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

馮翊該說的都說了,將大梁國詔留下,先去驛館歇息,衆人坐在議事大廳裡一片靜默,而守在衙院之中的牙軍扈衛也是神色複雜的相互打望。

他們在襄北的形勢全面崩潰,直接原因確實是孔熙榮奉命率部從蔡州借道進入方城防線,但所謂“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還”,大家都是刀口舔血討生活的人,戰場之上的勝敗生死,從來都不是仇恨的焦點。

也恰如馮翊所說,江東世家宗族以及朝中自詡清流士族之人,或許對韓謙及棠邑新政百般詆譭,但李知誥身邊的牙軍將卒,又有幾人是跟世家宗族或所謂的士族清流站到一起的?

當然,他們無權在這種事情上插什麼話,只能是屏息寧神的聽着大廳裡的動靜。

“惜水,我意已決,”李知誥雙手按膝,坐在長案之後,說道,“我既治梁州,就要承擔起梁州軍民生死之事。州中還存有多少糧草,入夏後夏糧又能收成多少,而城外數萬婦孺,面黃肌瘦成什麼樣子,你心裡也都有數。即便周炳武、張蟓不對梁州用兵,在秋糧收割之前,梁州也將不可避免會有成千上萬的婦孺成爲餓殍。”

“你要奉賊樑國詔,使梁州入樑國,如何去跟夫人說明這一切嗎?”姚惜水盯着李知誥,聲音沙啞的問道。

馮翊過來,除了要將太后王嬋兒、襄王楊林、陳德等人帶回東湖,作爲後續跟金陵談判的籌碼外,還要求梁州驅逐呂輕俠、周元、鍾彥虎等人。

不僅李知誥及麾下鄧泰、張鬆、周通、郝子俠等將領,柴建、柴訓父子也可以說是較爲純粹的將領,韓謙都可以容忍、接收他們,但鍾彥虎殺人屠寨,婦孺不留,呂輕俠、周元等作爲諸多逆亂之事的幕後黑手,行事也是不擇手段,韓謙不指望李知誥、柴建這時候將他們一起交出來的,但也要求李知誥、柴建跟他們進行徹底的切割,將他們從梁州驅逐出去。

“宮變失敗之後,他們便應接受這樣的結果。”李知誥神色堅毅的說道。

事實上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有着更好的選擇,但偏偏是呂輕俠、姚惜水她們太過相信陰謀詭計的力量,而無心推動正面力量的建設,以致錯失太多的機會。

從呂輕俠她們宮變失敗後撤到郢州,李知誥便堅定要分道揚鑣,這才獨守梁州;而在呂輕俠、柴建襄北大潰後,他也是不惜堵住梁州的門戶,逼迫呂輕俠、周元交出兵權後,才放他們數百人進駐到梁州城西北的一座小寨之中。

這一次,就算是韓謙不提出要求,李知誥也會下定決心驅逐他們。

韓謙能不能守住河洛,他現在還不清楚,但有一點能肯定,即便韓謙守不住河洛,也只會使梁州在整個天下大局之上的戰略地位變得更加的突出。

而除了從蜀國獲得援糧外,更主要的是他們目前也只能通過依附樑國,獲得立足梁州的合法地位,並暫時解除掉與楚軍的戰爭狀態,而他的身世也再不會成爲什麼障礙——要不然的話,他們就算是能據險以守,但將卒太過疲弱、軍心太過動搖,能不能擋住張蟓率領精銳的右武衛軍一路猛攻,還真是未知數。

即便韓謙成功守住河洛後,棠邑、河洛也進行較好的融合,梁州勢難避免會被邊緣化,說不定到時候韓謙也未必能容他們在梁州長期立足,或許會千方百計的找藉口將他們外調,但也比投降蒙兀人要好。

即便拋開華夷兩立不提,投降蒙兀人,蒙兀人也只會利用他們作爲進攻蜀國或荊襄的前鋒,也絕不可能容他們在梁州這麼一處西線戰略要地上長期立足。

“大哥既然已經做好決定,那我去跟夫人她們說明這一切,我也隨夫人她們一起離開。”姚惜水咬牙說道,既然不能相勸,她也只有黯然離開。

“惜水……”蘇紅玉不忍的勸道。

李知誥擡頭看了看大堂之外,長吁一口氣,最後說道:“郝子俠會陪你過去。”

