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子華之鑑(上)

卓昭節尋思了一回,心下微動,就道:“你既然不敢去見祖母,但我卻不能不去稟告。畢竟即使有長嫂爲母的話,然而咱們隔着一房不說,你父母兄長俱在堂。就是咱們祖母也還在,斷然沒有不稟告長輩,就把你婚事接過來的道理。”

寧嫺容聽說要去見紀陽長公主,臉色煞白,道:“我……”

“但你今兒個在這裡喝了點酒,如今醉了,怕是不便到祖母跟前,免得衝了祖母。”卓昭節眯起眼,提點道,“所以你跟了阿杏下去安置罷,我獨自去和祖母說好了。”

寧嫺容細細一品她的話——臉上喜色頓涌,恭恭敬敬的一禮,感激道:“謝九嫂!”

卓昭節要把她留在雍城侯府,自己去見紀陽長公主,這顯然是打算幫她說話去了。這樣即使長公主爲寧嫺容藥倒了兩位長公主府的嬤嬤動怒,發話不管這個孫女了,或者是大房那邊使人在長公主府那兒等着,要截了寧嫺容去,見不到人也總有迂迴的餘地。

當下卓昭節讓阿杏去收拾個院子,打發寧嫺容先住下來。接着又帶了人往長公主府去——未想到的是,纔到角門那裡,守門的小內侍卻客氣的道:“世子婦,殿下今兒個乏了,晌午後就打發了人來說,今兒個不想見人。”

“祖母乏了?”卓昭節一愣,隨即關切的問,“未知是怎的了?”說話之間,冒姑已經不動聲色的塞了一個荷包過去。

那小內侍手攏入袖,暗自感覺了一下荷包的份量,微微一笑,道:“世子婦但請放心,殿下沒什麼不妥,許是春日的緣故。世子婦若想見殿下,明兒個來就是了。”

卓昭節若有所思,點頭道:“多謝小公公告知。但望祖母明兒就精神奕奕纔好……姑姑,既然這樣,那咱們就回去罷。”

等離角門遠了,冒姑輕聲道:“這時節春光漸暮,哪兒會犯什麼春困?”

“祖母這是故意的。”卓昭節點頭,道,“那小內侍說,祖母是晌午後打發人去叫他們不要放人過去的……姑姑你說這是什麼意思?”

冒姑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娘子是要考校婢子了嗎?方纔娘子爲什麼要把十娘子這燙手的山芋接下來呢?”

“十娘這事兒可未必會燙手。”卓昭節嫣然一笑,道,“她的生母死得有蹊蹺,而她明明知道,卻不肯學了出閣的七娘。打的是討好祖母獲取生路前程的主意……你說她忍了這許多年,會這麼衝動的藥倒祖母給的嬤嬤、只爲了去確認一個早就心裡有數的答案?難道她生母不是歐氏下的手,她就會轉頭去給歐氏磕頭認罪、歐氏就會原諒她嗎?”

冒姑笑着道:“娘子心裡有數。”

“也是從前九郎的事情給我啓示的。”卓昭節搖了搖頭,想到寧搖碧,面上就帶出了幾許惆悵,嘆道,“既然祖母把這道題給了我,我總也要盡力解答了叫祖母滿意的。只是如今祖母不肯見我……我倒有些吃不準,祖母究竟想看的是什麼了?”

“長公主殿下深爲憐愛君侯與世子。”冒姑沉吟片刻,道。

“但祈國公同樣是祖母的嫡親骨血。”卓昭節慎重的道,“祖母偏心歸偏心,但上回……敬茶那次,咱們也聽清楚了,祖母說過,她是偏心父親與九郎,但這其中也不是沒有緣故。可見祖母如今偏愛着咱們府裡,無非是大房那邊做錯了事情,叫祖母傷了心。並非祖母當真對大房那邊無情。你看即使如此,大房也不是就不到祖母跟前去走動了。”

她緩緩道,“姑姑想啊,兩年前,皇后娘娘拿小姑姑和歐家娘子的事兒發作延昌郡王一派。咱們家是靠着祖父恰好病倒躲過去的,饒是如此,小姑姑被勒令出家,至今守在道觀裡。事後祖父致仕去了翠微山,到現在都沒回來……敦遠侯成了敦遠伯,與古太傅一般去頤養了……延昌郡王這邊,唯一既沒降爵也沒去職的,是誰?”

