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遊皎娘

千秋節後,卓昭姝出閣,紀陽長公主果然認爲孫媳才動過胎氣,不宜出門,提前派常嬤嬤提醒卓昭節不要回孃家了。這是意料中的事情,卓昭節給堂妹備了厚禮,命冒姑代往祝賀,冒姑回來之後與她說了些經過,道:“夫人看着似乎有些乏,只是特別叮囑了婢子不許告訴世子婦,免得世子婦孕中多思。”

冒姑自然是曉得卓昭節並未懷孕的,所以也不怕把真相告訴她。

卓昭節聽後很是驚訝:“難道外祖父和外祖母?”“唉,聽夫人說,遊大郎君離世前是病了段辰光,大夫也叫做好預備了。所以遊家阿公和老夫人雖然傷心難過,萬幸沒出大事兒。”冒姑嘆道,“如今難的卻是遊大郎君留下來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卓昭節十分詫異:“難道大表嫂……”“巫家說最多讓巫夫人守一娘,而且是在孃家守。”冒姑道,“所以如今小郎君和小娘子……讓遊阿公與老夫人非常的擔心。”

遊家是卓昭節長大的地方,自然很清楚。巫曼娘是已故的遊家大夫人江氏親自定下來的兒媳,只是年紀比遊爍小了好幾歲,爲了照顧江氏病重匆忙過門,當時都還沒及笄。說起來這巫氏的子女緣分比卓昭節也不差什麼了,秋天出閣,次年開春就有了好消息,便是遊爍的嫡長子游照。兩年前又有了個小娘子,只比卓無瑕大兩個月。

這樣算起來,巫曼娘現在也才二十一歲,正當韶華盛年。巫家也是江南的書香門第,家境優渥,巫曼娘雙親俱存——這麼年輕就守了寡的女兒,雖然有兒有女,但巫家心疼自己的女兒,不忍心叫她就這麼守下去,也是情理之中。遊家不是不講理的人家,大涼風氣又開放,遊爍既然去世了,巫家要接女兒回去另嫁,遊家總不能攔着。

巫家肯叫女兒守一年,也算是了結這場夫妻之情了。問題是遊爍和巫曼孃的一雙子女。遊照其實還好弄點兒,這小郎君今年七歲,去年就開了蒙了,遊若珩親自教導幾年,送到長安來,這邊中了榜的叔父表叔教誨着,一步步考功名,橫豎也就是十來年的事兒便可以成親自立。

郎君家家的麼只要會得讀書,出身又是書香門第,往後前途也不會因爲父親早逝母親改嫁有什麼不好。然而遊照的胞妹——那乳名叫皎孃的小娘子現下才三歲,向來沒有賢德女性長輩教導長大的小娘子說親時都要被嫌棄的。當然遊家也不是就大房一房,江氏去世、巫曼娘改嫁,班氏年歲長了,其他房裡並不是不能教導這小娘子。問題是,卓昭節知道,自己那二舅母白氏,雖然對自己很好,但實際上卻是有些勢利了。

卓昭節是侯府的娘子,母親遊氏是班老夫人最心愛的嫡親長女,班老夫人本身也對外孫女寵愛萬分。遊家上下誰敢虧待了卓昭節呢?而白氏當年對遊姿和唐慎之母子好,一來是她和遊姿關係不錯,二來是唐慎之後來表現出讀書上的天賦,值得交好。可白氏是和巫曼娘搶過當家權的,固然沒有鬧到撕破臉的地步,總歸不像遊姿和白氏那麼好關係。

再者,遊姿再多病再體弱,總歸是和白氏一個輩份的人,到底是能護一護唐慎之的——親生母親在身邊,哪怕是躺在榻上只能由子女伺候,對小孩子來說那也是個膽!不然怎麼會說無母何恃?就說卓昭節有個顯赫的父家,可當年若班老夫人不是真心疼她,遊家上下念着卓家是侯府的份上不會明着虧待她,但私下裡教壞她、利用她也是說不定的。你一個小小娘子能懂什麼?積年的人精稍微轉點兒心思就能把你哄得被賣了都不自知!這世上有個詞叫做“奴大欺主”,奴婢裡都有刁奴了,親戚裡算計個小孩子的事情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所以若把遊皎娘交給白氏養,班氏肯定不能放心!而且白氏和遊皎娘之間還是隔了兩代的。二房的嫡長子游炬,膝下的庶長子與遊皎娘年歲彷彿,然而遊炬和髮妻胡氏關係不大好,把遊皎娘交給胡氏……班氏也不放心!至於三房,遊家三夫人連氏看似精明潑辣,其實糊塗得緊!就說她想給嫡女遊靈說親上頭的糊塗,九轉十八彎的引出了遊煊毀壞林鶴望之事,班氏哪裡能放心她來養大房的嫡長孫女?更何況連氏不是有器量的人,當初是連侄子隨便撿到的柄匕首上嵌的珍珠都打過主意的。三房的庶女遊憐更是被她養得小心翼翼、處處戰戰兢兢!三房嫡長子游熾的妻子孟妙容說起來也是卓昭節少年時候的玩伴了,雖然兩人關係不大好。孟妙容本身就是被寵大的小娘子,性情和卓昭節差不多,而且他們新婚,這會自己還沒孩子呢,就叫孟妙容去照顧大房的侄女,想着孟妙容也不會高興的,既然是懷着不高興做的,往後有了親生骨肉能不虧待遊皎娘嗎?四房的邊氏倒是個好人,決計不會虧待遊皎娘。而且四房今兒個才過門的嫡長媳卓昭姝也是個溫柔賢惠的人。

