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項羽退戰

“等一等!”董翳剛要出去,突然坐在王離身邊的一個將軍再次站了出來,對王離說道:“王將軍,我覺着我們這樣做有些不妥?”

“哪裡有不妥當,涉明將軍請講!”王離看了涉明一眼,心裡卻有幾分輕蔑。

因爲涉明正是涉間的兄弟,當初出征的時候,趙高突然找到王離,告訴王離說涉明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希望王離能夠重用。但是王離經過對涉明的觀察,卻發現涉明不過和涉間一樣,是一個虛妄之徒。

要說是拍馬屁,涉明可以,但要是說真拿出本事來打仗,涉明卻只會逃跑。對於這樣的人,王離自然是深惡痛絕,所以後來趙高雖然給王離發了多次信函,希望王離提拔涉明,但是王離卻始終沒有當回事,而且當着衆人的面,就把趙高的信給燒掉了。

但也給王離帶了一些麻煩,王離一直在對外打仗,而章邯不過是臨時調集了二十萬驪山徒隸,抵抗住了項梁的進攻,然後來支援鉅鹿之圍的。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王離都應該做這次鉅鹿之戰的首領的,但是咸陽方面卻讓章邯做了首領,其實不用說,也能夠猜到是趙高從中作梗,想故意來羞辱他王離的。

所以如今聽到涉明說自己的做法有不妥之處的時候, 心裡自然是早已經輕蔑之極了,心想就涉明這水平,能提出什麼樣的建議來。但是心思歸心思,王離卻始終記得一句古話叫做: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所以他還是給了涉明一個說話的機會。

涉明見王離讓他說,故意清了清嗓子,一手握劍,一手把胸前的鐵衣下襬很瀟灑地擺動了一下,才笑着說道:“我覺着我們不應該先讓董將軍去視察軍隊,而應該先讓董將軍彙報章邯章將軍!”

王離看着涉明笑了一下,心裡卻暗暗地罵道:麻痹的,說來說去,還是要拍章邯的馬屁,真他媽的是狗改不了吃屎

想歸想,王離依舊笑着說道:“涉明將軍爲何這樣說!”

燈火下,涉明的臉更是笑容燦爛起來。因爲剛吃過的肉,還滿是油光的嘴角如今突然裂開了,碩大的兩顆發黑的門牙像是兩塊立起的墓碑一般。

“王將軍,人們常說,糧草乃行軍首要,如今章邯將軍負責我們的糧草保障,所以我覺着敵人如果偷襲,一定會先去偷襲章邯章將軍,而不是我們,是以我覺着我們應該讓董將軍先到章邯章將軍哪裡去答謝,順便巡防一下糧道,再來查看我們這裡不遲。再說了就如今着大雪的天氣,敵人偷襲我們的可能性比較小!”

對於涉明的最後一句,大雪天氣,敵人偷襲的可能性比較小,王離沒有理會,他知道其實偷襲往往就是選擇這樣的天氣的,但是對於前半句,涉明說的似乎在理。

“嗯……”王離沉吟了片刻,突然擡起頭來對董翳說道:“董將軍,看來涉明將軍說的也對,董將軍還是先去查看一下我們的糧道,順便回報章邯章將軍爲好!”

王離對然覺着章邯說的那幾句話有些不給他情面,甚至有些小看他,但是畢竟那幾句話有幾分道理,所以他覺着應該回報章邯。

“可是……”董翳似乎想要說什麼,但是話到嘴邊,卻有嚥了回去。

其實董翳不過也是覺着涉明的話,不能太當真的,但是畢竟剛纔涉明說的也似乎有理,而且董翳覺着不能當着衆人的面說涉明,畢竟戰爭階段,最忌諱的就是將士們不團結。

而王離又何嘗不知道董翳心裡在想什麼,所以也不過問,只是笑着說道:“好了,現在就去吧,路上風雪較大,還請董將軍就爲大秦吃點而哭了!”說完這一句話,王離自己都覺着想要笑,說是打仗爲了軍人的榮譽,還比較適合董翳,要說打仗是爲了大秦,那純粹是屁話,可是即便是屁話,也得說,否則,他王離的命早就被咸陽方面給收回去了。

畢竟剛纔王離和董翳兩個人交換過對秦國的看法,如今再聽王離這麼說,心領神會,也跟着笑笑,違心地說道:“爲大秦效力,在所不辭!”

