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

“安寧宮聯合太子及牛耕儒,已經將崇禮門控制起來了,不會有什麼秘詔能出崇文殿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馮繚站在京兆府的內堂之上,苦苦勸說道,“大人倘若想少死些人,此時保住有用之身,撤到桃塢集,或能與信昌侯李普共掌兵權……”

雖然多次外遷,但潭州護軍府在桃塢集屯營以及永春宮的莊院,猶掌管着八千餘兵戶。

這些兵戶裡,雖然有六千餘健勇編入現役,此時還駐紮在潭州等地,也是韓謙建議三皇子以輪戍名義要撤回金陵的那部分人馬,但這部人馬的調動需要時間,短時間難以趕回來應急。

不過,緊急之時將桃塢集屯營軍府及永春宮所有的兵戶、屯戶都撤入秋湖山別院,還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抽調五千多丁壯編入現役。

信昌侯李普趕着第一時間出城,除了畏死逃命外,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兵戶都撤入秋湖山別院,將這些可用的丁壯組織起來。

這些丁壯絕大多數人接受過多次輪訓,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蔘加過荊襄及削藩戰事,秋湖山這幾年除了都在修築堅固的城壘外,也有大量的兵甲戰械儲備,真要能在第一時間將這些人手組織起來,戰鬥力不會比禁軍、侍衛親軍稍弱。

三皇子不在,信昌侯李普當然是這部兵馬的主將,但韓道勳這時候撤出城去,得姜獲等人支持,再以韓道勳與韓謙父子在軍中的聲望,是有資格與信昌侯李普共同掌握這支兵馬的。

這樣的話,至少能限制信昌侯李普掌握這支兵馬,將金陵城內的形勢攪得更混亂。

“你們出城去與信昌侯會合,爭取最短的時間內,將這部兵馬拉出來。我現在就去見溫大人,溫大人乃是樞密副使,聲望不在牛耕儒之下,而其子溫博掌握左武衛軍,只要溫家父子能調動左武衛軍守住崇信門,與鎮遠侯楊澗所控制樓船軍水師大營互爲犄角,叛軍就難以猝然間控制金陵全城,到時候你們率兵馬過來增援,支撐到信王率楚州兵馬趕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韓道勳說道。

韓道勳看過縉雲樓密探傳遞過來的最新消息,知道鍾毓禮持秘詔出宮跟他會合的可能性極低,但他並不想出城,而是要馮繚護送他老父親先去蘭亭巷,跟蘭亭巷集結的衆人會合後想辦法出城。

那樣的話,三皇子一系在東城外還能集結六七千人的戰力。

這麼一來,即便其他的禁軍、侍衛親軍受矯詔誘騙倒向安寧宮,他們也能確保金陵不完全落入叛軍的手裡。

到時候只要堅守到楚州兵馬趕到,還是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鎮壓叛變,使金陵少受戰火摧殘。

“溫暮橋與溫博父子,恐怕是不足信了,大人去找溫暮橋,很可能會自投羅網。”馮繚說道。

“溫暮橋也不足信?”韓文煥昏花的老眼這裡也猛然睜開,溫暮橋乃是天佑帝崛起江淮最早的支持者與追隨者,與牛耕儒一起主持樞密院,他不知道馮繚怎麼就斷定溫家父子不足信了。

“安寧宮及太子東宮爲篡位做了很多的安排,但沒有一件是針對左武衛軍的。我懷疑即便溫家父子沒有問題,安寧宮也必然在溫家父子身邊安排了後手,確保能在第一時間除掉他們,”馮繚說道,“事實上這也是少主最擔心的地方所在,安寧宮那位與陛下相處的時間太長了,長到讓人根本不知道陛下所信任的人裡,有沒有是忠於安寧宮的奸細;內府局也不例外。沈鶴中毒身亡的消息,當時已經沒有絕對可靠的渠道,密奏陛下知曉!”

“……”韓老山等人面面相覷,心裡都想,難道金城陵裡已經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了?

“我馮家對陛下可謂是忠心耿耿,卻遭受橫來飛禍,差點滅族,試想朝中將臣裡還能剩幾人對陛下忠心耿耿?”馮繚感慨道。

韓文煥嘆了一口氣,他不得不承認馮繚所言不假,要不是他韓家捲入爭嫡極深,他也不會去管天佑帝的死活。

“鎮遠侯楊澗呢?”韓道勳平靜的問道。

“最新情報顯示楊澗剛派人將家小接出城,應該是察覺到宮裡的異常,目前看來跟安寧宮沒有勾結,但不要說樓船軍登岸沒有多少戰鬥力了,以楊澗的秉性,沒有秘詔,甚至說沒有陛下的面諭,他可能最終會選擇觀望。”馮繚說道。

鎮遠侯楊澗是楊氏宗親,又是天佑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不假,但不意味着在大勢已失、難挽狂瀾之時,楊澗不會識時務爲俊傑、做出新的選擇。

“吳俊、寇師雄等將呢?”韓道勳問道。

馮繚潛伏金陵兩個月一直都在爲最壞的情形做準備,對駐守京中的禁軍及侍衛親軍諸將都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得不給韓道勳潑冷水道:“少主說過,真要發生這樣的事情,朝中更多人都盼望最爲難熬的幾天趕緊過去,該拜新帝趕緊拜新帝吧?”

