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叛亂是種傳染

話百三十八章叛亂是種傳染病

?? 司法官這麼一說,公子咎叛亂的原因,許君這次切身領教到了。

國君尚且要尊崇法律,依法從事,這在晉國是平常事。而且這也是晉國得以以守秩序著名,得以稱霸天下的根本基礎。但在許國,這就是“西化”衆所周知,他們的國相恰好來自“西方”的晉國。

但許國國君畢竟還有理智,所以他忍下了這口氣。三日後,等趙武趕到。許君親自懇求:“寡人只有這個弟弟。雖然他發動了一場小叛亂,可這叛亂並沒有給國內造成什麼損失,大家不是該幹什麼,依舊在幹什麼嗎?公子咎叛亂,只是小孩子鬧一點小脾氣。一場遊戲一場夢而已。還請國相予以寬恕。”

趙武笑着反問:“我聽說公子咎叛亂之後,只想着驅逐我這位國相一一你以爲我這位國相走了,他還會做什麼。準備自己擔任縣相,繼續仿照我那樣治理許國嗎?”…噢,他叫公子咎,凡是被稱爲“公子。的人,都是有資格繼承君主位置的人啊。”

許君啞然。緊接着。他一頭冷汗。

趙武繼續不客氣的說:“我如今把許國治理的僅僅有條,許國朝野之間全是我的勢力。公子咎驅逐了我,不再把我的勢力驅逐乾淨,他能放心嗎?等我的勢力驅逐乾淨了,他會只甘心做一位國相嗎?”

許國國君明白了。但他還是說:“雖然是這樣,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赦免公子咎。他畢竟是我的弟弟。”

趙武搖頭:“不經審判,誰都沒有權力判別人的罪,或者赦免。

公子咎有沒有罪。我說了不算,法庭說了算,他該不該赦免,法官說了算。”

許國國君瞪大眼睛反駁:“刑不上大夫??一自古以來,貴族不接受審判,我的弟弟不能上法庭出醜。”

趙武毫不在意的回答:“那就審判他的車右。審判他的御戎,審判時要求公子咎旁聽,等確定車右御戎罪行後,再由法官做出裁決。”

貴族有罪,不懲罰貴族而懲罰貴族的家臣。這是春秋時代的慣例,比如悼公的弟弟楊幹駕車在軍營裡亂走,當時的軍司馬巍修處死了楊乾的車伕。

趙武的理由充足,許國國君勉強接受了趙武的說法。稍後,趙武的這番談話傳播出去,聽到的人不免同時揣測:所謂清除國相的勢力,是不是還包括變更國相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呢?

這個想法一出來,就像瘟疲一樣立刻擴散到許國全國。原本沒引起什麼動靜的公子咎叛亂事件,立刻引起許國國民的同仇敵愾。

在這種濃厚的仇視氣氛下,許國的審判開庭了,公子咎作爲指定旁聽者,旁聽審判全過程。趙武與許國國君雖然迴避了審判,但他倆都各自在距法庭不遠的地方租下了一間房子,不時的派人打探審判情況。

不一會兒。審判結果出來了,公子咎被判有罪。驅逐出許國,並且永遠不準歸國。他的御戎與車右則沒盡到勸諫作用,被判斬首??,法庭對面,趙武拿着這份審判結果,自言自語:“這將是一場世紀審判,歷史必將會記錄下這一刻,因爲連國君的弟弟也必須走上法庭,接受法官的質詢。而且法官並不因爲他的身份而有所顧忌,就直接宣判了,今後,這將是後世人仰望的春秋典範。

不過,典範不應該有瑕疵,雖然這份判決符合春秋慣例,但它懲罰了忠誠一一忠誠不應該受到懲罰。公子咎的車右與御戎忠實地執行了主君的命令。他們倆沒有罪…”我已國相的名義赦免他們,容許他們繼續留在國內當然,如果他們想繼續追隨公子咎流亡,那就是執迷不悟??殺了他們!”

