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談(二)

李遇的遺願是就地安葬於廣德城外的山嶺之間,信昌侯李普及李秀最終還是派人到廣德城,與姚惜水、雲朴子等人一起護送其父李遇的靈柩到四田墩。

李普、李秀打算在金鐘嶺擇一靈穴安葬李遇,此時天氣還頗炎熱,回洪州的道路不知道何時能打通,只能暫時葬於異鄉,或許等過上幾年,再將遺骸取出,遷葬回洪州。

八月十二日,已經是赤山軍攻陷郎溪城的第六天,也是李遇入土安葬的前夕,馮繚與袁國維趕到四田墩來弔唁。

張平、袁國維將與顧芝龍及宣州諸家談判之事交給韓文煥、韓道昌之後,不僅他們很快就離開宣城回到郎溪,韓鈞昨天也得以從宣城脫身,這次一起到四田墩來。

除了憑弔李遇外,韓鈞更主要還是帶着富陌、周元和二人過來見信昌侯李普,商談顧芝龍及宣州諸家投效岳陽的事情——不過韓鈞心裡懷着怨恨,沒有進郎溪城,更沒有去見韓謙,而是與富陌、周元和在郎溪城東跟馮繚、袁國維會合之後,直接往四田墩而來。

韓謙是兵多將廣,但論及在岳陽的地位,信昌侯李普還是要比韓謙略高一頭。

而即便不提韓謙擅攻郎溪城這事,顧芝龍及宣州諸家在韓文煥、韓道昌之外,也都更願意與信昌侯李普談判。

韓謙他也更願意藏在幕後,希望由李普來主導更爲具體的招攬議和的事情。

此時想想,信昌侯李普作爲宣慰聯絡使,就有招攬納附之權,韓文煥、韓道昌千里迢迢從岳陽趕過來,本身就頗爲多餘,只是誰事前能聯想韓謙會心狠手辣到用其叔、其祖爲餌這事上去?

四田墩雖說商埠繁榮,但早初以許家集爲核心,加上四周的村寨,棲息繁衍也就兩三千人。

秋湖軍南撤,也帶着兩萬多溧水縣民擠入四田墩。

秋湖軍攻佔四田墩還不到一個月,之前所繳獲及攜帶的糧谷還沒有耗盡,兩萬多溧水縣民日子都還熬得過去,許家集之內,諸家子弟都還能敷粉着翠、衣冠整飭,看上去有一種畸形的繁榮。

“侯爺與李都將真能吏也,竟然將小小的許家集整治得井井有條,非常人所能也。”李秀、姚惜水出寨迎接衆人進許家集寨,韓鈞看到寨子裡的一幕,忍不住誇讚道。

韓鈞過來後,就直接進了廣德寨,還沒有到界嶺山東南麓位於金鐘嶺與懸腳嶺之間的四田墩來,走進許家集,看到寨子里人頭攢動,兵力進一步擴充到五千人規模的秋湖軍兵容整飭,心想秋湖軍怎麼就沒有拼殺一把,叫所有的風光都被韓謙這雜碎奪走?

面對韓鈞的誇讚,李秀多少覺得有些刺耳,心想以郡王府的底蘊,要是連一座寨子都打理不好,豈非臉都丟到姥姥家了?

李秀僅僅是目無表情的在前面帶路,說道:“韓典軍及諸位大人,請往這邊走。”

姚惜水於岳陽留在太妃身邊伺候,韓鈞又是慈壽宮侍衛副統領,接觸頗多,心裡知道韓鈞誇讚信昌侯與李秀等人治理許家集有方,並無譏諷之意,只是更不願意承認赤山軍的赫赫武功而已。

是啊,事前誰能想象韓謙帶着一羣泥腿子竟然能擋住宣州兵及楚州軍的進援奪下郎溪城呢?即便赤山軍在三個戰場上的傷亡極爲慘重,但從今往後誰又敢忽視赤山軍的存在?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姚惜水都還沒有能從深深的震驚裡恢復過來。

