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狐假虎威

在和甄氏等達成協議後,趙無恤同意武卒暫時不進入甄氏里閭,但甄氏必須將族兵交出一半由武卒管轄,幫忙維持甄邑的秩序,安定民心。

在甄氏和衆邑吏的幫忙下,邑中國人惶恐的心情平復下來了,到了第二天,街上漸漸有了些人影,日常的生活在慢慢恢復,只有街角牆垣上偶見的殷紅血跡訴說着易主過程中的小小殺戮。

不過圓滑的甄仲勳卻也留了一個心眼,因爲他讓人粗略估計了一下,發覺邑內的晉軍不超過七百,雖然號稱前鋒,但也實在是少了一點吧。

然而第三天清晨,他卻又打消了這種懷疑,因爲在天未亮時,又有數百兵卒從邑外浩浩蕩蕩地開了進來,戰鼓震天,旌旗招展。之後的第四天第五天亦然如此,前後涌入了近千人,儼然千軍萬馬源源不斷的架勢,這讓包括甄氏在內的所有衛國人都被佔領者強大的實力所嚇倒,不敢有絲毫越軌行爲。

他們也積極幫助“溫縣君子”去招攬周邊的百戶小邑,其中有五個歸降,只剩下一個位於青山險隘的小邑仗着山高路險,表示拒絕。

甄仲勳等人料想這位“溫縣旅帥”肯定會勃然大怒,發兵碾平那個守卒不過數十的小邑。但旅帥卻一副要“以德服人”的模樣,表示自己是仁義之師,要懷柔,向晉文公圍樊陽、中行穆子圍鼓、肥學習,徐徐圖之。

其實趙無恤卻是有苦說不出,他們一羣外來者,驟然佔據了這衛國的千室之邑,邑內的青壯國人和衛卒、甄氏族兵加起來是佔領軍的四五倍,全軍集中提防還來不及。哪裡還能爲了一座鄙邑而胡亂分兵?

那些看似涌進兵營的千餘晉軍,其實是他的虛張聲勢,爲了一開始就給甄邑造成一種強烈的軍事威懾影響。每隔一天就命令兩卒人晚上悄悄溜出城邑,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蕩蕩開回來。

他還讓歸降的鄉向甄邑輸送糧秣。保證倉稟充實,隨後便阻斷了邑內和邑外的聯繫。明面上宣佈已經各發一卒兵去接管各鄉,實則派出去的人卻又繞了回來,充當從西邊開來的“晉國援軍”。

趙無恤憑藉這一伎倆騙過了甄邑人的眼睛,順利壓迫他們乖乖合作,熬過了整整半旬時間。

假象能暫時迷惑人,但終會被識破,此舉當然只能是權宜之計。

邑寺中。趙無恤對張孟談講起了一個故事:“泰山腳下,有一頭老虎捕獵百獸爲食,這天它捕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天帝派我做百獸的首領,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羣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老虎信以爲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羣獸果然紛紛逃跑。其實它們不是害怕狐狸,而是害怕狐狸身後的老虎!”

張孟談頷首道:“正在進攻衛國的晉軍是虎,吾等則是一隻孤零零的流亡狐狸,現如今之所以能在甄邑呆下去,就是因爲扯了虎皮來威嚇衛人。”

無恤道:“沒錯,從衛康叔到如今,甄邑的國人已經當了整整五百年衛民,雖然偶有短暫的被佔,卻並不長久。無論是民心還是氏族都還是把自己當衛人。我要取遠在濮陽的甄大夫孔氏而代之,光靠這麼一場孤零零的破城勝利是不成的。光靠現在的這點權謀和計策也是不成的。”

張孟談皺眉望着濮水西岸魯衛交界的地圖道:“的確,靠着狐假虎威或許可以應付一時。但是這些小手段只能暫時糊弄一下眼前的局勢,卻終究決定不了甄邑的歸屬。我們若要真正在此處站穩腳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能想辦法一舉獲得合乎禮法的地位,再慢慢爭取氏族,贏得民心!”

“對,不過最要緊的,是能拖到晉國大軍抵達,到時候大局可定,吾等的借勢之策也才能順利進行下去!剩下的幾天一切以求穩爲主,不要小看國人的戰鬥力,若是激起了民憤,吾等也不好收拾局面。”

趙無恤推開窗檐,看着西面的天空嘆了口氣:“不過這次攻衛,濮陽的衛軍卻格外頑強,竟然將已經渡河的晉軍又逼了回去……戰場之上,果然沒有什麼是能全部料定的,若是晉軍遲遲不來,吾等處境堪憂矣!”

