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變速

池州、江州相距四百里水路,照常規晝行夜息而論,離開池州後,需要四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看到大江南岸的江州城。

當世行船,特別是側逆風時,船體偏移難以控制,也難以抵禦大風,這使得即便是水面相對開闊的大江大河之中,夜裡行船會相當的危險;再說船工也扛不住晝夜相繼的辛苦。

星月當空,也只能依稀辯識兩邊的江岸,韓謙放出三盞孔明燈升空,向郭奴兒他們示意這邊會改變行程提高船速,然而就掛滿帆,一路橫風逆水而行。

之前對韓謙滿肚子意見的季福,這一夜下來則是讚不絕口,沒想到船舷兩側加裝簡易的披水板插入水中,會有那麼大的妙處。

克服船體受側風橫移的弊端,除了速度提高三四成外,航線也變得更穩定,船工也省去很多的辛苦。

韓謙要求範錫程、趙闊等家兵,也學着操縱風帆、船舵,與船工輪替,天光大亮時,他們便已經進入舒州望江縣境內,此時距離池州已經是在二百五十里開外了。要是不歇息,繼續逆流而上,他們在天擦黑時應該能看到江州城池了。

不過,韓謙沒有再讓季福他們繼續駕船西進,與父親韓道勳商量過,使船駛往江心的一座沙洲。

沙洲不大,僅有裡許縱深。

當然,目前是初夏時季,春水漫漲,沙洲大量的低淤區被江水淹沒,還能看到很多樹木被渾濁的江水淹過樹身。

船循着一道河汊子駛入沙洲的一座雜木林裡,將目標過大的席帆放下來,從兩岸完全看不到沙州里藏有一艘船。

船停下後,韓謙將衣袍、皮甲、佩刀,用油布紮緊後,放在用牛脬做成的一隻簡易浮筏上,便準備跟父親他們告別,獨自泅渡江水,游到南岸去跟趙無忌他們會合。

江水風浪又大,四五里寬的江面極耗體力,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橫渡的;韓謙的水性只能說是一般,要不然也不用做簡易的浮筏了;趙闊要帶上一人護隨他去南岸。

韓謙看了趙闊一眼,說道:“安寧宮欲對我父親不利,必驅江匪從江上來,船上不能少人。”

韓謙對總透着些神秘的趙闊不夠信任,不想讓他有機會親眼看到他一手組建的秘曹左司的運作方式。

再說了,即便不考慮李明廷派出兵馬的部署,池州往西的沿江,匪患嚴重,嚴重阻礙商貿的發展。父親他們藏身這裡,還是有可能會遇到江上零散的匪徒,韓謙不能削減船上本就有限的護衛力量。

見衆人實在不放心他獨行去跟郭奴兒他們會合,韓謙最後帶上水性極佳、又粗習拳腳的季福之子季希堯護隨,一起潛往南岸,以防意外。

韓謙現在發現老一輩人,無論是文臣武將,還是家兵僕傭,乃至匠戶,腦筋都有些僵化,還特麼的小心翼翼,遠不如年輕一代野心勃勃,敢於適應新的事物。

季福曾是大匠無疑,但被韓謙找去磋商快速帆船的造法,表面上恭敬,不敢有半點違擰,但內心卻不將他當回事,相比較之下,季希堯雖然不怎麼吭聲,韓謙卻能看到他是真正感興趣。

要造新船,季福要用,但韓謙更會用年希堯這樣的人。

…………

…………

舒州望江縣對岸,則是池州最西端的至德縣境內,除了江水漫延、水草蔓長的灘地外,境內更多是山巒起伏,有一條古道從低矮的丘山穿過,雖然年久失修,但也有不少商旅經過,韓謙與季希堯走到一座小集鎮停下來,找到一座頗爲簡陋的茶棚走進去坐下來。

等到午後,韓謙纔看到林宗靖牽着一頭青皮騾子,駝着滿臉病容的新募斥侯田城,從茶棚前經過。

感染水盅疫病,即便在控制住疫情後,絕大部分的患者,只要不是晚期,都不至於致死,只是發病再緩慢,對身體也或多或少都有影響,同時沒有特效藥進行徹底的治癒,最終還是難以避免病情會緩慢的加重。

秘曹左司兵房新募斥候時,還是儘可能避免挑選染疫者,但田城是個例外。

田城原本是襄州人,祖上頗爲富裕,擁有上千畝良地的田莊。襄州在過去數十年的戰事裡,被徹底的打殘了,目前是樑楚的西界緩衝地,山林裡到處都是流寇山賊。田城無法返鄉,自幼跟隨父兄流落江淮,也跟父兄修習拳腳、讀書識字,之後又投附宣歙節度使周忠,其他父兄曾在宣歙軍中擔任都虞候、副都虞候等中高級將職,田城聲名不顯,主要在他父兄身邊帶領親兵。

宣歙節度使周忠被天佑帝所敗後,田城的父兄皆戰死,田城不願效忠大楚,攜家人十數口人流落江湖,先是其老母患水盅疫,田城不忍棄之,攜家人只能棲息河灘,生食螺蟹充飢,連同他及妻女子侄也都不幸感染水盅疫。

