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

”丁:十五章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韓厥站在元帥府的院子裡,仰臉望着天空,沉思的說:“這幾年,我旁觀着趙氏推行的變革,私下裡也曾詢問過師修、師偃。據他們說,用租庸製取代公田制度後,農夫、奴隸交納的糧食比以前反而多了,而且他們下地勞作再也不用鞭打催促,趙氏能省下監督人員,讓他們去拓展新土地、開荒耕作。

這幾天我常想,晉國面臨如此困境,各家族都已經疲乏不堪了,或許用租庸製取代過去的奴隸勞作,也是一種出路。至少自覺自願的勞動,要比鞭打下的勞動效率高出許多,且行政成本減少更多。這樣,各家族用來監控奴隸的武士,就可以抽出來戰鬥了”

說完,韓厥又搖搖頭,自嘲的一笑:“要讓各家族都學趙武那樣釋放奴隸,恐怕他們不肯。不如這個頭就由我韓氏開啓,我韓起決定從今年起,也學習趙氏,逐步釋放奴隸,用租庸製取代公田制。”

韓厥這一決定,使得晉國的奴隸制開始走向終結,封建制由此大大躍進了一步。

韓厥的決定一出,早已經按耐不住的智氏立刻跟進一智罌厚臉皮,立廢將自己借給趙武的人手調回了那些在趙氏學會屯殖經驗的智家武士,在智姬派來的趙氏官員裡指點一下,有樣學樣的開始推行租庸制隨後,魏氏一步不落的跟上。

魏氏的緊跟引起了多米羅骨牌效應,這一變革迅波及整個晉國;隨後,原本是租庸制源地的魯國馬上跟進;再稍後,晉國的忠實盟友衛國、宋國也緊跟着在這年秋推行租庸制

等到了這年冬,北方大地上除了齊國與秦國,大多數國家已經完成了租庸制的改此,封建制終於成了華夏大地的主流。

緊接着,租庸制下,煥了墾荒熱情的晉國中小領主紛紛接受了國君的賞賜,向渴氏進,

這年十一月,接受外交任務的趙武出使魯國,魯國的君主詢問執政季文子:“我們該怎麼招待趙武子呢?前一段時間來魯國乞師(請求出兵助戰)的是下軍佐毒季(士鯨),你說我們該仿造智伯的待遇接待武子。還是比照下軍佐敵季(士鯨)的規格接待。

如今趙武子擔任新軍佐(晉國八卿巾的最末位),我琢磨着,咱們是不是降低一點規格?”

季文子難以決定,他退下去詢問魯國的聖人盛武仲,盛武仲回答:“不可!我聽說對待人的態度因爲三種區別而採取不同待遇:一種是論才能(有賢),有才的人要格外尊重,這才符合治國的大道理;第二是論人品(有德)。一個人雖然才能不足,但只要這個人處事公正。能夠將自己的愛心推廣到平民身上,我們尊重他,也是尊重正直的品德,所以這樣的人我們要越他原先的等級予以對待。

第三種人,這種人什麼本事都沒有,但卻特別在意別人的態度,我們對這種人纔要依舊身份與等級進行接待,這樣纔不亂了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周禮)。

趙武子這個人,論到才能,他編錄了,而且確立了一整套租庸制,擔任少司寇期間還制定了詳細的巡捕警察制度這都是他的才能啊。而論及德行,趙武子將自己的恩惠普及於奴隸、野人、國人、嬰人,他的這些道德將爲後人百年傳頌,這樣的人怎麼能怠慢?

況且論及品級身份,趙武子現在雖然是晉國諸卿中最小的一位,但國君喜愛他,執政韓厥庇護他,副元帥又是他的岳父,這樣的人,有如此年幼,你我今後又怎能預料他不會當上執政呢?

