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

差一百二十六章全世界都在屢戰

??副將搖頭:“我們或許可以用戰車衝擊一下。趙兵正面防守薄弱,擺出這陣型一衝就潰,但??,因爲我們來之前要穿越崎山,所以我們的戰車是用牛拉的。以牛車那種緩慢的速度出去。恐怕衝不到趙兵的身前…川

秦軍開始射擊了。噼裡啪啦的弓弦聲中,秦軍統帥庶長武回頭看一看身後的山路,遺憾的說:“我們真不應該派兵繞過武威“…如果我們像上次對付士紡一樣,把兵力隱藏在山谷中。現在殺出來。恐怕又是一次類似戰勝士鯨的大勝利,…唉唉,說這些已經沒用了,趙武不是士蛟,或許我按對付士鯨的方法對付趙武,又會發現我跟眼前一樣,正好掉入陷阱”,咦,趙兵怎麼上來的這麼快?”

副將思索:“聽贏頌說,趙武子是國中有名的匠器大師。他閒着沒事喜歡琢磨武器配件以及”

“修路?”秦軍主將回答:“你回去後,一定要求國君再把贏頌派出去看看,我想知道晉國最近變成什麼樣?”

稍停,庶長武下令:“衝鋒吧,雖然明知道是送死,但面對晉人,秦人連一次衝鋒都不敢。這不是我們的性格。”

秦軍軍鼓大響,十幾輛戰車衝出中爽大陣,開始向晉軍決死衝鋒。

“射擊,給我重點照顧那幾輛戰車”趙武下令。

隨着軍鼓的響聲,一陣咚咚的腳步聲整齊響起,一萬韓氏弓兵手持長弓,小跑的衝到前沿。他們不慌不忙的把二十餘隻箭桿插在腳前的地上。而後。一手抓起兩支箭,弓弦上再搭着一支箭,開始急速射。

久經記 練的韓氏弓兵,射擊頻率果然是列國之冠。眨眼之間,他們將二十多枝箭射了出去,時間不過用了一分鐘。

一萬名弓兵每人射出二十枝箭,一分鐘之內他們向對方傾瀉了二十萬杆箭,素軍頭上承受的不是毛毛細雨。簡直是瓢潑大雨。剎那間,每一個秦國人都成了刺蝟。

這些刺蝟人在堅持前進,雖然堅持的人數量很少,但他們渾身淌着血,眼睛已經看不清腳下的路,聲音嘶啞。還有一些人手中的武器已經斷折,但他們一步一爬,堅持着向並方挪動一一這就是虎狼之秦。

田蘇的嗓音平淡而冷酷:“命令盾兵向左右矩移動;命令戟兵出擊,增援兩側山頭的戰鬥;命令弩兵進行平射。精確點殺秦國前軍;中軍做好準備,準備進行最後一擊;殿後軍要越過秦軍陣勢要堵住他們身後的山口。”

“一個不留!”田蘇的軍令引得魏家兵一陣狂拜

軍鼓隆隆,軍號嘹亮,晉軍全軍出擊了。

勝利已經沒有懸念,以魏家兵爲先鋒的晉國攻擊部隊,毫無質疑的擊碎了傷重的秦國前軍、中軍”當他們突擊到秦國後軍的時候,殘餘的秦國人爽爽快快投降了

數日後,當元帥荀罌氣喘吁吁的趕到武威城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二百乘戰車,一萬五千人的秦國入侵部隊,唯有後軍的四千人倖存。除了秦軍副將身邊的三百侍從以外,其餘的俘虜已被趙武轉移到了甲氏,他們臨走之前。把武威堡前的地面前打掃的乾乾淨淨。

乾乾淨淨一片大地,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荀罌看着武威堡外的原野,如今這原野上種滿了聳花。這些鮮花統一的白色。都是三葉草植物。荀罌打量着鮮花鋪滿的坡地,說:“我早知道。留你在國內比留士鯨放心,沒想到你做得這麼好”你們還能戰鬥嗎?”

