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兩難抉擇

陽虎知道這是個能否再度激發齊人士氣的關鍵時刻,他見齊侯沉默了半響後,突然笑了起來。

“這有何難,將寡人的馬牽來!”

齊侯下達指令,他邊上的東郭書等人隨即照辦,勇士犁彌將那匹雄壯的紅色駿馬牽進空地。

“衆人應當知曉,此乃寡人愛馬,拉車的駟馬之首。”

的確,陽虎見它雙腿修長,耳朵尖銳,且極其聰明。彷彿聞到了死亡的氣息,紅馬立即翻開白眼,揚起前腳,嘶鳴不休,合數人之力纔將它們制服。

齊侯拔出了腰間佩劍,大聲說道:“今日,寡人不愛馬而愛衆,便殺之以饗士!”

就在衆目睽睽之下,齊侯先是依依不捨地撫摸着駿馬的脖頸,隨咬了咬牙,將利刃狠狠劃過,割開它高貴的頭顱。馬兒慘叫一聲,四肢癱倒在地,渾身猛烈顫抖,鮮血有如一股紅泉,自傷口噴出。

齊侯真的殺了自己的愛馬,衆人震驚了,隨即馬兒遭到了分割,一塊塊鮮紅的馬肉在寒冬下冒着白色熱氣,被一一傳遞了過來,讓人捧在手中,垂涎不已,它們將在火堆旁被烤熟,填飽飢餓的肚子。

“至於無衣者……”齊侯一揮手,豎寺便將他平日穿的衣裘取了來。

齊侯接過後,親自將其披在了方纔提出異議,叫冷叫餓的人身上。

“寡人衣物衆多,也穿不了那麼多,多餘的,便分給衆國人罷!”

齊侯的表演十分到位,無論是捧着馬肉的,還是被披上衣裘的,都發自內心,感動得眼淚嘩嘩直流,在雪地裡朝齊侯下拜,行稽首禮!

齊侯依然是一副對不起衆兵卒的表情:“此次寡人駟馬皆殺。除了部分拉輜車的牛馬外,其餘各卿大夫和軍吏的馬,凡有凍病不能行走、拉車者皆殺之。卿大夫有多餘衣物者,統統分予下吏。聊以爲繼,還望衆人再堅持幾日!”

陽虎旁觀了整個過程,期間點頭不已,畢竟是做了將近五十年國君,在歷次強卿專權裡活命的人。齊侯並不是沒有才幹,而是平日沒用對地方。只要他好好裝下樣子,將晏嬰教的那些東西施展出來,一如在夷儀爲敝無存發喪一樣,還是能重新收拾軍心士氣的。

當年齊桓公率軍千里行軍,北伐山戎,斬孤竹國,回途時困於大雪封山之中,失去了方向,最後以老馬識塗而歸。如今齊侯杵臼見困於濮北冬雪。於是殺馬饗卒,解衣暖士,也足以成爲千古佳話了。

果然,在齊侯的表演下,齊人山呼君上賢明,衆人方纔的疲憊和絕望居然就這麼一掃而空,啓程行軍時速度甚至加快了不少……

但陽虎卻知道,這些牲畜的肉平攤上每個人頭上,最多隻夠半頓。從去歲十月到今年夏天,他被孟氏公斂陽圍困在灌邑里。嘗過飢餓的滋味。飢餓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是無窮無盡的,它會從內而外,從腸胃到肌膚骨骼。將一個鐵打銅鑄的漢子摧垮,看見一團粟米也能卑躬屈膝。

他猜測,明天,至多後日,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那好不容易激發的士氣依舊會低沉下去。最終讓齊軍分崩離析!

所以還是得自己想想脫身活命之法,陽虎可不甘心做亂軍之中的一個屈死冤鬼。

……

一日後。

入夜時分,世界一片灰暗,松木和苔蘚的味道和着一絲寒意,飄蕩在風中。土地上升起蒼白的迷霧,武卒的騎手們在碎石和亂木中費力地穿行,攀上小丘。

在這裡,他們能看到夜幕下的原野上,如珍珠般散落的溫暖火堆。那些火堆很多,多得讓趙無恤無法計算:成千上萬的篝火組成一條搖曳的光帶,伴隨着一旁緩緩流淌的乳白色溪水,看起來就成了兩條河,一條冰,一條火。此情此景,是前世從未見過的壯麗景觀。

但,那是敵人們創造出來的景象,篝火越多,說明齊人這一路上挨餓受凍受的損耗越少。火堆越整齊,越說明他們士氣未完全垮掉,組織度尚存,可以發起反擊,並不值得無恤讚歎和欣喜。

“雪地上,火是生命之源。”無恤對手下也凍得有些發顫的兵卒們緩緩解釋道:“也是取死之道。”

奉他指示,自從開始靠近齊人大軍後,騎兵們便不再弄出明火。大家以生冷的醃肉幹、炒粟米和更硬的魚脯爲食。睡覺時則擠在斗篷和毛皮下合衣而臥,彼此取暖,以避免齊軍發覺,讓騎兵失去了最擅長和需要的突擊先機。

他指着對面那座小林子說道:“在背風處舉火,搖晃三下。”

手下照着做了,對面很快就有了迴應,一輛馬車身後跟着百餘兵卒,沿着小徑緩緩駛來。車上面有位高大的乘車者,他渾身裹着熊皮裘,自己也活脫脫像一頭熊羆。趙無恤對小堂弟徒然長高的身軀和體格依然有些無法習慣,愣了片刻纔想起,這應該是趙廣德。

按照約定,無恤和趙鞅的主力將在這片農田曠野上再度會師,完成對齊軍的“合圍”,而趙廣德就是被派來接洽的。

遠遠看見趙無恤,趙廣德就下車朝他行禮,口中呼出了一大股白氣:“堂兄辛苦了。”他連聲音也粗獷了不少。

無恤笑着上前,替他拂去肩膀的雪花和冰凌,態度親切,趙氏大宗和小宗關係一直不太好,無恤希望自己至少能將溫地一系籠絡住。

“堂弟亦辛苦,我父的萬餘大軍可都到了?這些日子損耗如何?齊人營地火光太旺,都無法看清南方二三十里外的情形。”

趙廣德張口預言,又看了看周圍的人,靠近在無恤耳邊輕聲說道:“堂兄,事情有變……伯父所帥沒有萬餘,只有六千人!”