曾幾何時,韓謙雖說名聲鵲起,但即便是更清楚荊襄戰事及削藩戰事內情的人,也都更傾向認爲韓謙更擅長心機陰深的謀算,更傾向認爲韓謙缺少身爲一軍之帥的雄渾氣魄,在攻陷郎溪之前,沒有人覺得不過是烏合之衆的赤山軍真正能有攻克堅城的實力。

甚至從韓謙徵召奴婢入伍,與世家門閥爲仇的那一刻起,姚惜水總覺得韓謙再如此跋扈囂張下去,總有一天會栽一個大跟頭,但她這一次又不得不失望了。

當然,在攻陷郎溪城之後,姚惜水內心更期待韓謙會恃功自傲、得意忘形,期待他對世家門閥的態度能更跋扈、強硬,卻沒想到韓謙在他最應該張揚、最應該跋扈的時刻竟然知道收斂起來了。

姚惜水心裡籠罩着巨大的陰影,擔心大楚的局勢繼續發展下去,一直都處於韓謙的引導之下,大哥還有沒有可能取代楊氏成爲江淮雄主,更不要說有朝一日能統兵北伐,將樑帝一族挫骨揚灰、報當年的血仇了。

…………

…………

“張平張大人他人呢?”在李秀、姚惜水將馮繚、袁國維、周元和、富陌、韓鈞等人領着迎進靈堂側面的偏廂房裡,李普以爲韓謙那個殺千刀不會出現,但張平怎麼也該到四田墩來弔唁兄長。

姚惜水隨李秀出寨迎接馮繚、韓鈞等人就甚是困惑,心裡想着義父張平乃是殿下及岳陽正式委到赤山軍的監軍使,韓謙不願露面,也該是義父代表赤山軍參與接下來的談判。

韓謙姿態做得很低,滿口說他絕不插手干涉談判,但侯爺真傻了纔會相信。

沒有韓謙認可的談判結果,他們是無所謂,但顧芝龍敢接受、敢認可?

今日的赤山軍已經不同往昔了啊。

“張大人前往安吉接手安吉縣事了!”袁國維解釋說道。

“啊,九渡山的兵馬沒有調動啊?”陪李普在靈堂等候的陳銘升聽這話是微微一怔,詫異的問道。

赤山軍不僅成功攻陷郎溪,還將楚州軍精銳壓制在溧陽不能南下,兵鋒之強,可以說是一時無兩。

湖州刺史黃化擔心位於湖州西側、位於浮玉山東北麓諸山三面環抱之中的安吉縣城,很容易就被進駐到九渡山與仙山湖的赤山軍封住進出的口子,於郎溪城被攻陷的第二天,就將駐紮安吉的三千州營兵調走。

而在湖州刺史黃化放棄安吉縣之後,這兩天安吉縣大大小小的鄉族門閥,也都倉惶逃走,安吉除了中小貧寒平民外,差不多就剩下一座空城。

當然,他們這邊也不清楚韓謙的態度,也沒有敢隨意派兵去佔下安吉城,畢竟這時候也只有赤山軍有資格去佔據安吉縣——至少在赤山軍兵鋒最盛之時,誰都不敢跟韓謙起衝突,何況他們都知道韓謙真不好惹。

赤山軍駐九渡山的兵馬未動,也沒有看到赤山軍駐其他地方的兵力有往東線調動,陳銘升不知道張平憑什麼去收復安吉城?

“張大人就帶了幾名隨扈去安吉城,沒有從九渡山調兵馬隨行!”袁國維說道。

不要說李普、陳銘升、姚惜水、雲朴子等人了,一路隨袁國維、馮繚、韓鈞他們趕來四田墩的周元和、富陌等人,這時候皆是一驚,張大嘴巴不知道該說什麼。

張平乃是宦臣,早年在宮中擔任內寺伯中低級宦職,聲名不顯,後到三皇子身邊擔任內臣,之後又以內臣的身份,到武陵軍、赤山軍出任監軍使,爲人所知,但也沒有什麼特別能爲世人記得住的功績。

周元和、富陌在郎溪一戰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張平,沒想區區一個宦臣,竟然有這樣的膽識!

