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侈靡之業

在趙無恤和子貢以“不加稅而國用足”說曹伯後,曹伯陽立刻拍案同意在陶邑鼓勵侈糜之業,並由趙無恤的人專門經營。

子貢預測,每年曹國府庫可以增收市稅數倍,這可以一項長遠利益,相比之下齊、鄭商賈的那點賄賂又算得了什麼?甚至於,在利益的誘惑下,曹伯對他們背後勢力的那點畏懼也徹底沒了,從今天開始,他要想辦法把這些蠢蟲在陶市地盤上賺取的錢帛一一留下!

曹伯最初還有些不放心,但在趙無恤喚來兩隊兵卒,在宮中一處闊地上表演了一場蹴鞠對抗後,他便對這一行當有了足夠的信心。

“雖然沒有田獵有趣,但也能吸引不少商賈,還有販夫販婦,以及富裕的國人前去花費錢帛觀看。”

隨後,在曹國太僕和巫祝的見證下,曹伯與趙無恤、子貢在濟水河畔的高臺上歃血盟誓。

曹國保證趙無恤在陶邑開辦的侈靡之業收取十一稅,永不增加,作爲這“高稅”的代價是,可以讓趙無恤的商賈、兵卒在曹國境內自由同行。若是有其他商賈也試圖進入這一行當,則徵稅起點爲五稅一。

如此一來,趙無恤便得到了曹國的外交通行權,同時也未雨綢繆,將可能會效仿他們創業的競爭對手扼殺在萌芽之中。

曹伯還簽署了命令,讓司城署工正管理的匠人、還有褚師、市掾吏不得阻撓趙無恤等人的活動,並竭盡全力給予幫助。要爭取在五天之內,將無恤和子貢描述的“侈糜之業”拉起一個架子。

之後,無恤回駐紮在外郭的兵營去選拔人手,畢竟這裡不同於商丘時有樂氏幫忙,一切都得白手起家,這之後幾天的土木活還得以武卒爲主力來幹。他還寫信給留守商丘的幾名手下和商賈,讓他們將“忘歸”酒肆的那套人馬派些來陶邑,開設分店。

“若是可能,還要招攬一些曹國人爲吾等效力。這陶邑縱橫交錯的市肆里閭,還是本地人熟悉一些。”

子貢和封凜回到了館舍,他們要負責和接到曹伯符令後屁顛屁顛趕來效力的工正、褚師交涉。在曹伯的意志下,工正、褚師不敢怠慢。他們迅速談妥了之後幾日的事項,選定了這“侈靡之業”在內城外郭的兩處開設地點,還有需要撥過去的工匠人手。

倆人滿意地將他們送出了館舍之外,正要回去繼續研究要開設何等產業,卻見邊上忽然走出了一個人。一把捏住了子貢的手腕呵斥道:

“你好大的膽!陶邑之人本就趨利而奸詐,曹伯本就癡迷於田獵,你與趙氏君子卻還嫌不夠,又獻上了侈靡之計。名爲讓國用充足,實則是爲自己斂財,順便讓齊、鄭商人奈何汝等不得。恐怕日後陶邑將日益奢靡,國人沉醉其間,如何還能披甲帶戈守衛國土,不亡待何?汝輩的這等算計,只好瞞曹伯。卻瞞不住我!”

這一句話,唬得封凜魂飛魄散,以爲計謀敗露了。

子貢也被嚇了一跳,他轉身孰視那人,卻見他方臉大目,頭戴布冠,身着市掾吏的皁衣葛裳,便又鬆了口氣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陶蠱,你爲何在此?”

還不待陶蠱回答。子貢又仔細打量了一下他的衣着和腰間的桑木牌後恍然大悟:“難怪你不做行商了,原來是跑來陶邑做了市掾吏,從仰人鼻息的商賈變成了收取錢帛稅收的官吏,感覺如何?”

陶蠱哈哈大笑:“還不是得服侍着長吏。每日跟齊、鄭巨賈陪着笑臉,仰食可憐巴巴的鬥米之糧,還不如吾等一同經商的時候自由快活!”

