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戰馬十萬換南下路一條(求推薦,求收藏。)

武涉是一個高明的策士,他心裡清楚想要說服趙王張耳這樣的諸侯,唯有以情動之,然後以利益打動。

簡而言之,就是曉以利,喻以義。

他心裡清楚,像趙王張耳這樣出身遊俠的人,對於自身名聲的看重,特別是他背叛西楚霸王,早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這個時候唯有在這裡做文章,才能打消趙王張耳的擔憂,從而借道給楚軍南下。

武涉心裡清楚,時間對於楚軍而言就是最大的困境,這個時候必須儘快南下,唯有如此,纔算是徹底的扭轉天下局勢。

……

經過武涉的第一問以及第二問,讓趙王張耳說不出話來,因爲事情很明顯,在這件事上,他有愧於西楚霸王項羽。

封王之恩大於天,就算是傾盡一生都未必能夠報答,趙王張耳雖然稱王稱霸許久,但是他遊俠的秉性早已經深入骨髓。

“項王對於孤確實有滔天之恩,只是當時的情況武涉先生想必也清楚,孤勢單力孤在齊王韓信的浩蕩兵鋒下,不妥協就是死!”

趙王張耳心裡清楚,這一點是天下人的共識,就算是自己反駁,只會讓人笑話,心中念頭閃爍,他就算出了實話。

“恩。”

對於這樣的回答,武涉並不意外,不管是誰都會粉飾自己,哪怕是最壞的人也是一樣,當時的事情已經過去,現在追究根本就沒有意義。

這一次武涉前來就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借道供楚軍南下,只要他完成這個任務就是了,這些陳年爛賬根本就沒有人在意。

因爲西楚今時不同往日,根本就沒有立足點來爲難趙王張耳。

……

心中念頭閃爍,這個時候武涉咧嘴一笑,看了一眼趙王張耳與太子張敖,嘴角微微上揚。

“敢問趙王,如果楚太子率領大軍南下,以趙國之力能否戰而勝之,就算是戰而勝之,到時候又如何面對四周虎視眈眈的諸侯?”

如果說武涉剛開始的兩問,不過是曉以情,喻以理,那麼這個時候的最後一問,則是真正的誅心之言。

隨着這一問出口,整個趙國王宮一下子安靜了下去,甚至就連彼此的呼吸聲都安靜的可聞。

“武涉先生,孤可否認爲你這是在威脅孤,威脅趙國?”

武涉神色不變,他望着趙王張耳,一字一頓,道:“趙王對於當今局勢想必也是清楚,楚太子南下已成定局。”

“如果趙王不借道,那到時候楚軍唯有以戰爭的手段開路,然後南下江東。”

“這不是威脅,而是忠告,我家太子不願意與趙王開戰,要不然也不會派遣在下南下,面見趙王。”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趙王張耳,道:“此事事關重大,影響更是非同小可,孤需要思考一二,還請武涉先生等侯一天時間如何?”

“善。”

……

看到武涉點頭稱善,趙王張耳渾濁的眸子裡閃過一抹精光,朝着國相宋養,道。

“國相帶武涉先生去官驛。”

“諾。”

……

這一刻,趙王張耳已經心動了,他已經老了,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以及那一顆好勝的心。

更何況他心裡清楚,西楚霸王尚在人世,別看此刻西楚勢弱,但是未必就沒有逆轉的機會。

當時漢王劉季不也一樣困於巴蜀漢中,如今更是席捲中原,天下十分,漢佔其五,以成九五之勢。

漢王能夠做到,西楚霸王也一樣。

……

“臣/兒臣拜見大王/父王。”

“都免禮平身。”

……

趙王張耳高坐上首,看着太子張敖與國相宋養以及後來的大將軍張景,道。

“楚軍使者武涉的話國相與太子也都聽到了,對於此事你們有何看法?”

這一刻,趙國最有權勢的四個人神色凝重,雙眸閃爍,每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各有不同。

“王上,武涉所言不假,楚太子率領大軍北上中原,一舉逆轉天下大勢,此刻他要南下,這根本就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

宋養眼中掠過一抹精光,看着趙王張耳,道:“更何況楚太子項天自從亥下突圍以來的表現,堪稱驚豔。”

“就算是我軍最終擋下了楚太子率領的楚軍,恐怕那個時候我軍早已經損失慘重,到時候如何面對四周諸侯!”

“故而,臣以爲借道讓楚太子南下,但是這條路線,必須要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劃。”

“嗯。”

微微頷首,趙王張耳將目光落在了大將軍張景身上,沉吟了片刻,道。

“大將軍,若拒絕楚太子項天,我軍可否擋住楚軍?”

