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見魏駒

祝各位端午節快樂,七月也要包糉子,所以下一更得到晚上了。

……

“魏駒!?”

經過這小半年的惡補,趙無恤對六卿的子嗣都有哪些,是嫡是庶,分別都叫什麼名字,基本都有了解。

魏駒,正是魏氏家主,下軍佐魏曼多的嫡子。

無恤心中有一絲震驚,還有一些興奮,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一位,大概就是三家分晉時,執掌魏氏的主角了。

當然,也是趙無恤未來的對手!

或者,也是朋友?

他立刻面露笑容,也朝魏駒還禮,“見過世兄,無恤久仰魏氏千里駒大名……”

倆人各懷心思,明面上卻作出一見如故的姿態,親密地執手寒暄。

執手禮古已有之,但並不能用於正式的場合,只能用在私交甚密的師生、朋友之間,面對對方殷切的執手,若是拒絕,則是不給面子。趙無恤與魏駒初見,就表現得如此親暱,其實是雙方心裡都有鬼的表現。

於是,他們面上帶笑,握在一起的手卻越來越用力。

魏駒濃眉大眼,看似一副忠實憨厚的模樣,但趙無恤卻沒有因此放鬆對他的警惕。

且不說有魏姬那一層關係在。

在原本的歷史上,晉陽之圍一戰,在晉國實力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知趙兩卿鬥得你死我活,殊不知這也是實力稍遜的韓魏兩家禍水東引之計。而結果也是如此,趙襄子雖然贏得了最終勝利,卻實力大損,而魏氏並未傷筋動骨,在戰後分到了最多的土地和人口,一躍成爲三晉之首。

無恤暗道:“小樣,以爲長得忠厚高大就是實誠人?哼,扮豬吃虎可瞞不過知道歷史真相的我,嘶,這貨手上力氣好大……”

魏駒聽姑母魏姬派人傳話說,趙無恤已經來到新絳,他今早就專程前來等待。一是因爲他對此子十分好奇,二是因爲趙魏兩家一向友善,有多次聯姻舉動,倆人勉強算得上是親戚世交,所以纔會一張口就世兄世弟的喊。雖然兩家目前政見有分歧,魏氏在趙、知之間搖擺不定,但私下的往來卻沒有受影響。

他也在觀察無恤,只見其相貌平平,談吐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和他表兄趙仲信描述的一樣,似乎只是中人之姿。

魏駒不由微微失望,但隨即又警惕了起來。

一個平庸之輩能在短時間內,如雷霆般擊垮紮根百年的鄉中氏族,而且推行極有遠見的“止從死”之法?

“哼,八成是和我一樣,故意藏拙,你可瞞不過本君子,嘶,此子看着不甚強壯,可手上力氣怎麼也這麼大……”

兩人吃痛,不約而同地放開了手。

第一個回合的試探後,魏駒臉上又堆起了憨厚的笑:“駒今日前來,卻是要引世弟前往公學的。”

“原來如此,有勞世兄了。”

在魏氏指引下,一行人前往北郊的泮宮,看到趙魏兩家的馬車並行,兩位弱冠君子扶着車欄談笑,新絳國人們紛紛指點竊語。

一邊聽着魏駒介紹新絳風土人情,趙無恤一邊在心裡暗暗回憶關於魏氏的歷史。

後世說起三家分晉,總認爲是三個異姓卿族瓜分了晉國,實則不然,除了趙氏是嬴姓外,韓氏、魏氏都是姬姓。

魏氏的祖先畢萬,是周武王弟弟畢公高後代,在畢國滅亡後入晉。畢萬最初僅僅是個“匹夫”,因隨晉獻公消滅耿、霍、魏三國有功,晉獻公將魏地賜封給畢萬,並任命他爲大夫,從此稱之爲魏氏。