封凜愣了,看來兩人是認識的呀。他一問之下方纔知道,原來這陶蠱是曹人,以前和子貢一同搭夥經商過。現如今做了市中小吏,這才能得知曹伯即將鼓勵推行的“侈靡之業”。

原來是嚇唬吾等的,封凜正鬆了口氣,誰知陶蠱依然捏着子貢的手不放,湊近後惡狠狠地說道:“子貢,我畢竟也是曹人,如今還吃着曹伯的祿米,所以此邦國之利益也與我有關。方纔問你的話,你可得解釋清楚了我才能放你,否則就叫你知曉,曹國並非無人!”

子貢無奈地一笑,伸手請他進了館驛,三人在榻上坐下,使喚的豎人端來漿水趨行離去後,子貢這才說出了緣由。

“曹乃是小國,北面是衛,西面南面是敵對的宋,東方是魯國和泗上諸侯,夾於濟、淮之間,農稼並不豐厚,只能以市肆立國。曹伯此人無雄心則好,若是起了摻和進晉、齊爭霸,乃至於與宋國爭鋒的心思,每日訓練國人征戰,那麼賜敢預言,滅亡之日不過十餘年。可若是曹伯專心於田獵,鼓勵侈靡之道,縱然不理政事,卻也不會捲入禍端,曹國至少能維持百年國運。”

說到這裡,對面的陶蠱沉吟了,而子貢也乘機抽回了被捏紅的手。

他說揉着手腕道:“管子說過一句話,富者靡之,貧者爲之。富人通過侈靡之業擴大消費,增加了對貨物的需求,就會使窮困的工匠、國人有工可做,不會因甚貧不知恥而犯上作亂,投奔大野澤的盜拓。一國之中,太富太貧都不利於治理,侈靡是使富人消耗財力的好方法,如此一來,可以使齊、鄭商賈和各貨殖大族的財力不致於膨脹到同曹伯分庭抗禮的程度。”

他攤手笑道:“所以我非但不是禍害曹國的說客,反倒是幫曹國續命的大功臣,曹叔振都應當來感激我,你又有何理由指責我?”

“你……兩年不見,子貢的辯才更加犀利,我雖然知道你說的不都是事實,卻也無話可說。”

陶蠱啞口無言,而封凜若不是知道趙無恤的真實用意,差點也信了。據他所知,趙氏君子怎麼可能一門心思要爲曹國着想,更多卻是爲了賺取足兵足食的錢帛,順便讓勢力在陶邑立足。不過他還是聽得滿頭大汗,暗道自己的口才比子貢差遠了。

然而接下來,子貢才真正讓封凜見識到了什麼叫妙舌生花。

在子貢的勸服下。方纔還一副要拿子貢去找褚師揭露問罪的陶蠱,竟然同意投身趙無恤的陣營,幫助他經營陶邑的侈靡之業!

“原來如此,要在外郭處設立一個賽車、蹴鞠、跑馬、鬥雞、角抵的場所。等地方建成後,觀者收取一定入門錢,而內裡可以設置賭局,汝等作爲莊家收取一定比例……”

陶蠱倒吸了一口氣道:“陶邑商賈雲集,不少人在貨殖大賺之後都滿載錢帛黃金。但此處卻沒有太多值得玩樂的事情可供消遣。若是有了這麼一處地方,商賈們的錢帛的確有了去處,能流進汝等的袖中,再被曹國府庫抽取十分之一,雖然知道汝等居心不良,可也是一個斂財的好法子。”

他撓了撓頭,說道:“這其他的我都能理解,可這蹴鞠究竟有什麼好看的?圈個場子讓衆人一起踢,跟齊國倡優在市坊外表演的有何區別?”