田蘇上前打岔:“秦軍陣亡屍骸一萬餘具。我們都埋在那面背陰的山坡上。還給他們立了墓碑,墓前插了他們生前使用的武器。幸好,有部分秦軍認同贏姓趙氏,有他們幫助。我們順利對秦軍陣亡者進行了簡單的身份甄別…”

荀罌大手一揮:“那樣雞零狗碎的小事別來煩我,我丟下大軍,只帶百餘名護衛。氣喘吁吁的跑到這來,不是聽你講這些事情的,眼下宋國危機、魯國危機,我現在只想知道,你們是否還能戰鬥?”

趙武正在考慮,田蘇嘆口氣:“如今這情況,恐怕我們不得不說:我們還能戰!請問元帥,我們的敵人在哪裡?”

荀翼嘆息:“楚國人打仗越來越奸猾,我們聯軍剛從宋國返回,原先觀望的楚軍立刻推進上來了。我抵達虎牢時連番收到消息,這次楚國人採取的是兩路進攻,令尹子囊親自帶軍進攻宋國,大營駐紮於管母(在今河南省鹿邑縣南),前茅(先驅軍)於6月舊日(廢午),圍攻宋都的北門(桐門)。

同時,子囊命令鄭國司空子耳帶軍攻擊衛國。”

趙武愣了一下。田蘇馬上插話:“楚國人太心急了,他們上來的太快,衛國軍隊一定還沒解散,鄭國衛國國力相差無幾,但鄭國屢受我們攻擊,現在恐怕打不過衛國”如果楚國人再耐心點,等衛國解散了軍隊再進攻,恐怕收效更大。”

荀罌點頭:“沒錯,衛國軍隊還沒來得及解散。聽到宋國受攻擊的消息,範自立刻命令衛國援宋,衛獻公親自帥軍進發至襄牛(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東),正好撞上入侵的鄭軍??傳聞。楚國命令鄭國出兵的時候,鄭國認爲:楚人的繁重役使總讓鄭人難以負荷。國內怨氣很大。

但子展覺的楚國的命令必須服從,他勸解諸卿說:“我們必須攻打衛國,不然就違背了楚國的命令。我們已經得罪了晉國,如果再得罪了楚國,你們說鄭國會怎麼樣,大家都清楚吧?,

據稱。當時子馳回答說:“當初我們跟隨晉國。我們得到了一個許國(留下的土地),如今我們跟隨楚國,楚國人只知道要求我們頻繁出戰,我們的國家已經疲憊不堪了!,子展反駁說:,我們的背叛已經得罪了晉國。如今我們靠上了楚國,只有一條路走到黑了。我鄭國是個國,同時得罪晉楚兩個大國,鄭國必亡。而鄭國疲憊不堪,總比亡國好些吧?,

子展這番言論終於說服了鄭國諸卿,大夫皇耳被拍出來,帥師侵衛”

田蘇立刻補充:“鄭國的軍隊已不足爲慮,他們只派出一名大夫皇耳領軍出戰。分明是在應付楚國,做做樣子而已。”

荀罌哼了一聲:“鄭國人連做做樣子都不經心??衛國執政孫林父輕鬆戰敗鄭國人,皇耳也被孫林父之子孫荊在犬丘(在今河南省擁城縣西北)俘獲。但衛國人推進到宋國邊境。卻不敢深入。孫林父來信說:面對楚軍,衛國不敢單獨交戰,還需要我們的軍隊過去幫忙,我們的軍隊,如今正在加快速度回國,準備回國迎戰秦人。

現在好了,秦人已被你打敗,但我們的軍隊依然在趕回來他們已經履行了出戰任務,如果要出軍求援宋國魯國,唯有動用留在國內的部隊了一一你們是唯一留在國內的部隊。”

趙武插話:“楚國人不是在進攻宋國嗎?關魯國人啥事,怎麼魯國也危機了?”