……

“怎麼回事?”無恤聞言後微微詫異。

趙鞅所帥的主力比預想中足足少了五千,是和齊軍提前發生交戰受了損失?按照趙鞅的性情的確會忍不住做出這種事來,畢竟先前就一路被齊侯追趕,受了不少憋屈。但有傅叟這隻老狐狸在身邊參贊,應該能勸誡住他吧?

亦或是,南邊出了什麼意外?

“然。就在引誘齊人抵達濮水,我軍將再次渡河時得到的消息,濮南有變。衛侯與王孫賈部識破曹伯僞裝趙兵後,向曹軍進攻。曹伯敗績。損失近千,如今已經退守洮邑,向伯父連續發三次求援,聲稱衛軍就要渡河去濮南了,曹國恐怕無力阻止。”

“於是父親便分兵去支援曹國?”無恤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不由滿腹遺憾。

俗言道,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的確不能小覷各諸侯的人才啊,否則他們會不時給你驚訝。

另一方面,曹國這個豬隊友果然還是靠不住。但當時情況對趙氏極其不利,齊衛大軍一副巨石壓卵的架勢,所有人都覺得趙氏必敗,他除了忽悠性格有點二傻的曹伯外,還真沒別的人可以指望。

無恤可以想象趙鞅在接到曹伯告急時的暴跳如雷。但這樣一來,他就面臨着兩難的抉擇。

若按原計劃全軍渡過濮水北上,等齊人糧秣吃完,氣力耗盡,組織開始崩潰時發起進攻。樂觀的估計,在父子同心,步騎協同的情況下,加上無恤發動各邑亭卒來撿便宜,至少能將齊軍四萬人留下一大半,雖然趙氏也會付出兩三千人的傷亡。

但那樣一來。趙無恤費盡心血攻略下的濮南地就可能被衛軍一舉收復,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若讓趙無恤選擇,他還是會選重創齊人。因爲戰爭,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爲第一準則。而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後世的耳渲目染讓他有了這種意識。至於得而復失的地盤,這個冬天不行,就明年再戰,在齊人主力垮掉後,衛人自然無法再守多久。

他不知道當時趙鞅是如何想的。依照這位強卿的性情,無恤以爲他會選後者,孰料他卻選了分兵去保濮南。

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趙鞅的判斷?

其一,或許是這時代戰爭攻城略地搶奪人口的目的。其二,無恤猜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趙鞅對兒子護短“吾子辛苦打下的地方,哪能輕易丟失?”大概是這種心態,這讓無恤心裡一暖之餘,也有些無奈。

如此一來,他和趙鞅加起來也只有六七千人,想要一口吃下齊國主力困難倍增。

“分出去的六千人都是什麼成分,由誰爲將?”

趙鞅是將軍隊平分,但六千人對上隨時可以從濮陽調兵的衛國,還有狡猾的王孫賈。若主將不得力,說不準還會被狡猾的衛軍佔了優勢,曹國那五六千人,無恤是無法指望他們在野戰裡出力的。

趙廣德答道:“去的多半是晉陽趙兵,其主將是子良司馬。”

無恤鬆了口氣,有郵無正這個趙氏內最擅長用兵的家臣,濮南應當無事,若衛軍不小心應對的話,難說還會被郵無正狠狠割一刀。

再怎麼可惜,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只能想辦法彌補。

他看着齊國大營亂中有序,序中有亂的璀璨篝火陷入了沉思,趙鞅雖然只有六千人,過去幾日不時襲擊齊人分出去尋找食物的小隊,也給對方造成了數百死傷。

無恤半響後打定主意道:“堂弟且回去告知我父,我從今夜開始便會襲擾齊軍,使其不得休憩!”

受大雪影響的又何止是齊軍,中行、範、邯鄲、衛都受其害,乃至於趙無恤父子,也已經在勉強堅持,這時代,氣候對軍隊的殺傷遠遠大於作戰。

總之,此戰已接近尾聲,這片原野農田位於秦、甄、廩丘三邑中間,離齊魯邊境只有兩日路程。能否爲這一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就看接下來兩天裡,騎兵能不能像追逐羊羣的野狼一樣,在齊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

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645章 大風(2)第904章 巨輪第463章 私掠6令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557章 虎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441章 用人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32章 三裡歸附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538章 巫頌(上)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99章 夙願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70章 死於此!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434章 傷寒(下)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1196章 列禦寇第1053章 麟之趾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85章 中原有菽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724章 張孟談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0章 陶瓬之器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26章 猛士歸心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72章 初見魏駒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162章 大道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396章 鴛鴦陣!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22章 贈我緇衣第28章 涉彼北山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095章 無題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284 魯國大夫第351章 雙姝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352章 將治魯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40章 碩鼠碩鼠第93章 鼓而成列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22章 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