趙武說“御戎與車右無罪”那麼,有罪的是何人,昭然若揭。

審判結果被趙武這麼一干涉,雖然公子咎依據春秋習接並沒有做到被告席上,但其實,滿許國的人都知道,唯一坐在被告席上的是國君的弟弟。貴族公子、咎。

趙武是用預言家的口吻說出這番話的,這是春秋時代第一次讓貴族受審,趙武窩言這一判決結果將影響後人”當時,沒人知道趙武的話是否能應驗。但與此同時,衛國的預言家,定美夫人的預言應驗了

晉國大軍解散後。孫林父帶領大軍回國。衛獻公一一就是曾經叫嚷着”刺啊。刺啊”慫恿趙武刺殺胥童的那位許國國君,也是前任國君夫人定姜預言“這個人是要敗壞衛國”的家 按規定,他要損賞出征歸國的統帥,於是,孫林父與大臣寧殖甯惠子,在衛國素有賢能的名聲,穿好朝服在朝堂待命。

不幸。兩位國家功臣一直到太陽落山,也不見國君傳膳。

寧殖非常納悶,轉身問孫林父:“你我二人坐在此處一天,君上不是說搞賞我們嗎?有何等重要的大事,讓君上忘了招待你我?”

孫林父也很納悶:“你我二人坐在此處。有什麼重要的國事不告訴我們,需要國君親自處理”唔,看來這事很棘手,君上處理了一天都沒處理好,以至於忘記了你我在此枯我既爲正副執政,君上的煩惱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們去幫幫君上吧。”

寧殖招手喚過一名寺人太監,問:“君上在哪裡?”

寺人臉上的表情很古怪,他猶猶豫豫不想說,孫林父與寧殖兩大功臣只想着找點領取獎勵,不以爲然地催促:“快說!”

奔人很古怪的回答:“在後院!”

孫林父站起身,撣了掉集上的土,吩咐:“頭前帶路。”

一路上。寺人的動作都很小心,倆正副執政才進入獻公的後園,立刻明白寺人表情古怪的原因一獻公不是在處理難以解決的國家大事,因此把倆位功臣涼在空無一人的朝堂上,他故意的。只見獻公帶着獵帽,悠悠閒閒的在園中射雁,見二人來了,也不摘下獵帽就與二人說話:“二位執政。看看寡人的戰績如何寡人射了兩隻雁。”

獻公身邊。一名手持弓箭的武士咳嗽一身。難堪地向兩位執政點點;“出是衛國神社手,與南方養由基齊名的衛國神箭手公孫仇一犧現在擔任國君的御戎。

一股熱血涌上倆位執政臉龐,孫林父嘴脣哆嗦,寧殖手在發抖,與此同時,滿院子的寺人,以及國君身邊武士都低下了頭,迴避兩位執政的目光,??滿院子人都知道,按春秋規矩,臣子穿着正式的朝服,君主也應該穿正式點,至少要脫下不正式的皮獵冠。與臣子交談,才能顯示出應有的尊重。

身爲老闆。你不能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跟一身西裝革履的辦公室主人說話吧?那就農民,不叫君主!

滿院子人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們都感覺到羞愧感覺難以面對二個國家執政。但衛獻公不知道,見到二位正副執政不回答。他繼續嘲笑:“二位執政在前線釐戰數月,寡人也沒閒着,寡人在公孫丁的教導下,在院中收穫了許多戰利品,來,分給二位執政一點”

