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家兵進城

即便往後屯營軍府這邊每年拔三四百萬錢給韓謙,除了三四十嫡系外,還能再從屯營軍府選用二百人,但韓謙心裡清楚,要真正構建一個能用的情報體系,談何容易?

那夜在秋湖山別院之後,韓謙似在夢境中經歷別樣的人生,就不再是不畏虎的初生牛犢了。

而最近三四個月,他除了勤學苦練、教導家兵子弟,以及到臨江侯府應卯外,主要精力還是用在編寫《用間篇註疏》上,很多事情想得越深,便知道做起來越難。

晚紅樓能有今日之勢力,實則是在天佑元年正式浮出水面之前,已經不知道在暗中潛伏多少年了。

聽三皇子楊元溥所說,世妃早年在廣陵時就與黑紗婦人認得,韓謙推測那再晚也是十八九年前的事情了。

而當時前朝還沒有覆滅,天佑帝獲任淮南節度使還沒有幾年,甚至當時與徐後所在的廣陵節度使徐明珍僅僅是姻盟關係,更沒有江南東道、江南西道諸州納入治下。

韓謙現在要將眼線放到安寧宮及太子一系的身邊,爲三皇子楊元溥盯住那邊的動靜,秘曹左司纔算具備初步的價值,但要想不露痕跡的做到這一步,不爲人察覺,就絕非易事。

韓謙昨夜沒怎麼睡踏實,將手裡能利用的資源都梳理過一遍,將馮家受馮翊指使在金陵城及京畿諸縣販售生石灰的人手拉出來,建一座貨棧,則是一個將眼線往安寧宮及太子一系內部進行滲透的捷徑。

在長達四五個月的精心渲染下,定期在屋前院後灑生石灰粉消殺疫毒,在京城官宦圈子裡已經深入人心。

然而生石灰粉容易吸潮,不易儲存,都是隨買隨用。

經營生石灰粉,就有機會定期跟各家宅子的管事保持接觸;而唯有接觸之後,纔有機會打探消息,甚至收買線人,進行更深入的滲透。

天佑帝撐不住四年,沒有時間給韓謙從容不迫的進行佈局,藉助馮翊,則能不着痕跡且又極其快速的跨出第一步。

韓謙將馮翊拉到位於韓記銅器鋪對面的一家茶館,到二樓要了一間臨街的雅間喝茶,將置辦貨棧之事說給馮翊。

韓謙要馮翊將之前馮家負責販售石灰的人手拉出來新成立一座貨棧,貨棧得在馮翊或他能絕對信任的嫡系控制下正常運營,而安插眼線等事則由韓謙親自負責。

“殿下及信昌侯那邊,現在讓你負責這些事了?”馮翊壓低聲音問韓謙。

“或許是昨日我家宅子裡發生的事情,讓殿下及信昌侯覺得我還是能爲他們做些事情的吧。”韓謙說道。

韓謙這時候也不隱瞞在宣州爲韓鈞、韓端所欺的事情,但此時跟馮翊說,也只是說昨天的事情,只是他看到機會,怎麼也要先泄私憤、報私仇!

“太他娘爽了,這些惡奴膽敢以下欺上,大卸八方纔能解恨。”

馮翊性情頑劣,即便他在外面藉着馮家的權勢作威作福、乃至爲非作歹,但他在馮家又不是獨苗,就難免會被輕視、嫌棄,甚至被比他更得寵、看上去更有出息、更值得馮家寄託希望的兄長欺壓。

聽到韓謙昨日使人射殺韓鈞身邊的惡奴,馮翊同仇敵愾,也感到極其爽利。

“我也是想明白了,我老韓家但凡有什麼好處,都會給長子長孫,我要想不爲人欺,就必需自己出人頭地,”韓謙不動聲色的跟馮翊販賣心靈雞湯道,“殿下現在小小年紀都已經獨掌一軍,他日境遇再差,也能像信王那般出藩,獨鎮一方,我們此時盡力替殿下辦事,日後定不了我們的好處。”

“……”馮翊深以爲然的點點頭,決定自力更生,熱切的跟韓謙討主意,“我這邊將人手拉出來,新立一家貨棧,你說設於何處爲好?”

“我家在靠山巷有一棟院子挨着石塘河,有什麼貨物用船從城外經秋浦河運進城也方便!”韓謙說道,“你將人手拉出來,要是暫時缺安置錢款,我這邊還有二十餅金子,你先拿去用。”

馮翊與孔熙榮出手是綽闊,但也正是如此,他們手裡存不下錢物,通常是手裡有多少錢物,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揮霍一空。

“這怎麼成?我找熙榮另外想辦法。”馮翊也不想讓韓謙看輕了,說道。

“殿下交待我辦事,私下拿了一百餅金子給我,這是殿下的錢,”韓謙知道馮翊表現出越能辦事的樣子,馮家才越不會約束他,說道,“貨棧不能盈利則罷,月底要有盈利,你從裡面撥回一半給我。”

李知誥說是會讓軍府倉曹拔一百萬錢給韓謙先將事情做起來,韓謙也相信李知誥會說到做到,但要將一個真正行之有效的情報體系,在短時間內全面鋪開,絕非一百萬錢能辦得到的。

這段時間,韓謙私底也攢下二百多萬錢,唯今之計,只能將這筆錢物拿出來先墊進去。

此外,這段時間他也不動聲色的將烏梨巷、蘭亭巷以及靠山巷臨近石塘河的六棟規模不小的院子都買了下來,這時候也能派上用場。

將靠山巷臨河的兩棟院子拿出來建貨棧,無論是貨棧的人手還是進出的貨物,都將置在他的監視之下。

同時,他也能依託改建貨棧、上貨碼頭的機會,將臨近的四棟院子進行徹底的改造,以作爲秘曹左司在城內的主要基地使用。

“嗒嗒嗒!”