而且趙武子也是有資格當上執政的人,論家世,趙氏家族在晉國也算得上位於前列的大家族;論本領,趙武子已經具備了晉國諸卿無法越的才能。這樣的人處事謙和而低調,在他還沒有達的時候,我們預先表達尊敬,這是雪中送炭的行爲,君上萬萬不可怠慢。”

季文子恍然大悟,他回頭把這話告訴了國君,並強調:“我國的魯邵姬費盡努力才搭上趙武子這條線,武子雖然現在品級低,但他接管與我們魯國的外交,晉國那些卿大夫卻無人表示異議這說明什麼?

晉國卿大夫之間的爭權奪利從來就是血淋淋,昔日糞書元帥爲了爭奪外交權,不惜陷害三欲,掀起一場大仇殺,連他們的國君都不免遇害。但這次新君任命武子出使,國內連個反對的聲音都沒有,這說明武子無論才能與品德,或者人脈,都雄厚的無人敢質疑。

再說,敵季(士鯨)今年多大年紀?武子什麼年紀?與毒季(士鯨)相比,武子彷彿早晨初升的太陽,我只怕他的陽光照耀不到我們,怎能怠慢這樣的人吶?”

魯國國君深以爲然,立刻決定:比照接待黃季(士紡)的禮儀規格,再稍稍高一等級,更隆重接待趙武,故此,趙武一進入魯國,立玄感覺到魯國人的熱情。

“人常說:數錢數到手抽筋,這樣的日子就是現在我過的日子啊。我現在知道晉國爲什麼努力稱霸了!我現在知道晉國卿大夫爲什麼搶奪外交權了。瞧瞧,魯國人說這是“掃榻錢”“洗塵錢”“暖席錢,,雜七雜八的,竟然比咱家一年的稅收還多。

你說,我們辛辛苦苦經營趙地幹嘛?真不如稱霸後的一趟出使啊”趙武看着魯國送來的、琳琅滿目的禮物,大感慨。

“這就是收益啊”齊策拍着大腿解釋:“魯國雖然但畢竟是一個國家,而我們只是一個小領。一個國家的力量當然比我們一個領地的力量大,他們的禮物,當然比我們的一年出產豐厚。

這一切都是我們該得的。主上四處散佈恩惠。現在主上當上了正卿。是我們收穫的時候了了主上不是說過權力與義務是相等的。那些享受我們恩惠的人,現在是還恩的時候了,如果他們不報恩,我們就錄奪他們的所有,這是我們的權力。懲罰不感恩的人,世人不會異議。”

晉國的假途滅兢之五

二:二爲就是“將欲取戶,必井予!”想要佔你便骨,點小便宜佔了齊策的意思是說:我們以前送出去太多小便宜了,現在是收穫季節。而我們所做的,無須他人出讓什麼,只需他人默認點頭,就能實現自己的利益

師修反對:“齊策,你的策略太急切了。我們趙氏的根基還不雄厚,現在依然不是露出獠牙的時候”

“是時候了”齊策笑着說:“主上拋出一部《墾荒志》,現在國內中小領主都忙着圈地墾荒。

這次出使魯國,沒人跟我們爭,那是因爲有權力否決我們的人,拿了我們的手短嘴軟,這就是他們在還恩。

我們能夠以第八卿的官職出使,已經顯示了我們的實力。今後,必定會有更多的人忙着還恩,他們想以此來拉近與我們的關係。所以我們更該立即動手,懲罰不忠者,拉攏親近盟友,建立我們的勢力。”

“不行!”師修駁斥:“如今我們趙氏還用得着親自上陣,顯露自己的窮兇極惡嗎?元帥、副元帥、國君,那個不對我們親近?魏氏範氏,那個,不曾得到我們的恩惠?荀氏中行氏,還用我們自己開口嗎?晉國八正卿裡除了集氏,有誰能好意思與我們明搶?我們實在無需自己做惡人啊。”

趙武和稀泥:“齊策說的有道理,師修說的真不錯一我們前方歧路太多,現在還不是做決定的時候,等到了路口再說吧。”

