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甕中捉鱉

感謝書友雨雲,小y君的打賞!

……

趙無恤和薇之間,現在只隔着一層薄紗沒有捅破,甚至連洗浴也不刻意讓她避開了,看着美人服侍他更衣時的嬌羞表情,那種曖昧的氣氛倒也挺不錯。所以趙無恤也把敖當成自家小舅子看待,對他十分和善。

他箕坐在廬吏鋪好的席上,揉着站麻的腿笑道:“你要與我說什麼?”

敖剛要說話,卻又聽到門外有人唱了一聲諾,一個人影風塵僕僕地走了進來,遠遠稽首在地,也說有要事稟報君子,頓時讓敖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趙無恤一看,原來是成巫的兒子,名爲成摶(tuan)的青年。

成摶身材和他父親一樣矮小,平日裡跟在成巫身邊學習巫祝之事,聰慧而可靠,是成巫最信任的人。趙無恤也覺得,此子比他那格局稍小的父親成巫,更值得培養。

“成巫遣你前來,所爲何事?”趙無恤心中猜想,恐怕是出了什麼急事,否則成巫不大可能讓親兒子老遠跑來半路尋他。

成摶看了看還呆在一旁的小童敖,欲言又止。

趙無恤便一揮手,讓敖下去,並把門帶上,小童敖一臉鬱悶,蹲在門外,糾結不已。

門楣之內,成摶將事情簡略地敘述了一遍。

原來,在成翁的葬禮之後,成叔跟着成何離開,身邊有兩個成巫安插的眼線,一起去了趙仲信所在的東鄉,每當下宮邑市時,就會尋機出來,與成摶暗中交接。

昨日傍晚,那人帶來了一個消息,說最近君子仲信多次前往君子叔齊所在的西鄉,倆人來往密切。

而另一邊,成巫也發覺,有幾個尚未離開的成氏族人在去集市回來後,舉止異常。他立刻知會留守的羊舌戎和穆夏,暗中拿下一個嚴刑拷問,方纔得知,似乎趙仲信和成何將在近日對成鄉有所動作!

“有所動作?他們想要幹什麼。”

兩個兄長見趙無恤日入千石粟米,犯了紅眼病,這個可以理解,但趙無恤也沒想到他們會如此膽大妄爲,居然想暗中動手攪局。

無恤不由得長嘆一聲,對世子和權力的慾望讓他們迷失了心智。他爲了趙氏的強大殫精竭力,待到來年,成鄉模式推行趙氏,足以讓趙氏的經濟翻倍,可這兩個便宜兄長卻要自毀長城,真是豬隊友。

成摶又說,據那個成氏族人的供詞,趙叔齊在成鄉也有自己的內應,似乎位置還不低!

趙無恤沉吟不語,心思在幾個可疑的人選頭上飄來飄去。

當懷疑一旦生根發芽,就一發不可收拾,除了老班底穆夏和虞喜外,幾乎所有人,都有嫌疑。

不過,他的懷疑卻沒持續多久。

等成摶告退後,門外一直侯着的小童敖便一頭撞了進來,稽首在地,面色焦慮地說道:“君子,我真的有萬分火急的事要稟報!”

……

時間到了六月初一,夜空中只懸着一輪月牙兒,四野黝黑,饗食過後,國野民衆們都早早睡下了,成鄉七裡一片寂靜。

平日要繼續辦公到深夜的鄉寺,也終於熄滅了燈燭薪柴,關閉了門扉,從外面看去,只能隱約看到黑濛濛的建築輪廓。

但若是有人能逾牆一觀,便會發現,看似平靜的鄉寺之內,卻閃着密密麻麻的兵刃寒光!

院子裡,是數十名趙兵精銳,其中近半數人都身披甲衣,手持戈、矛等兵刃。他們在傍晚回到居所後,就接到了鄉司馬的命令,天黑後要以伍爲單位,悄悄摸出來,伏於鄉寺之中,擔當君子的親衛。

這是極其榮耀的事情,他們自然欣然應諾,但是進來之後,才發覺氣氛不太對勁。數十雙眼睛通亮而帶着疑惑,都在齊齊地看着他們的主上,趙氏君子!

