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吳中劍客

吳王夫差六年,六月初一這一天,江南天氣一如既往的悶熱,苦熬三年的勾踐終於獲赦離吳,吳王夫差親自送他到姑蘇蛇門之外,勾踐在夫差面前下跪,貼着他的履發誓說自己“若能生全還國,與種蠡之徒願死於大王轂下,上天蒼蒼,臣不敢負!”

夫差對勾踐的恭順很是滿意,側過頭得意洋洋地對伯嚭、王孫駱等人笑道:“吳國又多一封君。”

在他眼中,以後的越國,會作爲吳國的一個小小附庸存在,攻滅人國,卻不亡其社稷,他儼然把自己當成古之仁王了。

衆口一詞的逢迎之下,只有白髮蒼蒼的伍子胥冷着臉旁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勾踐唯獨不敢與伍子胥對視,他再拜跪伏,吳王親自送他登車,范蠡執御,在吳國甲士的護送下,朝南方而去。

吳越兩國雖然首尾相連,但從吳城到會稽,也有三百多里路程,過了五湖,以及之前的吳越分疆的攜李,夫差所派的甲士就回去了,而勾踐一行人還得繼續往前才能遇到迎接者。

因爲作爲吳王治下的“越君”,他的“封地”只有方圓百里大小,東至炭瀆,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於海。當然,會稽山以東以南的廣闊山林,實際上仍然由越國控制。勾踐,他不但是于越人的王,還是內越外越所有越族的共主,勢力範圍可達後世的福建北部,這也是勾踐歸國後,可以依仗的隱藏力量。

在啓程的第五天,在越國君臣一行來到三津這個渡口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引領他們的吳國行人,而且還等不及大部隊,提前去前面與渡口的小吏商洽去了。

眼見沒有外人,勾踐,這個過去三年間受盡千辛萬苦,卻沒有落下一滴眼淚的男人,卻突然淚流滿面,悲不自勝。

當初他入吳爲奴,就是從三津取道北上,當時的勾踐心情灰暗到了極點,因爲他看不到未來。而如今三年的受辱期已滿,勾踐恢復了自由,那些不堪回首的恥辱已經成爲歷史。

他在三津口的江水之上,品嚐的不再是臭不可聞的糞便,而是自己劫後逢生的喜悅淚水。

“大王……”范蠡等人,也終於可以稱呼他一聲大王了。

勾踐擦乾眼淚,嗟嘆良久後,心潮起伏地告訴身邊的范蠡等人道:“孤落難時,從三津經過,當時不知道還能否活着再渡此津。少伯大夫,你擅長占卜,如今是六月甲辰,時加日昳,寡人蒙上天之命,還歸故鄉,此行可有後患?”

范蠡給越王鼓勁道:“大王切勿疑惑,盯着前方沿着道路一直往前走就能歸國,往後形勢異變,越將有福,吳當有憂,還有什麼困苦憂患,能比大王這三年受的苦大呢?”

“不錯,不錯!”勾踐復又哈哈大笑道:“寡人好比那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

……

一行人歸國心切,便加快了步伐,太陽偏西的時候,便抵達了三津渡口。

渡口是再普通不過的小津,屋舍低矮,船隻十餘,都拴在岸邊。因爲天空陰濛濛的,津吏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和三五個船工燒了一塘火烤着魚,遠遠見了勾踐一行人,就起來招呼。

范蠡眯起眼四下打量,其餘人不疑有他,走過去與津吏攀談,問還有沒有大的乘舟,可以讓越王和夫人的車駕整個上去。

津吏的臉上黑乎乎的,滿是泥垢,他說道:“尊客來的不巧,原本有兩艘大船,一艘失火燒燬了,一艘去了下游,只剩小舟,安車太重,只能容一車,四人乘舟。”

這意味着,勾踐和夫人要在沒有侍衛陪同的情況下登船。

那津吏聲音嘶啞,說這便要向勾踐靠近,伸手請他登船,卻被范蠡攔住了。

“吳國行人何在?”

“上吏囑咐吾等招呼貴賓渡河,便先過去了。”津吏補充道,“正是他坐了大舟,只把小舟留下來。”

勾踐面色陰鬱,吳國大夫僚吏對他的怠慢,他早就習以爲常了,對此也無可奈何,只想趕快登舟,往下游一個時辰,就能離越國近一點,聽到浙江滔滔的浪聲,看到越地的鷗鷺和天空。

但范蠡卻有些警惕。

他打量津吏:“汝手上有疤痕,不是舟楫留下的,而是常年練劍留下的……”

津吏也不懼怕,他將手縮回袖口,鬍鬚下帶着笑意:“小人早年曾從先王攻楚,年紀大後得了個津吏的差事。”

“既是如此,爲何吳國行人的車馬爲何藏於屋後?爲何河中還有人?”

范蠡早前聽到了隱約的馬嘶,雖然一瞬既逝,卻愈發顯得有古怪。而地上的車轍痕跡沒有抵達岸邊,而是拐到了屋後,也與這人所說不符,更別說河邊還有兩截隨波逐流的蘆葦杆,就範蠡的經驗來看,下面絕對有人呼吸!

話音剛末,范蠡的劍突然出鞘,已經頂在那津吏胸前,輕輕一撩,裡面露出了更加白皙的皮膚,這絕不是整日勞頓,迎來送往的津吏能有的皮膚。

“汝等,是想想仿專諸、要離之事麼!?”

“大夫疑心真是重……”津吏還是帶着笑意,腳下卻猛地一蹬,人已經跳到了兩步之外,范蠡的劍追之不及。

“津吏”一抖手裡的竹槳,抽出一把藏於其中的劍來,劍身輕薄,細若無鋒,明亮如秋水,也是一把利器,尋常津吏,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寶劍?