路邊一個人接話:“魯國的道路雖然多,但通向晉國的路筆直而平坦各位,在下是執政季文子門客,受命前來迎接上國使節、趙衰的後代、趙盾的孫子、趙朔的兒子、晉國新軍佐、少司寇趙氏武子了我家主人正在道左恭候,請各位容許我上車指路。”

師偃捅了捅趙武,趙武急忙下車,拱手:”趙氏的幼子,不敢勞動執政出城迎接,請當先引路,我等尾隨即可。”

那位門客更恭敬了:“我怎敢走在少司寇前方,再次請求你,讓我上車引路。”

齊策低聲解釋:“執政出城迎接,規格僅次於國君出城而迎,魯國人接待的規格這麼高,主上可以辭讓一番,而後謙遜地接受吧。”

春秋時代,魯國與宋國雖然是小國,但卻深受各國尊敬,是因爲這兩個,國的封爵最高,他們的國君是公爵。而且這兩國一向被中原認爲是禮儀之邦,故此,趙武接到出使魯國的任命之後,他不敢怠慢,不僅帶上自己的禮儀教師師修,還特地通過單姑娘,從周地聘請了幾位熟知貴族禮儀的沒落王孫,作爲他的禮儀教導隨行勺

此玄,感受到魯國規格的接待,趙武也深有感慨,他轉身對師修說:“人常說,春秋禮儀貫華夏,魯國禮儀貫春秋”我今日才體會到原裝正版的禮儀之道,這倒讓我感覺手腳無處可放,生怕做出了違反禮,儀的行爲惹人恥笑。”

趙武這話已經帶有預言似味道,他說“春秋禮儀貫華夏,魯國禮儀貫春秋”時,充滿了預言家的味道。幾乎算是給春秋時代禮儀風範下了一個結論性的評價。但當時大家並沒有覺察勺

師修聽了趙武的話,反而勸解:“主上不必如此進退失措,相比當初三邵出使魯國時的倨傲,主上已經做得非常低調了,而且主上的謙和已經引起了魯國人的好感再說,人人都知道你是趙氏孤兒,即使偶然禮儀失措,大家也不會怪你。”

周地聘請的禮儀教師單慮也附和說:“沒錯,家主待人態度謙恭,這種謙恭的態度已經讓魯國人受寵若驚了,即使偶爾有些舉止錯誤,想必魯國人也會諒解本色最好,主上只要保持這種謙恭的態度,無論怎麼做,魯國人都會諒解的。”

趙武笑了笑:“你說的意思是“態度決定一切”沒錯,我似乎聽過這句話既然如此,我也沒什麼顧慮了,如果我犯下什麼小錯,你們不妨裝沒看見。但如果是大錯。請務必提醒我。”

單慮點點頭,他立廢從懷中摸索出一張長長的卷軸,轉身遞給趙武:“魯人講究禮儀,貴族之間常說:“不學詩,無以言(身爲貴族不懂詩歌,說出來的話都不符合貴族身份)。了等會大典之上,魯人一定會奉獻歌舞以表達自己的意思,請家主記住這些詩,以便了解魯人的意思。”

單慮是單婉清姑娘陪嫁的家臣之一,但他並不是最初單公送給趙武的那批陪嫁的人員。這次趙武出使魯國。在周地大肆聘請禮儀教師,因爲他給的薪酬豐厚,使得周王的卿都感到震動,單公得到消息後,責怪趙武有這樣的事不跟他商量,反而去找外人,是對單氏的輕慢。隨後,單公從自己的家臣當中撥出了一位熟知禮儀的家僕一此人就是單慮。

因爲單慮是周王的正卿之家臣,所以單慮的到來使他當仁不讓的成爲禮儀教師當中的領。此玄,單慮更以前領的姿態,直接跳過師修指點趙武。

趙武皺着眉頭接過單慮遞過來的卷軸,他沒話找話的問:“你用的怎麼不是竹簡?”