荀罌回答:“不久前二衛國人已經把鄭國的軍隊擊潰了,於是,楚國人再度增兵,並從宋國掉轉方向。帶領南方聯軍與鄭國軍隊轉擊魯國一楚人這次也知道挑選對象了,他們先攻擊宋國,是因爲宋國和我們親密,我們不會不救援;現在轉而攻擊魯國,也是同樣道理。但是,楚國人圍攻(宋國)蕭(在今安徽省蕭縣北)的軍隊並沒有搬離,宋國來信說:蕭已經堅持不住了。魯國來信說。攻擊他們的主力是鄭國軍隊,也有少量南方蠻軍。”

據說,聽到鄭國正卿子耳帶領南方蠻族入侵魯國,魯國的孟獻子評價說:“鄭國恐怕要有災禍了,他們剛被衛國打敗,又奉楚國人的命令攻擊我魯國,軍隊征戰如此頻繁,周天子尚且經不起這樣的頻繁用兵,何況一個小國?鄭國馬上會有災難。國內的怨氣怕是要發泄在鄭國三位執政(子馳、子國、子耳)身上吧?”

孟獻子預言式的預言了鄭國的內亂。但這些話趙武等人還不知道。趙武沉思片刻,問:“鄭國人敷衍式的派出軍隊,連衛國都覺得是盤菜,我們還需要援魯嗎?。

荀罌回答:“魯國不能不救援。哪怕楚國人已經撤退了,我們的軍隊也必須去魯國走一知道你跟魯國的公卿關係好,或許,你還有別的什麼想法?”

兩人說話這功夫,田蘇已經取出隨身攜帶的地圖,對着地圖沉思,荀罌這句問話,讓田蘇眼前一亮。他試探的問:“其實,宋國位於楚軍前進的道路上,楚軍想攻擊魯國。必須通過宋國,所以援宋就是援魯。

如果我們單純援魯,很可能軍隊奔波到魯,楚軍已經撤退了。等到了宋國,楚軍又撤了,我們兩頭奔波,一無所獲。現在就看元帥的意思了,元帥如果認爲我們不該跟楚國正面衝撞,那我們就先去魯國後去宋國。否則的話

趙武插嘴:“否則的話。我們就直搗陳國,陳國在楚軍的後方,他們一向以爲安全,我聽說陳國國君已經把居城搬到了武昌,武昌是我修建的,我有把握攻破武昌,活捉陳國國君

“不行。”荀罌堅決否決:“去陳國太危險,等於已經深入了楚國的勢力範圍,即使你們勝利了,楚王可以呆在鄭國,再從國內召集軍隊,從兩面夾攻你。

現在南方正是雨季。你們攻到了陳國,萬一道路難行就走不脫了。而且我認爲現在還不是與楚國正面衝突的時候,我們要留下寶貴的力量應付齊國與嘉國。”

田蘇建議:“那就直插鄭國。鄭國我們路熟,從虎牢出發。先攻擊鄭國都城,調動楚軍回援,而後,我們進入宋國,讓楚軍來回奔波,“疲於奔個

趙武驚訝的望着田蘇,他是現代人,自然知道“圍魏救趙。疲於奔命”這些戰爭技巧,田蘇一個古人。他居然比孫腦提前領悟到“圍魏救趙”的道理,實在令人驚歎。

“你這樣想我就放心了。”荀翼回答:“我原先擔心你會跟楚國人硬碰硬的打上一仗,既然現在你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去吧,帶領新軍及上軍韓氏的部隊,馬上從這裡出發,武威堡從現在開始有老夫接管防衛。”

趙武看了荀罌一眼:“岳父,我一向以爲自己是個小心謹慎的人,怎麼你還擔心我會跟楚國人正面交手?我一向以爲元帥你是個小心謹慎的人,怎麼你只帶百餘名侍從,就敢接防武威堡?”

