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

不知道韓謙在對面客棧留下多少人馬殿後,王文謙與殷鵬留在茶肆之中,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都不敢輕易派人出去,就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等到天黑之後,還是他們留在鑑園的扈隨擔心出什麼狀況找過來,等到人手足夠護衛茶肆周全之後,殷鵬才親自帶着人包圍對面的客棧,然後衝進去進行搜捕。

一番雞飛狗跳之後,殷鵬氣急敗壞的帶着人,揪住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削瘦漢子跑回茶肆,說道:“對面客棧就這廝一人,我們中了韓謙這奸賊的空城計!”

殷鵬都沒有臉說他們搜捕客棧二樓的房間,除了幾支露出窗角的鐵簇箭外,連把弩-弓都沒有搜到,而他們卻被嚇得留在街對面的茶肆一個多時辰,愣是沒敢動彈。

王文謙臉色也很難看,他們身邊十多名扈衛,卻被一人虛張聲勢的嚇住,何況這還是他所主政的揚州郊外,三四里外就有近兩千駐軍,傳出來不得笑掉所有人的大牙?

“赤山會郭逍,見過刺史大人。”郭逍雖然被五花大綁,卻是夷然不懼的站在那裡,努力拱起手,跟王文謙致意。

聽到“赤山會”這個新詞,王文謙心神一怔,但也沒有在茶肆審問郭逍的意思,帶着王珺,與殷鵬便先往鑑園而去;左右也是押着五花大綁的郭逍先上山再說其他。

王文謙早就預料到信王楊元演更爲現實的選擇,是先割據淮東,他也早在金陵事變之前,就暗中處置王氏留在潤州的家業,折成錢貨到揚州來兼併田宅。

除了鑑園之外,茱萸灣以西上萬畝田地也皆是王文謙這幾年購置,目前乃是王氏一族渡江北遷到揚州後的安身立命之所。

暫時沒有驚動駐軍,但除了鑑園的數十名護衛,王文謙還又臨時從山下田莊調了百餘家兵過來,將鑑園守得水泄不通。

“珺兒,明天,你就隨我住進城裡去。”

王文謙想到今天在茱萸灣,身家性命都在韓謙的控制之下,就不寒而慄,要求王珺明天一早隨他搬進城裡的刺史府邸去。

王珺有些不情願,但殷鵬在場,也不好意思直接反駁她父親。

王珺不吭聲,王文謙便當她同意了,岔開心神想別的事情。

殷鵬問道:“是否知會趙臻一聲?”

王文謙是揚州刺史,殷鵬乃州司馬,執掌的是地方軍政事務。

不過,王文謙與殷鵬所能直接調動的州營兵馬僅四千餘人,而在州營兵馬之外,揚州真正的精銳駐兵,乃是編爲淮王蕃王府所直屬的揚州行營軍。

揚州行營軍,水師及馬步兵總規模則高達兩萬五千餘衆,趙臻出領行營督護,也只是名義上接受王文謙的節制。

現在黑燈瞎火的,韓謙很可能已經坐船渡過邗溝了,這時候派人請趙臻調兵馬攔截韓謙,根本就來不及了,但爲避免信王猜忌,這麼關鍵的事情,殷鵬覺得怎麼也應該派人先跟趙臻言語一聲。

王文謙點點頭,走到書案後,快速寫了一封短信,簡要的寫明韓謙潛入揚州之事,着鑑園管事立即派人攜信進城去見趙臻。

此時派人進城,等趙臻回信,少說也要一個時辰,殷鵬坐在案前,遲疑片晌說道:“那郭逍所說的這個赤山會,恐怕真是韓謙所召集的左廣德軍舊部……”

不需要殷鵬提醒,王文謙自然也是能想到這點,他此時所擔憂的是這件事所牽涉到的變化以及韓謙真正的意圖。

而他作爲深受信王信任的謀臣,不能簡簡單單派人快馬馳往楚州通稟此事就行了,他還是要給出一些具體而明確的建議,以供信王參詳。

以往韓謙返回敘州,與廣德府的牽涉是甚少,但此刻他不僅潛入江淮,召集左廣德軍舊部,還要與淮東暗通曲款,就此他能給信王殿下什麼建議?

爲避免禁軍收復巢州之後,朝廷緊接下來收拾淮東,他們選擇與敘州合作?

整件事出現這樣的變化,韓謙根本的意圖是什麼?

是小小的西南一隅,再也滿足不了韓謙的野心?

倘若是如此,淮東與韓謙合作,縱容赤山會背靠揚州立足,確定不是養虎爲患?

見王文謙沉默好一會兒,殷鵬問道:“大人是擔心與敘州合作,會養虎爲患?”