說起來,趙氏的祖先趙夙(su)也是在那次戰爭中混到了在晉國的第一塊封地耿,從此發家。

到了第二代人,趙衰和魏犨分別作爲晉文公重耳身邊的“肱股”和“爪牙”,追隨其流亡。

趙魏雖然同時起步,後來的命運卻不一樣,趙氏出了一個“冬日之陽”趙衰,還有一位“夏日之陽”趙盾,一路走高,名爲晉卿,實專晉國。

而魏氏卻因爲武夫魏犨不遵軍令失職,遭到文公懲處,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也丟掉了國君車右的好位置,被攆回封地雪藏。在接下來幾代人裡,魏氏雖然出了魏壽餘、魏顆、魏錡等能文能武的賢大夫,卻一直在中游徘徊,沒有混上卿職,直到晉悼公重用魏相、魏絳爲卿,纔有了起色。

於是熬到了第五代人魏舒時,魏氏終於當上了晉國執政,也成了六卿中登頂最晚的家族。

回憶着魏氏的歷史,看着眼前濃眉大眼的少年魏駒,趙無恤不由得感慨。

不單單是趙氏,六卿中,每一個家族,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

期間經過內宮高大城牆下的巷道,無恤擡頭看着這斑駁而高大的牆垣,隱約能見到上面晉國黑衣宮衛冠頂的紅纓。

他的準岳父樂祁,就被軟禁在這裡面吧。

走了不久後,便出了內宮的範圍,進入人煙較稀疏的北郊,公族之學就設立在此,又稱爲泮宮。

“大學立於郊”,與周天子的“辟雍”類似,泮宮公學是晉國最高學府,同時也是按時舉行祭祀、慶功等多種禮樂活動的場所。

和辟雍四面環水不同,只見泮宮中央爲高臺建築,僅有三面環水。正所謂“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

新絳泮宮引汾河水爲天然活水,向內凹進構成泮池,泮池正對的紅牆即爲大照壁,泮池北有多塊青石琢成的石欄。

泮宮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授課,其餘時間則休課。

來之前,趙無恤也曾在暗中琢磨,這一個月只上兩天課,夠麼?這要放前世,學生們還不得樂瘋了。

還是計僑解答了他的疑惑:“君子以爲,卿大夫子弟去公學真是爲了求學?謬矣,如今哪個氏族中沒有自己的師、傅和守藏室?真心向學的話,在家中足矣,何必專程跑到新絳中去?”

原來,從殷周以來,學術和教育爲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規、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的禮器,全部掌握在官府的辟雍、泮宮中。只有貴族纔有機會接受教育,平民不能進入校門,這種官學合一的模式,被稱爲“學在官府”。

但慢慢地,形勢有了變化,首先是許多貴族氏族衰落,紛紛“降在皁隸”,也把知識帶去了民間,從而導致了士階層的崛起。而很多貴族不學無術,出現了“肉食者鄙”的情況,所以教育開始下移,私學應運而生。比較著名的,就是魯國的孔丘,而各卿族自家請的師、傅,也算是一種家學。

所以,現如今泮宮公學的主要作用,是一個卿族子弟交流結識的場所。換句話說,這裡就是一個月開兩次的貴族paty,卿子弟們將在這裡結識未來政壇上的朋友,並且與敵人相互競爭,相當於晉國朝堂的縮小版。

若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趙無恤接下來大半年時間內,就要過上兩點一線的生活了,每月兩天來新絳泮宮,其餘時間回成邑建設領地。

當然,無恤進城來,想要做的還不止這一件事情。他心中早已有一個計劃,只是萬事俱備,還欠東風,而那東風,必須來這新絳中找。

……

ps:百科上說秦漢以前,執手握手多半隻在男女情人之間纔有,但其實不然。比如論語中,就有“柏牛疾而欲亡,孔子執手嘆息”。戰國時,也有“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

求收藏,求推薦……

第514章 突騎第886章 少樑砲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84 魯國大夫第99章 勇於私鬥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794章 壁壘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509章 致師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938章 蟲豸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351章 雙姝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557章 虎第817章 河西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359章 季嬴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9章 大宗小宗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053章 麟之趾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899章 計然策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783章 雌虎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656章 大風(13)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6章 亂序者死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48章 請君憐惜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906章 水力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733章 虎狼!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930章 鄒魯第1001章 函谷關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23章食不厭精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73章 各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