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

石一百零六章天下間沒有愚民 悼公稍稍考慮了一下。同意荀罌的主意:“那就讓魯國軍隊先回去,只留下魯國國君前來“聽成(接受問責)。這樣,魯國國內有了兵力防守,不怕齊國在背後搗亂了”

荀罌點頭:“我已經以君上的名義,向魯軍下達回軍命令了。”

“那就好!”悼公心情很愉快:“這野外的風景真不錯,寡人九合諸侯,以前從來沒有帶上武子,下次讓武子也輪上一次。讓武子看一看天下諸侯向我晉人盟誓的場面。”

荀罌回答:“我晉國只要霸業長久,總會輪到武子主持盟會的。

悼公大笑一 趙武現在才力出頭,晉國是老人政治,等輪到趙武主持盟會,則意味着晉國的霸業能持續三五十年,或許能持續悼公一生。這樣的祝禱,讓悼公怎能不開心。

晉國君臣興高采烈,軍隊也感染了喜悅的心情,悠悠閒閒用看風景的心情緩緩行軍,等到了戚這個地方。

戚這個地方是孫林父的封地。列國諸侯早已等候多時了,魯國國君也特地趕來聽候處分,不想,本次盟會主要賓客一 吳國人卻沒來。考慮到吳國人向來主意變得快,悼公稍稍猶豫了一下,馬上想到與吳國結盟後,便能在南方牽制楚國他決定再等等。

於是,會議直接跳入第二個議程:如何幫助陳國戎守以抵禦楚國。

隨着晉國霸業持續。霸主的威嚴越來越不容冒犯。各國君主答應的很爽快,同意交出軍隊指揮權組成聯軍南下,幫助陳國戎守以抵禦楚國 此時,楚國新令尹子囊已經組織好了軍隊,開始北上,準備攻擊

新官上任的子囊意氣奮發,聽到晉國聯軍即將拿下救援的消息,他回顧左右,笑着說:“晉國人不應該把它最能打的隊伍,都放到一支軍隊裡。這樣的話,一旦那支最能打的軍隊撤退。晉國的攻擊力頓時下降一多半,,我聽說,趙氏的軍隊與魏氏的軍隊已經回國,而晉國新的援軍遲遲沒來。如今陳國只剩下本國的軍隊。

如果晉國援軍裡有趙武子在,我子囊需要考慮一下怎麼打。畢竟趙武子是曾經衝擊到大王車駕前,並從養由基眼皮底下全身而退的當世名將,但現在晉國人還沒有來,即使來了。趙氏魏氏都不在軍中,光剩下陳國軍隊,有什麼好考慮的,且讓我們去陳國收穫吧。”

楚軍左右高聲大笑。他們就這樣神態輕鬆地一路行軍至武昌城對岸。子囊隔着寬闊的大河。邊打量河對岸的那座著名的“軍城”邊得意的說:“這是趙武子的手筆吧?我聽說虎牢城也出自趙武子之手,不過,由於建造虎牢城的時候人手充足,趙武子把虎牢城修得更加雄偉寬大。今日就讓我們拿下武昌城。改天我們再攻破了虎牢城。看趙武子還有什麼臉面見我們楚國人。”

可惜,楚軍得意的過早了,等他們艱難跋涉過河來到武昌城下,子囊看清了武昌城全貌,他被這座城市的建築技巧驚呆了,吸着冷氣直感慨:“武子年幼,我原先只以爲一個幼年不停逃竄四方的人,能有什麼學習時間,能學會什麼東西?我原先以爲他的赫赫名氣,只走出於國君的愛護,元帥韓厥以及三荀等正卿寵溺”

如今看來。趙武子果然有真才實學啊,不愧是天下知名的築城大師。這樣雄偉的城市,怎麼攻打啊?”

楚國一名將官建議:“令尹剛纔上任,不好見了武昌就轉身撤軍,現在我們只有把城市包圍起來,採用長久的圍困戰術。”

子囊贊同:“我聽說。趙人擅長單騎走馬,當初趙武子單騎走馬追逐寡君,連潘黨奮力攔阻都喪了命,如果趙兵還在武昌城,我一定不敢圍困這個城市。怕他不知從哪裡冒出來襲擊”但現在,既然趙兵不在了,哪怕晉國其他人來了,我也不怕 傳令圍城。”

