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ps:第二章,求月票!

“數百年前,紀侯向周夷王進讒言,導致齊侯被周夷王活活烹殺。齊人哀之,諡爲哀公。自哀公開始,傳九世到齊襄公諸兒,齊襄公出兵滅紀國,爲齊哀公報了九世之仇,世人稱道。當世的風俗是家仇只論五世,但國仇卻不受世代限制!”

南子尖刻地指出:“豈止是齊國與紀國有國仇,宋國的國仇要大得多!周本是臣服於殷商的小邦,卻僥倖滅亡了大邑商,殺人十萬,虐帝辛首級屍身。吾等爲亡國之餘,被迫臣服於周,作爲周的賓客而非臣子存在,但心中卻不敢忘懷牧野之戰,忘記朝歌淪陷之恥。”

“宋國被周人的邦國鄭、曹、陳、魯等包圍,但一直堅持殷商的器物、殷商的禮儀,殷商的風俗,雖二十世尤不肯改。現如今夫子同樣是殷人之後,卻堂而皇之地帶着周禮來商丘鼓吹傳播,是數典忘祖也,宋人會佩服你的學問,但卻不會接納你的學說,這也是碩大宋國,除了司馬子牛外,無人拜入你門下的緣故……”

孔子對周朝制度的嚮往和周公的崇敬,顯然基於政治理念,超越了個人恩怨和氏族立場。但面對南子的這番質問,卻是無從辯駁。

他先前憧憬要做宋公太傅,將理念付諸於宋的天真想法,在南子指出的殘酷現實面前破碎了,只能嘆了口氣道:“然,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我死後依然會殯於兩柱間,我始終還是個殷人。”雖從周。卻永遠不能被殷人用之,孔子也是糊塗了,到頭來竟是南子爲他指出這點。

“沒錯,這就是宋人不會忘記的仇恨。同樣不忘的,還有恩情!”

說到這裡,南子的目光一下子變得柔和了許多。

“前年,當宋人面臨樂大心政變奪權,四公子亂命弒君。鄭國、衛國乘火打劫,向氏引吳國虎狼之兵入寇,當宋人彷徨無助,面臨亡國亡社稷之危時,是趙氏,是趙氏君子救了宋國!”

南子眼中閃爍着異彩,彷彿看到在她將宋景公狠狠推下桐宮高臺時,躍馬入商丘的趙無恤。他是她生命裡的太陽,而她則願意做一輪月亮,縱然永遠無法在天穹上同輝。卻能時刻反射他的的光輝。

“時日俱喪,吾與汝皆亡!”這本是一句詛咒,可到了南子這裡,卻代表了她的決心,不管別人有沒有,反正她是有爲趙無恤霸業添火,事成則一榮俱榮,事敗則一絲俱死的決心。

“是趙氏支持了宋國,保護宋人不受敵邦侵擾。商丘能夠保住,宋國的社稷能夠殘存。我這區區弱女子不用被夫差掠奪到吳國蠻荒之地去任人****,都是依仗趙氏君子的德澤。爲了報答他,我帶着國君,帶着商丘宋人。在微子啓的祖靈,在天道和衆神面前,立下了一個誓言:宋國欠趙氏一份恩情,一份永遠也償還不完的恩情。”

“故一旦趙氏有難,宋人絕不退縮!”南子現如今是堅定的主戰派,她利用自己的權術和在國內的威望。壓服了主張置身事外的皇氏,宋國的戰爭機器在秋收後全面開動。

一向不喜歡戰爭的孔丘垂目:“看來宋國的決心,丘是挽回不了了,公女推崇天道鬼神,居然是爲了戰爭。”

雖然知道孔丘在帷幕外看不見自己,南子還是高高昂起了下巴:“不錯,而且夫子在商丘反對天道、鬼神的言行,恐怕會讓宋人動搖參戰的決心,與宋國的國策不符……”

“公女想要我如何?”

“我要夫子離開宋國!”

言罷,不等孔丘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南子嘴角露出了一絲小女子私仇得報的得意淺笑。

“這不是懇求,是已經交由國君同意的決定,南子這次請夫子入宮說話,正是爲了告知你這件事:宋君已決定,將夫子驅逐出境!”

……

他曾有心入齊爲政,卻被自己一直佩服的晏嬰所嫌棄,說他“能言善辯卻不能用法度來治國,繁瑣地規定尊卑上下的禮儀制度,與太公的簡略風俗相反,若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恐怕不是治民的好辦法。”

於是孔子在齊國得不到齊侯任用,只能一事無成地回到魯國。

在魯國的事情自不必多說,他的理想建立在不靠譜的魯君和脆弱的三桓之上,註定無法長久,被竊國大盜的強權沖刷得支離破碎,只能惶惶出走。

現如今,他在宋國再度折戟了……

孔丘在殿內呆了半個時辰,進去前他心情是昂揚向上的,天人之辯的勝利讓他心中再度生出了一絲希望。

可出來時,孔子雖然還舉止有禮,身上的氣場卻徒然收斂,那些亦步亦趨背後,僅僅是保留自己最後一分顏面而已。

入宮時腳步輕快,出宮時卻感覺步履艱難,等他終於到了宮門處,卻見弟子顏回和子路正擔憂地看着自己。

“夫子,如何?宋君怎麼說?”