聞言,張景搖了搖頭,看着趙王張耳,道:“王上,楚太子項天用兵如神,幾乎不下於西楚霸王。”

“在亥下,漢王與齊王率領七十萬聯軍都不能留下他,由此可見,楚太子在用兵之道上的驚人造詣。”

“更何況,兵法有云,歸師莫阻,臣贊同國相的意見。”

……

手底下的文武之首意見一致,這讓趙王張耳神色大變,良久之後,他朝着太子張敖,道。

“太子你的意思呢?”

作爲張耳的嫡子,張敖在趙國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如此巨大的決策,他不可能越過張敖。

“稟父王,楚太子項天雖然年不及弱冠,但用兵之道上造詣極深,兒臣以爲我國不應該平白交惡這樣的梟雄。”

“借道可以,但是除了國相所言路線由父王決定以外,必須要楚軍付出一定的代價!”

“如此一來,不僅讓天下繼續保持混亂局面,在削弱楚軍的同時壯大我軍。”

……

“善。”

點了點頭,趙王張耳看着國相宋養,以及大將軍張景,道。

“就以太子所言,與武涉先生談。”

“諾。”

……

馬邑。

楚軍大營之中,楚太子項天放下手中的書籍,看向了匆匆而來的武涉。

“左軍師,趙王張耳可有答應孤借道之事?”

這是楚太子項天最關心的事,是以,一開口他就直奔主題。

……

“稟太子,趙王答應了借道,但是要求我軍提供十萬匹戰馬,以及南下道路由他們決定。”

第77章 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第77章 一個民族的凝聚力!第186章 三年之後,平定天下之策。第16章 漢王劉季大怒(求推薦,求收藏)第16章 漢王劉季大怒(求推薦,求收藏)第198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6章 重燃秦軍魂第173章 衝突再起第164章 循序漸進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139章 臣拜見太子第38章 父子皆雄者(求收藏,求推薦)第21章 兵不血刃下壽春(求收藏,求推薦)第80章 若他不能剋制仇恨,豈能用一個莽夫。(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11章 舉戟者爲己而殺(求收藏,求推薦)第66章 縱論秦亡之由(求收藏,求推薦)第108章 事已至此,不得不南下。第157章 許傑第13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21章 朝議第148章 殺!第107章 項王病危第56章 蕭何出手(求收藏,求推薦)第9章 末將靜候太子歸來(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殺!第92章 戰馬十萬換南下路一條(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楚二世第10章 活路之下,皆可棄。第147章 坐山觀虎鬥的諸王第195章 三十萬石糧草,廬陵休整。第38章 父子皆雄者(求收藏,求推薦)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15章 楚國需要一個梟雄!第19章 浪頭撲下,楚軍死傷慘重。(求收藏,求推薦。)第168章 哪怕是舉國動盪,孤也在所不惜!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8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31章 放眼整個中原,何人可堪一戰。第71章 孤有一個要求(求收藏,求推薦)第141章 韓信的開誠佈公第74章 禿鷹(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一條鞭法的雛形第17章 其果決不下於漢王,用兵不下於項王。第153章 商洛鎮東海第99章 彭城(求推薦,求收藏。)第58章軍法如山,這便是交代。(求收藏,求推薦)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14章 楚地絕不能亂!第81章 城破第2章 驚天之勇第8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求推薦,求收藏。)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183章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145章 孤絕對不會退!第44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求收藏,求推薦。)第68章 九原風雲起(求收藏,求推薦)第44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求收藏,求推薦。)第98章 善心大發的後果(求推薦,求收藏)第5章 那一瞬間的殺機第3章 今時不同往日(新書開張,求推薦,求收藏。)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88章 五更北上第81章 城破第36章 一夜襲破六縣第137章 臣願爲使者,入城勸降。第110章 項天縱論齊王第44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求收藏,求推薦。)第36章 一夜襲破六縣第128章 太宰相第49章 漢王劉季低頭不語(求收藏,求推薦)第147章 坐山觀虎鬥的諸王第62章 因爲你不可以敗!(求收藏,求推薦)第110章 項天縱論齊王第40章 封王(求收藏,求推薦)第154章 與楚霸王項羽的會晤第194章 東甌降、閩越亡。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57章 許傑第103章 商洛孤身入彭城。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第67章 公子扶蘇背叛了大秦帝國(求收藏,求推薦)第131章 放眼整個中原,何人可堪一戰。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78章 囂張的匈奴人(求推薦,求收藏)第192章 威脅!第30章 殺樊噲、欲留十萬漢軍。第64章 涇水肆虐,楚軍入北地。(求收藏,求推薦)第4章 信、敗了。第126章 這一世,天下當姓項,天下皆楚。第66章 縱論秦亡之由(求收藏,求推薦)第48章 項天執棋,邀戰天下羣雄。(求收藏,求推薦)第149章 蒯徹的勸諫第94章 從此風雲際會第13章 大王意氣盡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193章 滅其國,奪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