子囊有眼光,這要是趙武守城,他一定會利用城邊臨水的碼頭,源源不斷的運來物資。並通過船隻詭異地運兵至楚人後方,頻繁騷擾楚軍 要知道。趙武現在的名聲裡,既有“築城大師”的稱號。也有“突擊大師”的稱謂,他的短促突擊曾使楚王迴避,使鄭君逃竄,使許國、頓國應聲陷落。

幸好現在守城的是陳國人,面對超級大國楚國,剛剛升格爲中等國家的陳國瑟瑟發抖。他們把自己的百姓都安置在城內,關上城門,打死也不出去,”

直到悼公舉行完戚的完盟會,楚國對陳國的圍攻還在繼續,悼公在半路上接到楚國出戰的消息,他停了下來,重新在鄙(在今河南省魯讓縣)召集各國國君集會,商量救援陳國。

這次集會,等晉國截回“戚之會”的散會人員,重新聚齊了各國諸侯,已經是十月了。

原本各國君主答應參加聯軍,是想着順路撿便宜,沒想到楚國的大軍真來了。面對楚國的咄咄逼人,天下間除了晉國外,似乎沒人敢真去惹怒楚國南蠻,於是,各國君主在“郡之會”上吞吞吐吐,就是不肯開口承諾自己的軍隊何時到達。

會議開到半中央。出事故了 事主,陳國國君逃跑了。

就在陳國國君還在郡與諸侯集會的時候,陳國執政慶虎、慶寅感到晉國的庇護已經不足以維持國家安全,便私下告知楚國人:“我們把公子黃派過去跟你們交涉,請你們扣住他。”

楚國人馬上明白。在陳國內奸的幫助下,順利扣押公子黃一 公子黃對陳國君位有繼承權。隨後,慶虎、慶寅派人來向陳國君報信:“楚國人把公子黃抓起來了!您如果還是不肯回來,羣臣不忍心國家滅亡,恐怕將有別的打算了(指讓公子黃登位,成爲陳國國君)。”

公子黃是陳哀公的弟弟,陳國國君自然不忍心他去做楚國俘虜,況且他更害怕國內發生政變,於是私自從鄙逃歸陳國。

陳國就這樣重新歸附楚國。

那位逃離盟會的陳國國君死後猛號爲“哀”被稱之爲“陳哀公” 就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他今後的命運不怎樣。

陳國重歸楚國。意味着趙武修建的武昌城也到了楚國人的手裡。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武正在新田城,翻看南下陳國的商隊帶回來的商品 他修建的陳國武昌城,原本打算把它當做伸向南方的觸角。沒想到陳國人叛變的如此快。好在趙武對陳國人有恩。陳國高層的變動,有人預先通知了趙氏商人,與此同時,陳國的執政也沒敢爲難趙氏商戶,趕在楚軍接管陳國之前,他們將晉國的商人禮送出境。

此時,晉國的國君也在趕回國的路上。

趙武研究着手豐的物品一其尖,現在的趙人都輪認出這件東西是什麼,它是弩,原本屬於趙武的發明。

東郭荊旨着趙武手中的弩弓介紹

刊經杳清楚由基就是被弩弓射殺的六另據商人們吼懷剛情報。吳越之地的人。在數十年前就開始使用這種武器。”

趙武摸摸腦袋:原來弩弓不是他發明的,原來,他只不過是提前數年在中原之地推行了弩弓。

趙武不知道:真實的歷史上,正是養由基被殺事件,使得楚國人開始重視這件遠程武器。他們當先在自己的軍隊裡大規模裝備弩弓。隨後,他們在交戰中把這種武器帶到了中原戰場 楚軍主耍與晉國人交戰。晉國軍隊中最擅長射箭的是韓氏,所以,韓氏首先應用了這種武器,由此,《左傳》將弩弓的發明歸之於韓氏。而趙武的出現,只不過將弩弓在中原的普及提拼了數年而已。

弩弓的製作並不需要科技門檻,只要這種武器一亮相,大家一看弩弓的形狀,基本上都會了。

趙武手中的這張吳國弩弓與趙氏的弩弓形狀並不十分吻合,趙氏的弩弓是參照了部分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是帶滑輪助力、帶棘輪上弦,帶槍托與瞄準設備的。

吳國的弩弓做的沒有趙氏精緻,但一個弩弓該具備的東西。它也都具備了。

潘黨看着弩弓沉思:“一旦這種武器大規模裝備部隊。天下再無善射之人。”

趙武扔下那張弩弓,下令:“從明年起,全軍都裝備這種弩弓。我們也無需再對弩弓保密了,今後,各國軍隊必然會大規模裝備這種東西,我們跟別人比不了數量。那就比質量吧。”