孫林父暴怒。他生怕自己一發火,當場撕了面前這小孩。爲了防止失禮。他趕緊一轉身,衝出宮城。

寧殖一直在喘氣,他喘着粗氣,冷眼看着依舊笑嘻嘻的衛獻公,勉強讓自己行了個禮。默默走出宮城,而後在宮城門口仰天長嘆,隨即回家召集武士,閉門自守。

孫林父怒氣大,他出了宮城,沒有回家,直接奔回自己的封地戚邑,但想一想又覺得不安心,再派兒子孫刻到都城探風。衛獻公像沒事人一樣,懷着玩鬧的心理招待孫削喝酒,酒喝到一半,孫削覺得氣氛足夠了,便想開口打探國君的態度,誰知衛獻公放下酒杯,嬉皮笑臉的說:“光是飲酒。有點乏味,不如來點音樂吧。樂師,上前來奏

樂師刊敲了個調子,衛獻公搖頭:“不好聽,不好聽,換一個。”

太師首席樂師上前來詢問:“君上想聽什麼調子?”

衛獻心因下嘴裡的酒,回答:“《巧言》。”

稍停了一下,衛獻公補充:“不用演奏全部章節,就演奏《巧言》的末章。”

衛國樂師瞥了一眼旁邊的孫刻”惶恐的回答:“請君上收回這個命令,臣不能演奏這個。”

《詩經7巧言》的末章內有“無拳無勇,職爲亂階”這句,用現代話就是說:你孫林父沒啥本事,干涉了我行使職權。超越了自己的本分。

衛獻公這是抱怨孫林父執政過於霸道,把自己完全架空了,把自己完全“代表”了。

樂師的恐慌並沒有讓衛獻公覺悟,他不以爲然的、笑嘻嘻,反問:“爲啥?憑啥你不演奏《巧言》,難道寡人連這個權力都沒有了?”

樂師低下了頭,保持沉默。

稍停,另一位衛國樂師師曹馬上跳出來,冷笑着說:“太師首席樂師不願意演奏《巧言》,臣願意代替他演奏。”

師曹跳出來不是想幫助衛獻公,他是想陷害這位愛玩鬧的國君原來,獻公曾讓師曹教自己的一個愛妾彈琴,師曹因爲這愛妾學習不經心,鞭責了這位愛妾,愛妾向獻公告狀,發怒的衛獻公打了師曹三百鞭,此後。師曹恨上了是非不分的國君,巴不得獻公君臣不和。

太師退了一步,向衆樂師下令:“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準彈奏樂器進行伴奏。”

師曹笑着看着國君:“沒有伴奏,請國君容許我清唱。”

孫削麪色陰沉的看着國君與他的樂師討論斷一沒有伴奏,不是歌唱。然而,單獨朗誦《巧言》上的詩句,那是加倍的侮辱,是更無理的挑釁。

師曹把詩句吟唱了三遍。一邊唱一邊斜着眼睛瞪孫荊。孫俐默默聽完師曹的吟誦。等師曹稍稍停頓,他舉起酒杯,面色平靜的向國君祝酒:“孫割率領大軍剛剛從南線返回,又被父親指使奔波,身體實在疲乏了,想必國君也很疲乏,不如我們就此安歇。”

獻公興致勃勃:“天色還早,我們再喝一會兒。舞姬上來,跳幾個曲子

孫削堅決的站起身來:“君上,臣懇請告辭。”

獻公欣賞着孫俐眼中的仇恨,興高采烈:“彆着急着走啊,這纔開了個頭,更多的好玩意還在後面呢。”

孫削再不理會,擡腳走出大殿。

出了宮城。侍從過來詢問:“少主,是否去府上安歇?”

孫削搖頭:”不,直接出國都,回我們的封地。”

孫削一路快奔!趕回封地跟父親商量。聽孫削介紹完情況,孫林父長嘆一聲,說:“國君嫉恨我了,我們不先出手,必死無疑!”

孫削問:“怎麼辦?”

孫林父一指北方:“我聽說趙武正在許國國都,忙着處理公子咎叛亂的事情,你派幾個人去碼頭找找船,如果趙氏的船還在我們碼頭,就把他們都僱傭了。請他們把咱家眷立刻送往晉國。託付趙武照料。”

孫削不甘心:“我們只是逃避嗎?”