要說養遊皎娘最好的選擇就是這一房了。問題是邊氏做媳婦是好,班氏可不希望她把曾孫女也養成她這樣事事以夫爲天的性情——萬一遊皎娘往後嫁的人不像遊霄呢?冒姑顯然這次回去也聽遊氏訴說了撫養遊皎孃的爲難處,嘆道:“今兒個煥郎君娶了妻,明年煊郎君也要開始議親了。煊郎君的婚事老夫人心裡已經有了底,總歸是個賢惠的小娘子。只是皎娘這樣的小,又是大房的嫡孫女,誰家小娘子一過門就要照料個小孩子,養得好也不過得幾句賢惠的誇讚,養不好的話還要落不是……替人家小娘子想想也是不妥當的。”

“外祖母年紀長了,不然外祖母養小娘子最好不過。”卓昭節嘆了口氣,在她的心目中,班氏當然是全天下最會調教小娘子的長輩,養出來的小娘子必是百家爭求的,嗯,好吧,自己少年時候也許確實有點任性、嬌氣,但現在不是過的很好嗎?冒姑卻也這麼想:“老夫人一手養出夫人和世子婦,教導小娘子的本事那是江南都出了名的。只是老夫人也擔心皎娘子如今太小了……”

——班氏連曾長孫和曾孫女都看到兩個了,曾外孫如卓無憂現在都九歲了,已經算是長壽和有福。說她還能夠看到遊皎娘長大出閣,這一點是真的太飄渺了。當然冒姑不能直接這麼說,只能反覆強調遊皎娘太小。其實這情況和寧朗清也一樣,紀陽長公主若是年輕個十歲,當然是要親自撫養這個曾長孫,班氏也一樣,這樣就沒什麼矛盾和愁煩了。偏偏限於年歲,只能把年幼的曾孫一輩託付給其他子孫來照顧。到底不是自己的血脈,還隔着房,長輩在時,也許還能夠做做樣子,長輩一去,這些小孩子的命運就看撫養他們的長輩的心情了。

卓昭節自己府裡養着寧朗清,自然明白班氏對遊皎孃的擔心。小娘子和小郎君不一樣,有個好的女性長輩可以少走多少彎路甚至是一輩子都要受影響的。比如說謝盈脈,她本身已經算是才貌雙全之輩了,單論本身,多少豪門小娘子比她不上?可要沒個表姐伍氏全心全意爲她着想和策劃,謝盈脈和現在絕對是天壤之別!就說遠嫁嶺南的卓絳娘,正經的侯門閨秀,若不是心術不正得罪了嬸母,讓嬸母離間了與嫡母的情份,又怎麼可能把她打發到嶺南那邊一個小門小戶去呢?看同樣是庶女的卓玉娘,不就是嫁了少年得志前途無量才貌雙全的江扶風?而且就嫁在了長安,長輩都在江南,拘束不到卓玉娘,日子過的輕鬆自在得緊。

卓昭節沉吟了片刻,便與冒姑商議:“你看把皎娘接到長安來成麼?”冒姑驚訝的道:“世子婦的意思是……?”“橫豎皎娘和徽娘年紀差不多,咱們府裡一不缺地方二不缺人手。”卓昭節道,“祖母和父親的胸懷是不會在乎這樣的事情的。我與九郎說一聲,想來九郎也不會反對。我是皎孃的嫡親表姑,雖然不能夠怎麼教導她,然而總歸不會讓她受什麼委屈。”“世子婦是長安家家稱讚的有福之人,世子婦養出來的小娘子,往後自然是會有大前程的。”冒姑一愣,想了想道,“世子婦養皎娘當然沒什麼問題,只是,咱們府里長輩少,像這一回,是爲了長公主殿下。但……往後若世子婦再有子女,這小孩子多了……”

卓昭節倒不在意,道:“多了就多了,多添點人手不就成了?原本有曠郎和徽娘在,再多個小孩子還不都是一樣養?而且皎娘今年三歲了,比曠郎和徽娘長一歲——過上幾年到十歲的時候可以學管家,還能先徽娘一年幫上手。等她長到出閣的年紀,我給她挑門好親事,備上份嫁妝,寧家上下誰會計較這麼點東西?

