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

ps:今天只有這章

三月底時,南方形勢突變,隨着白勝南逃,葉公不戰而收復郢都。

白勝之亂,歷時近兩年,因爲叛軍訓練精良,而楚國的縣公武裝分散而人心不齊,葉公需要依靠他們對白勝的痛恨的和恐懼,將所有人擰成一團,過去大小十餘戰,無不贏得艱難,往往奪取一座城邑耗時數月之久。

然而這平叛的最後一戰,卻來得如此輕鬆,故而楚軍推進時小心翼翼,生怕中了白勝的計策。在葉公準備步入北城門時,還有人憂心忡忡地勸他戴上胄,說國人望葉公,如望慈父慈母,倘若葉公被白勝餘黨暗箭所傷,就大爲不妙了。

葉公深以爲然,戴上胄後繼續前行,在進入外郭後,爲他擎旗的孔門弟子子路卻力勸他免冑而入。

子路大聲說道:“仲由雖然是北方人,卻也知道,楚人盼望葉公,就如同久旱的田地盼望甘霖一般,如今若能見到葉公的面容,百姓就會相信叛亂已結束,安心迎接王師。至於刺客叛賊,仲由雖老,卻願意爲君擋住!”

子路沒有如歷史上那般死在衛國,反倒在葉公手下做了一員猛將,也算一個不錯的歸宿,只是孔子也垂垂老矣,只比他小一些的子路,也已經六十多歲,雖然依舊能食一筐飯,兩斤肉,但歲月不饒人,頭盔下是滿頭灰髮,鬍鬚裡也夾雜着不少白絲……

葉公覺得子路所言很有道理,便大着膽子免冑而行,一路上,讓兵卒們敲鑼打鼓,告訴將屋門緊閉的郢都百姓:“葉公已收復郢都,大王即將歸來,內亂結束了!”

“結束了,真結束了?”

郢都的百姓都感覺這幾年像是在夢裡一般,本來楚國已經逐漸從吳師入郢的災難裡恢復過來,底層的百姓日子雖然苦些,卻遠沒到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程度。誰料兩年前白勝突然發難,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或許最開始對那些倒黴的貴族還有些幸災樂禍,但白勝帶給他們的厄運遠多過好處。不錯,白勝是打開了貴族的府庫,許諾了所有人田宅,可前提是要加入叛軍,披堅持銳爲他作戰,用生命來換取利益,作戰的對象還是楚國的正統大王……

楚國王室在普通楚人心中,就如同祝融的化身一般,加上楚昭王的寬厚仁德形象深入人心,故而楚人眼裡,不管白勝做什麼,他仍舊是個叛賊。

兩年內亂裡,不知有多少楚國人死於同胞的箭矢戈矛之下,經常被白勝徵兵的郢人更是幾乎每一家都失去過親人。如今,內亂終於結束,他們終於能回到過去平靜的日子了?

郢都楚人將信將疑地打開房門,走出屋子,在一片狼藉的街巷上,看到的是免冑騎行在前的葉公……

楚人驚懼的心稍稍安穩了,於是在數日後,楚王章也回到離開兩年的郢都時,看到的,是一羣安下心來後,攜壺漿以迎王師的百姓……

……

“章無德無能,致使叛賊竊居都城兩年之久,有愧於先王、列祖、祝融!”

當車駕行駛到郢都內殘破的宮室前時,已經較戰爭前那個稚子成熟不少的楚王章不由淚流滿面,下車朝着楚國宮闕再拜……

他祭拜的不止是統治過這裡的楚國曆代新王,還有那位讓他與鍾子期先行,自己卻折返回去,以身殉國的季羋姑母……

想到姑母悽慘的死,想到那段刻骨銘心的流亡歲月,想到被叛軍追趕,倉皇北逃的時光,楚王章便咬牙切齒,過去他什麼都做不了,但是現在,他要對這場叛亂做一次徹底的清算,讓那些逢迎白勝,做他幫兇的人付出代價!

然而,葉公卻勸阻了他。

“大王,叛逆之臣當然要嚴懲不貸,然而現如今的楚國內亂剛剛消弭,外患即將到來,不能再經歷一場動盪了……”

葉公的擔憂不無道理,白勝雖然帶着大部分叛軍遠走沅湘,如今不知所蹤,但郢都也有許多曾加入叛軍的人留了下來,他們或出於被迫或出於自願,都與楚王章作對過。按照楚王章的想法,要以牙還牙,效仿白勝不分賢愚善惡,將郢都的貴族統統處死一般,來一場大清洗!