在十數萬人生死麪前,兄妹、手足之情,不得已也只能割捨。

而爲防止呂輕俠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什麼幺蛾子,李知誥決定着郝子俠率兩千精銳,督促呂輕俠他們交出太后王嬋兒、陳德、襄王楊林等人,監押他們沿漢水上游的河谷山嶺往西翻越前往鬆蕃,而不是北上直接去投蒙兀人。

當然了,要是呂輕俠、周元他們到鬆蕃後,再掉頭繞去秦州、岐州,決意跟趙孟吉、王孝先他們摻合到一起,這也不是李知誥能決定或該負責任的事。

想到這裡,李知誥即便知道沒用,還是忍不住跟姚惜水說道:“樑國兩帝皆已身故,樑國也換了新主,也快差不多裡裡外外都脫胎換骨了,前仇舊恨也應該煙消雲散了。你我既然以前朝後人自居,而河淮、江淮等中原之地,棲息繁衍又何嘗不是前朝舊民,不管夫人跟周元他們如何選擇,你怎麼都不該去助胡虜鐵騎踐踏中原了……”

…………

…………

“什麼?”

呂輕俠、周元他們撤到梁州境內,數百人入駐梁州城北三十里外的一座石寨,由鍾彥虎率三百多兵卒護衛,這也可以說是晚紅樓最後的嫡系力量了。

李知誥還在石寨附近派駐一營兵馬監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限制他們與外界聯絡。

還是等郝子俠率兩千人馬將石寨團團圍住,姚惜水進寨子裡來,他們才知道河洛發生了怎樣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樑帝身故,韓謙竟然得禪讓成了新的大梁國主?”

“李知誥他竟然如此忘恩負義,寧可屈居韓謙膝前爲臣,也要驅逐我們?”

周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難以想象眼前所正發生的這一切。

陳德坐在案後,想到這些年雖然身爲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名義上侍衛親軍的最高統帥,但作爲傀儡卻受百般擺佈,看周元他們臨到這時如喪家之犬,忍不住譏諷道:“這些年,你們總算還是徹徹底底的鬥不過韓謙啊……”

“你有什麼得意的,韓謙那狗賊點名指姓的要將你們帶去東湖,必然也是作爲籌碼跟楚廷談判,你當真以爲你陳家老少十數人能逃過滿門抄斬?”周元猙獰的說道。

陳德臉色灰敗。

他心裡也很清楚,王嬋兒作爲延佑帝的生母,在被韓謙交到金陵後,沈漾、楊致堂還真未必會直接殺她;而襄王楊林也才五歲幼兒,多半也是廢黜之後幽禁起來,唯有他最有可能會被視爲刺殺宮變的主謀,當作替死鬼推出來處以極刑。

不過,陳德也清楚知道命運不會再給他掙扎的餘地了,他這時候也只是閉眼坐在那裡,對周元后續的話也都充耳不聞。

“夫人,我這些年也是厭倦了,不管此去金陵會得何等的懲處,夫人允許我服侍太后這最後一程吧!”春十三娘心灰意冷的說道。

“你……”沒想到春十三娘寧可去金陵受死,也要跟他們分道揚鑣,周元氣得渾身都快哆嗦起來。

呂輕俠沮喪的揮了揮手。

韓謙給的條件足夠寬厚,寬厚到李知誥都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李知誥直接派兵馬圍過來,然後再使姚惜水進寨子通風報信,也是不給她們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說起來她們千算萬算,卻是怎麼都沒有想到樑帝朱裕身故之前,竟然會做這樣的選擇!

這也將她們之前所預期的最後一絲機會擊碎掉。

蕭衣卿到這時候沒有派人進梁州,顯然也很清楚梁州沒有他們的機會了,他們這時候或許會重點去做信王楊元演的工作。

這也意味着她們已經淪爲可有可無的棄子了。

而三個月來,寨子的衆人僅有平時三分之一的口糧供應,笨重的鎧甲都未必能穿得動,除了將人交出去後黯然離開,還能有什麼選擇?

她們現在將人交出去,李知誥還會念舊情,給她們脫身的機會,她們要是反抗,當真以爲姚惜水在寨中,李知誥就不會下令進攻,那就太幼稚了。

半生皆在統兵治軍、征戰沙場,哪個不是心硬如鐵、血冷似冰的人物?

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二百三十五章 獻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害而肥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七百三十九章 間隙(二)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六十七章 宮禁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圍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敗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五百章 回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樑國劇變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七百六十章 洛陽(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勢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五百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