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培養方向

見沈漾頷首認可此事,韓謙又問範錫程:“我讓你去僱請幾名燒石匠,可有找到合用的人手?”

要隔斷傳染源,除了遠離疫水之外,最重要一項工作,還是人畜便溺等污物都要進行處理。

特別是湖灘之上聚集的三四萬染疫饑民,排泄出來的便溺裡必然存有大量的血吸蟲幼卵,是必須要進行滅殺的。

韓謙絞盡腦汁所能想到的當世最爲廉價,也相對可靠的辦法,就是用生石灰處置。

當世在五六百年前,就有醫書記載青白石作竈焚燒得石灰,有療瘡收創之用,也是當世最爲廉價易取的消殺藥。

田莊後山就產青白石(石灰石),韓謙雖然查了一些古法燒製石灰的資料,都大同小異,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他心裡還是沒有底,便吩咐範錫程在山莊附近僱請幾名能燒製石灰的匠工,覺得這樣應該更靠譜些。

“找到五名老工匠,目前山莊裡這個狀況,出了三倍工錢,才願意過來。這兩天沿山走過一遍,初步選在田莊下方的水灣處建窯,正等少主您過來定度。”範錫程說道。

“沈先生,要不要去看一眼?”韓謙問沈漾。

沈漾原本就精擅經世致用之學,今日又得幸讀過《疫水疏》,知道石灰有大用。

染疫饑民暫時都還不堪用,諸曹佐吏基本都是信昌侯府所舉薦的人,即便到位,但此時連軍府公所都沒有建立起來,前期必然一片混亂,要做的事情又太多。

沈漾看到韓謙這邊早就想到建窯燒製石灰,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到時候覈計工本,由軍府作價購買便成。

饑民隨地便溺已成習慣,即便將家兵驅趕到饑民中去,迫使他們集中如廁,三四萬饑民,每天所產生的便溺之物也是多得恐怖。

權貴不事賤業,更不要說跟便溺等污穢之物打交道了。

韓謙卻知道這是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絕不能嫌其污穢而不爲,而建窯燒製石灰之事也是宜早不宜遲。

在山莊能產石灰之前,甚至還需要先從別處高價購買來應急。

韓謙正要陪沈漾出去察看石灰窯的選址,這時候桃塢集里正張潛以及三名身穿武官將服、身形魁梧的校尉跑過來求見沈漾。

包括大面積的湖灘地,赤山湖以北的桃塢集,南北縱深三五里不等、東西狹長十二三裡,兼之桃塢集以北的一部分山澤之地,這次整個的都被徵辟用作龍淮軍的屯營軍府。

桃塢集之內,像秋湖山別院這樣的,家主有功名官身,自然能得到豁免;而受僱在這些田莊耕種的佃農,也可以選擇去留。

除此之外的民戶都要驅趕出去,由江乘縣另外擇地安置,原先的田宅都由軍府徵用。

里正張潛,原本是桃塢集的大戶,擁有兩千畝良田,雖然得以豁免,田地沒有被直接徵用,但他家的田宅位於秋湖山別院的下方,周圍聚集的染疫饑民更多,令他心驚膽顫。

當然了,張潛纔是小小的里正,根本沒有能力阻止龍雀軍將屯營軍府設在桃塢集,但他在江乘縣也是有些人脈,可以將這裡田宅交出去,在桃塢集之外另換一塊地。

不過,捨棄張家三代人經營下來的肥沃田宅,去其他地方換一塊荒地從頭開始,張潛怎麼都不甘心,便先將家小都搬到縣城去,他帶着兩名家僕留下來觀望形勢。

範武成被趙無忌射殺時,韓謙跟張潛見過面,但沒有更深的接觸,只能算是點頭之交,客氣的請他進大廳與沈漾見面。

與張潛一起來見沈漾的三名軍將,則是龍雀軍派駐過來的都虞侯郭亮與兩名龍雀軍的營指揮。

在潤州一戰過後,龍雀軍僅有五百殘弱老卒沒有裁撤編制。

近幾年作爲龍雀軍僅存高級軍將的都虞侯郭亮,雖然在潤州一戰之後沒有受牽連追責,但也一直被朝廷遺忘在角落裡。這對此時才三十多歲,年少時就建立軍功,得受都虞侯將職的郭亮正是建功立業之年,這數年的蹉跎,實是一種煎熬。

這一次天佑帝封臨江侯楊元溥爲龍雀將軍,執掌龍雀軍,還新設屯營軍府收編饑民爲兵戶,以便將來能編訓兵戶,將龍雀軍重新整編起來,郭亮還照舊擔任都虞侯,與信昌侯長子李知誥以及次女婿柴建等人一起,乃是臨江侯楊元溥及副統軍陳德之下的五將之一。

不過,信昌侯李普那邊暫時並無意用郭亮,不僅將郭亮踢過來負責屯營軍府的建設,還將郭亮之前手下的人馬,將其中四百多能用的兵卒挑走,留下百餘老弱病殘踢給郭亮帶到桃塢集來。