單慮拱了拱手,用尊敬的語氣說:“今年年初的時候,家主送來一些紙張給單公,單公格外青睞下臣,所以下臣也分到了一些紙張,用它們抄錄了一些詩詞。這次受單公所託,下臣將記憶中一些詩詞謄錄到紙上,這些都是堂皇之詞,我料想典禮上,魯國人唱的詩出不了這些。”

趙武輕輕展開卷軸的一角,他不知道,單慮選的詩大多數屬於《詩經國風》裡面的詩句,這些詩句基本上都是用於在典禮上吟唱,但遺憾的是,那些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六

春秋時代,列國的文字都不相同,而且象形字多一筆畫少一筆畫,基本上沒有什麼大關係,單慮是周王卿的家臣,他使用的是周的文字,趙武只看了一眼,就覺得頭暈眼花,他趕緊將卷軸遞給師修,不負責任的說:“老師,你把這些詩詞整理一下你們剛纔說了,即使我偶有失誤,只要態度正確就無傷大雅。這次我就不背誦這些詩了,我決定:只帶謙恭的態度去。”

趙武。等於在單慮面前再次肯定了師修的地位。師修對貞葉攻瀾討多受寵若驚的態度,他虔誠的接過那副卷軸,嘴裡說:“周王室六百餘年積累的典籍無數,我早有心去閱讀一下週室的典籍,今天幸而能見到這部詩卷,,幸運啊幸運

趙武心思一動,說:“咱們趙城的學宮缺少課本,不如我們整理一部詩經如何?”

這個提議雖然讓師修很興奮,但他依然皺着眉頭反駁:“不好,我晉國現在正與楚國相持,家族的武力已經耗盡了趙氏的積蓄,我們哪有餘錢做這項大工程,,?”

前來迎接趙武的那位魯國人一直默默聽着趙武與家臣們談論,聽到這兒,他插嘴:“趙軍佐若是有意編錄這樣一份詩經,倒是有利於後世的大事,我魯國是禮儀之邦,存有不少各再詩歌,武子有心,我秦董父願意將家族藏書獻上,以便幫助趙軍佐完成這項創舉

趙武扭頭看着師修,此時,明白了趙武心中家臣排位的單慮閉上了嘴,盯着師修。師修想了一下。回答:“編錄各國詩經,這恐怕是一件大事,光是收錄各國典籍,怕也需要百餘年的工夫,有魯國人願意襄助。這事已經成功了一半

春秋人還沒有版權意思,但趙武有,他馬上回答:“魯國不愧是君子之國,這樣的事也願意無私援助,老師(師修),這本書編錄成功以後,你一定寫一份前言,記述魯國人的慷慨。”

趙武這麼一說,陪伴的魯國人一起誇獎:“武子真是賢人,受人恩惠不肯隱瞞,這樣的人我們怎能不讚助呢,請武子放心,我們回去一定稟告自己的家主,當竭盡所能,促成這件事。”

趙武恭敬地拱手,問:“你剛纔說自己名叫秦董父?”

秦塋父微微一笑,回答:“其實我是魯國大臣孟氏的家臣,這次暫時被借到季文子那裡,專門負責接待新軍佐。”

衆人邊說話邊走,這時,魯國另一位迎接使者出現在前方這種逐次迎候在路邊的接引使者稱之爲“相”客人享受的禮儀規格越高,主人派出的“相”越密集。

御戎潘黨已經停下了馬車。按燦巨,趙武要感謝對方的迎接,並邀請對方同行。所以秦董父回答完趙武的問題,馬上向趙武介紹:“這位是魯國猛士、眺邑大夫樑訖

粱訖拱手說:“武子謙和啊,當初三欲出使魯國的時候,趾高氣昂的穿行魯國,武子做事卻如此低調,,你剛纔的話我聽到了,我家雖然藏書不多,但也願意貢獻出來,幫助武子編錄這本詩經。