雖說懾於赤山軍的威名,湖州兵以及安吉縣的鄉族門閥,絕大多數人都從安吉城撤了出去,留下一座空城,但在場的他們幾個人裡有誰敢帶着區區幾人就進安吉城接管軍政大權?

又有誰自信,僅憑着區區幾人能將安吉此時亂作一團的軍政之事理順過來?

當然,張平倘若能在安吉站穩腳,成功接管安吉縣事,對赤山軍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意味着韓謙不僅能從東線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地盤,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在九渡山、仙山湖的駐軍,加強西線的軍事實力,將楚州軍死死的壓制界嶺山以北不敢南下!

雲朴子瞥了信昌侯李普一眼,微微一笑,說道:“張大人他此時卻是盡心替韓招討使辦事呢!”

雲朴子雖然早年在升州節度使府任監軍使時,並不直接插手神陵司江淮分司的密諜培養,對神陵司在江淮地區的密諜名單以及暗中經營之事都不知細情,但這些天在廣德寨,眼睛再瞎也早就識破張平的身份。

他這時候也忍不住嘲笑李普麾下明明有張平這樣的人物,卻不能籠絡,反而叫其豁出性命爲韓謙、爲赤山軍效力。

李普臉色陰沉,當着周元和、富陌等人的面,卻也不便說什麼,領着衆人進靈堂祭拜過後,便着人安排周元和、富陌等人先到偏院休息,單留下馮繚、袁國維、韓鈞等人繼續在靈堂左首的偏廂房裡說話。

李普也不跟馮繚打啞迷,也知道袁國維忠於殿下,而馮繚纔是真正代表韓謙的人,說道:“馮大人,此地沒有外人,韓招討使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你得給我們一個準數,要不然這事拖着沒有辦法談下去!”

馮繚掃了在座的衆人一眼,這時候也不再惺惺作態,當下便將韓謙的要求提出來。

顧芝龍是有野心,但他的野心目前僅僅還是想着在大楚獲得更高的權位或者說權勢,暫時至少還沒有割地稱雄的意圖,更不要說其他有的沒的。

要說之前判斷顧芝龍絕無可能輕易投效岳陽,主要也是赤山軍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還嚴重缺乏補給,被絕大多數人認定赤山軍唯有往東,與湖杭的地方勢力拼個頭破血流,纔有可能勉強生存下來。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不覺得岳陽有決定大楚未來的可能,哪裡會想着跟岳陽旗下的一羣烏合之衆,在金陵的南面合作?

然而待赤山軍展露出鋒利的獠牙,呈現出足夠強悍的戰力,讓顧芝龍真正認識到三皇子楊元溥有登上皇位、統治大楚江山的希望與可能,讓顧芝龍看到此時不做選擇的嚴重後果,顧芝龍的投效並非是多難想象的事情。

再說了,顧芝龍從來都沒有正式站到岳陽的對立面過,任何時刻投效岳陽都是來得及的,即便是這一次,也是顧芝龍中計,他都沒有流露出明確的姿態。

不過,顧芝龍他要能真心實意投效過來,不再三心二意,也壓根不用擔心三皇子登上皇位之後會對他有什麼秋後算帳,會對他言而無信。

真是一種毫無心理負擔的選擇。

只要楚州軍或安寧宮不強勢插手進來,誰都沒有覺得招攬顧芝龍投效,會是多少艱難的事情。

而事實上到這時候,要談的更多的,還是赤山軍與投效過來的顧芝龍以及與信昌侯李普及秋湖軍在金陵以南的軍政權力、利益分配以及所要承擔的軍事政治任務等問題。

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要確保對顧芝龍有足夠的制約,杜絕其有反覆的可能,同時讓顧芝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

韓謙最爲核心的要求,第一點是要與信昌侯李普聯名請求岳陽同意將郎溪、廣德、安吉三縣單獨劃出來,在宣州、湖州之外設立制置使府,以安置赤山軍二十多萬家小;而龍雀軍原兵戶家小等,待收復金陵之後,再遷回桃塢集安置便可。