倘若如此,葉公可以預見,剛剛安心下來的人心,會再度沸騰起來,楚國,很可能會再度陷入一場混亂,甚至會釀成周室王子朝之亂屢叛不絕,綿延二十年的災難……

內亂如此,而外患,則是趙國。

依靠一次連環的戰略大欺騙,趙無恤已將燕國變成了附庸,讓三齊疲憊無力,同時滅鄭、破秦。如今天下已經沒有諸侯能牽制趙國了,趙無恤有平天下之志,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楚國……

若真如此,楚國就必須迅速恢復過來,一致對外,否則趙軍長驅直入,數百年的社稷,也就到頭了……

於是葉公力勸楚王,下拜稽首:“還望大王能按照《雞次之典》,將被抓捕的首惡們繩之以法,其餘從犯也以大罪論處,其後,再由大王親自宣佈大赦,讓從犯能將功贖罪……如此,方能讓楚國人明白大王的寬容不亞於先王,從此安心效命!”

不論是周室的王子朝之亂,還是楚國靈王末期的三王子爭位,都是前車之鑑,殘酷報復無法帶來國內的平靜,反而會讓亂象愈演愈烈,讓國君人心盡失。

想到自己父王曾經赦免過的藍邑現如今卻是助王室平叛的大功臣,楚王章在冷靜下來後,同意了葉公的提議。

四月份,楚王章光復郢都後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宣佈對楚國大赦,對白勝之亂的從叛者們加以赦免。

在詔令中,楚王章宣佈,自己從此之後要”勵精爲政,克己化人。使宗社固北辰之安,區寓致南風之泰……“

此令一出,楚國人心大定,讚譽之詞不絕於耳。

用一次大赦收拾人心後,楚王章再接再厲,下達了第二道政令,那便是讓葉公沈諸樑身兼令尹、司馬二職!

此政令一出,舉國震動。

要知道,楚國曆史上,以公族、縣公身份作爲令尹、司馬並不少見,然而同時身兼兩職,卻是絕無僅有的!

這意味着,葉公一人獨攬楚國的軍政大權,倘若他願意,廢王自立都不無可能……

然而,楚王章一句話,卻讓所有人都閉了嘴。

“若無葉公扶危勤王,力挽狂瀾,郢都王宮裡,此時坐着的還是叛賊白勝,以如此蓋世之功爲令尹、司馬,可矣!”

這句話沒錯,兩年的叛亂,幾乎全是葉公一人居中運籌帷幄,慢慢轉劣勢爲優勢,最終擊敗叛軍的。如今的楚國內亂剛定,就要面臨外患,一不小心可能會有亡國之虞,也的確需要一個老成穩重之人統一國內軍政。

楚王章這副將舉國都交付給葉公的舉動,可把沈諸樑感動得不行。他也不謙遜,接受令尹、司馬的綬印後,當即開府頒令,讓站在楚王章一頭的貴族縣公們各復其位,此舉讓舊貴族心滿意足。但同時,也保留了一些新法,提拔了大量在平叛中立下功勞的士、平民,讓他們做了中層的吏、將,以填補”漢濱之難“裡死去的那數百貴族職位空缺。

在暗地裡,沈諸樑是很感謝白勝臨走前這次瘋狂屠戮的,泥沙俱下後,楚國這條大河清澈了不少,沒了那些貴族的掣肘,加上大權獨攬,政令推行起來暢通無阻。

收拾殘局,重整朝綱後,葉公便開始將目光放向遠方了。

如今白勝本人和他的叛軍主力倒是沒了蹤跡,只能讓江南長沙等地的楚國城邑小心提防,但在東邊,白勝的老巢淮南,仍然處於獨立狀態。

葉公便請求楚王章,不如也往淮南那邊發一道大赦,只要淮南羣舒諸邑有主動反正者,一律有功無罪!

然而郢都的反應還是慢了半拍,就在五月初時,一個令人戰慄的消息傳來……

淮南,降趙了!

而已經準備了足足半年的趙國十五萬大軍,也兵分幾路,開始朝傷痕累累的楚國撲來……

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94章 與子同仇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一謀臣第808章 趙策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656章 大風(13)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863章 魏韓第650章 大風(7)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440章 靈鵲(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52章 大風(9)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94章 孫武子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413章 獵國(下)第1179章 朝鮮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179章 朝鮮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648章 大風(5)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2章 勢將去汝!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52章 欲殺之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770章 死於此!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651章 大風(8)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396章 鴛鴦陣!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659章 謝幕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193章 楚王勝第956章 合縱(上)第543章 宮闕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351章 雙姝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1220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