郭亮滿肚子怨氣,即便不敢奉旨不遵,但帶着人馬到桃塢集來,也只是在兵部確定的屯營軍府範圍兩翼將轅門柵牆建造起來,然後就分兵守住北岸湖灘的東西出口,其他事也一概不管,更不要說參與賑濟染疫饑民了。

沈漾身爲長史,雖然沒有加屯營都尉,但也沒有其他人出任屯營都尉一職,沈漾就是屯營軍府的最高負責人。

得知沈漾過來,郭亮也只能帶着手下兩名同樣被踢過來後滿肚子怨氣的營指揮,趕過來參見。

都虞侯已經是中高級將職了,孔熙榮的父親孔周身爲右神武軍副統軍,也僅比都虞侯高一級。

韓謙倒是有心交結受信昌侯李普他們排擠的郭亮,特客氣的將沈漾旁邊的座位讓給郭亮,但郭亮正眼都沒有瞅韓謙一下,倒是站在對韓謙身後的少年趙無忌打量了幾眼,纔跟沈漾說事去。

看郭亮這副踞傲模樣,韓謙心裡恨得直咬牙,心想這個一點眼力勁都沒有的傢伙,活該坐這些年的冷板凳!

當然,郭亮能注意到少年趙無忌,韓謙心裡還是很得意的,這少年雖然總是安靜的站在角落裡,卻時刻又像一隻蹲在陰影下的獵豹給人威脅。

範武成原本就是兵戶子弟,自幼習武不綴,父兄死後過繼到範錫程膝下,身手更是青出於藍,比範大黑、林海崢他們都要強出一籌。

要論單打獨鬥,瘦弱的趙無忌三四個都不是範武成的對手,但就在狹小的陋室裡,一心趕人的範武成卻被趙無忌拿弓箭無情射殺,整個過程令林海崢、範大黑他們匪夷所思。

照道理來說,空間越狹窄小,越難用弓箭殺敵。

在韓謙的強壓下,範大黑、林海崢不敢待趙無忌生分,經常在一起切磋。

正面對抗,趙無忌站在範大黑那如半截鐵塔似的壯碩身體面前,還是太單薄了,但放開場面限制,範大黑非要與林海崢兩人聯手,才能防得住趙無忌那兇險而出乎意料的進攻。

趙無忌不是那種衝鋒陷陣的無敵戰將,而天生就是藏在陰影深處的刺客。

很可惜,範錫程他們都是慣於戰場廝殺的悍卒,趙無忌想要從另一個方向提升自己,他們都給不出好的指導。

韓謙便讓趙無忌也跟在他身邊,學習他天馬行空隨想隨教、亂七八糟沒有什麼體系的雜學,平時主要強化潛伏、斥侯、偵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訓練。

當世要成爲合格的殺手或刺客,要求絕對比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武將要高得多。

而對下面家兵子弟的訓練,除了基礎的拳腳刀弓強化身體基礎外,韓謙也同樣更着意培養他們偵察、斥候、潛伏等方面的能力。

韓謙想着有朝一日,歷史軌跡無可改變,他不幸成爲大楚的“逆黨”,此時的他再傻也不會想着用五六十名人手,去正面對抗追兵。

強化這些家兵子弟的忠誠,訓練他們潛伏偵察以及野外生存、最終能保護他翻越山林、潛逃出大楚的本事,纔是韓謙此最要緊去做的事。

同樣的,這還是要比培養衝鋒陷陣的武將難得多,天文、地理、方言以及人物風情、野外生存、急救乃至偷雞摸狗的下三濫手段都要有所涉獵。

然而,在範錫程他們看來,韓謙就是在亂搞。

只是在《疫水疏》成篇之後,韓謙在他父親韓道勳那裡所獲得的信任,壓根就不是範錫程這邊家兵滿肚子意見能推翻的。

因此韓謙有心胡搞,範錫程等人也只能配合着折騰。

當然了,時間纔過去不到一個月,不可能立竿見影有什麼效果,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四十名家兵子弟,其中十三人是真真正正的家生子,韓道勳以往御下寬鬆,這些家生子自幼習武、也粗通筆墨,健壯而自信。

雖然韓謙在編訓時,強行將這十三名家生子壓制下去,挑選饑民子弟統領諸隊,誰敢逆抗就用鞭刑重罰,但不管怎麼說,饑民子弟初時是沒有自信的,而家生子皆滿心不服。

不過,饑民子弟表現出來的韌性,要比家生子強得多。

也許常年掙扎在強大的生存壓力之下,這些少年偷雞摸狗、察言觀色的事情沒有少幹,他們在斥侯、偵察、潛伏等訓練科目上,適應性也更強一些,也就漸漸沒有最初的縮手縮腳。

韓謙讓範大黑、林海崢帶着這些少年,聽從沈漾的調遣參與賑濟之事,也是借這機會強化他們的適應及應變能力。

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歸鄉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戰之過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四十二章 饑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四百九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一百五十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六百一十九章 監軍(二)第六十九章 破綻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六十九章 破綻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詭局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宮舊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鰲山島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十九章 侍講沈漾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八十章 絕望突圍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四百六十章 揚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五百零一章 偏執的勝利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六章 山居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百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四百六十六章 韓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一百七十六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