“好,好,王將軍和董將軍果然是我大秦的忠勇之士,可喜可賀呀!”涉明再次站起來,帶頭鼓掌說道。其他人看着涉明鼓掌,也都附和着鼓掌紛紛讚揚二人。

王離只是笑笑不說話,倒是董翳,還沒有等這些人說完,就轉身出了營帳,召集人馬去了。

……

風雪中,隱約地能聽到楚兵的喊殺聲和親兵的慘叫聲。

這已經是他們攻下的第四座營壘了,張朝陽依舊帶着一萬人馬站在外圍,看着這場戰爭。

突然項羽一個人提着劍,喘着氣,折返了回來。

張朝陽不明白項羽爲何不戰鬥,反而要獨自折返回來,便納悶地問道:“項將軍怎麼了?”

項羽搖搖頭,擺了擺手,垂頭喪氣的樣子,說道:“我以後再也不跟着張神人一起打仗了?”

“爲什麼?”

“哼,一點兒意思都沒有,不是跟着張神人在戰場上騎馬,就是像現在這樣子屠宰,根本沒有一點的挑戰性!”項羽說着,乾脆自個人用手撥拉了一下地上的雪,然後一屁股做了下來。

張朝陽笑了起來:“項將軍想要什麼樣的戰鬥呢?”

“大戰,舒舒服服、痛痛快快的幹上一場,”項羽擡起頭看着張朝陽笑了起來,用劍指着前面的戰場,說道,“像這戰爭,這哪是戰爭,根本就是屠宰場,敵人就沒有一點兒還手的能力,打的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說着,項羽把天子劍噌的一下扔進了雪地裡,然後帶着調侃的口氣說道:“這戰爭就是噁心人的戰爭,怪不得張神人不參與呢!”

張朝陽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敵人當然沒有還手的能力了,一來敵人沒有防備,還在放心地喝酒吃肉中,就被楚兵包圍了;二來都是些弓箭手,根本沒有任何的近戰武器,而且原本爲了撤退方便,秦兵甚至根本沒有任何防護的鎧甲。再加上近戰中,弓箭手可以說幾乎發揮不了絲毫的作用。最後他們楚兵又是人多,秦兵每個營壘裡面最多不過兩萬人馬,如果抵擋住超過他們一倍以上的楚兵呢?

把這些原因綜合起來,那麼這場戰爭不是屠宰又是什麼呢?

第十五章 英布和蒲將軍第十六章 先鋒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二章 傳奇之戰第六章 給宋義算命第四十七章 項羽中箭第五十一章 史書記載不準確第六十六章 涉明誤事第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五章 范增激將第二十九章 深陷危機第四十六章 誅心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章 猶如此弓第三十章大軍當前自巋然不動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九章 黃河岸邊的賭約第十五章 英布和蒲將軍第二十九章 深陷危機第二十一章 登岸第十八章 逼戰第三十二章 兄弟聯手第三十八章 救陳餘第十三章 和范增打賭第六十六章 涉明誤事第五章 猶如此弓第三十六章 攻心第四十一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中)第二十六章 帶着項羽出戰第四十三章 過河的卒第五章 猶如此弓第三十九章 黃河岸邊的賭約第二十四章 陳餘請命第三十章大軍當前自巋然不動第六十一章 項羽退戰第三十章大軍當前自巋然不動第四十六章 誅心第四十九章 仁者無敵第五十七章 項羽有病第三十二章 兄弟聯手第四十八章 董翳被圍第四十九章 仁者無敵第四十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上)第三十六章 攻心第三十六章 攻心第二十九章 深陷危機第三十四章 涉間第十九章 冒雨渡河第四十一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中)第三十章大軍當前自巋然不動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三章 說給董翳的私密話第六章 給宋義算命第三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三章 一戰成名第五十四章 試神第四十二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下)第二十一章 登岸第十三章 和范增打賭第六十八章 虜王離第四十八章 董翳被圍第四十七章 項羽中箭第六十八章 虜王離第三十八章 救陳餘第四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三章 戰場開盤口第八章 胸甲穿在腹部第五十七章 項羽有病第六十八章 虜王離第二十六章 帶着項羽出戰第三十三章 申陽的陰謀第二十九章 深陷危機第三十二章 兄弟聯手第六十六章 涉明誤事第五十章 董翳會不會投降第六十八章 虜王離第十七章 各路諸侯的反應第三十六章 攻心第三十八章 救陳餘第六十五章 悲憫衆生第十四章 范增出醜第三十四章 涉間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四十三章 過河的卒第四十六章 誅心第二十一章 登岸第六十三章 戰場開盤口第六十一章 項羽退戰第四十一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中)第六十六章 涉明誤事第十五章 英布和蒲將軍第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八章 胸甲穿在腹部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一章 項羽退戰第六十章 爲將不過三代第六十六章 涉明誤事第二十五章 范增激將第四十五章 涉間心中的趙高第五章 猶如此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