冒姑點了點頭,道:“到底是聖人的嫡親外甥……”

“是因爲是祖母的嫡長子。”卓昭節抿嘴一笑,道,“我頭一回進宮時姑姑你沒跟着——你是沒看見,聖人與皇后當着滿殿誥命和小娘子的面,掃了太子殿下、延昌郡王的體面。若只是爲着祈國公是聖人的外甥,他怎麼能和太子殿下比?無非是因爲聖人待祖母總歸和其他長公主不同,爲了長公主的緣故,這纔對祈國公格外的容情罷了。”

她搖頭,“這裡頭指不定還有祖母幫着說情的緣故。依我看祈國公可不像是一味受着氣兒不發作的人。上回敬茶的時候,他不是就出言呵斥九郎的嗎?若非一些事上要靠祖母,叫我看,他也未必肯讓歐氏和寧瑞婉、寧嫺容這些人常到祖母跟前去。”

冒姑沉吟:“照娘子這麼一說倒也有理。只是……現下這局勢雖然風聲鶴唳的,可也沒個準兒,偏偏世子又不在長安。若是真的緊急了,照婢子來看,即使長公主殿下對大房那邊尚且有骨肉情份,但若只能保全一方,殿下還是會選擇世子這邊的。若是不怎麼着緊呢,娘子護十娘一護,好叫殿下曉得咱們二房卻是能夠容得下大房的。”

卓昭節微微頷首:“是這麼做,但究竟局勢如何,現下對咱們來說,還是太過霧裡看花了點。”

本來寧嫺容過來雍城侯府求助,卓昭節因爲之前寧瑞婉、以及對大房的心存狐疑,也未必肯答應的。但寧嫺容說,她藥倒了紀陽長公主給她撐腰的兩個嬤嬤,私下裡去問了自己生母的死因——算着辰光那兩個嬤嬤早就該清醒,而後不管有沒有發現寧嫺容對她們下手,起來後尋不到寧嫺容,就該回長公主府去向長公主覆命了。

長公主的精明,豈會察覺不到其中的內情?

寧嫺容躲到雍城侯府,祈國公府的人忌憚着長公主的庇護,又因爲兩府不和,不便到二房這邊來抓人。但長公主可沒有這個顧忌。

正常來看,寧嫺容哪裡能在雍城侯府裡等上這麼一晌午?她早就該被長公主着人傳到長公主府裡去盤問個究竟的。

可她還真的就在這裡等到了卓昭節回來!

事出反常,卓昭節不免就想多了去。

她方纔,首先想到的,就是寧嫺容是怎麼藥倒了紀陽長公主給的嬤嬤的?先不說寧嫺容從哪裡弄了藥進祈國公府,又是怎麼下到了兩位嬤嬤的吃食裡。紀陽長公主身邊年長的下人,那都是從前宮裡的陪嫁。

既是心腹,紀陽長公主又是金枝玉葉,皇家公主的吃食用物,豈能不再三精心?等閒的蒙汗藥,即使藥鋪子裡收了錢肯賣,那些個嬤嬤從宮裡一路陪着長公主到現在,這點兒警醒與能耐都沒有嗎?那還怎麼伺候長公主?

所以即使寧嫺容說的是真的,的確是她藥倒了紀陽長公主的嬤嬤。恐怕也是那兩個嬤嬤故意露出破綻,讓她動手。

問題是這兩個嬤嬤爲何如此?她們本身與大房也好、二房也罷,未必會有什麼私仇,多半還是得了長公主的吩咐。

長公主讓她們這麼做,很有可能就是讓寧嫺容到卓昭節這兒來求助。畢竟寧嫺容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求助的也就只有一個卓昭節了。

既然揣測出來寧嫺容過來求助的背後大約就是長公主在推着,卓昭節對於答應不答應這個小姑子的求助,自然要好生斟酌一番。

她第二個想到的就是早年的陳珞珈一事。

那個嶺南女賊,在兩年前皇后打壓延昌郡王一派時,不知道是湊巧還是發現了什麼端倪,又或者是延昌郡王一派的竭力保護——居然從此銷聲匿跡!