孫林父冷哼一聲:“逃避,父親的字典裡沒有“逃避,這個詞我倒要看看誰纔是真正的“無拳無勇,職爲亂階。哼哼,要不是我費盡心力打理這個國家。那小子哪有資格坐在國君的位子上說風涼話。傳令:召集家族武裝。明天早晨飽飽的吃一頓飯,立刻向國都進發。”

孫削高聲回答:“好咧…”我導上下達命令,整頓兵甲。”

衛國處於黃河上游,從衛國出發的船,第二天中午到達下游的許國,趙武接到消息。大感驚訝:“執政孫林父瘋了嗎?作爲一個臣下,揮軍攻擊本國國都,攻擊本國君主一一這樣的事情,以前可曾有過”

田蘇思考了一眸子,回答:“未曾有過,以前列國雖然也有弒君的先例存在。但以臣下的身份攻擊本國國都。這大約是春秋第一例。不過,身爲國君。如此侮辱自己的執政,也是天下第一例。”

孫林父的嫡子孫刻沒有來,護送孫林父家眷的是孫氏庶子孫苑,他茫然回答:“我父親這也是被逼急了啊,如果我們再不反抗。國中的人看到風色,紛紛倒向國君,我孫氏今後豈不是國君宰刻。我們家族環能存在下去嗎

趙武急忙起身:“這麼大的事情,不能不通知寡君,速去派人通知寡君,準備應變。”

晉國內部對這個事也很重視,沒幾天,韓起一路騎着快馬趕來,他氣喘吁吁,還沒坐穩就問:“情況怎麼樣了?國都的消息滯後。許國事件的最新進展是什麼?”

趙武苦笑:“孫林父當了幾十年的執政,手下的士兵都是打慣仗的兇悍老兵,國君身邊那羣儀仗兵哪裡見得慣真的搏殺一一最新情況是:孫林父不費吹灰之力擊潰了衛君的主力,因爲不肯誤傷國君,所以孫林父沒有進行殲滅戰,他放任國君逃出了許國國都。

昨天最新戰報:衛國國君逃往東方,在衛國與齊國的交界處,許君派大臣子研、子伯、子皮三位公子前去找孫林父和談。據說這個許君誠懇道歉,發誓再不侮辱孫林父了,還承諾絕對尊重孫林父的權利。”

韓起忙問:“孫林父答覆了沒有?我們是否來得及與孫林父溝通一下?”

趙武攤開手:“孫林父的答覆是:他殺了子研、子伯、子皮三個公子,並派自己的家臣尹公詫、庚公差繼續追殺衛公。”

趙武這裡提“衛公”而不提衛君,是默認了衛獻公失去君位了,從而成爲一個流浪貴族。

韓起問:“庚公差很有名吧,聽說他是你的家臣衛敏的師兄?”

趙武解釋:“庚公差是衛敏的師兄,也是尹公坨的師傅子魚,而衛敏與廢公差都是從衛國神射手公孫丁那裡學到的射箭技術。公孫丁是北方有名的神射手,名聲僅次於養由基,他現在是衛公的御

正說着。又一名侍從匆匆進來,向趙武遞上一份報告:“宗主,今日最新戰報。”

韓起連問:“說的什麼?”

“衛公已經出奔鄄在今山東省甄城縣北,半路上又派“公子行。來找孫林父求饒,孫林父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殺死公子行。至此,衛公徹底絕望。目前已經踏出許國國境,進入齊國

“就這些?”韓起迫不及待的問:“孫林父派出的追兵怎麼樣?”