這時候樓外想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韓謙朝窗外看去,就見有一票人馬,大約有四五十人左右,皆剽悍健勇,身背大弓、腰利刃,從西邊的大街策馬馳來。

“哈,你們老韓家這下子熱鬧了。”馮翊探頭看到這羣人在茶樓對面的韓記銅器鋪停下來,韓端臉色陰沉的從鋪子裡面走出來,朝韓謙聳肩笑道。

馮翊也是祖籍宣州,韓文煥在金陵任兵部侍郎,韓鈞、韓端都在金陵住過相當長的時間,馮翊也都認得。

這時候看到韓端又調來四五十名好手,自然猜這是爲昨日事針對韓謙而來。

韓謙從這一幕之中,所能看到的消息比馮翊要更多。

即便這四五十人都是老宅的家兵,但沒有正式的官方身份跟調函,四五十人公然攜兵械刀弓結隊進城,真當四城守衛及巡兵是擺飾?

範錫程、林海崢、範大黑、趙闊以及趙無忌等人,跟在韓謙身邊,能攜兵甲進出,也是借用侯府侍衛的身份,其他家兵子弟則是城內、城外各備一套兵械,是不可能公然攜兵械進出城門的。

老韓家的家兵目前都主要隨大伯韓道銘駐紮在池州,有池州州兵的身份,但作爲州兵,更不可能這麼多人一起隨意進城。

眼前這一幕,只能說明韓鈞、韓端從外面調集家兵過來,是樞密院高層,甚至有可能直接得到樞密副使牛耕儒的許可。

這也說明韓鈞、韓端昨日氣惱之餘,已經將韓氏內部的激烈矛盾,跟牛耕儒或者誰稟告過了。

韓謙心裡一笑,這對他來說其實是好事,這意味着往後安寧宮及太子那邊猜忌他,也極可能會先從韓氏內部矛盾着手,而不會直接採取最暴烈的手段。

韓端或許是注意到守在茶舍樓下的林海崢、範大黑等人,眼睛陰狠的朝這邊的窗口看來,手按向腰間的挎刀,做出威脅的姿態。

韓謙只是一笑,跟馮翊說道:“殿下那邊頗爲迫切,我們剛纔商定好的事情,這兩天就先做掉!”

…………

…………

韓謙身穿長袍,與馮翊在茶樓前分開,就雙手袖在身後,在林海崢、範大黑、趙無忌三名牽馬家兵的隨同下,揚長而去。

此時夕陽正晚,韓謙在石板街上拖出長長的影子。

看着這一幕,韓端微微一怔,嚥了一口唾沫。

昨天韓謙縱家兵射殺牛二蛋,韓端起初是意外,但過後想起在發生在宣州的種種舊事,以韓謙乖戾、暴躁的秉性,一時得勢便怒不可遏的發泄私憤,卻也不算多奇怪。

只是這廝跑到韓記銅器鋪對面的茶樓飲茶,被他們這邊有五六十剽悍人馬盯着,竟然如此從容不迫的離去,就有些令韓端看不透了。

這還是他所認定的那個性情乖戾暴躁的韓謙嗎?

又或者說他仗着身爲臨江侯陪讀、侯府從事的身份,認定這邊不會拿他怎麼樣?

在光天化日之下,韓端還真不能拿韓謙怎麼樣,只能咬着後槽牙,憤恨不平的走回銅器鋪的院子。

韓文煥任兵部侍郎時,在金陵置了一座宅子,就在韓記銅器鋪背後的田業坊內。韓文煥致仕回宣州養老,這宅子就一直空在那裡,韓道勳調到朝中任職,沒有住進這棟大宅,這次韓鈞、韓端到金陵來,卻住了進去。

韓端將調入金陵增援的家兵安排在銅器鋪學徒所做的院子裡,便穿過街巷回到田業坊的宅子,看到韓鈞與楊氏正在宅子裡指使奴僕整理屋舍,走過來將看到韓謙一事,說給韓鈞知道。

“韓謙不足爲慮,以後有折騰他的時候;真正叫人看不明白的,還是三叔啊。”韓鈞蹙着眉頭說道。

韓端哪裡知道韓謙在過去一年時間裡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細想韓鈞的話,他覺得也是,要沒有三叔韓道勳的縱容跟認可,那邊宅子裡的家兵當時會聽韓謙那王八崽子的指使殺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一百零三章 龜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八十章 問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六十三章 選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八十七章 聽信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六百三十七章 獨山津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九十四章 純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瀾不驚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領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莊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七十六章 龍華埠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婦孺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