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意外

“若非河外之地是我與子矩合謀主動要來的,我肯定會覺得,趙無恤是存心將韓氏放在這裡,讓吾等承受外敵攻擊……”

二月,本是春風拂柳,燕子築巢的美好時光,可韓虎卻面容憔悴,沒了如玉君子的風采,他彷彿又回到了六卿之亂祖、父俱死的最陰暗時期。

去年趙氏魏氏連續遭到旱災蝗災,韓氏的主要領地河外卻因爲大河阻隔,沒有太受影響,但韓虎卻沒太多時間慶幸,因爲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讓他應接不暇。

魏曼多死了,有人說趙無恤是主謀,無恤自辯,魏駒卻孤注一擲地宣佈脫晉入秦,還和齊人、秦人、鄭人一起組成了一個同盟,開始與晉國,與趙氏爲敵。

過去六年裡,韓氏的策略是在趙氏和魏氏之間保持平衡,政治上偏向趙無恤,但又不徹底站到趙氏那邊,對魏氏出手。

現如今,韓虎便發現,這種中立是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因爲好死不死,韓氏的四塊領地恰恰擋在秦魏鄭攻趙的必經之路上。

六卿之亂後,韓氏的領地大概分爲四部:河內的數城臨近大河,對面就是一心想要奪回虎牢的鄭國;韓氏上黨盤踞上黨盆地,隔絕了魏氏河東和趙氏長子郡;韓城、平陽、箕位於汾水中游,夾在魏氏河東和趙氏太原之間;最後是家族的主要根據地河外,有虢、宜陽等城,位於桃林之塞以東,佔據了洛水以北,恰恰被秦、魏、鄭三面包圍,大河北面還有虞、茅津等邑,因爲靠近鹽池、安邑,一直被魏氏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在趙魏徹底翻臉後,趙氏磨刀赫赫,宣佈魏氏叛晉,派人來拉攏韓氏,一起捍衛晉國領土主權完整;而魏氏轉投秦國後,也迅速派人來說之以“脣亡齒寒”的道理,向韓氏“借道”,還希望他們與魏氏一起抗趙。

到這時,韓虎就必須面臨抉擇,究竟是助趙伐魏,還是助魏伐趙。

他連忙將家臣段規喚來問對,“魏氏引秦國入河東,秦以渭水通糧運兵,如今抵達蒲阪者已有數萬,有魏氏指引,只怕河東要陷落了,韓氏當何去何從?”

段規曾建議韓虎在河外建立大本營,然後就可以避開趙魏,朝外部擴張。然而河外既是擴張的跳板,當外敵入侵時,也是敵國必爭的四戰之地。

如此算來,段規的謀劃是失策了,是把韓氏帶進了一個大坑裡,他倒沒有被失敗影響,果斷地說道:“秦魏雖然來勢洶洶,更有鄭國在其後策應,短期內可能會攻城略地一番,但長遠來看,還是趙氏能勝。”

段規分析道:“趙氏雖然去年才遭旱蝗之災,但趙無恤令嚴政行,積極備災,損失並不算嚴重,領地內未出現饑荒,甚至未向韓氏借糧。故而臣料想,趙氏內部未亂,其武卒死士皆列於太原、長子,南攻靈石口,已佔據地勢之優,不可與之爲敵。雖然河東有失,看上去遭到四國圍攻,但只要將山東各郡兵卒西調,秦魏也不是對手,加上魯、衛、鄒、宋等盟國助其牽制齊、鄭,還望主君明察。”

韓虎認可了段規的建議,更一方面,韓氏與鄭國爲敵,還佔領了虎牢,若是倒向秦魏,別說沒有好處,甚至還要將虎牢歸還鄭國,不管怎麼看,都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段規這種預測在此後的田賁奇襲絳都中被證實是可信的,趙氏既然已經攻下絳都,不但佔據了禮法上的大義,也控制了汾水中游,河東的主動權到了他們手裡。

加上親趙諸侯在陶丘大會,宣佈成立“合縱”,與四國的“連橫”對抗,周天子甚至旗鼓鮮明地站到了趙氏這邊。見己方的盟友如此人多勢衆,韓氏掐指一算,力量的平衡已經完全向趙氏傾斜了,心中頓時大安,在趙無恤許諾的安邑和鹽池等好處的誘惑下,也就順應時勢,徹底倒向趙氏。