宣州投效之後,便將與廣德、郎溪、安吉同屬於湖南行尚書省治下,暫時不管安吉縣,之前從廣德、郎溪兩縣逃出去的民衆,重返廣德、郎溪,索回田宅,韓謙沒有藉口不許。

不過,韓謙要是許了,那赤山軍將卒的授田及家小安置等事,便會半途而廢。

爲解決這個矛盾,韓謙考慮韓家之前在宣州有十四萬畝田廉價轉售給諸家,他作爲第三房獨子,有充分理由贖回其中三分之一的田宅。

此外,馮家在寧國、宣城等縣有十七萬餘畝田宅在皇陵案時充公,目前主要都是州縣所屬的公產。

韓謙要求宣州將這兩部分田宅拿出來,用以安置戰前從廣德、郎溪逃出去的大戶人家,以解決宣州投效岳陽之後有可能會產生的田宅糾紛,也使得赤山軍在廣德、郎溪的授田、家小安置等事得以延續下去。

除此之外,韓謙所劃定的第二點要求就是要李普率秋湖軍西移,收並宣州兵之後,從宣城往西北方向做出進逼之勢。

而至於李普與顧芝龍之間怎麼妥協,在宣州兵收併到秋湖軍之後,他們之間的權力如此分配、制衡,韓謙那邊就不會加以干涉。

韓謙也相信以李普的小心謹慎,不用擔心秋湖軍會遭受到顧芝龍及宣州諸家的反噬。

“金陵事變,道勳公受暴刑慘死,然而臨刑時猶掛念戰禍之下民不聊生,招討使此來金陵,也是爲了道勳公的遺願,待此間事畢,招討使還將返回敘州服喪守孝,請諸公勿以爲念!”馮繚臨了說道。

信昌侯李普打死都不信在收復金陵之後,韓謙會老老實實交出兵權退回敘州繼續守孝去,但又不得不承認韓謙提出的兩點要求,並不算太過分,甚至對他們也頗爲有利,相當於是將後續招攬之事的主導權,交到他手裡。

馮繚還有事趕回廣德寨去,剩下來的事情交給信昌侯李普與袁國維、韓鈞、姚惜水、衛甄、李秀、陳銘升等人商議去。

“你們怎麼看?”李普看向衛甄、姚惜水、李秀、韓鈞等人,雖然他知道袁國維忠於殿下,但袁國維、姜獲跟韓謙走得太近,他不再信任袁國維。

“赤山軍傷亡頗重,急於休整,這才希望秋湖軍收並宣州兵之後,能頂在前頭吧?”陳銘升琢磨片晌,遲疑的說道,“這事卻也沒有什麼不可,但顧芝龍會同意宣州兵殘部併入秋湖軍嗎?”

楚州軍精銳兩次受挫於破兵爛甲、一堆泥腿子組成的赤山軍,此時被壓制在溧陽不敢南下,這叫陳銘升對楚州軍及信王的畏懼大減,也暗暗後悔赤山軍攻郎溪城期間,他們也應該主動出擊的,要是此時也能奪下一城一地,顏面便能好看許多。

收並宣州兵,秋湖軍便能正式擴編到一萬五千餘衆,駐紮到宣城或宣城稍北一些的位置,與赤山軍並立,成爲真正能影響金陵局勢的存在,不要說陳銘升了,李秀、李磧、衛煌等將都有躍躍欲試之心,但問題是顧芝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嗎?

