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

清陽進入岳陽城,便在城東小小的宅院裡住了三天,這三天時間裡,她除了杜七娘守在身邊外,便再沒有見到其他人,也不能隨意進出,真是心煩意亂得不行。

這時候關於韓謙正式接替敘州刺史任命的消息,也已經在岳陽城內傳開來。

杜七娘聽到消息,頗爲高興的說給清陽知道。

清陽卻是嗤笑道:

“這些人猜到韓謙服喪乃是惺惺作態,將敘州刺史授他,不過是想進一步將他困在敘州罷了——待潭州上上下下的權柄,都被太妃及鄭氏這些人掌控住,韓謙得一敘州,又能有什麼用?當然了,韓謙百般算計,或許就是想着割據敘州,你我不過都是他丟出去不理不管的棋子罷了,你替他高興什麼勁?”

杜七娘不認同清陽郡主的話,卻也不跟她爭辯,只是沉默着不說話。

清陽過了一會兒,又咬牙問杜七娘:“你今天可有去找林海崢,韓謙今天可還是沒有什麼信件捎過來?”

清陽離開敘州時,心裡認定韓謙絕不可能真留在敘州服喪三年,只是她到岳陽被扔在角落裡,這時候韓謙接替其父韓道勳出任敘州刺史的事也定了下來,心思多少有些控制不住的慌亂起來,就怕韓謙所謀僅是敘州,那她就真要徹底成棄棋子了。

特別是當前情形下,父王多半持有觀望的心思,那她一個蜀國郡主的名份,真就是抵不上什麼用了。

她這時候就想着將韓謙揪過來,挖出他的心,看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每隔一段時間便叫杜七娘去見林海崢,詢問有無敘州的信息過來。

“午後特意去見過林校尉,今天雖然有四撥經過敘州或敘州發出的船隻抵達岳陽,卻沒有什麼書信捎過來,”杜七娘也頗爲苦惱,但想起一件事,跟清陽郡主說道,“對了,王家小姐今天午後護送王積雄大人的棺木抵達岳陽,沈大人特地讓人將王積雄的靈堂安排在我們前面銅鼓巷裡的一棟宅子裡,殿下這兩天應該會專門去悼念王積雄大人……”

“殿下也不會孤身過來。”清陽嘆了一口氣,說道。

不提岳陽此時與楚州的關係,以王積雄的聲望,停棺岳陽城,潭王楊元溥都要帶着衆多將臣一起過去憑悼,清陽知道她還是難有與楊元溥私下見面的機會,但想到與她在沅江相遇、氣質恬淡的王珺,她心裡又很困惑,心裡暗想,難道純粹就是擔憂王積雄撐不住這麼遠的路途辛苦,她一個弱女子纔不辭辛苦,千里迢迢陪着王積雄趕到敘州憑悼韓道勳嗎?

“七娘,你以前見過王積雄的孫女王珺嗎?”清陽問杜七娘。

“從荊襄隨大人遷往金陵,見過王家小姐一面,”杜七娘對王珺印象極爲深刻,說道,“當時我家大人設計將楚州館知事殷鵬捉住,王家小姐怕我家大人殺了殷知事,連夜就帶着一名丫鬟闖到蘭亭巷來,叩門將殷知事給討回去了。雖然她是王積雄的孫女、王文謙的女兒,跟我家大人還有過一段婚約,我家大人也不會拿她怎麼樣,但她夜裡敢闖上門來,膽氣還是極大呢。”

“……”清陽暗暗心驚,沒想到王珺與韓謙竟然還有這些牽扯,一時間也不清楚韓謙不同意王積雄葬在敘州,堅持將王珺及王積雄的屍首趕到岳陽,心裡所想單純就是對王家人的怨恨?