荀罌瞪了趙武一眼:“你小心謹慎?租庸制是誰先開始施行的?與奴隸相約立下白馬之誓。又是誰先乾的?那陵之戰的時候,又是誰先去追擊楚軍,你要是小心謹慎,咱晉國就沒有莽撞人了。”

“我居然給人以這樣的印象?”。趙武感慨。

荀罌繼續說:“我們的西滅只有秦國人,秦國的軍隊讓你打殘了,在派軍來,只是收屍而已,再說你這座武威堡。設計上是讓兩千人駐守,我隨便從魏家找兩千個輔助兵,配上我的護衛,防守這座城市足夠了

荀罌這麼一說,趙武直點頭:“看來元帥纔是真謹慎,我那是莽撞,太莽撞了。”

第二天,晉軍的先驅部隊陸續趕到,趙武移交了防衛,開始領着軍隊南下。

“這一年將會很漫長”在虎牢城補充的軍械。趙武領軍出城後,沖田蘇感慨:“天下亂起來了。七八個國家,你打我我打你,以前有過這麼亂的時候嗎?。

田蘇想了想:,“沒有過,以前發生大戰,多數是兩個集團之間的交戰,參加的國家雖然多。但戰場只有一個,今年一年,這纔到上半年,戰場居然有七八個,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趙武眺望遠方:“也許今後,同時交手的戰場會有十幾個之多,也許那時候,連盟國內部都相互交戰不休。這纔是真正的世界大戰啊,你打我我打你,整個世界找不到一個和平寧靜之地。”

田蘇疑惑的反駁說:“不會吧。現在的亂相是因爲我晉國沒,川堯絕對的窄當地位。如果我們確它了無人敢挑戰的霸型犛陸,戰爭就會平息下去,那時,列國之間有了糾紛,會尋找霸主進行仲裁,而不會直接訴諸戰爭。

主上說以後會更亂。但我覺得楚國人這麼做,反而有點垂死掙扎的味道,比如鄭國他們是小國,兩年前被我們聯軍狠狠地修理過,兩年時間鄭國緩不過氣來。現在卻因爲楚國的驅使而頻頻發動戰爭,鄭國人受得了這番折騰嗎?。

田蘇說這話的時候。鄭國人已經在叫苦了。相對晉國對附屬國的寬厚,又是送土地,又是幫助修城的那種慷慨,楚國人的繁重役使總讓鄭國人覺得難以負荷。國中卿大夫一起抱怨,但子展覺得還是必須服從楚國人的命令:“我們必須遵守楚國的命令攻打宋國,不然就違背了楚國的命令

子馳叫苦說:“國家已經疲憊不堪了一一我曾經說“枝莫如信”小人物存活於大國之間。靠的是信用,沒有信用,只有利用!楚國人根本是在利用我們,從不吝惜我們的國力,這樣下去,我鄭國要滅亡了”。

子展無奈的再度強調:“我們還能怎麼辦?難道我們在晉國那裡還有信用嗎?難道我們回到晉國那裡,不被晉人利用嗎?”

於是,鄭國又出兵了。這是它一年裡頭第三次出兵??一第一次打衛國,戰敗;第二次打魯國,魯國防守嚴密,鄭國人跟着楚國人空跑一趟;這是第三次,楚鄭聯軍攻擊蕭。

鄭國這次出兵看來很順利。至少比前兩次順利,在楚鄭聯軍的圍攻下,宋國的蕭(在今安徽省蕭縣北)堅持不住了,在趙武的援兵趕到之前就淪陷。

宋國人比較善於堅持,蕭淪陷之後,城裡已經找不到一名完好的男人,所有的男丁,身上全是累累的傷痕,他們射光了箭,砍斷了武器,扔盡了所有的石頭,因爲實在無法抵抗,才被楚國人攻下這座不屈的城市,看到宋國人的堅強。鄭國三位執政,有點難堪。

憤怒的打量着這座城市。一隻眼睛的楚王,有點不甘心,他交代三位鄭國執政:“蕭城的俘虜先由我們楚人挑,挑剩下的鄭國人全拿

“不敢,不敢”。子馳回答:“這些宋人實在倔強我們不敢把他們帶回鄭國毒害百姓

楚王暴躁的回答:“那就全殺了??”