“那謙兒是否說過,迫不得已之時,太子繼位或許是大楚社稷受傷害最小的一種選擇?”韓道勳盯住馮繚,問道。

馮繚低下頭,避開韓道勳直指人心的眼神。

“馮繚,你回答我的問題。”韓道勳厲聲問道。

韓文煥坐在太師椅裡,眼睛也一眨不眨的盯住馮繚。

馮繚的回答很關鍵,因爲韓謙內心的真實意圖,目前只有馮繚最爲清楚。

倘若韓謙也以爲太子繼位是迫不得之下的一個務實選擇,那韓謙便有可能會去勸三皇子選擇隱忍,甚至勸三皇子也擁立太子登基。

這麼一來,信王在楚州受到孤立,極可能就會放棄舉兵。

這將能使得大楚皇位能夠順利的傳續下去,將大楚的問題拖到徐後亡故之後再解決,而不至於立時四分五裂,使江淮大地陷入腥風血雨之中。

徐後年齡也不小了。

“我也問過少主這個問題,但少主說太子病體孱弱,非長壽之相,而徐後、信王皆不足以信賴。”馮繚擡起頭來說道。

韓文煥疑惑起來,都懷疑馮繚心懷怨恨有意隱瞞,沒有吐露實情,不明白韓謙怎麼就認定暫時的隱忍並非務實的選擇了?

誰坐那把龍椅,真是重要嗎?

這時候家兵領了一人進來。

看到這人,韓老山、趙闊等人都禁不住又驚又喜。

韓道勳眼瞳裡閃過一絲疑色,問來人道:“周典事,你怎麼出宮來了,鍾大人可有將諸事真相稟於陛下知曉?”

來人從懷裡取出一幅貼身所藏的黃綾,遞給韓道勳,說道:“我正是爲此事而來,這是陛下的手詔——陛下要韓大人持此手詔,立即去見溫大人依詔行事!”

“即便安寧宮所有猶豫,但陛下絕不可能有擬詔的機會!”馮繚狐疑的盯住來人,懷疑此人已經被安寧宮收買,此時持僞詔誘騙韓道勳入彀,質問道,“你是何人?”

“韓大人自然知道我是何人。”來人年歲不少,頭髮已經有些斑白,面對馮繚的質疑,卻是鎮定以對。

“他是鍾毓禮大人手下的內府局典事周斌周大人,午前就是他與趙闊一起去驗看沈鶴的屍骨。”韓老山在一旁替馮繚解釋道。

“是陛下的手跡不假……”韓文煥雖然致仕多年,但對天佑帝的手跡還能辨認出來,但他們剛纔已經斷定鍾毓禮不可能難有出宮的機會,他手下典事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攜詔出宮來?

而他們也判斷溫暮橋、溫博父子可能已經出了問題,手詔卻又明確要韓道持詔去見溫暮橋?

“趙闊,你先領周典事下去歇息。”韓道勳吩咐趙闊說道。

趙闊遲疑了一會兒,還是陪同周斌先退出內堂。

“大人,即便是陛下的手跡,也必然是陛下受脅迫所擬的僞詔。”馮繚他更相信縉雲樓所蒐集的情報,周斌攜來的這份手詔疑點太多,他只能如此猜測。

“陛下是何等人物,豈會受人脅迫?或許陛下也覺得太子繼位,是當下迫不得已的務實選擇吧!”韓道勳擡頭望向屋外的庭院,看向父親韓文煥,問道,“父親,你覺得呢?”

韓文煥唉聲說道:“前朝太宗受封秦王時,於玄武門誅太子、齊王,高祖立其爲儲君,也算是迫不得已的務實選擇吧?”

“不管怎麼說,大人絕不可奉詔!”馮繚驚心說道,“倘若大人推測不假,陛下不得以選擇太子繼位,那大人在陛下的眼裡,就是要先除去的禍根!這手詔是誘大人入彀的陷阱。”

“不奉詔,便是抗命,城門已閉,所有聚集蘭亭巷的眷屬家小便皆成亂黨、難以脫身,他們動手也不會有一絲猶豫,”韓道勳哂然一笑,說道,“而即便陛下已做決定,前往見溫暮橋是陷阱,以我一身換金陵戰劫消彌,也是大幸,總不能世間皆是顧惜己身的聰明人吧……”

馮繚慚愧低下頭;趙闊這時候剛將周斌安頓在外面的僚房裡,將跨入門檻時聽到韓道勳這話,神色也是一滯。

看到父親韓文煥有話要說,韓道勳說道:“父親你知道我畢生心志,不要勸說我;溫暮橋那邊是龍潭虎穴,我也要去走一趟。”

“你此去無疑是與虎謀皮!”韓文煥顫巍巍說道。

“與虎謀皮又能如何?樑軍虎視耿耿,眼下也只能寄望諸方心裡還能存一絲顧忌了。”韓道勳說道。

韓道勳吩咐韓老山說道:“你準備筆墨,我寫一封信,你與趙闊一起交給謙兒,到時候你們都去蘭亭巷,我隨周典事去見溫大人即可。”

“老爺,不能奉詔啊……”韓老山帶着哭腔說道。

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騙局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第五百零一章 偏執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三百九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見肘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第六百八十九章 瀾涌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戰第六十三章 選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奪兵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四十六章 婦孺第四百七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一百零三章 龜山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衆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一百五十章 條件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