局勢是那麼撲朔迷離、錯綜複雜,清陽即便再自詡機智過人,此時也深感力有未逮,也不清楚哥哥在渝州到底是怎麼想的,會不會派人過來聯絡她。

…………

…………

金陵、潤州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長江水道即便沒有徹底中斷,但想要強行通過,所冒的風險也要遠超金陵事變初發時。

不能將祖父葬在敘州,短時間內也難以回潤州故土,王珺也只能想辦法在岳陽或者洞庭湖附近擇地安葬祖父。

好在她乘船到岳陽,潭州衆人待她也是足夠禮遇,沈漾還特地讓人在銅鼓巷擇了一處宅院設置靈堂,不僅鄭榆、鄭暢等人,即便是韓道銘、韓道昌二人午後也第一時間趕過來弔唁慰問。

知道她孤女一人,身邊僅有三名僕人,有太多不方便的地方,太妃王嬋兒還特意將春十三娘派過來,幫着照應、張羅一切。

此時已經是二月下旬,岳陽城廕生盎然綠意,叫人的心情沒有那麼壓抑。

祖父的死,王珺並沒有十分的傷心。

韓道勳受刑身死,她趕回潤州老宅報信,祖父便大病一場,之後聽聞有人將韓道勳的屍骸劫出金陵,祖父料定不管是何人出手,都會將韓道勳的屍骸送往敘州安葬,便堅持要去敘州憑悼。

對祖父的身體狀況,王珺以及家裡其他人都很清楚,也擔心他的身體會扛不住這麼遠的路途奔波,只是拗不過祖父的意志,纔有此行。

能病逝於敘州,對祖父而言也可以說了遂了心願。

王珺能明白祖父的心情、遺願,能在最後的日子服侍祖父病榻之前,她雖然感受到悲傷,能想起自幼在祖父膝前受照顧的點點滴滴,但也遠談不上悲痛欲絕。

又或者說,就這樣被趕離敘州,多多少少還有些狼狽,卻也不知道祖父此行,有沒有一點化解他心裡的戾氣。

靈堂設好後小半天,已有不少人過來弔唁,王珺也多多少少搞清楚岳陽城內的形勢,想到龍牙山那削瘦憔悴的身影,莫名心痛,心想他到底要怎樣才能解開這時下的亂局,叫億萬生民少受戰亂的折磨?

臨夜又有人過來弔唁,王珺身穿孝服跪於靈前陪禮;火燭嗶嗶剝剝的燃燒着,將諾大的靈堂照得通明如晝。

“太公逝於敘州,龍牙城供給的飲食湯藥可有疑點?”來人上過香,借慰問家人的機會,問王珺道,王積雄到敘州憑悼韓道勳沒兩天就闔然病逝,他總懷疑是不是韓謙叫人動了手腳。

王珺擡頭看了一眼來人陰翳的神色,說道:“子珩先生多想了,祖父堅持到敘州憑悼韓叔叔,便已知此行是他老人家最後一次出遠門了,離開潤州時,也寫了一封遺書送往揚州交到爹爹手裡——而韓謙即便怨恨爹爹,也不會爲難祖父與我。”

“韓謙以服喪之名居敘州不出,便有逼迫三皇子的意思,沈漾卻主張將敘州刺史官位授給他,此事已成定局,授官告身可能明日就着姜獲送去黔陽。我懷疑沈漾與韓謙暗通款曲,助他謀敘州……”來人說道。

王珺原本不想多說,但見來人認定韓謙與沈漾暗中勾結,便覺得有些氣鬱,忍不住要反駁幾句:“韓謙真有野心,便不會囿於敘州;即便意謀敘州,也應是爲安排親近之人,大家應該更安心纔是。再一個,韓謙應該早就猜到子珩先生的身份了,子珩先生真要是如此想,只怕還是會被韓謙玩弄於指掌之間。”

“怎麼可能?”來人震驚問道。

這會兒春十三孃的說話聲傳過來,王珺正好也不想多加解釋什麼,還了一禮,欠起身子便要送來人離開。

“小姐可要我安排人手護送去揚州跟大人會合?”來人抓緊時間問道。

“爹爹在揚州,祖父墓前總要有人服喪。王珺雖是女兒身,做不了其他事,大概也只能代爹爹服喪墓前。”王珺說道。

來人微微一怔,這時候春十三娘已經走進院子,不便再與王珺說話,便朝春十三娘拱拱手,告辭離去。

船午後進城,王積雄停棺城裡,陸陸續續有人過來的弔唁,春十三娘看到這道熟悉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外,也沒有起什麼疑心,跟王珺說道:“沈大人午後參見太妃、王爺時說起,王大人乃大楚名相、大儒,葬於岳陽,乃岳陽之幸……”

“一切都勞春司記了。”王珺行禮道。

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瀾不驚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四百九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三章 圍城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十一章 進城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六百六十六章 驚雷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八章 相安無事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六章 山居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長峽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八十章 離別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九十章 破寨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起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爲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四百章 計劃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