趙無恤也披上了兩札厚牛皮甲,戴上了複合型的皮盔,紅色的纓系在頷下,腰掛少虡劍,說不出的少年英武。

他緊緊皺着濃眉,像一把劍般挺直站立,靜靜地看着案几上的那個沙漏。

羊舌戎、趙廣德戎服侍候左右,連文吏計僑也也披上了甲,一面盯着沙漏看,一邊擡頭望着天井中投下的夜色。

趙廣德有些忍不住了,拱手對趙無恤說道:“堂兄,不能再等了!請速速下令動手罷!”

計僑也在旁附和:“倉稟府庫乃是重地,一鄉兩千人的衣食性命所在,不能冒險啊君子!”

只有羊舌戎沒說話,今日君子特地點了他做貼身護衛的指揮,看似信任,實則也是對他的監視。

這也是無奈之舉,羊舌戎不是趙無恤的原班人馬。而且,有叛逆傾向的那人還隸屬於他麾下,由他選進卒伍,在君子面前稱讚,又由他舉薦,升爲兩司馬……趙氏家法規定過,若是舉薦人有錯,舉主也會受到並罰。

至於在外禦敵之權,則交給了絕無可能生出背叛之心的那兩人。

趙無恤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說道:“府庫那邊,有穆夏主持;而匠作區那邊,有王孫坐鎮;成氏四里,則有成巫監控,其餘竇、桑、甲各里都有族長里胥留守。若真有宵小膽敢造次,鄉寺人手一齊衝出,便是一個甕中捉鱉的局面,何必舉止失措?”

見衆人依然有些緊張,趙無恤不由得笑了笑,向他們講起了一個故事。

“昔日秦穆公坐騎走失,岐山下有野人三百,得馬而分食之。秦國廄苑吏逐馬至於岐下,見此情形,欲將此三百野人繩之以法。秦穆公聞之,曰:止!君子不因爲牲畜而殺人,且吾聞食馬肉者若不飲酒,必傷臟腑。乃賜三百野人濁酒共飲。”

隨着趙無恤的講述,衆人緊張的情緒慢慢緩解了下來。

“其後三年,秦穆公伐晉,與晉惠公戰於韓原,三百野人隨行,當時秦穆公戎車爲晉軍所困,此三百人便衝鋒爭死,救穆公而還,以報食馬賜酒之德。於是穆公大敗晉師於韓原,獲晉惠公而歸……”

“餘聽說過一句話,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難道在野之人不是這樣的麼?庖廚之事,得聽堂弟的,量入爲出之事,得聽計先生,但祀與戎這等大事,還是由我來抉擇!二三子稍安!”

衆人凜然,唯唯應諾。

趙無恤表面鎮靜,內心則有些煩躁,縱然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差,但那人的行爲,的確在朝背叛的路上越走越遠。

也罷,再過半刻,時辰便到了,自己已經給足了他機會,也算仁至義盡。

何況,無論他背叛與否,都已經是細枝末節。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要隱而不發,把成鄉殘留的反對勢力,一起炸出來,給他們來個甕中捉鱉,再借此機會,推行自己早就籌劃已久的更制之法!

……

求收藏,求推薦……

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248章 三段射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235章 晏平仲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997章 心蕩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46章 一生之敵第644章 大風(1)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761章 降 上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283章 擲矛兵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701章 當國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28章 涉彼北山第636章 中行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1137章 三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860章 古史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626章新婚夜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60章 與子同浴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39章 逼門而入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94章 醫扁鵲第645章 大風(2)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05章 半島戰爭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85章 中原有菽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364章 漁翁得利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516章 訪賢第509章 致師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1章 釜底抽薪第572章 軍功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