之前她引起的酒珠案,幾乎是反覆誤導着衆人。即使寧搖碧含糊的解釋過,卓昭節至今也不能肯定,明月湖上的刺殺、自己受劫持時湊巧經過屈家莊,這些到底是巧合,還是寧搖碧的算計?又或者是大房的計謀?

那時候推斷可能是寧搖碧這邊故意爲之,以苦肉計讓紀陽長公主下定決心扶持二房,以爲子孫的安危考慮……推測的不就是紀陽長公主對親生骨肉,不管是偏心的還是不偏心的,總歸不會伸手去害誰。而且若是可能,長公主是非常希望兩房子孫都昌盛和睦、平平安安的。

因此二房這邊若是抓到了大房欲置寧搖碧於死地的證據,紀陽長公主一則偏愛二房,二則擔心大房得勢之後,將會骨肉相殘,自然就要設法阻止大房得勢。既然要阻止大房得勢,那麼長公主當然也要反對延昌郡王登基了。

反過來,如今寧嫺容求到雍城侯府,紀陽長公主同樣也要看看雍城侯府是不是有這份骨肉之情?即使兩房有罅隙,也會伸手襄助大房的小姑子?

但卓昭節又想到了寧瑞婉——寧瑞婉不想和離求的是雍城侯,寧嫺容不想被嫡母算計着出閣求的是自己。若說紀陽長公主有試探二房的意思,之前雍城侯答應寧瑞婉,豈不是已經是一回了?

到底卓昭節只是一個才過門的新婦,這樣的大事,雍城侯的態度比她的態度重要多了。

所以假如不是紀陽長公主的試探,那長公主這麼做……又爲了什麼呢?

卓昭節翻來覆去的揣摩,卻有個隱隱的想法:難道,紀陽長公主要試探的不是二房,而是自己?

聖人已經開始向太子、真定郡王逐漸的放手,不拘這麼做是引蛇出洞,還是的確衰微。總而言之,就和卓昭節與遊氏說的那樣——帝位必然要經過太子殿下才能傳到皇孫,而太子殿下極爲偏愛延昌郡王,所以,作爲真定郡王一派的雍城侯府,在聖人與皇后去後,必然要經歷一番風雨,或沉或浮,都未可知。

與聖人、皇后有同樣的無奈,紀陽長公主的年歲甚至更長於聖人。

她當然也要考慮,她去之後,雍城侯府的女主人,是否擔當得這起份責任?

卓昭節幾乎立刻想到了白子華。

第八十九章 婚事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四十三章 攤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領受的心意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九十一章 世子的心胸(下)第二十八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案疑雲(上)第一百零八章 陳子瑞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六十二章 遊靈的請求第三十二章 歐氏第十四章 不甘心的世子第八十章 遇救第一百零二章 李家兄弟第二百零八章: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十七章 祖孫第九十七章 再次求親第二十二章 月光白第二百零六章:倒計時(下)第一百九十章:遊家噩耗第八十七章 太子妃的手段(下)第十四章 不甘心的世子第二十八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曼徊山莊第七十四章 避暑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園第二百十六章:寧夷徽的婚事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曙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嚴妝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十六章 回門第七十章 雍城侯第二章 卓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第七十九章 死地生機第十八章 兄嫂第一百十二章 小七娘的節操第五十七章 月氏頭人第十三章 匕首第八十三章 寧嫺容的婚事第四十八章 落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章老夫人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父親(中)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十七章 盤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慕空蟬(下)第四十三章 攤牌第五十七章 月氏頭人第七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規則第七十八章 虞姬豔裝第一百九十七章:西行歸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置(上)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三十九章 歸府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子華的危機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東夷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長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第二十章 家伎第七十七章 春日遊第一百八十四章 迎客(上)第三十二章 歐氏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一百三十二章 旨意第七十九章 大喜訊第九十九章 “夷”第五十五章 迎客第六十章 罅隙第八十章 遇救第一百五十一章 糊塗透頂第二百零九章 婚禮第一百八十五章:發現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一百五十二章 曙光第一百零一章 海青拿天鵝第一百七十一章 芭蕉葉子第二十七章 金藥仙採靈芝耳墜子第九十三章 鸞奴第八十二章 秘方第九十九章 荒謬的想法第六十一章 三夫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敦遠伯世子婦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事分攤第一百七十九章 漠上(下)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恭喜全猜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