子貢大笑道:“一年前我在新絳成鄉初次聽聞時,也是和你一樣的想法。但趙氏的蹴鞠可不同於齊國的蹴鞠,到時候你便知道了。你說市吏要仰人鼻息,且獲利極小,願意投靠君子。我知道你對陶市極其熟悉,雖然部分人可以從商丘的酒肆裡直接調過來,可還是從本地選取方便些,尤其是那些里閭內擅長鬥雞、角抵的,還請你去一一尋來。”

趙無恤沒有用後世的腦洞亂來,畢竟不同時代人有不同的喜好,這些選定的項目。除了蹴鞠和賽馬外,大多是春秋時各國很流行的娛樂活動。

就比如說鬥雞,在這時代經常有貴族玩,十多年前。魯國的季孫氏和郈氏鬥雞,季孫意如給雞套上了皮甲,而郈氏給雞戴上了金屬爪子,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件事情還引發了一場內亂。

一旦市坊里閭有鬥雞者,便會觀者如堵。賭鬥者甚多,角抵也是如此。

畢竟趙無恤時間有限,只能帶着兵卒在陶邑停留數日,所以內城定位爲貴族銷金窟的“忘歸”酒肆一時半會開不起來,只能先把外郭的露天場地架子搭建好。把這些民間高手搶先籠絡到產業中充實,是很緊要的事情。

陶蠱下定了決心,要繼續和子貢賺大錢,不過他也存了另外的心思,覺得若是有自己在這個產業裡盯着,或許就能防止一些對曹國不利的事情。

他坐了一會便離開了,說是要去辭了這任人使喚的小吏之職,然後幫子貢在陶邑市坊間尋找擅長角抵、鬥雞之人,以及願意學習趙氏蹴鞠的年輕少年。

當子貢長出了一口氣轉回頭來時,卻見身後的封凜一拜到底:“從今以後,凜再也不敢與子貢以同僚相稱,得以師事之才行,請子貢教我辯才。”

……

時間到了五月下旬,盛夏時節越發炎熱,蟬鳴響徹了整個濟水河兩岸,而陶邑的士大夫、國人、商賈的心情,也如同這炎夏一般躁動。

先是駐紮在外郭,打着晉國趙氏玄鳥旗幟的六七百人突然開進了離濟水河邊的一處荒地,這裡佇立着些許低矮的民居,遍地長滿了蔓草灌叢。

那些卸下了甲冑,身穿短衣,頭戴防曬竹編帽的趙氏士卒扛着曹國府庫提供的銅臿,開始剷平障礙物,開挖夯平土地,曹國司城署也派了不少工匠和隸民來幫忙。

五天以後,這裡初步建成,一些土木結構的簡單建築拔地而起,場地也被用籬笆圈了起來,外人看不到裡面的情形,又是好奇,又是揪心不已。

到了第二日,一些從宋國過來的倡優開始滿陶市地敲鑼打鼓,一邊舞着雜技,一邊號召衆人前去城北外郭處觀摩“蹴鞠馳逐鬥雞”。

國人們十分驚奇,之前幾天,外郭那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地就已經圍了一圈人眼睛都不眨地旁觀,何況如今已經建好開放,於是他們紛紛涌向了那裡。

之前賄賂曹國君臣,請求禁錮他們的三家商賈,陳氏、弦氏、玉氏,也在這一天碰了頭。他們在過去幾天裡已經數次會面,因爲曹伯突然派人送回了所有的賄賂,這位以往見了珠玉黃金就挪不開眼睛的國君,竟然一口回絕了他們的請求。

隨後便是喧囂塵上的外郭場地建設,以及“侈靡之業”即將開放的消息。

於是留守陶邑的三家商賈決定,派自己的三位年輕子弟前去打探打探。

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413章 獵國(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137章 三箭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5章 國野矛盾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62章 反壟斷第409章 壞消息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306章 孔仲尼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1161章 如龍第541章 新宋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966章 熵第445章 野心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925章 《用間篇》第925章 《用間篇》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440章 靈鵲(下)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62章 公族之學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40章 靈鵲(下)第561章 大將軍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863章 魏韓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886章 少樑砲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31章 成氏一族第67章 大都無防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5章 國野矛盾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242章 成人禮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462章 反壟斷第352章 將治魯第863章 魏韓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77章 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