東郭離贊同:“比質量,天下諸侯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我們

我們已經開始研究鐵臂弩、破甲箭,另外,我們的弩弓已經實現標準化、流水線作業,一定能在性能上超越其他國家的弩弓。

我聽說,吳國的弩弓也存在射擊慢、上弦困難。容易損壞等種種毛病,所以弩弓並不適合大規模裝備部隊”也許短時間內,它只是弓兵的補充 連我們趙氏都無法解決那些難題,我不信其他人能夠做

齊策拍着大腿。打斷這些人的討論:“弩弓問題並不重要。我們至少有兩年的時間進行調整,關鍵是接下來的卿位調整。元帥已經打定主意。等國君一回國就正式退位。這樣一來,在卿位調整中,韓起應該擔當什麼職位就成了問題。今日衆位家臣都在,我想問的是:主上做上軍佐已經三年了。這次我們是否要爭一爭?”

師偃轉過臉去看着師修,師修還在沉吟,趙武擺手:“我們不用爭,今年我們主要的精力在與擴充編制,我打算把我們那一師私兵擴充成滿編師。”

齊策所說的“爭一爭”意思是:按慣例,新入選的正卿都要從新軍做起,比如趙武和魏待。都是從新軍將佐逐步往前順位爬升 一如果是這樣,韓起也將從新軍做起,趙武也就能挪挪位子。

但齊策忽略了一個問題:趙氏與魏氏的力量都是殘破的,兩個人的家族武裝湊不起一整支整編軍,而韓氏的力量正處於鼎盛時們獨自一家就能湊出一支整編軍。

另外,在晉國八正卿中,還有荀偃與雜凜存在。尤其是雜靡,國君對於這個參與弒君的家族很反感,他不想這個家族穩步上升,以至於若干年後雜氏能重新坐上執政的個子,再度爲謝國君。所以。爲了打破順位升遷的慣例。國君一定會想辦法把韓起壓在雜糜頭上。

這個道理齊策也明白。他剛纔順嘴一說,聽到趙武打算擴大自己的領主武裝,顯然。趙武是在做上位的準備,齊策馬上補充說:“經過幾次實戰,我們的武器已基本定型,我建議輔兵今後只配備戟矛與弩弓,正卒除了保存和少量的戰戟外,都配備新式戰刀與弓箭。”

英觸插嘴:“我們長期與魏家武士並肩作戰,魏家武士選拔的標準令人羨慕啊!他們選拔武士的的標準是:凡能身着全副甲冑,執十二石之弓,揹負五十枝箭。荷戈帶劍,攜三日口糧。在半日內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選爲,武卒。一旦入選。則免除其全家的拯賦和田宅租稅。

魏家武士跟我們的士兵站在一起,個頭明顯高出一截,體格雄壯的讓人羨慕,難怪當日敢用一千五百人正面硬拼許國的軍隊。而我趙氏武士選拔的都是騎卒。要求身材靈巧、反應敏捷”但我認爲,我們今後的選擇也應該借鑑魏家,至少要選一旅精銳甲士,作爲中流砥柱的防禦力量 以前。我們不是曾從魏氏那裡獲得了部分武士嗎,先從他們裡面挑選,如何?”

所謂“十二石弓”指弓的拉力,春秋時一石約今三十公斤。但這個數據似乎是統計局出的數字。只過嘴癮,與精確無關 其實,古人凡涉及到數據記錄上,向來是不準確的。因爲加上阻尼效應,張開“十二石弓”需要的拉力超過半噸重,即使現代奧運會大力士冠軍,也拉不開“十二石弓”

師偃搖頭,笑:“魏家武士勇冠天下,在這方面我們沒法超越。而要將挑選武卒的標準向魏氏靠攏,就牽扯到主上常掛到嘴邊的那兩個詞:體制。魏家有一套完整的培養體制。能保證大多數男人成年之後。接近武卒的標準。而我們趙氏的培養體制則完全不同,我們培養的是觀察力與敏捷性。所以我們無論如何努力,武卒在體格上永遠趕不上魏氏。”

趙武在上面拍手:“好了,具體怎麼挑選武士,補充家族兵力,那是師偃的活兒;至於軍械物資方面,該東郭離考慮;家族武士享受的待遇,由師修負責策利;這一切由齊策居中調度”我們現在該考慮:陳國怎麼辦?”

