們衝入陣中。我軍就任他們宰割了。傳令:全軍衝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推薦小說

春秋小領主

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春秋小領主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

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242章 像馴猴子一樣調教人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個悖論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28章 跟“天下第二”單挑的楚軍?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314章 想挖我的牆角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110章 七重門第285章 征服人心的勝利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107章 楚國人的組合拳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