……

百里之外的大河邊上,與對岸濮陽數千衛軍對持的晉國中軍大營。

有一支“晉軍”冒進到東邊甄地一帶,這消息在前日便傳遞到了中軍佐趙鞅的帳中,雖然趙鞅沒有知會知躒,但知躒卻已經明瞭,還知道這是趙氏庶子無恤乾的好事。

“本想着趙氏庶子被逐出國後能安分一些,至少十年內不足爲患,誰料才過了半年,竟然膽大到敢借吾等的勢強取衛邑了!”

知躒捋着須,對侄子知果說道。

面色和善的知果問道:“的確是非常人之舉,和阿瑤破狄邑倒是頗爲相似,若是他能歸國,這晉國日後可要熱鬧了,叔父,那吾等是救還是不救?”

知躒笑道:“這是響應晉國攻衛的義軍,當然要救,只不過吾等尚在大河以西,衛侯雖然不堪,卻能驅使衛人效命,過不了河,如何去救?”

知果嘆息道:“梓材易伐,良弓易折,此子在國內就招惹了五卿放逐,到了國外卻仍然不知收斂,爲了歸國不顧一切地冒險,其志可贊,但其前途可哀。”

他知道,叔父知躒打定主意不強渡大河,就這麼和衛軍僵持,甚至還會讓濮陽衛軍有空調頭圍攻甄邑,此可謂借刀殺人。

然而就在這時,卻有人來報,說是一天前拔營而走的趙氏之兵已經從延津渡過了大河,沿着河北上直撲濮陽了,預計兩日後可到達城下。

聞訊後,知躒一時啞然,過了一會又呵呵直笑。

“趙孟心念庶子,究竟是誤打誤撞還是故意爲之,衛人的士氣我清楚,若是遇到趙兵從南而來,必退入城中,如此一來,吾等到時候就是不渡河,也不成了!”

知躒隱隱有種感覺,在範鞅暴病卸任後,他雖然做了執政,卻一直被強勢的趙鞅壓着一頭。當然,這也是知躒故意爲之,他的一貫做法,就是將前臺讓給別人去表演,自己做那個操控者和最終的獲利者即可。

讓趙氏父子充當吸引所有人目光的火焰罷,而知氏,將會隱藏潛伏,成爲柔能勝強,淹沒一切的水!

……

距離趙無恤等人強渡濮水,攻陷甄邑已經過去了六天,周邊的衛國城邑乃至於濮陽城都人盡皆知。但卻沒有衛軍過來反擊,因爲他們大多被調撥到了西面抵抗隔着大河與晉軍對峙。

反倒是東邊的齊國廩(立n)丘偶有零星的輕車跑來觀望,但被巡邏的輕騎士截留兩輛後便再也不敢靠近了。

趙無恤等人稍稍調整後,便開始採取實際行動,陸續將衛卒和甄氏族兵都解除了武裝。

甄邑府庫被接管,願意合作的衛吏留下,不合作的統統解除職位。兵營裡的兵卒被收繳了武裝,和一大半甄氏族兵一起,被分批拉到邑外開挖防禦的溝壑以及修補牆垣,每天的食物只有半飽,使得他們根本沒力氣反抗。

第七天,無恤和張孟談苦盼的晉軍依舊沒來,他們才渡過了大河,與北上的趙氏之兵合圍濮陽,趙鞅讓人傳來的消息是,讓他們再堅持五天!

“五天啊……”趙無恤有些牙疼,孤軍深入,周圍盡是敵視目光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倒是東面傳來了一條壞消息:齊國發兵攻魯了。

當夜,趙無恤便召集了張孟談和衆卒長,在邑寺裡召開了緊急會議。

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011章 國殤第65章 暮春三月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839章 徐國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359章 季嬴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934章 天道遠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52章 冬至(一)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951章 連橫(上)第768章 當歸 上第899章 計然策第99章 勇於私鬥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495章 墮四都!第322章 亂(上)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936章 螽斯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344章 夜襲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011章 國殤第305章 柳下季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26章新婚夜第第470章 醫院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835章 無私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837章 運河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480 金布律第733章 虎狼!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995章 叔侄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52章 欲殺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62章 大道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