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

夜裡,下起溫潤的細雨。

蜀地四面高地,吹水成冰的寒流刮不進來,常年皆氣候溫潤,年前一場大雪已經是十數年難得一見的奇景;年節過後,蜀人便最先感受到春季的溫潤氣息。

深夜人靜,蜀都南城門外的官莊籠罩在綿綿細雨之中。

官莊外乃是兩座蜀軍監視楚使兵的哨樓,數名蜀兵守在哨樓裡看着官莊裡數盞氣死風燈高懸,僅見兩隊兵卒披着蓑衣,在雨下巡視營地,一切都如往常,並沒有因爲迎親使韓謙連夜留宿在官莊內,就有所變化。

現在兩國已經正式結盟,迎親使再有數日便會護送清陽郡主回楚完婚,負責盯防楚使營地的蜀兵也覺得百無聊賴,卻不知道在屋舍之內,七百多楚卒皆執兵披甲,不敢有一絲的懈怠。

數匹快馬踐踏着稍稍積水的馳道,踏碎寂靜的夜色,驚醒官莊外哨塔上的蜀兵,也驚動官莊轅門內暗付的楚卒。

“副使郭榮郭大人在此,請問韓大人可在營中?”

郭榮勒住馬,他身後一名小宦尖着聲音朝緊閉的轅門裡叫喊道。

“我家大人在營中,此時夜色已深,郭大人有什麼差遣?”奚發兒借木梯,人從轅門上方探出頭來,手握緊腰間的佩刀,極力按住心頭的怒氣,儘可能放淡語氣的應付郭榮這幾個與安寧宮沆瀣一氣、狼狽爲奸的死太監。

“韓大人兩日未歸,可是有什麼事情發生?郭大人放心不下,特地過來問候一聲。”小宦尖着嗓子跟奚發兒回答道。

“沒什麼事情,我家大人就是想着馬上要離開蜀地,想着在城外多散散心。我家大人已經睡下了,請郭大人放心回去吧。”奚發兒強抑住內心殺人的衝動,說道。

“我是郭榮,奚發兒,你打開轅門,放我進去見韓謙一面。”郭榮哪裡那麼容易被奚發兒三言兩語打發走,驅馬走到轅門前,讓裡面的人拿燈照清楚他的臉,堅持要奚發兒打開轅門,放他進營見韓謙一面。

使蜀這麼多天,韓謙不時會出城,但爲免蜀人猜忌,從來都是當天來去,絕不會在城外宿夜,而這一次出城,韓謙連着兩夜未歸,也沒有露面,僅僅是派了一人回城,跟他及蜀國鴻臚寺的官員報備一聲,他怎麼會相信韓謙僅僅是滯留城外散心?

“郭大人,你知道我家大人脾氣不好,睡下之後不會願意看到有人無事驚擾他,還請郭大人不要讓我們爲難。”奚發兒拒絕道。

郭榮臉色陰陽不定的盯着緊閉轅門上方露出來的幾張臉,藉着燈火能看出韓謙身邊的這些人,臉色皆是不善,甚至都有人將上弦的弩箭對着他,似乎極力剋制着纔沒有將弩箭射出。

韓謙遇刺或是生了什麼急病?

郭榮不認爲安寧宮的刺客會舍近求生,潛到蜀地來刺殺韓謙,但倘若不是如此,韓謙手下人看他的眼神,爲何如此不善?

莫非是徐後在金陵已經發動宮變,甚至還第一時間扣押赴京出任京兆尹的韓道勳,而這一刻韓謙已經通過他手下的情報網,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這是郭榮唯一能想到的可能,雖然距離真相不遠,但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韓道勳在金陵已經受車裂之刑五馬分屍而死……

…………

…………

官莊內被其他建築包圍的大宅裡,更是厲兵秣馬、氣氛沉鬱,廊前院後皆是甲卒守侍,阻止一切閒雜人等靠近。

奚荏走進院中,透過門窗看着燈影流泄,不時傳出一聲桌椅被劈裂的沉悶聲響,她推開門,見韓謙披頭散髮的手持一把崩開無數缺口的精鋼直脊刀,站在一張被劈斷開的長案前。

才短短兩天時間,韓謙的眼窩便深陷下去,披頭散髮彷彿如瘋狗一般站在屋中,眼瞳赤紅,想要將眼前的一切都劈開、斬毀,撕成粉碎。

奚荏走過去,要將刀從韓謙手裡奪過去,然而這刀便像鐵鑄一把,被韓謙死死握在手裡,紋絲不動,她苦勸道:

“你再這樣爲難自己,怕是未等回到楚地,身體便先扛不住了,老大人的仇,你如何去報?”

“我心裡恨這天這地,爲何待我父親如此不公?恨我自己如此無能,叫老人家在五十生辰之日受五馬分屍之刑慘死,我心裡恨意消不掉啊!”

韓謙發狂的怒吼着,發狠伸手將刀直刺。

看着直脊竟然直接刺入牆壁之中,奚荏心裡也是暗驚,心想韓謙心裡的恨意是何等的熾烈,才能將這一刀刺出如此之狠、之快,才刺入夯土牆而沒有在入牆之前崩斷掉?