她想了想覺得這件事情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就決定這麼定了,“你明兒再回去一趟,和母親說道說道,好叫外祖母寬心。”養個表侄女是小事,如果能夠籍此讓班氏放心,卓昭節覺得也算是償還了些班氏當年對自己的教誨養育之恩了。畢竟遊皎娘隨便給遊家哪個房裡養,哪有在侯府養大——即使將來寧搖碧降襲爲雍城伯,也是正經的勳爵門第——榮耀?小娘子被養大的門第越榮耀,往後婚事當然是越能往高處說。

卓昭節是班氏親手撫養長大,與遊爍關係也不錯,她在夫家地位又高又穩固,遊皎娘交給她,班氏自然能夠放心。冒姑本來只是和卓昭節感慨感慨,卻沒想到卓昭節索性就把事情攬過來了,吃驚之餘就不敢輕易做決定,提醒道:“世子婦別忘記,這會在外人看來世子婦是有身孕的,夫人怎麼可能答應這事兒?”

卓昭節被她提醒纔想起來,只不過既然定了這個法子,班氏現在也不是行將就木,變通一下倒沒什麼,就道:“這樣,你去告訴母親,皎娘先在外祖母跟前待着,過一年……嗯,我這兒方便了就接她來。這消息先告訴外祖母,好叫她寬心。”

冒姑一想這倒是個辦法,既解了遊若珩和班氏爲曾孫女的擔憂,又留了緩和的餘地,不至於讓卓昭節的假孕鬧出破綻來,便道:“好。只是既然不是立刻就要接皎娘子過來,明兒讓紀久去一趟也就是了。不然婢子這會是專門侍奉着世子婦的,今兒個爲了表示對八娘子的重視纔去了趟,再跑的話,怕是長公主殿下知道了會責罵婢子的。”

“也好。”卓昭節一笑,復嘆道,“父親這會怕是已經動身了,只是傷勢還沒全好,便是馬車也不能全速……這一路萬里迢迢的,我真擔心!”冒姑安慰道:“君侯吉人自有天相,何況世子與蘇將軍都是極精明的人,便是有那起子小人作祟,也奈何不了君侯的——不是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嗎?君侯這會受重傷,豈非是一次大難?”如今也只能往好處想了,畢竟萬里迢迢,雍城侯此次回來,長安這邊誰都難以插上手

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十四章 珊瑚簪第二十四章 淳于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鹹平帝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一百零三章 姑嫂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一百八十四章:喜大普奔第一百章 清醒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二百十五章 鵝肫掌湯齏第十八章 禮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第七十二章 說破第八十六章 疑惑第一百四十二章 居陽伯府第十章 時家姐弟第一百三十三章 安置(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失敗的苦肉計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三十八章 相思門中客第二百三十章 雲譎波詭(上)第五十六章 南下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請罪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八十八章 卓絳娘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一百三十六章 敦遠伯世子婦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七十一章 被子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九十八章 陸含冰(下)第一百九十六章:帝后第四十一章 白子華之鑑(上)第十六章 古盼兒第二百四十章 爲父之心(下)第二十章 蘇語嫣第五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三章 名額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才?第六十八章 延昌郡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后失望第三十五章 意外連連第三十二章 歐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背水之戰(下)第五章 黃昏起凝妝第九十七章 母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立世子第四十章 遊姿(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東夷第一百八十章 幌子第八十四章 千秋宴第八十四章 人情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二十四章 淳于十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二百四十五章 縱知縱悟身已老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一百七十一章 芭蕉葉子第二十三章 名額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十二章 旖旎時刻第十六章 江氏(上)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后的心思第五章 遊爍第六十一章 唐若縹第二十章 卓家親人第六十一章 阮致第一百五十六章 阮雲舒的託付第八章 悲劇的敬茶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一百八十九章:卓昭姝的婚事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瑞澄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五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敵見面第一百零五章 人選與陽謀第一零五章 上門大鬧(上)第九十七章 再次求親第四十章 做妾?第一百零六章 老夫老妻(上)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進千仞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子很心虛第一百十四章 傳話第九十四章 考覈第一百六十一章 經過第二十五章 寧瑞婉第七十八章 虞姬豔裝第四十一章 白子華之鑑(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后失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