正在此時,留守鄭國國內的正卿子孔派人來報告:“晉國援兵來了,來的是新軍的趙武子。他正帶領新軍狂奔國都。武子擅長築城,也擅長破城。我怕國都支持不住,請執政儘快帶軍隊回國。如果晚了,請執政爲我準備棺材吧

三位鄭國執政還沒有回答,楚王摸着一隻眼睛問:“趙武子,就是那個小娃娃吧,小娃娃如今長大了,領着一個軍就敢來挑戰寡人沒錯,他的膽子是很大,當初在部陵的時候,他率領幾千單騎就敢追擊寡人的車架,如今,他帶了一個軍來,自然想跟寡人較量一番。”

稍停,楚王仰天大笑:“我滿足你,看看你這位擊殺寡人車右(潘黨)的娃娃,究竟有什麼能耐?。

楚軍來不及收拾蕭城。匆匆上路,路上壞消息接距而至,首先是鄭國通報:“晉軍已破新鄭(鄭國國都)第一重城郭。”

鄭國三名執政苦笑不止。楚王驚訝: “鄭國好歹是二等強國,當初各國聯軍一起攻城。都不過才破了第一郭,趙武子只帶了一個軍,就做到了各國聯軍才做到的事情。”

楚王的驚訝還沒有平靜。鄭國人又來通報:“晉國人攻勢猛烈。已破第二重城郭。”

鄭國三名執政急了起來:“怎麼能呢?按照這速度,等我們回去。鄭國還存在嗎?”

楚王好奇了:“叫過來問問。趙武子有什麼手段,能夠連破兩重城,郭

使者回答楚王的問訊:“晉人這次帶來很多攻城器械,有與城牆等高的移動塔樓,塔樓上能站二十名弓手,他們把塔樓推進城牆,居高臨下壓制我們城牆上的反擊,而後,把戰車蒙上篷子,推到城牆下挖洞,只一會兒功夫。我們的數段城牆被挖塌,晉軍隨即入城。

對付第二重城郭,晉人採用了梯子,他們用四架梯子支撐一個戰車,而後把梯子直接靠到了城牆上,再然後,他們把戰車使上了我們的第二郭,那種戰車雖然沒有戰馬牽了,但晉國士兵用手推着戰車,依靠車輪上綁的刀劍碾壓我們的守軍,守軍崩潰後,晉人奈下第二重城

楚王一頭暴汗:。我早聽說武子擅長製作各種器械,沒想到居然到了如此神鬼莫測的地步。他連續攻下兩重城郭,使用的手法毫不重複”全軍加快速度,晉軍已經陷入城內巷戰,我們趕過去,把晉人堵在城中

此時,鄭國國都中。趙武下令驅散兩重城郭內的鄭國居民,又下令丟棄所有的攻城器械,全軍撤出鄭國國都。田蘇接到命令,猶豫着說:“我以前專門研究過主上的攻擊手法,這次我們攻破鄭國國都,主上沒有趁機攜裹鄭國百姓,已經讓我很納悶了,怎麼我們還要丟棄那些珍貴的攻城器械?”

趙武笑了:“勝利比什麼都寶貴!我們是一個半軍。面對楚國與鄭國的聯軍,能不被他們包圍就已經是命大,我哪有心思攜帶笨重的器械趕路。我們現在兵力寶貴。當然我也不敢分兵遣送俘虜,所以能扔的都扔了吧,我們趕快跑路

Www ▪тт kán ▪C〇 田蘇琢磨了一下:“我們還有時間,如果不攜帶俘虜與器械,我們還能多停留三五天。不如再攻擊一下鄭國的第三郭,讓鄭國人更急切一點,如此一來,加快行軍的楚國先驅軍一定會扔下所有輻重

他們與殿後軍就脫節了

。依你,我們整修戰具。試探進攻第三郭。

聯求票,懇請讀者投票支持本書,感謝了!(,如欲知後

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上)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109章 我等的花兒都要謝了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265章 會盟啊,它就是一個坑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161章 我決不撤退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87章 秦國的警告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223章 古典式對攻戰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九十八 掌誰敢殺我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上)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147章 唯餘馬首是瞻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下)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110章 七重門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158章 看我不嚇死你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67章 又揀了一個軟柿子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292章 齊策的兩面派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81章 是何物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16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196章 我動手了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下)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第158章 看我不嚇死你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