他倒轉劍尖,右手握劍柄,左手搭於右手手背,朝已經被侍從圍在中間的勾踐,還有挺身立於最前方的范蠡躬身行禮。

“能看出吾等不佈置,真不愧是楚之少伯,可惜,真是可惜,今日要死於此的,當不止越君一人了!”

一聲呼哨,那三名不起眼的船工也紛紛去掉僞裝,露出真容,皆是勁裝的劍士。隨即又從河中躍起兩人,被河水浸溼的衣裳緊緊貼在滿是肌肉的身上,溼漉漉地持匕首就往岸上趕來。最後兩人則是從室內的窗中跳出來的,身上還有血漬,他們將吳國行人綁了起來,藏好車,爲了不讓馬兒嘶鳴,一劍將其殺死,恰巧讓范蠡聽到最後一聲嗚咽。

一共八人,排成一列,徒步擋住車駕去路,在“津吏”帶領下,他們仗劍緩步走了過來,一邊走,還一邊用吳語齊聲放歌道:

“我劍利兮敵喪膽,我劍捷兮敵無首!”

……

勾踐面色凝重,知道此行是遇到刺客了,便讓夫人回到車中,他自己則立於車上,仗劍觀看。

八名劍客齊刷刷走了過來,卻身形一動,又像鳥兒集散一般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勾踐身邊雖然有十多人,但大多是文種派來照顧他和夫人起居的豎人、奴婢,能戰的劍士卻只有八人,加上范蠡,只不過是九人,見敵人動作,目標儼然是中間的勾踐,也持劍過去阻截。

九人對八人,看上去還略佔優勢,可交手起來後,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越王勾踐也是好劍之人,能看得出八名劍士的劍法截然不同,有的守招嚴密無比,有的攻招卻是凌厲狠辣,他們分頭合擊,守者纏住敵手,只剩下一人,讓攻者以衆凌寡,逐一蠶食殺戮。以此法迎敵,縱然勾踐的衛士英勇無畏,劍士一方也必操勝算。別說八人對九人,即使是八人對十六人甚或數十人,只怕也能取勝。

劍光閃爍,血絲飛濺,又一個勾踐的衛士倒下了,他身中四劍,立時斃命,只見他雙目圓睜,嘴巴也是張得大大的,帶着一絲不甘。

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面對倒下的性命,勾踐心緒沒有一絲浮動,也沒有半分不忍,他只是在思考,究竟是誰要殺自己?究竟是誰才能找出這樣的八名死士。

夫差麼?不太可能,想殺自己的,大概就是吳國相國伍子胥了。

哈哈,這個白髮老頭,都到這了還不放過自己啊,不過也頗似他的作風,王僚、慶忌,不都是這樣被暗算死的麼。

卻見亂戰之中,那帶頭的蓑衣刺客手腕抖動,噗的一聲,劍尖刺入了一名越國劍士的咽喉,喉頭頓時鮮血激噴,身子在地下不住扭曲。

他已連殺三人,自己卻毫髮無傷,一步步朝越王靠近……

殺意凜然,卻又帶着一絲殘酷的優雅,這就是吳中劍客的風範。

范蠡雖然劍術不差,但已經捱了幾下,還被其中倆人纏住,無法抽身。勾踐身邊的豎人女婢,甚至也拔出貼身的匕首哇哇叫着衝上去,卻無濟於事,只是被敵人輕輕一劍,就抹去性命。

他距離勾踐,僅有十步之遙。

勾踐的劍錚地一聲出鞘,周圍的光線頓時猛地一顫,此劍名爲“毫曹”,是相劍師薛燭最看不起的一把劍,說它“暗淡無光,殞其光芒,其神亡矣”……不過也算利器,於是在會稽之圍後,被吳國人當做戰利品帶回姑蘇。在勾踐歸國之際,夫差留下了更好的純鈞、巨闕、離鏤,只把這柄劍“賜還”給他。

縱然是寶劍堆裡較差勁的,但聊勝於無,對付眼前的刺客,應該夠用。

四目相對,披着蓑衣的劍客也不言語,一揮劍,將粘在上面的血甩幹盡,隨即朝勾踐撲來,勾踐則從車上一躍而下。白光閃動,跟着錚的一聲響,雙劍相交,兩人各退一步。

劍客看着劍上的小缺口,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汝等以爲,越國無人善劍乎!?”

勾踐在沒有繼位的時候,也是越國的勇士!只希望那份本事沒有退步太多。

如今距離越國邊境還有數十里之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戰鬥又全面劣勢,英雄難敵四手,自己只怕也要死於和王僚、慶忌同樣的刺殺下,只是不知道,殺死自己的那把劍,會叫什麼名字?

勾踐鬚髮賁張,握緊了劍,準備最後再拼搏一場,在死之前,能多拖幾人做墊背。

恰在此時,一首清泠的歌聲,從河上響起。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君王同舟……”

是越人的語言,越人的歌。

從河上的薄霧中顯露身形的是一個女人,一個手持翠綠竹竿,撐着竹筏的越女!

(~^~)

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993章 鳴條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956章 合縱(上)第77章 吾之子房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1162章 大道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283章 擲矛兵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951章 連橫(上)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956章 合縱(上)第547章 墮郈(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988章 叛國罪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492章 侯犯第253章 商丘對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942章 刑人(上)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89章 無心插柳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162章 大道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65章 暮春三月第988章 叛國罪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442章 天逐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27章 遠送於野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561章 大將軍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912章 沸鼎(下)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8章 趙氏公議第645章 大風(2)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647章 大風(4)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444章 叛徒第83章 雨我公田番外3 上帝之鞭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649章 大風(6)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68章 少君魏姬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4章 單騎走馬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222章 大結局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95章 墮四都!第613章 最是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