“老大人奉詔見溫暮橋,也早就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也是抱着必死之志,爲生民爭一線生機。此仇要報,但老大人絕不願看到你如此糟踐自己啊!”奚荏心疼的勸道,見韓謙兩鬢短短兩天,竟然生出些許白髮來。

見韓謙站在窗前,一言不發,奚荏示意侍衛將屋裡被砍得七零八落的桌椅都搬出去,再走到韓謙身後,看到窗臺上那封字跡糊作一團的書函,看到窗臺上殘積的燭淚,也不知道過去兩天兩夜,韓謙盯着這封字跡糊作一團的書函看了多久,心疼的用身子將他緊緊抱住。

這是韓道勳奉詔去見溫暮橋之前,在京兆府衙門後堂寫下來留給韓謙的書函。

只是趙無忌、何柳鋒一路艱苦跋涉,雖然將書函用油布認真包裹起來,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在忍受嚴寒洇渡河流時,被河水滲透進去,使得書函上的字跡糊作一團,已經辨認不出幾個字來。

這是韓道勳生前留給韓謙最後一封書函,卻是如此,以致韓謙到最後都不知道他父親奉詔之時是抱以怎樣的心情。

奚荏能體會到韓謙那種極力想多辨認出一字的心情。

趙無忌他們也是內疚無比,卻也難以挽回;只是旁人也不會去責怪他們,畢竟他與何柳鋒這一路吃了太多的苦,才趕在蜀人知悉此事之前,將消息提前傳到他們耳中。

“我五年前做過一夢,夢見我父親生性孤直,一生皆爲生民請命,終有一天觸怒滿朝權貴,觸怒天佑帝,而被天佑帝杖斃廷前,我也受其牽累,車裂於市——這夢境是那樣的真實,以致我過去五年,皆爲逃避車裂的命運而苦苦算計,但任我百般算計,卻怎麼都沒有想到五馬分屍的命運,會落到我父親的頭上!你知道我這幾天不時從噩夢中驚醒,你知道我做的是什麼噩夢嗎?我這幾天便是夢見我父親在京中受車裂之刑慘烈啊!”

韓謙手背青筋暴露的抓住窗臺,恨不得將劈有道道刀痕的窗櫺抓裂開,忍不住淚水流下臉頰,

“我父親在楚州任推官,數年沒有一例冤獄。我父親出知高郵時,時逢兵禍洗掠,又遇大災,十戶九飢,街巷河港皆是嗷嗷待哺的饑民,楚州綱糧從高郵過境,我父親請押綱官停船卸糧以賑饑民。衆人阻之,說這是死罪,我父親說死他一人而活生民十萬,可矣!押糧官不從,我父親執刀上船縛之,消彌民亂。朝廷調我父親入京充職宏文館,不過一清閒官爾,信王以楚州刺史之位秘留之,我父親拒之,言信王性烈勢強,非朝廷之福。爲行瞞天過海之策以拯金陵數萬饑民,我父親不顧半生清謄,廷前諫驅饑民。而這一次,我父親也是猜到金陵危局而毅然赴任,只爲一絲有消彌戰禍的可能而苦苦奔波、左右求索。只是這世道如牢,他沒能將南牆撞破,心裡已經是悽苦無比,最終竟受五馬分屍慘刑,你叫我如何不恨!”

奚荏黯然,她這幾年在韓謙身邊,只看得到韓謙身上頻施奇謀的光芒,便覺得老大人在敘州多少有些黯淡無光,卻沒有細想過,韓謙所行之事是那麼的兇險,便以引誘數萬流民涌入敘州這事來說,稍有差池,便會滋生不可控制的民亂,這一切要是沒有老大人在敘州坐鎮,夙夜操勞的恤民愛民,斷不可能使敘州在削藩之前,有那麼穩固的基礎。

韓謙閉起眼睛,任眼窩裡的淚水落下,又說道:“我心裡悔恨啊,要是在敘州時不加隱瞞,早早將這死局告訴父親,也不至於叫他老人家死得如此之慘!”

這時候周處走進來,看到屋裡七零八落以及韓謙面目如鬼的模樣,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搖搖頭又朝院子裡走去。

“怎麼了?”奚荏問道。

“副使郭榮出城趕過來想見大人,在轅門外守了好一會兒,奚發、孔熙榮他們堵着不讓他進來,我過來問大人知不知情……”周處訥然說道。

周處於武陵城攻陷時被俘降,才歸附到韓謙身邊任事。

韓道勳的死,他雖然也覺得冤極,卻沒有楊欽、奚發兒他們那樣的悲憤,此時更擔心將郭榮蠻橫的阻攔在營門外,有可能會叫蜀人窺破什麼。

他剛纔去見楊欽,見楊欽也是一副想將郭榮抓進大營殺掉的狠勁,嚇了一大跳,趕緊跑到這邊看情況。

“啊,”奚荏微微一驚,知道周處過來知會一聲是對的,苦道,“一個個都不叫人省心,你去放郭榮進來!”

周處剛走出去,奚荏見韓謙臉上露出一絲猙獰之色,心想孔熙榮他們滿心悲憤、怨恨,多半不會聽得見周處的話,喊他道:“我陪你一起過去……”

第十六章 侯府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機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書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繚(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揚州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二百二十章 厚禮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九章 監軍(二)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釋(二)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詔(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絕戶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一百章 黔陽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四百章 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該渡江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十一章 進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四百九十章 實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六百二十章 北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