不過韓氏滿心期望的開春後趙氏立刻調兵與秦魏在河東決戰,速戰速決後一起將敵人逐出晉國的想法,卻被事實無情地嘲笑了。

……

整個一月份,秦國儲存的糧食不斷調入河東,魏氏兵卒也從河西回到了安邑、曲沃等城。相對的,趙氏卻在河東採取了守勢,兵線維持在絳地以南,數量不過兩三萬,主要是從太原郡調撥來的,其餘兵員都在後方的郡縣集結並參與春耕,預計要二月底才能完全投入戰場。

於是這期間,就輪到韓氏難受了,他們就像是趙氏高高舉起,擋在身前的盾牌,但凡敵陣有箭矢射來,韓氏就要先遭殃。

依靠水運的優勢,秦魏已經在河東擁有了四萬大軍,他們在後援完全抵達之前不敢對趙氏這根硬骨頭動手,便先撿着韓氏的軟柿子捏,畢竟韓氏佔據了道路的中樞,誰得到誰就佔據主動。

秦魏聯軍開始進犯韓氏城邑,雖然韓虎讓各縣邑入城據守,但敵軍數量太多,韓氏守卒又太過分散,而且韓兵的戰鬥力比起秦、魏而言,的確是魚腩。

接下來一段時間,不斷有急報傳到虢城來。

“主君!韓城告急!”

“主君,茅津告急!”

“主君……”

不過一個月時間,先是老家韓城失守,接着大河以北沒有高牆保護的上陽下陽、茅津紛紛宣告陷落,只剩下平陽、虞兩座孤城苦苦支撐了。

好在之前攻秦之戰中,桃林之塞已經被韓氏拿下了,依靠這裡,至少秦國放在河西的軍隊無法直接攻入河外,這處韓軍龜縮退守的土地。

但更讓韓虎驚恐的事情還在後面,二月初,宜陽以東傳來噩耗,一支多達五千人的鄭國軍隊,開始從陰地攻擊河外,進逼宜陽……

韓虎大駭:“上個月陶丘之盟時,不是說好了鄭國將由宋國加以牽制麼!?”

宋國雖然幾經內亂,但依舊是一個一千五百乘的大國,雖然宋軍戰鬥力不如鄭軍,可人數卻有優勢,拖住鄭人應該不成問題,爲何卻有一支五千人數的鄭軍大刺刺地朝韓氏包來呢?鄭國不要東境了?

一時間,加上從商洛繞過來的秦人偏師,在大河北岸遊弋的魏軍,以及鄭國的這支部隊,韓氏的大本營河外竟被包圍合擊,呈現出岌岌可危之勢……

“六卿之亂時便是這樣,這次又是如此!”

韓虎欲哭無淚,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秦魏鄭明顯是想要先逼迫韓氏就範,他總不能開城投降吧。於是連忙派人向趙氏告急求援,等消息傳到溫縣,再傳到銅鞮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

趙無恤看着韓氏的求援,無奈地搖了搖頭,雖然對韓氏的戰力沒有報太大希望,但這一次,還真不是他故意坑韓虎的。

“戰局,總會出現意外。”

孫武說的不錯,全面開戰還不到兩個月,趙無恤便碰上了第一個意外:也不知爲何,宋國竟沒有如陶丘之盟時允諾的那樣,發兵牽制鄭國,爲韓氏減輕壓力。

樂溷雖然不才,可對於趙氏卻有求必應,他走之前還滿口承諾地答應好好教訓鄭國,入夏前與趙軍會師新鄭呢,現在卻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宋國那邊在短短一個月裡發生了什麼?千里迢迢,趙無恤暫時還無從知曉,但他心中有一絲不安。因爲算起來,這節點,爲他懷胎十月的南子,也差不多該分娩了……(~^~)

番外13 秦皇紀(上)第1039章 和氏璧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733章 虎狼!第447章 交鋒第491章 魚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925章 《用間篇》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648章 大風(5)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936章 螽斯第366章 不朽者第253章 商丘對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894章 孫武子第839章 徐國第1070章 太宰嚭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785章 家人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545 師徒、父子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292章 授土賜民番外3 上帝之鞭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504章 夫差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925章 《用間篇》第809章 魏策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79章 新絳南市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934章 天道遠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54章 冬至(三)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576章 繼業者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82章 振振公子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862章 燕國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178章 鳩佔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