其實,趙武與眺邑大夫粱繞並不知道,真實的歷史上,編錄《詩經》這件事正是樑訖兒子做的,他兒子收集各國詩詞,將其分爲風、雅、頌三全部分,使得中國早期詩歌文化得以保存下來”

粱訖後來又得了一塊封地一孔,所以他的兒子名叫“孔丘”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至聖先師孔聖人”。而最先迎接趙武的那位魯國官員、孟獻子家臣秦董父,他兒子後來也成了孔丘的七十二門徒之一。

趙武下車,恭請對方同行。

趙武既然在路途上表了態,其後魯國人果然沒有追究趙武在禮儀上的錯誤。“路迎”過後是“郊迎。”魯國執政季文子在國都郊外迎上趙武,而後恭敬地領趙武入宮城,

在盛大的禮儀上,趙武先是謝過魯國去年出兵贊助晉國的行爲,而後爲明年的軍事行動乞師趙武席間吟誦的詩是,講男女“及時。婚嫁。趙武以此詩委婉請求魯國要及時出兵。

魯國執政季文子執酒爵,答禮:“霸主召喚。誰敢不及時呢?如果以草木比喻的話,寡君(魯襄公)對於君(晉悼公)而言,君(晉悼公)如同草木,寡君就是草木的香氣。我們是依存霸主國而存在的,當然要高高興興地遵命,怎麼會耽擱啊!”

魯襄公站起身來持酒爵祝禱,期待趙武能再創祖先光輝,趙武馬上吟誦,是周王賜給晉國的詩,意在勉勵晉國保持文公霸業。

趙武吟詩過後,恭敬回答:“當年在城濮之戰後,我的祖先就追隨先君文公,作爲趙氏子孫,我趙武是先君大臣的後代,豈敢不接受(魯國)君上您的命令,再創晉國霸業呢?”

平心而論,趙武這次出訪魯國,表現並不出色,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更像一個木偶一般,舉止處處受到家臣們的操控。許多時候,還需要家臣們的提醒他才能做出符合禮儀的舉止來,但魯國上下對趙武謙和的態度產生了極大的好感,他們在記述這段歷史時,忽略了趙武身邊家臣的頻頻提示,而稱讚趙武“有禮”。

退出了魯國國君的殿堂,季文子特地在公孫嬰齊家中招待趙武一之所以選擇公孫嬰齊家,是因爲公孫嬰齊是魯欲姬的外兄(同父異母哥哥)。而在春秋時代,一個陌生的男人肯庇護一個女子是不可思議的,卑縣都認爲魯欲姬一定與趙武存在說不清的曖昧關係”當然,連晉國人也這麼認爲。

所以季文子選擇在公孫嬰齊家招待趙武,這一行爲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拉關係、湊近乎。

席上,鐘鼎之聲齊鳴,絲竹響徹,魯國大臣頻頻敬酒他們喝的既有趙氏生產的果酒,也有魯國本地釀造的糧食酒。

趙武來到春秋沒聽過幾場音樂,看到全套的春秋樂器在他面前展示,他忍不住十指大動,季文子見狀,湊趣說:“聽說武子擅長彈琴,不如也在席上演奏一曲。”

季文子這麼一說,魯國的大臣心領袖會的笑了。

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下)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上)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57章 射向國君的那一箭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下)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70章 _春秋女間諜第一百七十八章第82章 看我的家族報復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308章 傑出的耀眼第65章 誰是罪有應得?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89章 母雞太少要鬧騰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47章 烤人肉的味道第290章 羊皮襖叔不給力啊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126章 全世界都在鏖戰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8章 山寨“趙武”的初次路演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61章 春秋鳳凰男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218章 我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294章 驚弓之鳥第221章 超級大國遭遇的騎兵戰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46章 恐怖的綿上閱兵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171章 內亂再起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250章 比無恥更無恥的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307章 我們的職業是戰士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55章 專業搶劫者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上)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86章 我的城市我的兵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99章 咱們拼命了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下)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17章 疑惑的齊策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99章 咱們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