對於這個事,家臣們早已商量一致,由齊策統一回答:“南方的商路,看來只能放棄了。畢竟楚國的力量不容忽視,我們也無法挑戰。不過。這些年來,我們已經換回了足夠的金銀,這些貴金屬,雖然數量少。但現在都是物與物交換,我看那些貴金屬的數量應該足夠了。”

趙武想想,記起英國中世紀據說有個全球首富,家產不過一萬多英鎊 也就是一萬多枚金幣。這個家產數量,據說相當於英國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也就是說,到了中世紀,全英國能有六萬到七萬金幣,就足以應付全國的市場交易了。

趙武自嘲的笑一笑:看來,我過於用現代思維來衡量古代了。

趙武站起身:“我明天正式上任,接管再徒府,上任第一道命令就是鑄造新貨幣,整頓市場秩序。我們晉國過去的貨幣體積太大。不適合交易攜帶,我決定鑄造金、銀、着銅三種新錢,以規範國內的市場交

齊策雖然學了管仲的經濟學,但他還是不懂這裡面的道理:“主,照你這麼安排。金銀幣的價值夫大,這兩種錢幣顯然不會出現在日常的交易中”我估計。日常交易中,銅錢都很難看到,如今大多數交易柑貿以物交易,我們有必要那麼費力嗎” 趙武努力糾正齊策的觀念:“策,金銀幣雖然不會出現在日常交易中,但只有三級,貴金屬等價體系。建立了,體系內的東西纔可以稱之爲“貨幣”說的更清楚一點。就是:只有銅錢存在,單一的銅錢它不該稱爲“貨幣”只能是一種用於交換的“等價物”唯有將整個體系建立了,體系內的每一種等價物,纔可以合併稱之爲“貨幣。

算了,這個道理我也不太懂,我只是覺得,有了三級兌換體制,大額交易與小額交易可以隨時切換,便於商品流通”你聽不懂不要緊,按照我的方法施行,慢慢的自會有人研究出裡面的理論。”

趙武這純粹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然而,晉國公卿是分工明確的,他負責商貿與農耕這塊事務,他的決定就是最終決策。

當晉悼公進入成周的領的,晉國的新錢已經傳到了成周,悼公向周王室敬獻禮物,周王室回贈的賞賜居然是銀幣 這幾枚銀幣拿在手裡。讓悼公很鬱悶:“這,,居然是我晉國的新錢,我可是晉國國君耶,我怎麼不知道咱晉國發行了新錢?”

荀罌親切地提醒:“看來,我家那個武子是上任了。”

悼公又問周王室派來聯絡的卿 單靖公:“我晉國除了發行這些銀幣,還有什麼錢,原先那些青銅錢來,廢除了嗎?”

單公回答:“啊啊,今年我女兒給我送年禮,除了送來一堆銀幣外,還送了十枚金幣,以及一堆新銅錢。”

悼公急忙催促:“拿來看看”我這位國君,居然要從王室見到自家的錢幣。”

新銅錢還保持內方外圓的形狀錯了,內方外圓的錢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製定的標準。這時代,大多數錢幣是鏟形,偶爾也有其他形狀,比如橋型、磐型 шωш★ttκā n★¢O

單公拿來的銅錢都用繩子穿着,每一千枚爲一串,價值一枚銀幣。

那些銀幣與金幣也是圓形,形狀大小活像現代的一元鋼幣,幣有一層外圈,圈邊鑄造着細密的齒,幣的陰陽兩面前用衝壓法。衝壓出圖案。一面刻着錢幣的價值。一面刻着周天王的年號 這時代,波斯、埃及、希臘、特洛伊、羅馬。使用的都是衝壓錢幣。而趙武這一次努力,使得晉國與世界同步了。

悼公翻來覆去的欣賞着晉國的新錢,周圍的卿們對經營之道,遠不如趙武精通,趙武做的這件事,他們看不出究竟來,所以大家誰都不敢亂髮言,,最終,還是一個信使打破了沉悶。

荀罌與信使交談幾句。過來通報:“君上,魯國來信,齊國指使屬國苕國出面,滅鄙。”

悼公把錢幣扔還給了單公,漫不經心的回答:“這種金幣我認識,楚國的鄆麥不就是一種金幣嗎,不過它們是方形。此外,銀幣我還不太熟。我們國家有豐富的青銅資源,但我還不知道另外兩種金銀金屬來自何方?我國鑄造錢幣。另外兩金屬全靠外國輸入”我覺得這事有點危險,回頭給武子說一說。

啊,你說什麼?眺國被齊國滅了!傳信給魯國,責備他們爲什麼不能庇護鄙國;在傳信給齊國,要求他們必須懲罰營國,告訴他們,這是我的意願。”

荀罌回答:“君上的意願,就是他們的命令。”

晉國大軍稍時停留。繼續前進,穿過棘門後,軍隊解散。國君領着魏氏繼續前行,在新田城南郭,國君停下了腳步,指着一處院子問:“我記得,這裡是匠麗氏的院子,怎麼院牆變了,變成石頭的院牆?”