王文謙點點頭,心想殷鵬還是知道他的心思。

“似乎也沒有辦法拒絕呢,”王珺站在一旁說道,“敘州真要有什麼曬鹽新法獻於朝廷,淮東真就會變得很被動呢。”

鹽鐵使司於淮東沿海灘塗,置鹽場編四萬餘戶,煮海爲鹽,每年得海鹽一百萬擔行銷江淮荊湘各地。

而在扣除鹽鐵使司及各地鹽吏、竈戶、鹽兵等龐大開支之後,每年猶能得鹽利六十餘萬緡,乃是大楚帝國得以維繫的一個重要根基。

楊元溥許信王割據淮東,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一些讓步,唯在淮東鹽場的問題上,寸步不讓。

可見淮東鹽場對大楚的重要性。

而爲了籌措修繕金陵城及禁軍給養之資,鹽鐵使司過去一年,兩度大幅上提鹽價,確保每年鹽利提高到一百萬緡。

倘若韓謙真有什麼新法,能使淮東鹽場每年多產三五十萬擔海鹽,還能額外節省五六千青壯編爲精銳鹽兵,王文謙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楊元溥及朝堂諸公必定會第一時間確保新法能實施下去。

除了淮東與朝廷的財賦規模會此消彼漲之外,一旦淮東鹽場經新法改制之後,體系變得更嚴密,搜檢私鹽的鹽兵隊伍變得更龐大、更精銳,這都將令淮東的處境變得更窘迫。

到時候,淮東除了要在東線增加相應的軍事部署外,還將因爲難以獲得充分的私鹽,將爲保障境內的食鹽供給而不得不支付大筆的錢糧。

這從而使得淮東的財政變得更加的捉襟見肘,使得淮東民衆變得更加的窮困潦倒……

“自前朝以來,卻非沒有人嘗試過曬滷製鹽,但弊端極多,還不及煮海煎滷……”殷鵬對剛纔在茱萸灣中了韓謙的空城計之事還耿耿於懷,他懷疑韓謙虛張聲勢的提及曬鹽新法,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空城計,引誘他們入彀而已。

“韓謙不怕將赤山會這麼大的秘密暴露給我們知曉,曬鹽之法,還真難說是他在虛張聲勢。”王文謙蹙着眉頭說道。

既然韓謙都已經着手召集左廣德軍舊部了,他們倘若這時候向楊元溥告密,縉雲司那裡怎麼都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跡,但韓謙不怕這點,說明他還是有所自恃的。

這件事真要搞得一拍兩散,韓謙重新召集左廣德軍舊部的意圖,自然是會受到重創,但韓謙依舊可以縮回敘州自成一統,慢慢經營湘西南地區,而淮東的日子卻會變得更加難熬。

“那真要跟韓謙合作,容忍所謂的赤山會,在揚州臥榻之側立足?”殷鵬問道。

王文謙將江淮形勢鋪陳開來,問王珺:“珺兒,你說韓謙來意,是左廣德軍舊部要依靠揚州立足,你覺得會是在哪裡?”

“這麼簡單的問題,爹爹何須來考較我?”王珺說道。

“思州爆發民亂,朝廷遣陳景舟出知廣德府,穩定那裡的形勢,但在陳景舟之前,左廣德軍舊部就有四五百人蒙冤入獄,在獄中受刑死殘逾百,此外還有近三千餘戶被侵奪田宅——想必這些人便是韓謙此次出敘州所召集的舊部,”王文謙說道,“這麼多人,還拖兒帶女,想要找個地方立足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而揚州附近能給他們立足的地方,選擇也極爲有限。而即便那個郭逍不開口,我此時只要派人潛入滁州東部,應該也會很容易便能找到蛛絲馬跡。”

“衛甄乃滁州新任刺史,對左廣德軍舊部猶爲憎恨,韓謙不會將左廣德軍舊部安置在他眼鼻子底下,唯有石樑縣名義上隸屬於滁州,但形勢錯綜複雜,淮東、安寧宮及禁軍彼此投鼠忌器,短時間誰都沒有辦法去控制這塊區域。左廣德軍舊部要是能從淮東獲得必要的物資補給,卻是能在那裡立足,”王珺說道,“即便將來事情敗露,朝廷也不應該會趕盡殺絕吧。”

王文謙視線移到地形圖上石樑縣方位,看了一會兒點點頭,說道:“韓謙哪怕爲了保住他父親那一點虛名,卻也是不會輕易謀反,選擇石樑縣,是有更多拿捏的心思在裡面,”繼而又跟殷鵬說道,“你親自去一趟楚州,跟殿下稟明此事,一切全憑殿下拿主意……”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領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十章 與人鬥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魚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見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五百九十六章 鰲山島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氏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五百零七章 起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七百三十九章 間隙(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四十三章 教訓家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興兵北進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七百三十三章 滲透作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四百三十八章 興兵北進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第六十六章 問詢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州刑徒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誥的難處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