“宣州兵併入秋湖軍之後,使顧芝龍出任指揮使便是!”信昌侯李普大度的說道,“天佑十一年,顧芝龍還在浙南領兵與閩軍作戰,我得承認他來指揮秋湖軍,應該比我要得心應手……”

針對韓謙劃定的條件,李普琢磨着他與顧芝龍要如何妥協才能達成一致,又能彼此放心信任,最佳的方案就是他頂替顧芝龍接任宣州刺史,然後將州治遷到更南側、靠近黟山深處的寧國城。

這樣他就可以要求顧芝龍及諸家將家小遷到寧國城保護起來。

這樣就能確保顧芝龍不會有反覆。

而宣州兵併入秋湖軍,本身在兵力及將領、武官數量上,宣州一系居多,顧芝龍頂替他出任秋湖軍都指揮使,基本能確保顧芝龍實實在在掌握秋湖軍的指揮權,不用擔心會爲李秀、陳銘升兩員副將所架空。

而作爲一鎮之主帥的都指揮使,官職、權柄都要高過州刺史,畢竟從前朝以來,廣置州縣,大楚的州跟秦漢時期的州,完全不是一個概州。

大楚五十餘州,州刺史乃是由五品上、四品下的文武將吏遷任。

至於楊元溥在岳陽提出的世襲國公之賞,李普現在已不想再提及,他相信顧芝龍便是知道這事,也沒有臉這時候討要世襲國公的封賞。

郎溪失陷與否,前後形勢對顧芝龍來說差距極大。

而李普此時願意交出兵權,除了他作爲宣慰聯絡使,還保留有對秋湖軍的節制之權外,更主要的是成功招攬顧芝龍及宣州兵,將鋪平對歙饒兩州以及洪州刺史、豫章郡王楊致堂,招攬的道路。

這纔是他所擅長的事情,他也並不想將後續更爲重要的招攬之功,都給韓文煥、韓道昌父子賺去。

他纔是正牌的宣慰聯絡使啊。

“韓氏在宣州的田宅,這次無償拿出三分之一出來進行置換,以安頓赤山軍的將卒家小,也沒有問題?”姚惜水瞥眼看向韓鈞問道。

韓鈞咬着後槽牙說道:“沒有問題。”

看韓鈞的神色,李普猜測這事韓謙應該事前就請張平或袁國維跟韓文煥溝通過,得到韓文煥的首肯。

這些田宅當初是韓家得先帝指示,廉價轉售宣州諸家接手的,換得的財貨主要也是資助三皇子對潭州的用兵,事後以原價贖回自然不成問題,只是金陵事變時局變幻莫測,沒有來得及去做罷了。

而韓文煥再年邁休衰,畢竟還是一家之主,他都首肯了,韓謙作爲韓文煥的一脈嫡孫,願意分割三分之一的田宅進行相應的置換,當然也沒有問題。

不過,姚惜水在這時候問韓鈞這個問題,大概也是想確認韓道昌、韓鈞並沒有因爲韓謙的強勢而屈服於韓謙吧?

分裂的韓家,終是大家所樂見的局面,要不然那真是太叫人頭痛了。

至於韓文煥嘛,他此時都七十六歲了,經過這一番的折騰,李普相信他大概也是沒有幾年好活了吧?

李普又與衛甄、陳銘升等人商議諸多細節,確認無虞,問袁國維:“袁老大人覺得如何?要是沒有什麼問題,我便着衛大人去請周大人、富大人過來商議大事。”

“諸事皆請侯爺從權處置。”袁國維心裡微微一嘆,知道爲儘可能聯合諸多力量,爲儘可能快的平復金陵亂局,韓謙及赤山軍做出多大的妥協,眼下只要李普能與顧芝龍儘快談妥條件,達成韓謙所期待的目標,他當然不置可否。

周元和、富陌過來,聽李普說及收並諸事,也覺得問題不大,但終究他們還得趕回去,由顧芝龍來拿主意。

李普臨了又請衛甄與韓鈞陪同周元和、富陌去宣城見顧芝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事給敲定。

而只要顧芝龍首肯,他便直接率秋湖軍進駐到宣城北的雞籠山,之後等岳陽進一步的旨意,將名份之事確定下來,然後再派人進歙州、饒州、洪州……

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九十八章 驚蛇出洞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宮舊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五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六十九章 破綻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權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第三百七十六章 猶豫難決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三百二十一章 謀蜀主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五百四十章 屈服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無常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峙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三百八十章 離別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三百零七章 離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