荀罌在旁咳嗽了一聲。從後面趕上來的荀偃提醒:“國君出發前,已把這座院子賜給了我家武子。”

國君點頭:“噢,既然這房子到了武子手裡,也難怪院牆會變成武子的風格 他總是喜歡深溝高壘的石頭城堡。”

勃堤笑着拍馬屁:“今後國君再到這裡遊玩,也就更安全了。”

國君催動馬車,再問:“怎麼府門口冷冷清清,難道武子又跑出去巡視了?”

荀偃答話:“君上且等等,我去問問。”

不一會兒,荀偃轉回來彙報:“武子果然出去了,聽說蒲城附近的山中發現了大銀礦,武子已經宣佈這座銀礦是國君的“專利”正調動軍隊在四處佈防。”

悼公有點哭笑不得 蒲城原來就是我哥哥的領地,我哥哥沒有繼承人,要不然我能登上國君的位子嗎?

那裡本來就是我的“專利”何須特別申明?

不過,現在全國銅礦都在國君的手中,如果再加上一座銀礦,嗯,即使國中沒有金礦存在,鑄幣這事兒,看來最大的獲益者是國君“悼公本來想起武詢問一下,這下子,他連問的興致都沒有了。

且由着司徒趙武去樣騰吧。

按規矩,國君出征回來,首先要去太廟祭告祖先,然後,把出征用的弓歸還太廟,下面纔是自由活動時間。趙武不在,國君沒法招呼上他同去太廟,便催動車馬,轉身離開趙武的府邸。

韓厥在太廟門口迎接悼公,悼公祭告祖先後,馬上在太廟接受了韓厥的辭職,從當日起,韓起代替父親上朝,在三軍中爲上軍佐,當時八正人選爲:

中軍將:荀鑿中軍佐:荀偃

上軍將:士創上軍佐:韓起

下軍將:雜靡下軍佐:士潁

新軍將:趙武新軍佐:魏修

八正卿中,弗起排名第四,起點非常高。而趙武原地踏步,繼續是倒數第二正卿。

《春秋》中記錄這次人員調整的經過,是根據楚國令尹子囊向國內的彙報:據稱,韓起年紀少於雜靡,而雜靡、士煞謙讓,使佐上軍。子囊得到這個消息,立刻發佈了撤軍令,他的理由是:“晉國國內卿大夫們知道彼此謙讓禮敬。這說明晉國人很團結啊,團結一心的執政班子最難戰勝。武們楚國這次已經得到了陳國,並把爭霸戰線重新向北推進千里,讓爭霸戰場到了鄭國境內 我們想得到的已經到手,還是回去等待時機吧。”

子囊這個理由,贏的了楚國上下一片贊同,大家都稱讚子囊“賢”並認爲國君這次找到了一個好的執政,楚國有了希望。

與此同時,晉國這次政權過渡波瀾不驚,由此可見韓厥的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楚國人這次也表現的可圈可點, 當時晉國國內正在進行動員,楚國這一退兵,徹底打亂了晉國的計劃”已經集結好得部隊,不得不再度解散。這對於晉國的封建領主來說是場災難,那些已經集結的武士,他們已算是服了當年兵役,不用再交稅了。

心求票,月底了。懇請讀者投票支持,拜託了!

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119章 巨星隕落第175章 天下亂了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07章 吳國公子中原遊第78章 趙軍再上戰場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上)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181章 是何物第132章 對自己狠才能活第288章 獸兵奔涌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346章 所有的委屈都值了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15章 領主“專利”(上)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105章 後果很嚴重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79章 搶錢搶到被人謝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343章 想死的心都有了第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上)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72章 屠殺進行時第244章 都兵臨城下了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268章 世上唯一的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340章 如此一個妖人第156章 純粹想找茬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60章 罕,你家的麥子很好吃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78章 胃口到底有多大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263章 且讓我跳舞吧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上)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26章 翻身奴隸……沒有歌唱(下)第300章 馬匹話可不能當真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