孔子笑了笑,無奈地搖了搖頭,他有些不知道要如何對兩位弟子開口,說宋君與南子限他半月內離宋,他們又要開始流離失所的生活了?

實在是說不出口啊,顏回、子路,這些得意弟子們哪一個不是能做卿大夫宰臣,甚至一國司馬的人才。卻拋棄了前程,跟着自己在列國間彷徨遊走,學而優則仕,可他們的大好年華,卻耽誤在路上了……

但屋漏偏遭連夜雨,就在這時,遠處的街道上卻來了兩名腳步匆匆的弟子,是原憲和公良孺。他們到近處後氣喘吁吁地說道:“夫子,就在方纔,有一隊宋兵徑自去了吾等平日習禮的大桑樹處,將樹伐掉了!”

“啊!”

衆弟子十分驚訝,但卻在孔子的預料之中。

“宋國的官府這是在公然宣佈,此邦不歡迎吾等修習周禮的儒者……”

詩有言: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可就算他復歸邦族,卻依然受人嫌棄,比起主動離開魯國,被祖籍所在的宋國驅逐同樣讓孔丘難過。

事到如今,他也分不清南子如此刁難他們師徒,究竟是出於她所宣稱的公義,還是出於小女子心裡的私仇了。

孔丘回過頭去,看着那些南子曾在的偏殿,臉色晦暗不定地小聲說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走就走,天下之大,我就不信,竟無處能容下夫子的一張案几!”

不過弟子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在諸侯間奔波,號稱就算孔子乘船出海,去九夷之地也要緊緊跟隨的子路大咧咧地說道:“既然吾等不容於宋,那接下來應該去哪?”

去哪……這是個困難的問題。

在夏天時,孔子曾接到過一份來自晉國的邀請,中牟宰佛肸邀請他去做客。但那時候孔子與宋國官府的矛盾還沒大到不相容的地步,而且子路也表示不願他去,所以才作罷。

現如今,就算想去也去不了了,據說中牟已經投降趙氏,投佛肸等同投趙,這是孔丘不能接受的。

望着弟子們殷切的目光,孔丘終於下定了決心:“向西,吾等去子產的故鄉,去鄭國!”

……

九月九,宜登高。

這一天風和日麗,天高雲淡,邯鄲城南的一座小丘上,有十餘個人正登高遠望,中間一位青年將領頭上攜佩茱萸,腰間掛寶劍,左右衆人或是披甲帶劍的虎賁,或是衣着幹練的軍中僚吏。

正是趙無恤及其屬吏們,丘陵下則是密密麻麻的營帳,兩萬大軍已經兵臨邯鄲!

“中牟宰,你博學多聞,可知道這九月九有什麼來歷?”無恤登高眺望片刻後,回首問身旁那清瘦的中年士人。

佛肸被要求帶着中牟兵隨軍,而且軍權還被剝離,他自然清楚趙無恤對自己是有提防的,他過去再特立獨行也沒用,如今虎落平陽,只能唯趙氏之命是從。

“《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這一天應當命家宰拿出八月豐收的糧食,登高崗饗天帝、祭祖……”

佛肸說完瞥了一眼趙無恤頭上佩戴的茱萸,不過這重九日戴茱萸的習慣,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無恤頷首,重陽節的雛形在春秋已經出現,不過只存在於天子諸侯和卿大夫等權貴之家,到戰國秦漢纔會流傳到民間去,至於插茱萸,算是他的首創。

趙無恤是這樣解釋的:“如今邯鄲、柏人、新田、臨淄不知有多少人在害怕我,詛咒我,茱萸乃避邪之物,佩之無妨。”

衆人稱是,不少心思機敏的僚吏紛紛效仿,於是衆人登高後或插茱萸,或佩九月盛開的菊花。

無恤又道:“中牟宰說的不錯,今日族中兄弟當匯聚到一起,登高處,獻上祭品,以謝天帝、祖先恩德,只可惜啊……”

只可惜,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趙無恤指着遠處牆垣分明的邯鄲城道:“只可惜趙氏有一個離家多年的小兄弟邯鄲,入冬前,必要讓他歸順伏拜!”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958章 意外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217章 獲麟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98章 攪動全局第52章 冬至(一)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41章 新宋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645章 大風(2)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第470章 醫院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324章 亂(下)第547章 墮郈(下)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960章 銅鞮宮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547章 墮郈(下)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710章 陶朱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591章 天道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578章 君子不器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42章 勢將去汝!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098章 濟南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561章 大將軍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999章 殘城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9章 姑布子卿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444章 叛徒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939章 嘎嘣脆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351章 雙姝第769章 當歸(下)第1020章 分娩第248章 三段射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705章 試探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33章 傷寒(中)第28章 涉彼北山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654章 大風(11)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2章 三裡歸附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722章 公孫勝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773章 老驥伏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