送信來的侍從回答:“被公孫丁擊退了一據說。庚公差追上師傅的戰車後很爲難:射吧,是背叛老師;不射,又邪了死罪。思索間,許公的戰車跑遠了。庚公差見到左右都在等他發令。決定追上許公再說。

隨後,庚公差追上了頻頻回頭的許國國君一??許公跑不快,大約是期望能與孫林父和談成功。庚公差見到許公車駕,擡手兩箭,射中獻公兩邊的車鞠車轅前駕馬的部位,隨後駕車轉回。但他的徒弟尹公俏不願意,說:“公孫丁是你的老師。你不好意思動手,但他跟我關係就遠了,讓我來動手吧”

隨後,尹公坨掉轉車轅追了上去,公孫丁看見,把繮繩交給獻公,說:“瞧我教七一下這無禮徒孫”只一箭,公孫丁射穿了尹公陀的手臂。而後。公孫丁帶着衛公。悠悠閒閒進入齊國境內…”

晉國是個軍國主義國家,民間尚武氣氛濃厚。孫林父與衛公之間這場追逐之戰,涉及的幾個人又跟趙氏密切相關,所以彙報的侍從繪聲繪色的談起那場大戰。眉飛色舞……

不過,這場戰鬥並沒有在正式軍報中出現。它只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局部衝突而已。

韓起喘勻了氣,說:“孫林父真的狠啊一攻擊國都,驅逐國君,追殺君上”他竟然能幹的出來。”

趙武笑着說:“我猜孫林父最大的真望恐怕是抓住衛公。當着他的面吟唱:“無拳無勇。職爲亂階

韓起笑了,邊笑邊說:“國都對這件事拿不定主意,孫林父畢竟是我們的堅定盟友。斥責他似乎不合適,但身爲臣下。驅逐國君,攻擊國都,這件事情做的太嚴重了。”

停了停,韓起又說:“不幸的是。鄭國此時也鬧起了動亂,聽說我們走後,執政子孔覺得“入盟。給他的屈辱太大,他私下裡聯絡楚國,準備重新投向楚國陣營。”

趙武聽到如此重大的消息,只是閒閒的噢了一聲:“看來,我們又要整頓軍隊,南下作戰了上次,我們就不應該歸還鄭國俘虜呀。最好的敵人是死去的敵人,這話說得沒錯。”

韓起揮了揮手:“鄭國應該沒事,據說,子展已經起兵攻擊子孔,另外,子產還捎回來消息,說是鄭國的事情自己會解決,請我們晉國放

趙武嘆了口氣:“天下全亂了。”

韓頭表示贊同:“前幾年,連場大戰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如今局勢剛剛鬆動了一點。沉渣便接連泛起。哼哼,現在大家居然有閒情逸致鬧叛亂了。我看全是閒得慌”不行,咱要給他們找點事。”

趙武點了點東方:“齊國會收容衛國國君的,接下來,齊國與我們之間的戰爭必將爆發,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齊國是晉國的小弟,在老大沒有表態的情況下,齊國私自收容被驅逐的衛國國君,說明齊國國君已經不在乎晉國的態度了。

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同時也說明:齊國攻破萊國、苕國後,已經將這兩國的領土消化完畢,感覺自己的國力能夠與晉國較量了,於是,他們蠢蠢欲動,想要與晉國爭奪霸權”

稍等了一會兒。韓起想起來什麼,他馬上說:“哦,如今,咱們的元帥、副元帥職位已經確定,現任代理元帥荀偃繼續留任,士臼升任副元帥,至於你…”

韓起稍停頓了一下,說:“你將成爲上軍將,我是你的副手,擔任上軍佐;雜犀繼續擔任下軍將,魏待升任下軍佐。另外。新軍將由士富擔任,新軍佐由荀盈出任,由於新軍力量薄弱,他們將由上軍直接管轄一一這就是說。你我升遷了。”

心月底了。保底月票出來了,懇請讀者投票支持,拜謝了!,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182章 鏖戰在國都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192章 最鋒利的矛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下)第72章 刺客也瘋狂_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33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189章 他來了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275章 那些閒着與忙着的第33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89章 他來了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0章 序 原初:我在哪裡?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81章 是何物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上)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10章 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343章 想死的心都有了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181章 是何物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61章 春秋鳳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