編入屯營兵戶後,田城的母親年前就病逝,其他人的染疫病情則大體控制住。

韓謙輕易不願招募染疫者進秘曹左司,但饑民裡能有田城這番履歷者,實在沒有太多,容不得韓謙挑剔。

這樣的人物,只要龍雀軍那邊有遺落,他都攬入秘曹左司。

三十歲出頭的田城,臉色蠟黃,人也瘦得厲害,都不需要假扮,騎着青皮騾子,一副病殃殃的樣子,路人看他與林宗靖二人,下意識就認定他們是進鎮求醫的父子,遠遠避開。

待林宗靖、田城走過去好一會兒,韓謙才摸出四枚錢擱桌角上,帶着季希堯往集鎮走去,在進鎮子前,拐入一道被野草蔓長淹沒的小徑,循着林宗靖留下來的痕跡,走進一座破舊的尼姑庵。

田城跟左司另一名新募的斥候守在院牆內,看到韓謙走進來,忙過來行禮道:“見過大人。”

韓謙看了田城跟另一名新募斥候,心想要不是前些天他果斷下令亂刀砍死四人,像田城這樣的人物,不會這麼容易就表現得恭順,問道:

“除了宗靖,還有誰提前過來了?”

“少主,我們也過來了,”郭奴兒與趙無忌、林宗靖三人從裡面走出來,高興的說道,“少主,你們的船跑得好快,我們清晨時,在至德縣東邊的江灘等了好一會兒,都沒看到少主你們經過,才意識到我們還是低估少主您的能耐。”

“清晨我們就到至德縣西邊的江心洲,我在茶棚都等了你們半天,”韓謙沒想到趙無忌、林宗靖他們也會錯估他們的船速,以致在至德縣東邊白等了小半天,他走進屋,三組人馬擠擠捱捱靠牆壁而坐,他示意大家不要起來行禮,打量屋裡的陳設雖然簡陋陳舊,但不沾灰塵,這裡顯然不是一座廢庵,問道,“這庵子裡的主人呢?”

“我們蒙面進來,將裡面三個老尼都綁起來關柴房裡去了,還以爲我們是打劫的,有個老尼尿了一褲襠,一鼻子騷氣,真是怠慢佛祖了。”林宗靖嘿然笑道。

韓謙笑了笑,見他們都處理妥當,也就不再追問下去,派出一人到院子,盯着外面的動靜,換田城進來共同商議下一步的部署。

“敵間以爲大人的船一夜最快只能行百里,那他們在失去大人所乘之船的行蹤後,便有可能會從秋霞溪口往東面的江灘搜索,或許會誤以爲大人與老大人在秋霞溪口以東某地棄舟登岸,改走陸路前往敘州赴任也說不定,”

林宗靖拿一根樹枝,在泥地上簡易畫出從池州城到至德縣的地形圖,建議說道,

“我們也應該潛到秋霞溪口以東去,只要能識破對方几個密間的行藏捉住,行事就要方便許多。”

韓謙微微頷首。

林宗靖一年前還是驕橫的家兵子弟,現在能直接具體而詳細的行動方案,即便不是最合理的,也已經相當不簡單了。

從池州城到至德縣城,位於長江南岸,沿江諸縣都有馳道相通,商旅不絕,然而郭奴兒他們都不是當地人,要隱藏好自己不露破綻,沿途就不能隨便逗留,也不能漫無目的的隨便四處打聽。

在這麼多的限制下,郭奴兒他們還想要識破對方密間的行藏,是相當困難的。

韓謙能調用的人手是有限,但趙明廷及職方司的權力再大,不敢將安寧宮的圖謀公佈於世,所派密間必須是他們能絕對信任的嫡系,也不敢驚擾地方。

長江沿岸的江灘地形複雜,很多地方無遮無擋,對方想要掩藏行蹤,也不能直接貼着江灘一路緊追不捨的跟蹤他們的船西進,更多是沿途挑幾個固定的點守着,看他們船有沒有通過。

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船能一夜之間遠遠駛出對方所估測的範圍,那對方就會誤以爲他們的船還停留在下游沒有上來;久候不至後,對方的密間、探子,就有可能會失去耐心主動往下游搜索。

林宗靖想拿住這個機會,找到對方几個密間的行蹤,並捉捕住。

“誰還有更好的建議?”韓謙沒有急着問郭奴兒、趙無忌的意見,而是朝田城這些新募斥候看過去。

他之前無情的下令斬殺懈怠的新募斥候,是要樹立絕對的權威,左司倉促間籌建,容不得半點疏怠,但不是要這些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新募斥候都閉上嘴。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議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三百三十九章 與謀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二十章 解惑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害而肥第二百零五章 說田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與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五章 家兵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十四章 培養方向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七章 贈弓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七百章 前奏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會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四百九十章 實地第三十三章 論賭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二百八十一章 軍購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五百五十四章 絕戶計第六十六章 問詢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